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各行各业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而且该技术已逐渐提升到自动化控制水平。在智能化技术中若能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对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智能化技术;应用
1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性
人类迈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建筑技术智能化逐渐孕育而生,它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改善操作者作业环境,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一些危险场合或重点施工应用得到解决;建筑整体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水平;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故障诊断实现了智能化等。
智能化技术把当下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运用在现有的建筑物系统中,有效展示出智能化的作用和魅力。其中建筑技术智能化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单位对建筑技术智能化系统的市场分析和需求报告,智能化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和适合智能技术工程监理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还有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验收竣工后的管理等。
2建筑智能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具有的优势
智能化建筑与普通建筑设计相比,智能化建筑设计显得尤为复杂多变。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而言,需要把科学技术结合在建筑工程上,本着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进而再对智能化建筑设计时,需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其能源得到节约,资源浪费的现象得以控制。
2.1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智能化技术在大型建筑中的应用尤为广泛,而且在其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普通建筑电气工程相比较而言,大型建筑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且对功能等要求也较为严格,这使得建筑中对电气系统的组件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若对系统中的众多组件处理不当,极容易引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系统中组件数目的量较多大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智能化系统的成功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使用智能化系统之后,可通过一系列的采集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以及及时反馈实现对楼层中各系统的实时监控,确保了信息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到控制中心,方便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智能化技术在大型建筑物中的应用优势在于一方面可及时准确的将控制机指令下发到子系统中去,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使监控工作真正有效化与合理化。
2.2具有较强的联动性能
楼宇的智能化能够增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性能。智能化技术能够将楼宇中的消防以及其他通风照明等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这样可增强其联动性能,最终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与信息的优化配置,当各系统中需要进行控制与响应时可通过联动性能实现系统之间的整合。
2.3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在楼宇的安全性能中智能化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电气系统自身存在一定的危险,而且随着电气设备应用范围的不断广泛,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设备自身的问题、操作的不规范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等都是影响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则大大降低了上述问题的发生,智能化系统能全面提高监控的可视范围以及监控的准确度,并通过自动装置及时准确的将信息反馈到管理人员面前,相关人员可通过获取的信息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整改,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增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3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在199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在房地产开发商当中就有人讲“智能建筑”这个旗号带入了房地产商品中,也带动了很多系统集成商将目光投入到楼宇网络通讯方面。
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国已经建造出很多高标准的高楼大厦,比如我国的上海及其一些沿海城市在智能建筑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由此也产生了一个具有无穷潜力的广大市场;同时也锻炼出一直宏大的中国技术队伍,这支队伍不但来自各地的设计院和安装公司,还来自国外的一些优秀企业中,技术力量和综合素质都非常高,能够胜任我国复杂的智能化技术建筑的要求。
4建筑智能化设计在现代建筑的具体应用
4.1智能建筑监控系统的设计
智能建筑设备监测系统关涉着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设备监测系统的设计,占智能子系统设计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弱电工程和强电工程专业,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给水排水主要包括给水排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管线的设计;强电工程主要包括建筑照明设备的使用,商业用电和办公用电的设计和控制;强电工程主要涵盖了电梯动力,电力设备品牌、性能、运行等的监控系统,电话、信息和宽带等通信工程,还有消防工程、影像工程等。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包括热水器和空调在内的温度调节设备运行来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4.2智能建筑通信网络设计
通信网络的设计是智能建筑中枢神经系统。网络系统的设计能够确保万物互联,通过信息的发送、传输、交换、接收、显示而使其能够有效的交流和传播。在智能建筑中,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关乎系统运行的成败,也与外网、内网甚至是局域网的连接有关。其设计包括机房的综合布线;交换机的选用,如虚拟交换机和程控交换机;多台计算机接入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布线,分为中心机房,设备区,工作区等几部分,采用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的方式。此外,为了较好维系办公及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转,还需要重点从相应的电源配置入手进行有效调节,这种电源的配置应该保障其能够提供不间断的供电需求,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4.3智能建筑空间设计
智能建筑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对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后者包括人的活动领域,以及设备和交通预留的领域等。建筑内部的空间,可以在设计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无论是居家还是企业或商业大厦,更多的是基于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来构想建筑设计的样式。意念空间的设计是在限定区域内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方式。与此相反,建筑外部的空间,也要与生活提倡的智慧生活和城市规划的理念相契合。建筑设计师要更多的注意空间层次的排列来保证外部空间利用的丰富度和有序性。无论是曲径通幽还是开门见山的空间设计形式,都是建筑设计智能化空间形态营造的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智能化建筑设计必须要加强各方面的掌控与认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智能化时代下建筑设计的特点为依据进行设计。充分的发挥出建筑的智能化,展现出智能化建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以文明的生态理念、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气息相结合,切实打造出符合人们使用需求的智能建筑。
参考文献
[1]吴彩霞,范丽红.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J].门窗,2017(5):156.
[2]张坤.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7(11):27-28.
[3]蔡丹确.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的技术演变与设计对策分析[J].现代建筑电气,2013(S1):320-330.
[4]王敬,甘露,李洪旺,等.会呼吸的集成一体化智能建筑———某变电站综合用房设计亮点解析[J].工业建筑,2013(S1):28-31.
论文作者:杨康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备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