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既有建筑性能提升可行性的检测与鉴定的相关问题论文_杨慧萍,胡志刚,刘伟跃

浅谈既有建筑性能提升可行性的检测与鉴定的相关问题论文_杨慧萍,胡志刚,刘伟跃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6

摘要:通过对既有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可以在满足使用者对既有建筑功能和环境不断提升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本文以某既有建筑为例,探讨了既有建筑性能提升可行性的检测与鉴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在既有建筑性能提升可行性检测与鉴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既有建筑;性能提升;检测;鉴定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既有建筑性能是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之一,对建筑物进行性能提升例如增层改造等应首先对其进行可行性技术鉴定,经鉴定后方可进行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工作,即对房屋性能提升进行可行性技术鉴定,为性能提升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以某既有建筑物为例,讨论既有建筑性能提升可行性的检测与鉴定的相关问题。

2 工程概况

某既有建筑原为活动中心用房,为提升房屋的综合性能,给老年人身体健康提供良好条件,现计划在屋顶建设门球场活动中心。在考虑该情况的基础上,为了解该既有建筑主体结构的现状和提升房屋性能(屋顶计划增设门球场)后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受业主委托对该工程进行增层改造前的可行性鉴定。

3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

建筑结构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房屋建筑功能或性能的实际状况或为确定性能的实际状况提供必要的数据。结构检测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规范有序地进行结构检测是保证结果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合理地推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值更是直接关系到鉴定结构的可靠性。

根据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鉴定评级结果,结合与房屋整体结构安全有关的周边邻近地下工程的影响,综合评定该工程房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为Dsu级。

该建筑承重墙体及构造柱强度、整体性连接构造和构件局部尺寸不符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中B类房屋、丙类建筑的要求,依据《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DB11/637-2015的相关规定,该建筑抗震宏观控制评为De2级。综合该建筑楼层综合抗震承载力和抗震宏观控制的评级结果,鉴定子单元的抗震能力评级为Dse级,该建筑主体结构鉴定单元的抗震鉴定评级为Dse级。

综合该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和结构抗震鉴定评级的结果,依据《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DB11/637的相关规定,在屋顶计划增设门球场活动中心的情况下该建筑结构综合安全性评为Deu级。如要在屋顶计划增设门球场活动中心,需设计单位进行加固设计,并在施工单位完成加固工程后方可使用。

4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现场调查与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现场检查与检测,是确定现状质量、损伤程度和原因的关键,一定要把所有损伤部位都检查到,不能遗漏,对需要采用深入检测的应依据有关检测标准选用适当的方法,检测抽样数量也要满足要求,所用的检测设备应满足该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并在检定周期内[1],现场检查和检测记录应完整、完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既有建筑的安全检测与新建工程的质量检测有所不同,新建工程的质量检测应按照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测;而既有建筑的安全检测应选择对结构安全和抗震性能影响大的楼层和部位进行检测,以及建筑结构损伤较为严重的部位,对其构件进行重点检测。

现场数据采集时应注意,当已有房屋的结构图时,应根据房屋的结构现状对原始图纸进行复核,包括整体全面复核和重点部位抽样复核。当没有房屋的结构图时,应根据房屋的结构现状对房屋的结构进行现场测绘。

4.2 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砌体结构建筑结构现场检测中,砌体砖抗压强度检测和砌筑砂浆强度检测非常重要。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可采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割抗压试件法。工程实践中,一般将砌筑块体抗压强度和砌筑砂浆强度分别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砌筑块体抗压强度的方法有取样法和回弹法等,工程实践中多采用对原结构破坏性小的回弹法。砌筑块体的强度推定方法多样,不同规范的方法推定的强度标准值不同,甚至相差较大,到底按照哪种方法或优先使用哪种方法推定没有具体规定[3]。工程实践中也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低强度区间按照GB/T 50344-2004换算得到的“回弹值—抗压强度”数据散点与实际情况不符[5],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优先采用GB/T 50315-2011进行砌体砖强度推定。

砌体砖多为工厂生产,原材性能稳定,既有建筑砌体砖抗压强度削弱较少,而砌筑砂浆多为现场拌制,由于拌制不均匀等因素影响既有建筑砌筑砂浆强度削弱较多,对既有建筑安全性和抗震性的影响更大,所以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更为重要。测点砌筑砂浆强度的方法可以分为取样法和原位法。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回弹法与贯入法。

4.3 对结构的安全性与抗震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混合结构房屋中,按照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纵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和内框架承重体系。可根据结构布置的特点及现场实测材料强度、截面尺寸,将内框架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等效转化,即使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等效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然后采用PKPM系列结构软件对建筑物抗震承载力进行整体建模计算。计算后在satwe构件信息上获取墙体剪力,并与墙体地震剪力设计值进行比较分析,验算其抗震承载力[4]。

5 结语

对既有建筑性能提升改造前进行可行性鉴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包括鉴定标准的选用、鉴定方法的采用、鉴定原则的确定、对结构现状的细致调查、对检测数据的计算分析等[2]。对建筑物进行性能提升进行准确的可行性技术鉴定,对不满足要求之处则提出相应的改造要求,从而为既有建筑性能提升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小旺,王伟,高炜,杨晨.既有建筑安全与抗震性能检测鉴定的若干问题[J].建筑结构,2007年7月,第37卷增刊

[2] 关玉梅.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鉴定[J].低温建筑技术,2011.6(156):147-148

[3] 张健,李志明,王佳玲,邱世华,周金顺,俞然刚.现有砌体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加固的关键问题[J].世界地震工程,2013,9(29):61-66

[4] 陈炜来.某多排柱内框架仓库结构抗震安全性鉴定及加固处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2.4:32-34

[5] 陈大川,陈庭柱,施楚贤,刘日新.回弹法推定砌体中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2.3(39):23-27

论文作者:杨慧萍,胡志刚,刘伟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浅谈既有建筑性能提升可行性的检测与鉴定的相关问题论文_杨慧萍,胡志刚,刘伟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