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李婉露

弹性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李婉露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截至2017年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8%,城市具有的优越条件和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由此产生的城市问题也随之而来,且越来越多,城市快速扩展变大,巨型城市不断出现,全球气候变暖,地震洪水、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事情等各种自然及人为灾害频发,对本来已经负载很重的城市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城市变得日益脆弱。在此背景下,弹性城市得到人们的研究和关注,弹性城市强调组成城市系统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灾害发生时的抗冲击性和灾后的自我恢复性,适应多种不确定变化,具有较好的长期效益。城市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生态系统,具有改善环境、雨水收集、降低碳排放等多种功能,结合弹性城市的设计,探究景观的弹性设计建设模式,使得城市建设与景观系统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弹性城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1弹性城市概念

弹性这一观念最早起源于生态学,由美国一位学者提出。弹性城市大体上指的是城市能够顺应新的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自然灾害后自身能够迅速恢复,并且不会影响后期的发展。

2弹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环境日趋恶劣,究其原因是外源问题与内源问题并存,随着大自然持续被人们破坏、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混凝土,石块,柏油马路以及工业化石燃料的污染等,环境污染加剧,未来的洪水、风暴、热浪、瘟疫等自然灾害恐会日趋频繁且愈加剧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财产等有着极大威胁。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群体而言,有必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弹性城市。

3弹性景观设计内容

3.1自然生态景观

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为城市提供空气净化、降低温度、碳吸收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对于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在弹性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自然生态景观主要为自然生态区的保护和人工生态区的营造。自然生态保护要制定法律法规和限制开发范围,不要被经济利益和城市化所冲击,营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人工生态营造应通过不破坏原有生态的情况下修补、扩建等方式使得景观更好的为城市服务。

3.2公园广场景观

城市公园广场是城市内部重要的景观,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公园的弹性景观设计,首先是弹性植物的选择,植物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土质、温度等,而且还要做到不同的季节出现不同的景观特征,这些都是提高城市弹性景观的重要措施;再者就是公园广场的铺装采用透水铺装,使得雨水能够深入地下,有效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公园绿化区采用下沉式设计,可以有效吸收、储蓄及滞留雨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居住区景观

城市居住区多数为封闭空间,居住区景观随着修建年代的不同呈现出时间越久弹性越弱。对于时间久的老旧居住区来说,受制于当时条件景观较差,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应增加其弹性景观变化,例如修改花坛增加休息绿化空间,铺设草坪砖增加车位同时增加绿化面积等,对于新建居住区来说,由于规划科学,景观弹性强,可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优化景观弹性,例如渗水砖、智能太阳能路灯、雨水蓄水池等使得居住区更加科学、和谐,营造更加宜居的弹性景观居住空间。

3.4河道水系景观

河道水系是城市安全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增添城市活力。在弹性城市中对于河道水体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洪水来临时能够快速排走,还要满足正常时段人们的景观需求。弹性规划设计要顺应自然法则,承担城市防洪作用,且包括水量调节、雨水汇集、增加城市水流面积、提供滨河动植物栖息环境等功效。利用河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水位高度营造多层次的景观休闲娱乐区域,打造安全的亲水平台,使人们能够更加亲近自然,重新赋予城市河道在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3.5街道景观

在弹性城市中对于街道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绿化的同时还要起到降噪、防晒、隔音、挡光等多种作用。所以应采用多层次的混合模式,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重要空间连接网络,通过路中间及路两旁的景观带以降低车流噪音,减少双向车流灯光干扰,人行道树木对于遮挡太阳紫外线和汽车噪音有很好的效果。街道景观树木的选择还要体现文化特点和地域环境特色,使得城市更具有可识别性。采用中间高、两旁低的道路设计,使得城市雨水进入两边的绿化带,提供景观带植物所需的水分。

3.6农业生产景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为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在弹性城市的农业生产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提出农业景观的功能多样性,不但满足食物产出,还要满足城市生活中对于田园生活的再现。根据相关研究测算,每年每平米土地可产出50Kg的新鲜蔬菜,而且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对于田园生活的追求,使得很多城市居民有意愿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获得更加新鲜、健康的自产食物。城市农业生产景观是对宝贵土地的升级利用,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教育等生活性功能。

结束语

城市景观生态关系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安全和健康,也关系着人类的持续,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使城市更具有弹性,不论从城市管理者还是居住区应牢固树立城市建设应以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弹性城市理念对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经济和社会重大意义,本文以当前研究热点弹性城市为基础,以弹性城市中生态弹性为出发点,结合城市景观提出弹性规划设计,为城市景观的弹性发展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许涛,李迪华,等.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5(01):75-83.

[2]杨媛.弹性城市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3]蔡建明,郭华,汪德根.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245-1255.

论文作者:李婉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弹性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李婉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