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论文_尉建

探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论文_尉建

山东拓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禹城 251200

摘要:当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的态势已经越来越严峻,几乎所有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当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施工问题。为此,施工单位理应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施工方法和手段,以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和工程设计要求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解决好房屋建筑工程当中所遇到的工程障碍,确保房屋建筑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最终达到工程施工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问题;技术预防;处理

1 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房屋建筑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混凝土项目作为房屋建筑的主要环节和构件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构成。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技术运用和相关问题处理,本文根据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实际,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进行了分析。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混凝土原材料导致的问题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为了方便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施工企业多采取的是商品性混凝土。长距离、多时间的运输,已拌合的建筑混凝土会造成坍落度损失、水灰比变大等情况会产生,这样就难以保证建筑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质量水平。采用的是现场拌合,如果混凝土材料的细集料和粗集料自身所含的泥量过大,而冲洗不彻底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合标。再者,粗集材料本身级配系数的不合理,石、砂、水泥、水等配料比例的不合理性,也极有可能由于水泥浆不足,导致现浇的混凝土当中的构件出现类似蜂窝现象的产生,致使混凝土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结构也是大打折扣。

2.2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

框架结构施工中,当梁边与柱边平齐时,柱的纵筋必须包梁的纵筋,即梁的纵筋要在柱纵筋的内侧,此时,平齐的梁侧往往容易开裂;另外高层框架结构的顶层角节点处,由于钢筋实际加工的原因,一般会出现角节点外侧钢筋保护层过厚的情况,此处亦往往出现裂缝。

2.3 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

首先,模板问题,组合安装模板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力求精细、严谨。模板在制作、拼装以及和模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混凝土构件的蜂窝麻面又或者漏浆变形。其次,浇筑、振捣问题配合比不科学或者混凝土的拌合时间过短,将会造成水泥水化反应不完全,继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蜂窝麻面问题。振捣棒插入深度不足、振捣定位不准以及振捣不充分等问题,将会严重降低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

2.4 框架结构中的柱模板及混凝土浇筑的问题

柱模的结构特点是断面尺寸不大,高度较大,因此柱子模板的构造安装主要考虑保证垂直度及抵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但是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普遍存在不规范的做法:沿柱高度每隔3m都没有开浇灌孔,而串桶或溜管又由于钢筋过分密实无法使用。因此,待混凝土浇筑后按规定拆模时,出现各种混凝土的缺陷,如分层离拆,大面积的蜂窝、露筋及严重的孔洞等现象。当楼层高度较高或工程量较大时,柱与梁板分两次浇筑的实践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错误做法:当浇筑至柱顶出现较厚的水泥砂浆时,没有加干净骨料并仔细捣实,由于柱顶砂浆层的强度不足,在梁柱接头处,易出现裂缝。

2.5 养护技术的问题

对混凝土实施养护工作的目的主要为了达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有效可行的控制目的,从而可以降低其内外的温差状况,使其能够符合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处理,尤其是冬季时期在塑料布基础上进行防寒毡覆盖处理,完成相应的保湿保温工作,防止混凝土表面因为脱水产生裂缝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当设置一部分隔热层,有利于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目的。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1 混凝土原材料的预防

一方面要按照混凝土的设计要求来对原材料的配比进行设定,对整个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渠道进行管控,充分的保证混凝土的原材料满足质量要求。另一方面,要严格的控制添加剂、骨料和水泥的技术性能,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提高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

3.2 混凝土桩基施工的技术处理

第一,长螺旋钻孔砼灌注桩。长螺旋砼灌注桩在施工时易出现如下问题:钻孔机钻到孔底标高时应停钻静拨,如钻动提钻杆,在孔底产生大量的虚土,减少桩的桩端承载力,在灌注砼前应倒入30-20cm碎石,用夯锤夯实,然后下钢筋笼灌注砼。灌注的砼塌落度应控制在10cm,塌落度过小容易产生断桩,灌注砼时应全程振捣,并做好后期养护。第二,振动灌注成孔桩。严禁在桩没达到设计标高时长时间振动,否则对相邻桩产生缩径或断桩。

3.3 改善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同一坡度、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原则,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同时可以防止由于混凝土沉落而产生的裂缝。为了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缝,还可以采取二次振捣,即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此来排除混凝土泌水在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空隙及水分,并提高混凝土与钢筋间握裹力,最后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20%,最终达到提高砼抗裂性目的。目前混凝土的浇筑一般使用泵送混凝土,在泵送混凝土的表面一般水泥比较厚,浇筑完2-6h后,应先用长刮尺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刮平,接着采用木抹子进行反复搓压,以使它的表面达到密实的要求,在砼初凝前使用铁板压光,减少砼表面水分的散发,同时可以控制砼表面的龟裂。

3.4 混凝土养护的预防和处理

混凝土硬化与凝结是因为水泥同水产生了水化反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工艺手段,让水化反应发生得更快更彻底。这种建立合适水化反应环境的工作,就是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为了让水化反应快速充分完成,使混凝土硬化凝结速度加快,我们要防止成型混凝土的过度风吹、寒冷、干燥、暴晒。这些恶劣的环境都会使其产生异常缩或是裂缝破坏。对此我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表面进行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护表面湿润,防止表面过干造成的裂缝。

3.5 完善后续工程监理

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为提高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还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强化混凝土施工后续工程监理工作,为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工程监理工作应该贯穿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始终,在做好原材料机场验收工作的同时,监理单位还必须结合房屋建筑设计图纸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取样检查;混凝土材料需要开盘鉴定,通过计量控制和坍落度检查为后期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另外,监理单位还必须落实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与施工单位保持紧密联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度,为提高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为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还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提高施工人员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加强员工培训,为提高房屋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应该在明确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尹昌华.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169.

[2]邓小芳.浅谈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大众科技.2012(10)

论文作者:尉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探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论文_尉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