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后香港面临的国际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方之珠”面临的国际挑战
香港在近几十年来,背靠大陆,脉连全球,经济成就巨大,实力增长迅速,集多种中心于一体,成为璀璨耀眼的“东方之珠”。现“九七”临近,香港回归祖国在即,周边国家和地区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和“中心地位”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切”,如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曼谷、新加坡、韩国的汉城、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台北,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纷纷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采取各种措施,日益表现出欲对香港取而代之的强烈欲望。
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它公布的1996—200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拟将吉隆坡建成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将沙巴建成离岸金融中心,为此马来西亚制定了种种优惠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建设各种金融市场。
为了迅速进入“亚洲小龙”的行列,争登亚洲第五条小龙的宝座,泰国加速了经济调整与改革的进度。在泰国的金融改革中,泰国银行从1997年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服务”,在泰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设分行和办事处,计划先把曼谷建成印支半岛的金融中心,进而成为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
还在1977年,菲律宾就引进了二十多家外国银行,设立了“境外金融中心”,以促进马尼拉成为能与新加坡、香港展开竞争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菲律宾还计划在苏比克湾开发一个作为区域中心的港口。
台湾在80年代就开始加快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与国际化进程。80年代中期建立了境外金融中心。90年代初,又提出了将台湾建成“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尽管它有二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也有一大批国际金融机构在台开展业务,但终因经济实力较弱,政治稳定性较差以及金融管制仍较严,而没能被承认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1993年,台湾当局又推出了被称之为“跨世纪大行动”的“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台湾的“亚太营运中心”,包括六大功能性中心,即高附加值产品制造及开发中心、海运运转中心、空运运转中心、媒体事业中心、亚太电讯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从经济上来讲,台湾当局试图通过这个计划,进一步推动台湾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程度,吸引跨国公司在台湾设立区域中心或总部,作为其投资和经营的基地,担负起亚太地区经济中的枢纽角色,以取代“九七”后香港的中心地位;从政治上来讲,台湾当局希望通过“亚太营运中心”,扩大台湾当局的“国际生存空间”,提高其“国际地位”,使海峡两岸永远分离,最终达到“台独”的目的。然而,“亚太营运中心”若离开了大陆,只能是空中楼阁。时至今日,台湾仍然拒绝和大陆直接“三通”,这将成为台湾争取大陆腹地和实现“亚太营运中心”(包括区域金融中心)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港新各有长短,取代并非易事
在众多与香港争夺“中心地位”的竞争者中,最有条件的首推新加坡。香港和新加坡同属东亚“四小龙”,它们都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成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若进行比较分析,双方各有长短,并非势均力敌,欲想取而代之,决非轻而易举之事。
香港是亚太地区起步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香港已是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在港的外国金融机构数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位居世界第三位。1994 年, 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中就有85家在香港营业, 可见香港金融机构国际化的程度。外国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分行数为171家,而新加坡为119家;外国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办事处为156家,而新加坡为50家。 香港还是全球第八大股票市场,亚洲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股票市场。1994年,香港股票市值为2670亿美元,而新加坡为1450亿美元。新加坡市场规模还落后于马来西亚,位居亚洲第四。香港的黄金市场蜚声国际,与伦敦、纽约和苏黎士同为全球四大黄金市场,亚洲第一大黄金市场, 平均交易量约为250—300万盎司。此外, 香港还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银团贷款中心。香港的外汇交易量大,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苏黎士和新加坡,为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中心,1996年日均交易额达900亿美元, 与东京、新加坡同为亚洲最大外汇市场。香港在金融衍生产品和期货交易市场方面,发展较慢,市场规模较小,而新加坡却居于领先地位。1993年新加破的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分别为1400万份和100万份, 香港仅分别为200万份和30万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金融业的发展将主要来自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而新加坡已在金融期货交易和金融期权交易这两大金融衍生工具方面占据优势,这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无疑是一大挑战。新加坡为了争当亚洲头号金融中心,近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如允许外国公司采用新加坡元上市股票、进行股票交易等等,以便使新加坡元国际化,充分发挥新加坡元在地区筹资方面的作用,扩大新加坡在金融业方面的影响,提高新加坡作为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就贸易实力而言,香港和新加坡虽然皆属转口贸易型和皆为自由港,但是香港要比新加坡历史悠久,实力也雄厚得多,香港自开埠以来已经营了150多年,1994年的进出口总额已占世界第七位, 其中进口值居世界第七位,出口值居世界第九位,人均对外贸易总值为49000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而新加坡是在60年代独立后,对外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1995年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第十三位,其中进口值居世界第十三位,出口值居世界第十二位,比香港要逊色得多。
必须看到,无论在香港或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中,都包括了相当数量的转口贸易。若排除转口贸易部分,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将从第九位降至第三十位,而新加坡则从第十二位降至第十八位。显然,转口贸易在香港贸易结构中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新加坡。在60年代和70年代,香港产品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在70%以上,进入80年代后开始下降,到1995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仅占17.3%,而转口部分高达82.7%。
香港转口贸易增长与本地制造业衰落有密切关系。制造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制造业的兴旺发达是香港经济起飞并将其推向繁荣的关键。在60—70年代,香港制造业曾经兴盛一时,价廉物美的制衣、钟表、塑胶、玩具等产品一度扬名于国际市场。但进入80年代后,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香港本地高地价、高工资、高成本的挤压下,使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大陆,以谋求成本更低的劳动力和更宽广的厂地空间,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5年底,香港在深圳的“三资”企业近7000家,约占外资投资企业的1/3。同时,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具有远比香港更强大的优势和更强劲的竞争力,因而抢占了不少香港的国际市场份额。香港目前制造业占其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23.7%下降到1994年的9.3%,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 制造业工人数由1980年的90万降到1994年的44万。香港经济显现“空壳化”,应该说这是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数增加以及香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方面,香港已落后于新加坡,新加坡在80年代后期就已完成了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电子工业已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1994年电子工业产值已占新加坡制造业总产值的42%,约占世界电子工业总产值的5%, 电子产品出口额已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40%。新加坡最近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战略,即发挥新加坡在电子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长,加强新加坡和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电子化联系,提供快捷可靠的信息和商品服务,保持贸易持续增长,并保持其对地区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把新加坡建成为一个“全球国际贸易城”的宏伟目标。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港口设施,使得香港和新加坡都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港口设施先进,港区可同时停泊150艘万吨级轮,具有19条主要航线连接世界各地。 基于维多利亚港集装箱运输业起步早,吞吐量大,效率高,其集装箱业务一直享誉全球,进入90年代后,已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地位,1996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330万个,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香港机场是世界第四大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客运人数及货物运输量近些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目前,新加坡等地相继采取价格攻势和加强服务措施,正在与香港争夺航运业务中心的地位。
三、明珠仍灿烂,经济更辉煌。
就整体而言,香港最大的优势乃是有中国内地做腹地。这一点只要通过对香港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的考察就可以看出,香港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是与它和内地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分不开的。香港近年来也曾面临过几次危机,如80年代的工业转型,然而,香港在许多方面能够保持领先地位而没有被新加坡挤掉,都是因为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扩大了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增强了香港的竞争能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某些高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是支撑香港经济繁荣、巩固香港“中心”地位的可靠保障。在80年代,香港未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步陷入经济不景气,而仍能保持中速增长,应该说,这是得益于中国内地这一可靠的大后方。现在香港与内地已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扩大带动了金融、运输、仓储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成为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合作日益密切,香港是内地的最大融资基地,而内地则是香港对外投资的理想场所,双方金融市场方面的合作对各自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增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回归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将大大增强互补性,使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必将向更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若实现港深连体,使香港突破原有的1000平方公里的活动空间以及土地、劳力和资源等方面的局限,为香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出现1+1>2的“回归效应”。
然而,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却没有后方。诚然,新加坡背后也有一个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正在建立的东盟自由贸易区。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现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和越南共7个成员国,人口4亿多,国民生产总值4500亿美元,计划到本世纪末还将有柬埔寨和缅甸加入,届时人口将超过5亿, 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5000亿美元。东盟成立迄今已30年,政治谅解与合作成绩显著,它在一个不稳定的地区起到了一种安全阀的作用,而经济合作虽也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处于低级阶段,一体化水平很低,除新加坡外,其它成员国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相似,各国都各自发展,争夺出口,互相竞争,维护各自的国际利益和市场利润。迄今东盟所取得的成就并非来自于东盟内部整体努力开展合作的结果,而是各个成员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依靠各自的力量与外部联系分别取得的。尽管东盟组织在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一体化水平将持续提高,但是当今国家利益依然是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关系准则,在国际合作中,各个国家不仅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且都把维护各自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是现有的客观现实。例如,马来西亚在吉隆坡附近新建了一个大型国际机场,预计于1998年开始运营,该机场几乎可以容纳和新加坡的樟宜国际机场同样多的国际航班同时起落,而这两个机场相距仅几分钟的飞行路程。此外,马来西亚正在努力使其重要港口巴生港和克朗港的吞吐能力提高两倍,据报道,巴生港现已开始从新加坡港口分流一部分客、货源。竞争相当激烈。显然,新加坡与东盟的合作关系是无法和“九七”后的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合作关系相提并论的。
还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内地还有一个上海与香港遥相呼应,成为香港这一国际“中心”的重要支援力量。上海拥有雄厚的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基础,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其集多种中心于一体。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新飞跃。”近些年来,上海经济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上海经济的外向度已高达30%,浦东新区作为上海迈向国际经济中心的“桥头堡”功能日益显现, 现在已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有63家国际跨国公司落户浦东,其中包括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世界工业一百强中的美国的IBM、 通用汽车、日本的富士通、日本电气、德国的奔驰、韩国的大宇等43强。截至1996年底,上海的中外金融机构网点已达300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46家、代表处147家,其中一半以上是总资产排位于世界前50 位的跨国大银行,诸如美国花旗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东京三菱银行等。上海对外贸易不断扩大,1996年上海口岸进出口商品总值达528亿美元; 在积极发展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同时,上海已有400 多家海外企业投身到国际市场,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和经营。上海正在大步向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的宏伟目标迈进。
香港和上海都是面向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同处东亚中心地带,是中国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窗口、门户和基地。沪港携手合作,不仅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中国的资源,加速上海向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共同开发中国金融市场,加快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步伐,而且也有助于拓展香港经济空间,扩大香港金融业的业务范围,增强其国际竞争力,降低风险,维护稳定。通过经济金融联系和高科技力量,将沪港两地紧密地铸为一体,既巩固了香港国际中心地位,又发展了上海国际中心力量,使香港、上海共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力量和两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