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7月-2019年1月,本院以此时间内收治的72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钢板内固定技术)和治疗组(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相对比参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更优,术后并发症更少,资料经过数据差异比较,P<0.05。结论: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比钢板内固定技术,手术疗效更为显著,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适宜临床应用。
【关键词】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钢板内固定技术;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是骨科中时常可见的病症,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坚强内固定也逐渐转变为生物方法,相对比坚强内固定技术,生物技术稳定性更强,有效改善患者的骨折端血供运行[1]。髓内钉内固定作为生物内固定技术中一种治疗手段吗,经过长期发展,大多数学者已认可其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地位。不过因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研究较少,故本研究以收治的患者为对象,给予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技术,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的抽取72例本院在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年龄35-56岁,平均(45.53±0.56)岁,男女患者各占据22例、14例,骨折原因:15例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5例跌倒、6例其他;治疗组36例,年龄36-56岁,平均(46.03±0.63)岁,男女患者各占据23例、13例,骨折原因:13例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6例跌倒、8例其他。基础资料经过数据差异比较,P>0.05,可比性存在。
入选标准:经临床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病理学诊断确诊;家属与患者具有知情权;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认可。
排除标准:四肢合并重症精神损伤、明显骨折线错位者;精神意识障碍、语言认知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疾病者;确诊心脏、肝肾等疾病严重者;家属与患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钢板内固定技术,全麻,取纵向切口在臂丛外侧,保护游离腓总神经,钢板放置在股骨的前外侧,近端与远端骨折位置使用螺钉固定,根据患者病情控制螺钉数量[2]。
治疗组: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全麻,取切口在患者肩峰外侧纵向位置,手术安全区选择于切口下方5㎝位置,操作期间保护神经系统,软组织分离沿着纤维存在方向操作,四肢长骨大结节充分暴露,打开切口于大结节为主,安置导针,C臂机下观察,骨折端复位,满意后,导针置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髓内钉置入大结节大长骨远端,锁定固定于近端、远端骨折部位[3]。
1.3观察指标
经过不同固定技术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其中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不愈合、关节功能障碍、切口感染、神经损伤[4]。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经过整理,分为手术情况计量资料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计数资料,两种资料具使用SPSS21.0系统检验,其中计量资料使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资料经过数据差异比较,P<0.05,代表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2.1手术情况分析
治疗组与参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短,总住院时间少,资料经过数据差异比较,P<0.05,详情报道如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5.56%,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25.00%,P<0.05,详情报道如表2。
表1 手术情况分析()
3.讨论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在以往临床治疗期间常使用坚强内固定方法,但是术式其在骨骼解剖重建基础上,保持骨折断面端的稳定性,但是不利于软组织剥离、骨膜剥离等操作,进而影响患者的骨折断端血供运行,引起骨不愈合等症状,加之临床其他因素的影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逐渐提高,延长住院时间。因此,本研究为了改善患者的术后效果,确保手术治疗疗效,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实践结果显示:相对比参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更少,资料经过数据差异比较,P<0.05。原因分析:(1)生物内固定技术中髓内钉内固定技术作为常用治疗手段,手术操作期间多与骨折端取小切口,髓内钉沿着髓腔进入,确保断骨断端对位、对线良好状态的同时,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条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此同时,钢板内固定技术比较重视患者四肢长管骨折解剖复位情况,所以操作期间螺钉固定会使患者的骨折块牵拉,间接性损伤患者的软组织和皮肤,引起骨折移位等情况,加之钢板内固定技术手术切口长,容易引起患者神经损伤,进而延长骨折愈合时间[5]。不过相对比钢板内固定技术,髓内钉固定技术创伤小,留下的瘢痕小,不会影响美观。(2)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技术两相对比,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生物内固定技术优势,在髓内中央固定,固定性强,有效减少骨折移位的发生;髓内钉固定技术在远端、近端部位进行锁螺钉移位控制,有效减少应力作用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手术治疗效果明确,术后并发症少,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鸿生,廖梓杰,李春晓.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8(15):4-7.
[2]康锦,赵明明,马林,等.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的复杂胫骨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4):27-30.
[3]庄焕雄. 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69-70.
[4]张广,裴绍龙,肖爱国,等. 不同入钉点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625-626.
[5]黄国锋 朱聪,高建廷,et al.?MIPPO技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2):185-187.
论文作者:卿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技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创伤论文; 并发症论文; 钢板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