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阳[1]2003年在《农村住房边际消费倾向与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与发达国家农村、国内城市比较,我国农村住房建设相形见绌,主要表现为布局散乱,建筑质量差,技术含量低。这种状况既浪费土地,又影响农民健康,从深层次上看,还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城市化步伐。尽管理论界对此已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还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研究农户住房消费倾向、农户住房消费效用函数、现行的相关政策为出发点,探索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的途径,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村住房政策体系框架。 文中第一、二章以全国农村住房建设为背景,进行了农村住房消费层次分析、时空比较分析、住房建设的基本要素分析,构建了农村住房需求与供给的一般理论,对影响农村住房供求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农户住房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建房成本、农户收入与财富、农户的家庭结构、宏观与微观经济政策、农户消费心理、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住房的建筑周期等;认为农村宅基地产权不明晰、村镇规划管理的混乱、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住房金融的滞后、低水平农村住房设计与施工、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等,直接制约了农户住房供给;对于诸因素的影响方式,论文也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第叁章以湖北省农村住房统计资料与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指出了湖北农村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农户住房消费效用函数模型,揭示了影响湖北农村住房建设的关键性因素。第四章在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北农村住房建设模式选择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农村住房自行建设、合作建设、产业化建设叁种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实施措施,并建立了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湖北省农村住房建设的规范化提供依据。
高玉胭[2]2016年在《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一直扮演着拉动我国内需增长的重要角色,是促进经济增长最稳定持久的动力。消费结构反映出居民消费物品及服务的数量及种类,同时也体现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质量。研究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揭示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指出影响消费结构的各种因素、探究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对于提高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对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利用比较研究法、结构分析法以及计量分析法,结合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及邹至庄检验模型,并运用消费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提出影响消费结构的几种因素,并对未来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提出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湖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提供一些思路。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分四阶段研究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历程,以及利用邹至庄检验方法对比研究“八项规定”出台前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足之处在于,有关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收集不全。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表明作者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所在,对国内外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并阐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文章构造。第二部分明确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概念,主要涉及消费结构的涵义及其分类、消费结构的研究理论以及消费理论的相关启示。第叁部分对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十年、二十年、叁十年四个阶段的演变历程进行分类描述,并对这一演变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ELES模型对湖北省1998-2013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等相关消费变量出发,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方向与规律。第四部分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几种影响因素,从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地方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等叁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将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主要考察现阶段政策、收入以及科技叁种决定性因素对消费结构未来变化趋势的导向作用。第六部分从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历年变化规律中发现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林永锦[3]2008年在《村镇住宅体系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初探》文中认为农村发展问题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含义,而今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要求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农村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粗放式、低水平的建造模式,使建造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在“禁砖”的背景下,就要以此为契机,加快集约化、绿色的建造体系的研究,改变农村住宅目前的粗放式、低水平的建设模式,跟上农村发展的时代步伐,使住宅建设走上一条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本文在调查研究中国现有村镇的生产生活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在目前中国农村现有住宅建造体系条件下,运用体系化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化、优化的可行性及途径,以提高农村居住质量;同时着眼于农村未来住宅产业化的需要,为未来新的建造体系在农村的开发积累技术经验。同时,本文也希望通过作者的实践过程,摸索出一条建筑师服务乡村住宅建设的途径。
彭妮娅[4]2013年在《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适度的收入差距能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人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而不适度甚至过大的收入差距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党中央一直都高度重视公平有效的分配方式的建立,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能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有效的分配制度。为此,诸多经济学家和研究者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本文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做了研究,文章一共六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第四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的耦合效应分析;第六章是总结和研究展望。下面将对每章主要内容具体阐述。第一章是导论,简述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思考国家稳定发展大计时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在研究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居民收入差距的国内外文献数量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于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研究,一是对于收入差距的演变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引导了数量方法和政策建议两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针对基尼系数的局限,提出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在此方法基础上,研究收入差距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分别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性别差距四个角度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进而研究收入差距的经济效应;然后,分别针对每类差距情况,给出缩小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在研究思路上,以寻求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遵循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范式,着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主旨。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现状剖析与历史对比,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经济效应,寻找相应的政策建议缩小收入差距。第二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及发展,居民收入流动性理论,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性理论。关于居民收入分配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与生产与发展、效率与公平等均有重要联系。无论是劳动收入还是非劳动收入、功能收入分配或规模收入分配,都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丝丝相扣。从西方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叁个阶级收入分配理论,到李嘉图的叁个阶级分配模型,再到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以及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无论是基于要素的分配,还是剩余价值的分割;无论是国民收入分配决定经济增长,还是围绕收入分配展开讨论经济理论,这反映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传统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从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的分配理论,到发展经济学的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再到注重收入分配格局的传导机制的内生收入分配理论,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导致的多学科细化融合以及丰富的过程,并且反映了市场调控为基础到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的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而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性,也经过了一个长时间多阶段的发展认可过程。研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相关问题,理论基础是扎实成熟的,研究依据是可靠敦厚的,研究方法是丰富多样的,研究视角是新颖独特的,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是值得信赖的。第叁章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既有对已有方法的总结归纳,又有对新方法的构建说明;既有对各种方法的优点的提炼阐述,又有对一些缺点或错误的评述改进;既有对收入差距及不公平性测度的重点研究,又有对其他相关测度指标的综合运用和说明。总之本章测度方法的研究比较全面丰富,力争内容充实视角新颖。收入差距测度中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对于基尼系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方法和分解,在分解方面,泰尔指数具有完全分解的较大优势。对于基尼系数的改进,一方面是基于等基尼系数线提出平均增长点和均优点的概念进行共同衡量;另一方面是对基尼系数本身进行改进,提出修正加权基尼系数、单参数基尼系数(S基尼系数)、广义基尼系数(E基尼系数)等经过部分改进的指标。除了基尼系数相关研究外,测度收入差距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指标,例如熵指数方法、阿特金森指数、变异系数、均等指数。此外,与收入不公平测度相关的其他指标还有FGT指数、Sen指数、Kakwani指数(测度不公平性)等,各种指标有其侧重点和适用领域范围,准确掌握其性质后,可根据各阶段情形适当选取指标进行综合测度。第四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及性别差距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一些提高收入和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第一产业比重负相关,因此要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收入状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应该降低农村人口比和控制人口数量,同时降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与居民收入正相关的系列指标分析得出,要将依靠低技术高劳动强度的农业,逐渐转换成高技术低劳动强度的农业,和工业化的农业,即依靠技术使得农业自动化智能化,从传统形式逐渐向第二第叁产业形式转移,同时促进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提高第二和第叁产业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的方法建议都可以归结到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降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上来。若要减小地区差距,则应该加大对社会福利和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扩大社会福利的惠及面;同时发展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居民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大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再生产,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对生态产业的投入,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济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第叁产业,加大第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此外,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居民失业率,为降低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提供更多可能性。要缩小我国居民行业收入差距,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重视资金的规模效应,增加规模以上项目的数量;二是重视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平衡各行业间占有的资金和资源;叁是打破垄断局面,增加竞争,通过竞争带动发展,同时为已经过一段时间较充分竞争的低收入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四是重视各行业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不仅是就业前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就业后的技能培训和岗位指导,用工作效率代替工作时间,争取做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转变。针对我国的居民收入性别差距,及相关的行业,年龄,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缩小性别收入差距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退休年龄的女性的收入保障,打破对男女在年龄方面的不同待遇的歧视;而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增强女性的学历背景,使其能获得更多提高收入的机会;叁是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要确保公平性,尤其是对私有制企业里的玻璃屋顶现象应该尽量避免,使女性在升职和加薪方面能得到公平的机会。通过全社会对女性就业和晋升机会公平的增加来提高女性收入,缩小性别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打破偏见,在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面前做到男女平等,不要人为地放大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给就业和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多关爱多包容,促进全社会的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第五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的耦合效应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大的方面研究了增加收入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和消费水平受到收入水平影响程度的大小。关于增加居民收入对刺激消费的有效性研究方面,本文从时间序列上采用了不同的时间段,用时间分布滞后模型,先研究了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的关系,后研究了居民消费与前期收入的关系,得出当期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当期消费支出增加约0.623个单位;上一期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当期消费增加约0.278个单位;而上叁期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当期消费减少约0.125个单位的结论。除了时间上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差异外,我国地域上的差异也较明显,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不同。实证部分首先利用全国地市级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对各市的人均收入和消费进行区域聚类,得到九个类别,然后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对九类地区分组回归得出我国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之间呈现二次项系数为负数的二次函数形式,进一步用多种形式的函数表达式进行拟合,得出拟合优度最好的是叁次函数形式,且此叁次函数形式可以用之前的二次函数代入得出,说明其表达式是可信的。而据此分析得出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方法则是一提一控,控制商品价格,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同时,还应关注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问题,在解决地区收入大差距的问题的前提下,提高全社会共同的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第六章是总结和研究展望,对全文内容做了一个总结,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拟改进方法,以及在全文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展望。
徐晓玲[5]2016年在《陕南移民政策对农户住房及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安其居而乐其业,居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不仅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体制下,城镇地区逐步形成相对发达的房地产市场与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而农村地区仍然延续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住房制度,“宅基地归集体所有”限制了农村住房市场化,因长期被独立于公共政策体系之外而出现住房质量低、结构劣等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地区仍存在相当数量贫困人口的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尤其是建立满足贫困人口基本居住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成为改善民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切实改善秦巴连片特困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恶劣居住环境,陕西省政府于2011年5月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将以较为全面系统地移民保障性措施在十年内实现240万贫困人口的搬迁安置。因此,研究农村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移民政策的作用程度和因住房改善引起的消费结构变动问题,对更好地落实陕南移民政策、实行更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举措以及开拓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推拉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公共支出理论、住房消费需求理论、消费函数理论为基础,利用陕南地区叁市九县的实地调研数据,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和扩展型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陕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和消费结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结果给出相关建议。本文的架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内容为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并列出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章对本文所应用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相关理论;第叁章在简要介绍陕南区域概况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概述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与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第四章在介绍数据来源和样本农户描述分析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陕南农村居民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应用扩展型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陕南移民农户在移民前后的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总结上述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陕南移民政策从住房、用地、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后续产业发展等多方面、深层次为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与生产质量提供保障。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如“搬富不搬穷”、家庭经济压力增大、产业及就业增收渠道狭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2)陕南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影响因素中,户主年龄、生产支出、住房位置、住房结构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而家庭人口规模、人均收入、住房面积、是否移民、政府补贴变量对其有显着正向影响;按各变量对住房消费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住房面积、移民与否、政府补贴、住房结构、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居住位置、生产支出、户主年龄。可见,移民政策有力促进了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3)陕南移民农户在搬迁后其整体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各项消费的基本需求均有提升,边际消费倾向也略有提高,说明移民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移民也导致农户的基本需求刚性增强,物质资本比重要高于生计资本,边际消费倾向虽有上升却仍远低于其储蓄倾向,各项生活成本的增加给移民农户带来一定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与社会服务更完善的空间中,农户家庭将会有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其消费观念也逐渐趋同于城镇居民,最终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刘双[6]2016年在《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是驱动经济内生性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到“新常态”。2015年10月召开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全会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拉动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规模和水平。国家为改善农村居民的民生问题同时也为了释放农村的消费活力,最近10多年一直在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了农村居民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出现显着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各省份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社会保障力度和覆盖面差距较大的情况。农村社会保障总体上是否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从地理空间上是否具有示范效应和收敛效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不同消费阶层和收入阶层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否具有差异性?具体的社会保障相关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又是如何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安排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前,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回答。本文将消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保障理论、农村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结合起来,在“不确定性-心理预期-行为响应”的概念框架下,主要运用消费行为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社会阶层分层理论等,按照从验证已知到探索未知的研究范式来分析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和个人)为研究对象,从建国以来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变迁为出发点,基于国家整体和各省以及从湖北荆州、宜昌等农村地区调研获得的的社会保障与消费支出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示范效应和收敛效应,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不同阶层消费行为影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基于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促进社会保障发展的实践和主要经验,进一步分析如何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研究思路遵循了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并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匹配等多种方法。论文分为八个部分,其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制度变迁和消费发展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整体上起着促进作用。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逐渐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相对应的是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得到了释放。1985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提出并建立起来,农村消费市场也开始启动。在控制了物价因素后,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村居民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消费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改革开放之后,除少数年份因为突发事件的冲击导致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受到影响外,农村居民在衣食住用行以及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都出现了快速增长。但农村社会保障对不同的项目上的消费影响强度是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保障强度的提升将极大刺激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近邻示范效应,这种空间效应使得区域内部的农村消费水平出现了收敛。研究表明近十年来,随着农村社会保障等惠农政策的完善,农村居民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收入预期,农村居民更多的表现为理性的消费行为。将收入预期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中介变量,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系数为?×b,估算结果介于0.03至0.11之间。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较低,但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普遍较低而导致的。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空间传导系数?×b×(i-ρw)-1。这一系数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对空间邻接省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示范效应,同时这种影响在空间上的传导有助于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差异,但这种示范效应对于空间距离较远或者经济联系不紧密的区域的影响有限,空间效应使得区域内部的农村消费水平出现了收敛。第叁,农村不同阶层的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社会保障对不同阶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收入阶层在不同项目的消费额和消费比重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社会保障对高收入阶层的现在消费和低收入阶层的未来消费具有引致效应;社会保障对不同阶层的食品消费影响不显着,且无差异;对衣着消费存在负相关,且差异不大;对低收入阶层的住宅消费、家庭设备消费和交通通讯消费影响不显着,但对高收入阶层存在正向影响;对文教娱乐消费存在挤出效应,但对低收入阶层影响更大;对医疗保健消费存在引致效应,且对低收入阶层影响更显着。这说明,在促进消费方面,社会保障“锦上添花”的作用明显大于“雪中送炭”,搞活农村市场、提高农户消费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为较低收入的群体“雪中送炭”更有助于社会公平。第四,不同的保障项目和不同的保障水平以及消费者自身的相关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家庭消费决策者性别和年龄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非预防性储蓄;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数量会显着增加高消费农户的家庭支出,而这一因素对低消费农户家庭支出无显着影响;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存在显着的消费异质性;收入预期对所有消费阶层的农户消费行为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在高消费和低消费阶层中产生显着的消费引致效应;支付养老保险金不会影响高消费农户的消费水平,但却在低消费农户中产生了显着的消费挤出效应。同时通过访谈也进一步证明:社会保障能改善社会总体收入预期和降低消费预期,从而起到促进即期消费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正在通过城乡外部示范效应和农村内部示范效应在加强,这种示范效应也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和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的消费水平。第五,从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发展规律看,中国要想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财富分配“调节器”、社会生活“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强大功能。中国应根据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实际,树立公平发展理念,走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以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实际需求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在法律制定、制度决策和运行、资金筹措、财务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保基金形成及运营方面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在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方面的参与作用,发挥家庭和个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辅助作用,这对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持续、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多等基本国情,在借鉴其他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首先树立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促进政府转移支付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逐渐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人口实行兜底性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次,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应该确立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体说来,在社会保障制度各层次运行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参与作用和家庭及个人的辅助作用,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坚实发展,同时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切实提高,最终促进农村地区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第一,从空间经济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居民收入预期的空间形式,然后建立了空间面板模型,在控制了物价、收入等主要变量后,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通过收入预期的中介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一步结合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收入预期的过度敏感性;第二,运用2002至2012年按收入高低分层的农户消费数据,统计不同收入阶层农户的消费结构,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微观基础建立模型,并接入平滑转移函数作为分层函数,用门限面板模型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不同阶层居民消费的影响差异;第叁,用微观调研数据和Probit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等科学的计量方法研究了社会保障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微观机理。以湖北省荆州市和宜昌市两个地区的8个村镇为例,调研了当地农村居民人口学特征、风险偏好、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构成、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等的基本情况、认知水平、购买意愿及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意愿等信息。在控制人口学特征差异、风险偏好和收入等主要变量后,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差异。本研究整体上为改革中更好地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搞活农村经济提供了支撑。有助于管理部门从制度创新上降低农村的不确定性,使农村居民更好地安居和乐业,对未来形成更好的预期,从而提高农村居民个人的消费水平和整个农村社会的福利水平。
朱信凯[7]2003年在《中国农户消费函数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叁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市场开拓问题成为政府及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为此,中央适时地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不断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消费需求,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年均GDP增长7.6%的成绩。这种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增加赤字,由政府直接投资来创造需求的做法,对遏止投资需求下滑和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及其积累必然造成潜在的危险。因此,早日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淡出积极财政政策乃当务之急。林毅夫教授指出,过剩生产能力是一种“存量生产能力”,如果能够找出一个在量上和其相当,有支付能力、有需求愿望但未能得到满足的“存量需求”,并将其释放出来,就能够较快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作为一个转型中国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数额较大的存量需求。如果能够有效地剔除结构性和政策性障碍因素,将那些存量需求诱发出来,就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把过剩生产能力消化掉,从而治理好通货紧缩的问题。为此,启动作为我国消费主体的2.4亿农户的消费需求,将是最重要的“一石数鸟”的政策选择之一。 分析农户消费变化,既要把握其结构特征,还必须弄清它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设定。目前,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将我国农户消费变化的统计学特征概括为: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消费结构相对稳定,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另一些研究则利用截面资料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来分析和解释农户消费结构多样化的变化及其趋势。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对改革以来农户消费增长及其变化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虽然,臧旭恒对改革前后中国消费函数的研究指出新古典框架内的几种主要消费函数假定对改革以后中国的适应性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较短,农户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形成一种与旧体制下不同的消费行为,并且其使用的统计资料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关于农户消费行为变化的假设有待利用新的资料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分析。这就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 论文共8章,27节。在导言部分,作者从国民经济中的农户消费及农户消费与农村市场需求等角度阐述了当前农村市场需求疲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揭示了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指出消费函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更加深邃的研究视角。第二章是从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农户消费行为演变的历史轨迹与现实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等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诠释了农户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嬗变。在此基础上,为了克服当前从事消费函数研究往往忽视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缺陷,作者在第叁章中专门对我国农户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消费函数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基础与理论根基。基于建立中国农户消费函数分析理论框架的考虑,作者在第四章中提出了“浴盆”曲线、农户位置消费行为及农户短视消费行为等叁个消费函数分析的理论模型。在第五章将1954年以来的中国农户消费分成叁个阶段,并推论出农户消费函数假定的基础上,第六章分别构建了传统体制及转轨经济体制下分地区、分时期的中国农户消费函数模型,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所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和消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费函数假说、模型及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考虑到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市场启动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第七章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论文的第八章为结论部分,在对以上各章进行总结性述评的前提下,提出了政策性祸合的对策建议。 消费函数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将该理论系统地应用于我国农户消费行为的分析更是凤毛麟角。本文在对我国农户消费行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析农户消费行为的一般理论框架,构建函数并检验之,研究选题本身就是具有开拓与创新价值的。除此之外,本论文在内容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构建了中国农户消费函数理论发展的徽观羞础。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消费或储蓄动机,是随假定的经济制度与经济组织,随种族、教育、宗教及流行道德观念等因素所形成的习惯,随现在的希望与过去的经验,随目前财富分配的办法等大有不同。因此在利用深深植根于西方社会制度、经济组织等土壤之中的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我国农户消费行为,构造其消费函数模型时,必须以对我国农户消费行为的理论分析为前提。本文运用了大量篇幅对此予以充分的论述,从而在我国消费函数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微观基础的分析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在提出并脸证“浴盆,曲线假说理论的墓础上,重构了中国农户消费函数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经济转轨时期,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新古典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首先研究了不确定性与农户消费的关系,并提出了“浴盆”曲线假说理论。在此基础上从“浴盆”曲线理论、位置消费理论及短视消费理论叁个角度重构了中国农户消费函数分析的理论框架。继而,论文在深入研究?
郑斌[8]2011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居住条件、扩大住房面积,已成为广大农民的一大需求以及消费性投资的重要方面。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和措施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料以及数据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学者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方面,而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的变化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对于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用地结构、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及保护耕地资源、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农户是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的微观主体,农户宅基地的选择以及住房建设行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及住房建设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农户角度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的变化过程、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构建相应的实证分析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0年2月-3月对大别山地区的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获得277份农户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的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驱动机制这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论文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指出了研究中创新点以及当前研究中不足之处。第二章:概况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层次理论、消费-收入理论、区位理论、空间演化理论、消费心理学理论。同时分别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家庭财富因素、政策及管理制度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六个方面对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驱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叁章:样本选取及研究区域概况。大别山位于我国中部湖北、河南、安徽叁省交界处,包括湖北黄冈市,孝感市及河南信阳市的大部分县和安徽六安的金寨,霍山,地貌类型多样,经济发展不平衡。本研究对该区域内的16个自然村进行了随机和逐户抽样调查,共获问卷277份,同时对调查区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时序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农户调查问卷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发现:①该区农村老旧房居多,农村改善居住条件的潜在需求很大;②农村房屋以砖混和土木结构为主,建房出现两次高潮,并呈现出“N”型变化特征;③农户新建房屋主要为改善居住条件,并以二、叁层楼房为主,新建房屋房间的实际使用率不高,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并且新建房负债情况较为严重:④房屋旧址新建与新址新建并存,但村湾间选址差异性较大。第五章: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空间变化特征分析。在对样本村湾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村湾空间分布变化存在线状扩张型和就地发展型模式。沿交通干线建房带来的潜在居住效益使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户“沿路建房”的现象,形成村湾线状扩张的发展模式。然而,农户住宅布局沿路发展的线状扩张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耕地,而且使村庄的基础设施难以有效配置,同时还造成了村庄内部大量房屋闲置,并极大的降低了农村有限居住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随着村庄人口增加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就地发展型模式,此模式虽然节约了土地,减少了对周边耕地的占用,但就地建房不仅使村内越来越拥挤、而且还使得村落结构如同一盘散沙,村内道路弯曲,房屋犬牙交错,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第六章: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驱动机制。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选取了14个因素进行初步模拟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该调查区域农户宅基地面积大小的主要显着影响因素主要为:农户家庭年纯收入、宅基地用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交通条件、攀比心理等5个因素。其中交通条件对农户宅基地面积起负向的影响,其他四个因素对农户宅基地面积起正向的影响。第七章: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一一基于农户意愿的分析。调查分析发现:①有近30%的农户有建房意向,但村湾间存在较大差异性;②拟新建住房主要以二层楼房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近3年内;③拟新建房屋中原址新建与新址新建并存,但同时对耕地占用情况依然较为严重。第八章:结论建议与讨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综合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根据本研究课题分析所存的问题,从政府角度就如何合理管理与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提出相应建议,同时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讨论。
王双双[9]2014年在《湖北省房地产财富效应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消费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叁驾马车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是派生需求,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是为了消费,如果消费萎靡不振,那么投资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与此同时,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生活水平,较高的居民消费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收益,提高生活水平。但现实情况是,投资在经济发展中唱着主角,出口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为了促进投资、出口、消费的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必不可少的任务。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面的住房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得到迅猛发展,但在房地产是否对能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争议,导致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本身的地域差异性及研究方法的差别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普通商品住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财富效应的来源、发展等理论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金融行为理论和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起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湖北省从长期来看存在财富效应,短期内财富效应不显着,同时收入增长仍是我省消费的有效推动因素。结合湖北省的现状,发现长期财富效应存在主要源于近些年房价的高速增长和较好的发展趋势及较高的居民住宅需求;而短期内不显着的原因在于高房价引起的高替代效应、国家政策的不连续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等多面现状;居民收入对消费有明显影响,这一方面说明要提高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投资渠道单一,居民对劳动性报酬依赖性大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文章最后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叁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颜廷武[10]2005年在《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严重障碍。新世纪头20年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既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区域面上的探索(诸如区域结构、区域增长模型、区域制度、区域政策等),从个体经济角度的研究仅仅涉及到企业层面。家庭经济作为个体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单元,其行为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现有文献鲜有触及,既有的研究也难成体系,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在对欠发达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对策设计无不是以区域经济增长来促进区域贫困状况的缓解和消除。从农户层面探讨家庭经济行为对区域反贫困战略影响的研究更是鲜见。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结合中国反贫困战略的历程和现状,从区域微观单元即农户角度,来探寻区域反贫困的路径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本文通过研究农户经济行为(包括分解行为和整体行为),来尝试破解家庭脱困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进这一难题,以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归宿,谋求家庭脱困与区域发展“双赢”目标的实现,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殷实的基础。 本文严格遵循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匹配的基本模式,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户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区域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本研究包括四部分九章,各部分的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包括第1、2两章,为本文的引子。概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评述了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动态,提出了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假设,对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阐述了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对改革以来中国反贫困战略的审视,指出既往中国反贫困战略的对策设计,主要是靠贫困区域经济增长来缓解和消除贫困。在新形势下,反贫困行动需要采取新的思路来全面取得突破。本文提出从农户层面来探寻家庭脱困与区域发展的“双赢”之路,通过研究农户经济行为来尝试破解家庭脱困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进这一难题。 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构建了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主要界定了与农户经济密切相关的叁个核心概念,结合当前中国农户属过渡农户这一性质认定,对中国农户的经济理性进行了经验验证,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过渡农户经济行为的一般特征、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实证考察了贫困农户与一般农户的行为差异,对农户、贫困县及其上级政府在区域反贫困进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进行了博弈分析。
参考文献:
[1]. 农村住房边际消费倾向与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 曾向阳.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2]. 湖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D]. 高玉胭. 湖北师范大学. 2016
[3]. 村镇住宅体系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初探[D]. 林永锦. 同济大学. 2008
[4]. 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D]. 彭妮娅. 湖南大学. 2013
[5]. 陕南移民政策对农户住房及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徐晓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6].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双.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7]. 中国农户消费函数研究[D]. 朱信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8]. 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 郑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11
[9]. 湖北省房地产财富效应实证分析[D]. 王双双.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 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D]. 颜廷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消费结构论文; 消费函数论文; 收入分配改革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保障资金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学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