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构建有效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实践论文_刘潇苑,赵会芹

电网企业构建有效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实践论文_刘潇苑,赵会芹

(国网淮北供电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输配电价改革赋予有效资产特殊含义和地位,有效资产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成为电网企业未来经营效益提高的关键。电网企业顺势而为,探求资产营运(盈利)本质,精益高效开展资产营运过程管控,数智业融进行资产多维展示分析和项目投入产出分析,逐步构建“精投入、强管控,智分析,助决策”的有效资产管理体系,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强力支撑输配电价监审与核定。

关键词:电网企业;构建有效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实践

一、背景分析

1.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的需要

近几年,电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资产管理的基础,账卡物目前尚未完全实现动态一致,仍然存在实物与实物管理系统、实物管理系统与价值管理系统间不对应、信息传递不及时、卡片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无法满足精益化管理要求。

2.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

输配电价改革中资产是改革重要基础之一。从成本监审情况来看,监审组高度重视逾龄资产、用户移交资产、电气化铁路、跨省跨区资产等情况;从输配电价核定情况来看,有效资产是电价核定的重要因素,它是核定电网企业折旧费、维护费、管理费等主要电网成本的计算依据。因此扎实有效的资产管理,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规范电网企业的经营行为,拓展电网企业的效益空间。

3.落实提质增效的需要

电网企业通过持续深化业财协同,开展资产清查与数据治理,统一资产设备标准并建立联动对应关系,规范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并完善系统功能,电网资产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规则执行不严格、管理流程不顺畅等问题,未能全面实现账卡物动态一致。

二、主要做法

1.培基建制,夯实有效资产管控根基

(1)培养“有效”意识

一是以制度培训宣贯为着力点,覆盖全员开展多轮次的有效资产管理培训。二是培养“有效氛围”,在工作安排上、管理要求、制度修订上,让“有效”走近每个员工。三是通过网络大学平台E化宣贯,编制“有效资产”培训教材和题库,普及有效资产管理基础知识。

(2)引导“有效”行为

全面梳理与资产相关的业务流程及核算要求,对不利于“有效资产”扩基增量的业务行为、核算方式,集中开展研讨。在会计准则许可范围内,优化业务流程、引导业务前端行为、转变资产核算方式。

(3)建立“有效”机制

电网企业在考核指标的设置、运营监测的重点、各类操作指引的修订等方面以有利“有效资产”为原则,从刚性上保障管理落到实处;在公司系统内优选业财专家组建“有效资产”柔性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及风险防范,同时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以“有效”为标准对现有核算模式进行优化。

2.以效为先,科学把控有效资产布局

(1)统筹地区投资规模

建立能力与需求双向平衡机制。依据收入成本、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关键因素分专业梳理投资需求动因,测算各单位投资能力。在能力与需求总体平衡前提下,在能力富余单位与透支单位间,进行资源统筹或转移支付,确保区域电网发展平衡、整体效益持续稳定。

(2)科学定位投资方向

优先保障增量配电市场投资需求,重点保障未来效益增长点。运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各种宏观和行业风向指标,深入研究经济发展走势、产业结构变化、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电量需求,提前做好项目储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可研评审依法合规

构建项目储备两级业财联合审查机制,横向上加强财务与业务集成融合,以业务部门为责任主体提升支出规范性,源头规范项目成本列支,杜绝出现账外资产。纵向上统筹各级财务力量,有效发挥县级财务部门作用,从源头上提升资产投入产出水平,强化精准投入。

3.精益运营,确保有效资产价值创造

(1)加快有效资产及时形成

强化业财协同和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加快工程项目转资进度,提升有效资产总量。制定项目转资计划。年初结合工程项目里程碑计划,制定下达年度项目转资计划,建立月度考核通报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关注项目进度关键节点,实时监控工程项目进度,有序推进项目决算转资进度。开展工程自动竣工决算试点工作,制定配套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提高项目转资及时性。

(2)制定用户资产转化策略

一是针对用户资产来源和设备状况,进行差异化分析,区别不同类别用户资产,制定对应的接收策略。二是完善用户资产接收移交手续,使用规范统一的用户资产无偿移交协议,明确规定资产移交的产权归属、法律责任等,切实防范法律风险。三是规范用户资产价值确认,合理确定资产成新率、折旧年限、公允价值,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完整。

(3)规范退役资产后续处置

一是建立三级资产处置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确保资产处置审批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二是设定设备资产的报废年限阈值。对于未达规定报废条件,需财务部门审定报废损失,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资产处置联席会审批。三是根据实物管理部门下达的年度设备退役计划,建立流程跟踪台账,统计年度资产报废、再利用等退役资产金额,与实物管理部门技改项目规模等进行比对,深入分析差异原因。

4.多维展示,智能开展有效资产分析

(1)创新构建设备资产大数据库

一是统一映射标准。统一财务-业务信息映射标准,将财务与工程项目、设备资产等业务信息进行对应,规范映射标准、技术标准,为财务-业务信息互联互通奠定基础。二是开展数据治理。针对各信息系统的数据二义性、重复、不完整、违反业务规则等问题,通过标准化、校验、匹配、户主化等开展数据清洗,提升数据质量。三是集成系统。统一财务与各类业务信息间集成接口,采取总部一级部署方式,打通信息系统壁垒,形成企业经营信息“一张网”,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2)多维展示分析资产数据信息

资产数据多维展示分析与指标预警平台共有33个资产字段作为展现维度,75个资产字段作为筛选条件,可以进行结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向下穿透查询明细资产编码清单、单个资产属性、价值等。

电网企业从15种资产数据展现方式中选取7种展现分析方式,包括:资产清单导出分析、资产价值结构分析、资产价值期间变动分析、资产价值时间序列分析、资产全寿命结构分析、资产全寿命时间序列分析、资产月报。

(3)实时监控预警资产异动情况

电网企业设置资产监控预警规则,针对资产异动情况,自动预警有问题的资产清单,督促用户及时整改解决资产数据问题,持续提升资产数据质量。资产数据异动预警可以查询不完整资产、不规范资产、设备异常资产等7类不合规资产清单。

三、工作展望

1.加强资产数据辅助决策能力通过对资产数据的提炼,挖掘数据规律,对资产全寿命周期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特别是结合输配电价改革政府监管要求,针对折旧、技改、检修等重要信息开展预测,对资产相关投资规划起到辅助决策支持的作用。

2.构建实物资产在线管理平台

对现有 ERP 资产业务类型进行梳理规范,对相关的系统功能进行优化,确保资产业务类型可以真实反映实际的业务含义,在此基础上,实现实物资产处理实时反映到在线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资产的新增、调拨、检修、报废等业务信息,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资产业务进行及时预警,督促整改。

3.完善资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优化资产数据多维统计分析功能,根据管理需要灵活设定查询条件,统计各个口径下的资产价值信息及属性信息,支持对历史数据的追溯查询。将海量资产“聚零为整”,设置“资产组”,基于资产组的价值和属性信息构建资产价值地图,实现数据可视化,直观展现资产统计分析结果。

论文作者:刘潇苑,赵会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电网企业构建有效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实践论文_刘潇苑,赵会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