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_金融风暴论文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_金融风暴论文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加快推进论文,金融危机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9314(2009)05-0004-11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工作,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我们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国民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实践充分证明,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牢牢把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

中央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和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要求把保增长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从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十项措施到陆续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和到地方调研时多次强调指出,必须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打下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下面,我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凸显。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我国不少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不少生产能力依托国际需求,外需急剧萎缩使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对国民经济全局的影响更为严重。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看,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近几年出口拉动的权重越来越大,其局限性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充分显现。由于外需急剧萎缩造成外贸出口大幅下降,成为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因。上半年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1.8%,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2.9个百分点。同时,在上半年7.1%的经济增长中,投资拉动6.2个百分点,消费拉动3.8个百分点,表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也不尽合理。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54.2%,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8.7%。在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受到冲击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业,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在外需收缩的冲击下,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2008年我国粗钢现有产能6.6亿吨,国内需求5亿吨;水泥现有产能18.7亿吨,国内需求14亿吨。此外,电解铝、煤化工、平板玻璃、烧碱等产能也严重过剩。目前,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在建产能逆势扩张势头强劲,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峻。还应关注的是,不仅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近期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行业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的趋势已然显现。

从企业组织结构看,行业集中度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还不够多、不够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更大,面临的困难更多。

从城乡结构看,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和收入较大的一个群体是农民工。由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减员减薪,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减缓,加上农产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继续扩大趋势。这势必影响到农村需求持续扩大和城乡协调发展。

(二)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的任务更加紧迫。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更加显现了我国经济结构矛盾的严重性,也更加凸显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下大气力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使经济回升建立在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提高基础上,不仅对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当前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的根本途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日益明显。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企稳回升总体看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要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根本出路在于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外需萎缩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在投资增幅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扩大消费;在某些行业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必须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在工业增幅下降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在沿海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必须加快内地的发展。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从国际上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是一次大洗牌的过程,是国家间、企业间实力和地位重新调整、此消彼长的过程。当前,许多国家都在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做精心准备,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规划。美国推出“绿色新政”,计划在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日本提出“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方案,推动建设低碳社会。欧盟提出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并在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发展绿色经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如果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上,仍然靠低水平扩张维持一时的高增长,仍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就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落伍,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陷入被动境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刻不容缓,这既是在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

从长远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有着内在联系,互为因果。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经济结构自身矛盾相伴的是,经济增长更多地靠出口、靠工业和靠上项目、铺摊子,相应地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以及这些产业的投资扩张,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势必造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结构不合理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结构调整问题,也就抓住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牛鼻子”。只要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就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国民经济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从根本上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增长最终目的的内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地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在内的生产结构,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发展和升级,使产业结构不断适应资源结构及环境的要求,使增长动力更具有可持续性,使社会产出分配更加合理,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总之,要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越来越小的环境资源代价,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发展的目的才真正达到。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由于市场需求较旺,落后企业、落后产品、落后技术还都有生存空间,企业往往对经济结构调整既缺乏内在动力,也缺乏外在压力;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经济增速下滑,市场约束增强,客观上会形成推动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由于外需大幅萎缩,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必须扩大内需才能弥补外需下降的影响,这就为调整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带来了机遇。由于工业增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自由落体式”下降,为稳定经济增长,各地区着力挖掘服务业潜力,有的工业企业也增加了对服务业的投入,这就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由于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大,原有的低成本、低价格、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加快,这就为区域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由于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兼并重组的机会增多、成本下降,国际市场并购条件宽松,这就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由于在市场收缩的情况下,落后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淘汰落后产能面临的阻力明显减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这就为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机遇转瞬即逝。如果不抓住机遇下大力气调整结构,随着经济回升和需求转旺,那些已经淘汰的落后产能有可能死灰复燃,那些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有可能得以存活,那些本已过剩的产能有可能再次扩张。那时候再来调整,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可以说,我国经济回升能否夯实基础、避免反复、持续稳定,关键在于结构调整。我们要清醒认识形势,用好金融危机对结构调整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真正走上长期平稳、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着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结构调整贯穿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但不同发展阶段结构调整的任务也不相同。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各类经济结构关系,着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相协调、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相协调,推动国民经济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要通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又要通过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基础和保障。二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结构调整必须全国一盘棋,要考虑局部利益和发展需要,更要立足全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使局部成为全局有机协调的组成部分,防止出现局部结构“合理”而整体结构恶化的结果。三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有效缓解近期突出矛盾,同时更要立足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使近期调整有利于促进长远结构优化。五是国内与国际的关系。立足国内实际和自身优势,又要树立全球视野,瞄准国际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演变的方向,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着眼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调整需求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需求结构就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与净出口的比例关系。从我国情况看,调整需求结构关键在扩大内需,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而扩大内需关键在扩大消费,这是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工作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增长一直较快,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消费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今年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到16.9%,远快于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服务消费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消费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1年的最高点52.5%下降到2008年的35.3%。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消费增长慢,而是因为投资增长更快。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消费率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消费率低、投资率高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也说明提高消费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长远发展看,如果消费率上不去,那么投资快速扩张形成的产能就难以得到有效释放,总供给与总需求就会失衡,经济也难以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下更大气力扩大消费,使消费率逐步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能够与投资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扩大消费需要多管齐下:一要提高消费能力,使人们有更多的钱能够消费。这是提高消费需求的基础。为此,要把“蛋糕”做大,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时要把“蛋糕”切好,着重提高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要改善供给结构,使人们有更多的称心如意的产品和服务愿意消费。要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扩大服务消费,加快发展家政等便民服务和社会化养老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健身、非学历教育等服务消费,积极发展网上购物、数字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三要优化消费环境,使人们更加放心方便地消费。在硬件上,要加强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居民放心消费。四要引导消费预期,使人们能够增加即期消费。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消除居民在就医、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在着力扩大消费的同时,还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客观上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率。投资既要保持合理规模,更要优化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突出抓好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协调性。

在注重扩大内需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和发展外需。经济全球化使每个国家都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国家离不开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市场。更不用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较高,现有生产能力中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的。要进一步发挥和强化我国的比较优势,千方百计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稳定和扩大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尽可能将外需萎缩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从长期看,关键是促进外需与内需相协调,从总体上使外需有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保持企业和政府收入继续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能力,必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面临“宏观”和“微观”两类结构性问题:从宏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企业所占比重偏大。居民所占比重越小,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就相应越小;企业占比较大,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相对就大。这正是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投资率持续升高的重要症结所在。从微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按五等份分组的城镇高收入户收入相当于低收入户的倍数,从2000年的3.6倍扩大到2008年的5.7倍。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消费结构出现两极分化,低收入者的消费意愿强、消费倾向高但缺乏购买能力,高收入者的购买能力强但消费倾向低,居民购买能力与消费意愿出现错位。因此,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一方面,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甚至还应略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既要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又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总之,要下决心遏制收入分配“两个比重”继续下降和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三)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在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工业由大变强的同时,着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中,服务业比重过低作为我国经济中的突出“短板”和“弱项”,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反映尤其明显。2008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1%,比人均收入水平与我相当国家低6个百分点左右。不但服务业本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其带动增长的能力不强,使得促进经济增长不得不依靠工业带动,这就间接地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是未来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希望所在,又有利于增加就业、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具有一举多得之效。

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是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束缚和障碍。首先要解放思想,彻底转变重实业、轻服务的观念,真正把服务业当作产业来对待,真正把精力放在发展服务业上,推动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要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放宽准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特别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领域。要鼓励服务创新,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推进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总之,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服务业在较短时期内大发展、上水平。

结构调整中,在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上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二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要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一手抓着力淘汰落后工业产能,一手抓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我国三次产业都存在内部结构调整优化的问题,但当前突出问题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目前我国工业规模不小,但大而不强、结构层次较低,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水平都难以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从大的思路看,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一手要抓好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产能过剩;一手要抓好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坚决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关键是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的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要明确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指导。严格市场准入,及时修订和完善产业政策,提高企业资质、技术装备、节能环保等方面准入门槛。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其作为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前提。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严格按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进一步加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以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同时,要不断研究完善推进技术改造、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着力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为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保障。

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这是我国结构调整中的重中之重。历史上每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都极大地促进了科技进步,从而培育出新的产业,带动经济繁荣发展。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电力、石油、化工等重工业迅速出现和发展;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必将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球经济迈上新水平。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在促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培育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上狠下功夫。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研发能力;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加快促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要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在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等各个环节上扶持发展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带动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当然,发展新兴产业也要加强科学论证和科学规划,明确产业政策和技术路线,增强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防止一哄而起、技术同级、产品同质、盲目扩大生产能力,形成“高水平”的重复建设。

(五)调整城乡结构,在继续加强农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持久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不仅是多种经济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更是人本身的变化,包括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为市民。从应对危机、扩大需求角度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将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商品粮等多方面产生巨大需求,这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说,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有两大动力:一靠美国高科技,一靠中国城市化。这是不无道理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城乡差距是由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形成的,但突出表现为过多的农村人口与有限的耕地、淡水等农业生产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矛盾还在加剧,城乡发展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在解决温饱的阶段,“三农”问题还可以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以统筹城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乡生产要素重组的新思路破解这个难题。要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问题,坚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扩大分子”,就是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尽可能从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和非农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入;一手抓“缩小分母”,就是要逐步减少农民人口,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从而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也使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民问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城镇化率仍只有46%左右,与工业化的发展很不协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们要科学谋划,把这个困扰发展的难题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家在农村、人在城镇和在城镇工作、无市民待遇等问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建设。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和农村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六)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人均收入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的扩大。这里既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这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也包括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还包括各地区内部的区域差距。二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仍不健全,一些地区相互攀比速度和规模,造成盲目重复建设、经济结构趋同,加剧了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些问题非解决不可。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澄清认识、理清思路。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均等化,也不是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均等化,不能单纯以生产总值为中心来做文章。不同区域间发展条件差异很大,做到生产总值均等化是不可能的。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基础教育条件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和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二是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使自身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如果没有使自身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或者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过度开发,都不是协调发展。三是在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全国的发展是个整体,各区域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区域与整体之间不是板块式组合,而应当是有机结合。各区域在产业布局上不能自成一体、面面俱到,而应当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提升全国作为整体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并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和产业结构趋同化。为此,我们要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鼓励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七)调整国土开发空间结构,精心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国土空间是宝贵的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具有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点,适宜开发的面积并不很多。国土空间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目前我国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是:生产空间偏多,特别是工业生产占用空间偏多,工厂和园区遍地开花,而生态空间偏少;农村居住占用空间偏多,城市居住占用空间偏少;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失衡,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过度开发,带来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许多国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这些问题不解决,对我国长远发展将形成更大的制约。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必须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相关配套政策,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根据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构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地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保障生态安全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当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正在抓紧制定,下一步关键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战略举措,要精心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格局,逐步实现“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相协调,建设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家园。

(八)调整外贸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力提高一般贸易、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8年货物进出口规模已达到2.5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4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工业一样,外贸也是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是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偏大。2008年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达41.1%,其中出口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外汇收入。但加工贸易规模虽大,对税收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却不大,国内企业只能拿到很低的加工费。二是出口产品大量为贴牌生产。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大部分利润被外国品牌商拿走,污染和消耗则留在国内。三是出口产品层次较低。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也是中低端加工装配环节的产品,国内增值率不高,没有充分享受“微笑曲线”两端的好处。这种外贸增长方式的脆弱性在金融危机中已充分暴露,难以为继。面对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价值的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从注重量的扩大向注重质的提高转变。要着眼于应对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采取综合措施,在努力稳定出口规模的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利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援外贷款等手段,扶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出口,加快发展一般贸易,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鼓励更多采用国产料件,引导企业向一般贸易企业转型;调整出口地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

发展对外经济,还要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要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把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商引智”转变。要从注重“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进行跨国并购和国际化经营,开展海外资源、技术合作,并向海外转移部分过剩产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

三、积极采取措施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既要激发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又要利用结构调整的外部压力,还要创造加快结构调整的良好条件,不断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

(一)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科学发展理念。

这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虽然结构调整在有的领域、有的地方也取得了成效,但在不少方面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其原因十分复杂,但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区、一些同志往往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实际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种量的概念,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是一种质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还包括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标志的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还包括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发展。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发展的增长”,即经济总量扩大了,但结构没有优化,经济质量没有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综合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恶化了,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降了。因此,要切实搞好经济结构调整,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即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济结构优化的片面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各种现象从根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体制机制问题。只有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结构调整铺平道路、提供保障。这涉及到很多方面,但关系密切、特别迫切的工作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现实中大量重复建设和追求增长速度的现象,实际上都与不尽合理的财税体制有关。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目前中央与地方以及省以下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尚未理顺。从财力看,越来越向上集中;而从事权看,越来越向下移。同时,转移支付制度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这就必然造成财力与事权的脱节。特别是基层政府事权多、财力小、困难大、日子紧。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大办工业以求税源、争上投资项目攀比速度,而结构、成本、资源环境等问题都退居次要位置。另一个是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根据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我们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由于与此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尚未完全建立,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当地财政就会面临困难,居民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这些地区的功能定位也难以保持。其结果,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大举措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就难以有效推进。因此,下一阶段财政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机制。

二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好价格杠杆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张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尚未到位的反映。要积极稳妥推进水、电、成品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杠杆作用。

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保驾护航”。结构调整意味着企业有生有死、行业有进有退、项目有上有下,难免带来失业增加、收入减少等问题。同时,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大量失地农民,都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作为人民生活“安全网”和收入分配“调节器”的作用,为实现推进结构调整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赢局面提供有力保障。

四要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对结构调整的引导。在推进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优胜劣汰、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制定规划和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同时,经济增长过快或者大起大落都不利于结构调整,要通过宏观调控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

(三)完善政策,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正确导向。

政策关键要体现差别,区别对待。要通过政策的刺激作用和约束作用,引导和推动结构调整朝着国家预期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财税政策既可以通过减税、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特定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加税等方式限制特定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实行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关税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业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技术标准等来鼓励或限制行业的发展。为鼓励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基金。这种办法行之有效,应当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投资政策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规范和改革投资审批、核准、备案制度,积极为扩大社会投资创造条件。信贷政策要以产业政策为基础,加强窗口指导,扩大或收紧对特定行业的信贷资金供应。环保政策可以通过环境评价和环保标准的合理调整有效推动结构调整。从多年的实践看,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区别对待,切实把“保”和“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防止政策相互“打架”,形成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合力。

(四)鼓励创新,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产业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与我国总体上科技落后、人才不足密切相关。结构调整的每个领域、每个环节都需要科技支撑和引领,各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都离不开人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上。

在科技支撑方面,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能源、信息、生物、空间、海洋、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找准制约我国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障碍,攻关研发出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技术,并加大产业化力度和规模化应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以创新为主要驱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鼓励扶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高国家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鼓励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和投融资体系。

在人才支撑方面,关键是抓好“两头”。一头是不断造就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成败。要通过组织实施重大领域科技攻关、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等方式,培养一批科技“帅才”。另一头是抓好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要以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前瞻性考虑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系统设计和调整教育结构、专业设置等,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创造良好环境使各类人才尽展才华。

(五)改进考核,强化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组织保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前不久,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强调干部考核评价指标要体现综合性、全面性,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又要注重发展的方式、质量、结构、效益;既要注重经济建设情况,又要注重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情况;既要注重已经取得的显绩,又要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要充分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按照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突出不同区域的考核重点;要突出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既要强化激励机制,更要强化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对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

以上,是我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借此机会,我还想给学员提点希望。同志们平时工作都很繁忙,抽出时间来行政学院学习,机会很难得。这既是组织对大家的关怀和期待,也是我们静下心来多学一点知识、多思考一些问题、多交流一下经验的宝贵机会。大家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真正做到坐得住、钻得进、学得好、议得透、收获多。同志们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到了学院都是学员,都要自觉遵守院规院纪。要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把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研讨中开阔思路,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使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成为人生一次难得的“充电”的机会,成为人生一段充实、美好、难忘的经历。

同时,我也给学院提点希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院建院15周年。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创建国际一流行政学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把教学、科研和咨询的关注点进一步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上来。当前,行政学院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来进行。要着力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入研究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加快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公信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既有利于当前保增长又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问题,争取多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科研、咨询成果,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工作服务。要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按照科学建院、民主建院、依法建院的方针,坚持从严治院、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健全学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要把全面加强院风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对广大教职工和学员加强学风、教风、作风教育,严格规章制度,严肃组织纪律,认真开展学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院风。

[收稿日期]2009-09-10

标签:;  ;  ;  ;  ;  ;  ;  ;  ;  ;  ;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