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路桥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路桥工程建设中,交叉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合理运用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以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不利因素,方便车辆、人们出行,从而实现我国道路桥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交叉工程;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这也不断促进了相关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但道路与桥梁纵横交错,经常会碰到交叉行驶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同一地区实施道路桥梁交叉施工,为我国的道路桥在高技术施工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现状,必须不断研究和提高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而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有效实施。
1 道路桥梁交叉工程
根据道路桥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交叉公路建设项目的交叉口路线、位置以及形式能够划分为多种工程,例如公路和公路交叉、公路与铁路交叉、管道和管道交叉等类型,其具体的特点与道路等级、使用性质和交通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使用需求具有不一样的经济技术要求。本文中主要对道路桥梁交叉情况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速路口道路工程交叉较为复杂。受到交通分流、路口方向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分解成为多种形式,且容易出现各种冲突。这样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交通环境的稳定,对行车安全和速度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某一交叉口成为事故多发的地点。因此,针对交叉工程探讨合理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
2 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1 平面交叉位置的确定
在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工程建设过程中,交叉口的车辆分流为左转、右转或者直行,最后都将会到达前进的行驶方向。所以说,在这个交叉口会出现分流点、交叉点等许多种的冲突,因此,加强规划的设计便显得尤其关键了。道路桥梁的平面交叉形式是与公路的等级、通行度以及管理方式和造价来综合考虑的,并要对其进行研究,以保证此路段的交通流畅度,并选出哪些是冲突和分散区。在有的情况下可能无法防止冲突区的问题,结合这种现象,通过管理方式及信号设施对它们进行几何布置。在道路桥梁的平面交叉区以内,把其设计成直线,在迫不得已情况下会选取曲线,使得道路半径要小于没有设置超高圆的曲线半径。另外,要适合路面应力平缓的要求。如果对于人行道等设施设置的时候,要先考虑人流量及其采取的何种管理方式,还要充分的知道该区域事故的出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是否严重等问题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可以为道路桥梁的建设带来依据。另外,还要对于四车道以上的平面交叉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及位置,对于3级和4级的公路,它们交通量比较小,则不必太多考虑交叉的选择情况。在3级交叉的转弯处,如果交通量比较大,这时则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对平面交叉作正确的选择。另外,选择位置时,还要将交通的延误情况、行车的安全性等都考虑在内。在对平面交叉间距进行设置时,要先对1级与2级道路通畅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出它们之间的间距。这一现象要对纵向与横向干扰因素进行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可设置立体交通。1级与2级道路是集散公路情况,而对乡村道路进行布置时,则要选取与干线相交叉的次要公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交通管理方式
根据交叉路口的车流量、道路等级以及道路功能等方面的因素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交通管理方式,有主路优先、无优先以及信号等交叉方式的交通管理方式。对于道路信息方面相差较大的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或者T型路口,应该采用主路优先的交叉路口管理方式。当道路等级都较低的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车流量较小的时候应该采用无优先的交叉路口管理方式。而采用信号的交叉路口管理方式的情况较多,分别是两条道路等级和车流量等方面都较大且较为相等,并且难以确定主路的情况;能够确定出交叉路口的主次,但是两条道路的车流量都大于每小时六百辆,采用主路优先的管理方式容易出现一定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主路的车流量在每小时九百辆之上,但是次路上的车辆不能很好的在主路优先的管理方式中穿越交叉路口的形式;机动车一般行驶无很大问题,但是由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影响使得交通受阻的情况等等。
2.3 道路桥梁平面交叉的速度设计
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行驶速度的设计应当与该路段的设计速度相同,在两条公路的等级、通行功能以及交通量相近的情况下,结合车流量以及设计标准适当降低平面交叉内的升级速度,但是最少不能够低于该路段的70%以下。此外,由于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选择较低指标情况下也需要降低平面交叉的设计速度。速度设计过程中,转弯车道交叉的岔数以及角度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两者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交叉的类型、道路用地情况以及交通量进行设计。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当道路桥梁平面交叉的形式为斜角,锐角应当在70°以上。除非交叉的岔数少于4条且受到地形环境的影响可适当减少角度,但是仍然应当在60°以上。当岔数为4条的情况选择环形交叉的方式,结合道路实际应用情况予以设计。
2.4 平面交叉公路道路位置设计
新时期公路交叉工程施工中,针对四车道及以上形式的平面交叉,应当结合公路运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此外,针对公路运用中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设计公路道路位置,基于三级、四级公路的平面交叉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将对其不作公路道路位置设计,与此不同的是当三级公路的平米交叉转弯交通量较大时,也应当结合实际运用的现状,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另外,应当根据公路功能、对行车安全、交通延误的影响等,进行平面交叉间距的设置,作为干线公路时,应优先保证一、二级公路的畅通,为了保持足够大的间距,可采用排除纵、横向干扰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设置立体交叉,完善对交通道路的运用。一级、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对其平面交叉进行合理的设置,适合将乡村道路等布置在干线公路相交的次要公路。
2.5 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处公路线形的选择
基于建设的需要,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工程施工期间大多会采用大半圆曲线或者直线的方式,同时保证相交的角度在70°以下。但是当相交角度过小的情况下,要满足道路的实际运输需要还应当对平面交叉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线形进行调整,从而使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更加具有针对性。两两相交的公路中面平缓的情况下,适合应用纵面线型平面交叉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通车视距需求;如果组公路交叉范围内的圆曲线设置较高,这样的情况下次要公路的纵坡应当服从主要公路的纵坡。结合前文中优先管理方式交叉,保证主要公路横断面贯穿,促进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合理性。上述情况下可能受到地形环境和使用需求的影响,对于公路纵断面调整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需要结合实际运用情况最主要与次要两条公路的横断面进行调整。
结束语
我国的路桥工程施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在进行路桥工程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工程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合理的应用交叉工程施工技术,保证路桥工程中的交叉工程在交通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红.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4,02.
[2]陈牧.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
[3]于海艳.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
[4]张曙光.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
论文作者:杨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道路论文; 公路论文; 桥梁论文; 工程论文; 情况论文; 方式论文; 交通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