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梁智健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梁智健

佛山南海供电局,广东南海,528231

摘要: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的高低直接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的优劣决定了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实际的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线损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线损管理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了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经营效益。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对策

1、前言

线损是衡量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指标。线损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要尽可能降低线损,降低线路无功负荷的输送,实现无功负荷的就地平衡状态[1]。但在实际的线损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工作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线损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线损,对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界定,进一步强化线损管理,找出切实有效的线损管理对策,尽可能的降低线损。

2、线损电量的构成

线损电量主要由技术线损电量和管理线损电量两部分构成[2]。

2.1技术线损电量

技术线损电量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铁损、铜损,输配电线路中的损耗、电容量介质损耗和电晕损耗等。技术线损电量主要受网络构成、网络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式以及电器设备的质量等因素影响[3]。

2.2管理线损电量

网络运行维护水平决定了管理线损电量,网络运行维护的电量损失中,主要包括了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各种计量电能表的综合误差,以及在抄表时处于不同期、出现漏抄、错抄、估抄、漏计以及错算等方式产生的误差,或者是由于电器设备绝缘不良出现漏电、窃电等造成的电量损失[4]。

3、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技术线损方面

3.1.1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

随着人民群众对电能需求的日益增长,配电网建设运行规模也不断扩大,在配电网规划布局和网架结构中依然存在这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变配电设备没有充足的容量或者供电半径过长。配电网在稳定运行过程中由于重大设备检修、故障抢修等原因改变运行方式造成线损增加。另外,当前配电网中依然有部分老旧、高损耗变压器运行,此类变压器损耗较大。

3.1.2理论线损计算对技术线损降损的指导不足

由于生产运行原因造成的异常线路、异常台区仍然较多,理论线损计算对技术线损降损工作的指导作用未有效发挥,理论线损值合理可信度有待提升。

3.1.3无功补偿投入不足

线损管理中,因无功补偿力度不够、缺少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未投入足够的无功补偿,造成线损偏高。

3.2管理线损方面

3.2.1基础档案错误较多

基础档案错误存量较多,因基础档案原因导致的较多线路、台区线损异常,并且GIS与营销系统接口不稳定,功能上存在各种问题,给整改工作带来了各种困难。

3.2.2计量管理问题

仍有较多属计量管理的线损异常线路、台区,主要是故障的计量器具未及时处理、残旧电表台区未改造更换。

3.2.3抄核收管理问题

仍有较多属抄核收管理的线损异常线路、异常台区,主要是二次抄表不同期导致线损异常。

3.2.4用电检查问题

用电检查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低压用电检查,应对窃电查处应保持高压态势。

4、加强线损管理的对策

4.1技术线损方面

4.1.1做好理论线损的计算

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对技术线损降损有直接指导作用,确保管理线损能充分暴露线路(台区)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在制定高损线路、台区整改方案时尽量利用已有资源加快整改进度,避免基建项目拉长整改周期。

4.1.2高效利用投资额度升级配电网,从而降低线损

(1)对高损配变压器进行技术改造革新,选用S13及以上的低能耗变压器或这非晶合金变压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选择更大截面的导线,增加建设线路回路。对于负荷密度大、已重过载的配电线路,通过换大导线或新建供电回路按照比较经济电流的密度重新分配负荷,以实现经济运行。

(3)加快推进智能电表更换。把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供电设施产权分界出,采用准确度更高的智能计量装置,争取把线损降到最低。

4.1.3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在降低线路无功功率输送的同时,在负荷端采取有效的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的方法,配置足够的无功补偿装置,做好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尽可能的有效实施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既改善了电压质量,又可有效减少线损。

4.2管理线损方面

4.2.1狠抓基础档案管理

(1)规范电子化移交工作。制定配网电子化移交操作指引并严格执行,规范开展业扩、基建、大修、技改和户表等各类电子化移交,按时限要求更新系统档案,尤其做好负荷割接后档案更新,避免新增异常档案的出现。

(2)加强营配数据一致性管控。每月发布营配系统内部各处电源点档案的一致性指标及异常清单,常态化地开展异常数据处理,不断提升营配数据的一致性以及营销系统内各处电源点档案的一致性。

4.2.2规范线损数据管理

(1)全面实行自动抄表。前取消台区二次抄表,因客观原因不能自动采集的,应审批后开展表码补录,均取1日零时冻结数据,确保抄表周期一致。

(2)规范线损供售电量发行管理。要求线路考核表户、台区考核表户、专变用户及低压用户的电费发行率每月100%完成发行。

(3)规范打包组合工作。定期组织收集“永久组合”和“剔除组合”的清单,并要求转供电事件提供调度系统、生产配网系统等系统工单编号为打包依据。

4.2.3强化管理线损过程管控

(1)设置分线(台区)线损异常率指标对管理线损进行阶段性管控与考核。

(2)利用省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日线损功能开展线损异常监控,提高线损异常的排查效率,提高配变重过载、终端故障等影响线损问题的监测水平与处理效率。

(3)每季度编制上报线损分析报告,对管理线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说明,对线路线损率超5%的高损线路、台区线损率超10%的高损台区进行分析,明确高损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及工作计划。

4.2.4加大线损督导和稽查力度

(1)建立线损指标和工作规范性检查和通报机制。定期开展线损工作在线检查和通报,重点监控电量冲正退补、换表电量录入、电源点信息调整等业务存在的异常行为,对于工作弄虚作假、管理责任不予以落实及降损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将在年度绩效考核中予以扣分。

(2)应结合管理线损工作要求,规范工作流程,持续开展线损管理现场工作检查,确保管理要求落实到位,对于在管理线损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严肃问责。

(3)定期开展专项稽查。稽查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线路(台区)违规打包、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闭环进行抽样检查、系统与现场电源点核查、其他不规范行为。对处理措施不当、没有按时完成整改的结合省公司营销差错问责机制进行问责。

4.2.5强化低压用电检查,重点落实电量追补

(1)加强低压用检管理。明确低压用电检查在计量装置故障、窃电及违约用电方面的检查内容及要求,以用电检查实现计量装置常态化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电量追补,切实减少电量损失,并将低压用电检查成果及电量追补情况纳入线损分析报告。

(2)重点落实电量追补。遵循“有据可依”的原则,对因计量装置故障、接线错误、抄表错误、档案错误等各类需进行电量退补的情况,由供电所层面出具退补方案经用户确认后,在营销系统通过电量退补工单完成。定期组织开展电量追补专项稽查。

5、结束语

在线损管理中,应坚持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两手抓”,以线损异常管控和高损治理为抓手,优化线损管理考核方式,提升站线变户档案一致性,强化线损异常及高损治理全过程管控,持续降低管理线损。同时做实理论线损计算,为电网计划投资指明方向,重点解决网架结构不完善,技术升级改造高损线路设备,保证充足无功补偿,从而使线损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实效,有力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新.浅析加强无功电压管理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科技尚品》.2017(4):103-103.

[2]蓝存海,赵金锋,张捷靖.线10kV线损治理系统的应用.《青春岁月》.2013(15):495.

[3]刘亚婷,杨敏霞.线损的分类及影响线损管理的因素分析.《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

[4]刘亚婷,杨敏霞.线损的分类及影响线损管理的因素分析.《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

论文作者:梁智健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梁智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