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博士危机四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伏论文,最小论文,博士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六岁,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正坐在高中的课堂里,为迎接高考而努力,但张炘炀已经考上了博士。当然,让张炘炀出名的并不仅仅是他学业的成就,还有他以“不答辩”为条件来逼迫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的行为。一时间,这个十六岁少年,被网友们大扔板砖。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下张炘炀的成长足迹,或许会找到他行为背后更多的心理缘由。
被剥夺的童年:学习是他唯一的支柱
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人们很容易在内心中无限地去想象、夸大、美化,而与现实对比随之产生的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等感觉,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咒语”,驱动当事人去填补这个人生缺口。
回首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的经历,会发现曾有这样一个人生缺口:一个普通公务员,出生于农村,在上世纪90年代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MBA班,但因为拿不出1.5万元的学费,只能放弃……可以想象,对一直不甘心平庸的他来讲,与这次际遇擦肩而过是多么遗憾和无奈。于是,像中国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张会祥将自己失落的梦想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儿子有个不平凡的人生,“张炘炀”这个轰轰烈烈的名字,将这位父亲强烈的愿望表露无遗,而儿子的天资聪颖无疑又给张会祥打了一支强心针。两岁半就能在三个月里学会一千多个汉字,三岁时就能读书看报……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张会祥更加笃定地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张炘炀整个童年的学习几乎都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的,为了让孩子有个不同寻常的人生,张会祥夫妻俩只要儿子在家就绝对不看电视,家里不接待客人,也不准儿子看课外书……在父亲的努力下,张炘炀一路加速奔跑:四岁时读小学一年级,六岁时读五年级,九岁就直接上了高三。
在“父子式的封闭”教育中,张会祥经常给儿子灌输“你最棒”“有父亲在,你绝对没问题”的信念,再加上远远将同龄人抛在身后的优越感,张炘炀从小就形成一个自我认知:“我是最棒的!”
这种自我认知如果是一种逆境中的自我激励或进步时的自我鞭策,则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加速奔跑中的父子,将学业的赶超这唯一的目标当成了张炘炀个人价值的全部,而“我最棒”的实现途径也仅仅锁定在学业上赶超别人这一个轨道上。这让张炘炀父子在饱享殊荣的同时,也为之后张炘炀要经历的心理危机埋下了伏笔。
恐惧失败:逼父母买房不仅仅是虚荣
张炘炀逼迫父母在京全款买房,其实是他不堪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一次爆发。
张炘炀虽然在学业上曾一路凯歌,但他的性格中却有着明显的缺陷——严重恐惧失败。比如,张炘炀小时候,父亲曾将他打篮球的场景录下来,张炘炀看后要求父亲将他投篮的镜头剪掉,理由是:“我打篮球的任何技能都比投篮好!”这明显投射了张炘炀害怕失败、无法面对不完美的心理。然而,父亲并没有及时地发现儿子的这一弱点进而进行训练,只是通过“你投得不错呀,投中好几个!”轻描淡写地回避这个心理障碍。而事实上,类似的心理弱点,或者说不成熟的心理因素,注定会成为张炘炀加速前进的软肋。
而读硕士时面对挂科,面对交不上论文,张炘炀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这是一种典型的惧怕失败的表现。如果我们了解他从小接受的父子式封闭教育,了解他对“我是最棒的”光环的依赖,了解十六岁面临的学业重负和青春期危机,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他有多大的压力。
而让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正是在此期间提出的。在父亲的陪伴下,张炘炀最终以自己嘴唇起满泡、父亲白发增多不少的代价完成了硕士论文,但在面临答辩时,他向父母提出了这一过分要求。他的行为被很多人理解成是虚荣。实际上,平日里的张炘炀生活节俭,他的衣柜里只有几件简单的衣服,他会为了省矿泉水钱而到楼下接5毛钱一桶的纯净水,他会为了省钱规划各条公交路线……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忽然之间向父母“狮子大开口”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对失败的恐惧。一方面,他害怕答辩失败,逼父母买房,是他的一个交换条件,与其说是难为父母,不如说是试图给自己找一个合理化的逃避借口;另一方面,处于重压下的他,对父母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满以扭曲的形式表达——既然你们可以有条件地爱我,我也可以向你们提出条件。
另外,对学业不堪重负的他,更真切地感觉到光环的加速破灭,与周围的同学相比,他还有哪些优势呢?那一刻,拥有一套房子或许被他认为是挽回“王者”气息的唯一可能。总之,种种矛盾的交织,让张炘炀向父母提出在北京全款买房的要求。
如果我们能让16岁的最小博士走下神童的位置,去体会一个16岁青春期少年的困惑、压力、挣扎、迷茫和不知所措,或许我们就会对这个承载了额外压力的张炘炀多一些关爱和宽容,希望他能在生活的磨砺中完成心理的成熟。作为家长,谨记心理成熟没有加速度的道理,或许就能少一分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