(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不同分娩体位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它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分娩体位,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了自主分娩体位,然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78.33%)高于对照组(60.0%),同时实验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h和12h下肢酸麻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与传统体位相比,自主分娩体位能够有效缩短各产程时间,改善产后2h出血量及下肢酸麻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顺产的概率。
【关键词】不同分娩体位;产房;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04-01
分娩是临床产科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为了更好的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舒适度,就需要为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临床上,通常会产妇选择传统分娩体位,其会对分娩结果及新生儿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为了改善现状,我院开始为产妇提供自主分娩体位,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分娩结果,下面将会对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它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在22-34岁,平均(27.1±1.2)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40.3±1.3)周,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实验组中产妇年龄在22-35岁,平均(27.3±1.3)岁,孕周在39-42周,平均(40.4±1.3)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初经产妇等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入院之后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娩手术。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分娩体位,通常在第一产程为产妇提供平卧、侧卧交替的传统体位,当达到第二产程时为产妇提供膀胱截石位。
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了自主分娩体位,其一般是在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在助产护士的指导下由家属及助产士指导产妇选择自主体位进行坐、趴、走、蹲、卧、半坐卧等自由活动,所有活动均以产妇感觉舒适即可。进入第二产程后,为产妇提供半坐卧位,缓慢提高床头至30-60°,开始出现宫缩时护理人员需要协助产妇选择屈髋屈膝位,尽可能保证大腿靠近腹部,并告知产妇缓慢屏气用力,待胎头露出开始接生时,护理人员协助产妇选择转为膀胱截石位。
1.3临床评价标准
(1)对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2)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主要包括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3)对两组产妇产后 2h 出血量进行对比。(4)对两组产妇产后2h和12h下肢酸麻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评价指标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借助%表示,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对比
调查与统计发现,实验组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对比 []min
3.讨论
分娩通常是在产道、产力、胎儿及精神心理等基础上完成的过程,只有各个方面协调进行才可以确保胎儿顺利分娩,并有效降低对产妇及胎儿的损伤。大量临床调查也研究发现,传统分娩体位由于胎儿纵轴与产轴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导致宫颈不能有效张至最佳状态,进而延长第一产程时间。同时,仰卧位不能确保产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对腹压进行调整,如果屏气用力不恰当,会延长第二产程时间,增加产妇心理负担。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为产妇提供自主分娩体位既能够使产妇的不良心理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确保产轴与胎儿纵轴重合,加快胎先露、宫口扩张的进程, 提高自然分娩率。
参考文献:
[1]罗琳虹.不同分娩体位在产房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校医,2015,9(2):53-54.
[2]施丹,胥永洁,忻泓.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信息,2017,12(10):113-114.
[3]余燕维,龚璐琼,郑小燕.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7,2(6):91-92.
论文作者:邓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产妇论文; 体位论文; 时间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总产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