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过程改革创新初探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赵媛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 针对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互通,利用互联网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获取紧贴时代的教学素材,利用互联网实现教学效果的统计与反馈,以解决重理论、轻应用,重传授、轻实践,重课本素材、轻生活素材等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实践证明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馈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帮助的,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监管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等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过程;改革
一、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汉语课作为一门语言学类的基础课程,主要面向高校中文系大一新生开设。由于语言学类课程本身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缺乏趣味性,所以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加之难理解、难记忆,以致于很多学生对于这类课程都望而却步。陈岩春[1],罗欣蓉[2]等学者都普遍认为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存在重视理论的讲解,忽视实际应用的分析;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课本材料的陈旧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问题。就广西高校而言,郭爱涛等[3]提到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也存在重视汉语理论学习,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根据我们对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的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中就有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由此看来,广西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通病是重理论、轻应用,重传授、轻实践,重课本素材、轻生活素材。我们要改变广西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势必要对现代汉语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二、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教学也借助着互联网的发展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翻转课堂”“慕课”等一些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改变着高校的传统教学。广西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也可以尝试运用互联网来改变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方式和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互联网实现互通
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以往的现代汉语教学之所以会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传授、轻实践,重课本素材、轻生活素材等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与学生建立联系,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需求,盲目地依照课本的体系,按部就班地讲解,长期以往自然会产生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脱节的情况。
从广西高校大一新生的年龄分布层次来看,多数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网民的主体是29岁以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56.8%,超过网民总数的过半数。这其中就有310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网民[4]。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军中的主体。所以我们在探索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时,可以利用大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紧密联系,把学生都拉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QQ群,教师依照学生学号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通,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有效避免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
(二)利用互联网发布课程相关信息
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常常是教师在教授完知识点后才向学生发布课后预习以及课后练习作业。教师发布的课后预习作业只是一种柔性的要求,学生完成与否完全依赖于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以致很多学生都觉得预不预习无所谓。因此,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获知他们在知识点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也无法确定应该采用何种办法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点。最后教师只能采用比较稳妥的办法进行教学,这样至少能够保证一部分学生可以学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所建立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QQ群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及时了解、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就能真正地发挥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在巩固和学习知识点方面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内容提前编写好课程提纲以及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思考题,通过现代汉语课程教学QQ群发布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内容,预习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就思考题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撰写为答案,在上课前通过QQ群发送给任课教师。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思考题答案进行汇总,总结出学生在该部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逐一罗列后发布在QQ群中,这样能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在课堂集中解答时学生会更专注地去思考和学习,对于个别或少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借助QQ群逐一解答,这样在教学时更有针对性。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QQ群发布课后作业以及相关的拓展练习。课后作业主要围绕课程知识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拓展练习主要围绕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研究课题,如收集时下网络中的流行用语,网络中存在的使用错别字现象,网络中故意使用的同音字现象,广告标题或标语中用字的不规范现象等,分析产生的原因,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拓展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起对语言材料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拓展练习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完成,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完成后教师在群组中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优秀的研究成果可以推荐发表。通过这种以研促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获取紧贴时代的教学素材
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的是性别、体重和体力活动水平与峰值摄氧量相关。男性峰值摄氧量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女性同男性相比肌肉体积小,血红蛋白、血容量及每搏输出量低有关。不同体力活动量者比较,峰值摄氧量有显著性差异。体力活动量越大,其峰值摄氧量越高,特别是长期规律的较高强度的运动,其中13例马拉松和球类爱好者峰值摄氧量/预计值≥10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正如既往研究所示,体力活动可以改善心肺储备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提高呼吸储备,增加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3]从而提高心肺耐力,改善生存率。
(四)利用互联网实现教学效果的统计与反馈
Reduce任务调度算法不影响原有调度算法在作业调度层面的策略和优势[2-3],但可以起到节约带宽的作用。因此,可以适用于网络资源较为紧缺的应用场景中,该算法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整个作业的执行时间。
对于“没有阅读提纲,也没有撰写答案”的学生,我们了解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也存在惰性,教师除了在课前提前发布课程提纲并布置思考题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并对课前预习环节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期末考核成绩的通过与否。
图1 互联网+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实现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探索实践验证
浙江省金华市相继出台了《金华市区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金华市传统村落名录申报认定办法》《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金华市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等政策。由此可见,金华市政府与社会各界在保护传统村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课前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课前环节包括利用互联网实现共通和发布课程信息两大板块,在利用互联网实现共通板块,教师利用QQ建立群组,让17级新闻班和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的学生都加入到群组中。根据我们的统计,两个班共计195名学生全都加入了现代汉语课程群,有效实现了师生互通。在利用互联网发布课程信息板块,教师在QQ群组中发布编写好的课程提纲以及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就思考题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撰写为答案,在上课前通过QQ群发送给任课教师。这一环节中出现的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统计表
根据表1中的数据来看,有80.23%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课前的预习工作,有12.33%的同学只阅读了课程提纲,没有撰写思考题答案,有7.44%的学生既没有阅读提纲,也没有撰写思考题答案。
为此,我们专门询问了“只阅读课程提纲,没有撰写思考题答案”的这一部分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一部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认真进行过预习,但是对于思考题的解答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碍于面子有些同学没有及时把自己的情况跟老师反馈,所以只完成了阅读提纲的学习。这一状况的存在,要求任课老师在设计课程思考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同时题目的难度可以适当放低,也可以多设计一些思考题供学生有选择的回答,暂时不懂的问题可以不回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采用带约束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采用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别对上文聚类结果的Ⅲ和Ⅳ地区的省市进行实证分析。使用面板数据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增加数据波动性,使计量回归结果更加稳健。相关指标与数据说明如表4所示。
另外,教师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利用互联网有效掌控教学的全过程,在动态的沟通中及时调整课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以外,同时还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随时利用互联网开发出新的功能,具体如图1所示。
在利用互联网发布课后拓展练习方面,我们组织学生收集标题、标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有90%左右的同学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并就他们收集的错别字加以分析,有的甚至还产生了研究兴趣。实践证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适当设计拓展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语言材料的收集能力。
(二)课中环节的把握与更新
在课前环节,由于教师已经通过课前预习及思考题的解答了解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所以在课前的准备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想办法逐一帮助学生破解难点问题。对于如何突破难点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素材。教师在素材的选取上最好能做到与时俱进,尽量寻找当下大学生都熟悉和了解的语言素材。我们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半个学期的实践,17级新闻班和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反馈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以往的现代汉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有其客观的背景,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所以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内容在确立之后就很少进行大面积的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是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社会,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向我们涌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精心筛选后作为教学素材应用到教学内容当中。如在讲授“音位”这个概念时,由于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如果直接向学生说明这个概念的含义,学生听完后仍是一知半解,但是此时教师列举一个当下比较有意思的网络用语“蓝瘦香菇”来解释音位这个概念,这样既使得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也教会了学生所学知识是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的,也更容易理解“音位”这一概念。这种利用网络信息作为教学素材的方式,远比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要好得多。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取具有时代感的教学素材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收集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素材,这样才能在上课时随时调用这些材料。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师教授好坏的反馈,也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如何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呢?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设计调查问卷,如问卷星,并通过教师所建立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QQ群发布链接,让学生通过点击链接进入到填写问卷页面,完成问题的回答后提交,网络系统会根据学生所提交的问卷统计百分比,以及反馈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所有学生填写完问卷后查看问卷分析结果,总结现代汉语教学当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统计与反馈可以在每一个章节讲授结束后再向学生发布,便于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授的效果,有效调整每一章节教学中有问题的环节。
其中约束集合的交如图1所示。易见问题(3.1)是问题(2.1)的特殊情况。事实上,在(2.1)中取C1={x∈R2|‖x‖1≤1},C2={x=(x1,x2)∈R2|x1≥0,x2≥0}。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得问题(3.1)投影算子的显示解为:
以上各题很容易,第一题心算即可;第二题用竖式加法;第三题长除法或者心算;最后一题心算.未知题目中所要求的几种新方法有何优越性?第四题本是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按照题目要求的方法来做,需要分别在数表中数30个小格,或者50个小格!这样一些原始的、繁琐笨拙的方法,居然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教科书;令人无语.
表2 现代汉语课程引进新素材后的学生学习感受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引进新素材后,17级新闻班和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的大部分同学(89.11%)都感觉课程的知识点更为生动,更好理解了。有7.81%的学生觉得一般,有2.4%的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较为肯定地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引进新素材有助于提高知识点的生动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经了解,对于那些“感觉一般”的学生来说,产生这类感觉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课程知识点理解较透彻,对新引进的素材已知道如何分析。而那些“感觉难以理解”的学生则是因为上课素材与课本内容有不一致,所以才会感觉适应不了。同时,以上数据也提醒我们,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既要兼顾到大部分同学,又要考虑到少数同学的需求,在把课程难点问题以尽量简单化的方式讲解出来的基础上,还需要适当增加研究性方面的内容。
我们以广西师范大学17级新闻班101名学生和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94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具体为课前环节的设计与实施,课中环节的把握与更新,课后环节的反馈与调整三大内容,实验目的在于考察前文我们所提出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过程探索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有关现汉汉语课程引进新素材,能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我们也专门进行了调查统计,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现代汉语课程引进新素材后对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的影响
有82.3%的学生表示现汉汉语课程引进新素材进行讲解和分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兴趣。有13.43%的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没有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本身对于现代汉语这门课不乏兴趣,采用引进新素材更新教学内容的方式,只是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没有明显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还有4.27%的学生认为暂时不知道,还处于一种观察的态度,可能是因为我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的时间比较短,如果长期坚持的话,可能他们的态度会有所变化。
现代汉语课程中引进新素材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开展了调查,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现代汉语课程中引进新素材后学生的收获
有67.89%的学生表示现代汉语课引进新素材进行讲解让他们懂得了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语言材料,有13.43%的学生表示了解了生活中有很多语言现象,有12.15%的学生表示自己开始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有3.29%的学生感觉学习现代汉语知识具有实用性。这些数据表明新素材的引进对于教会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是有帮助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开始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时化难为简,更新上课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关注语言现象的意识。
(三)课后环节的反馈与调整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设计问卷,通过现代汉语教学QQ群组发布,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3份。从问卷的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要引进新素材进行讲解外,还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研究性内容,增强课程的理论性,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加PPT的呈现方式外,还应当适当借鉴微课的做法,制作小视频,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此外还需要多增加实践操作演练。从教学效果上看,我们所探索的现代汉语教学过程,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有帮助的。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监管,以及构建怎样的课程评价体系才更科学合理的问题。
四、结语
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重传授、轻实践,重课本素材、轻生活素材等问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互通,利用互联网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获取紧贴时代的教学素材,利用互联网实现教学效果的统计与反馈,经过实践证明这能很好地解决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形成理论与应用的并重、传授与实践并举、课本素材与生活素材并用的格局,进而实现现代汉语教学的良性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利用互联网开发新功能,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数据采集模块首先由客户端下达操作指令并设定好采集数据的频率,然后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相关设备关键参数以及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实时信息,这些信息都将显示给客户端,并以*.log的数据形式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作为离线分析模块的输入。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对改革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及实践分析[J].语文建设,2014(2):5-6.
[2]罗欣蓉.论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77-79.
[3]郭爱涛,田春来,唐七元,等.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传承,2012(4):70-7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5-26)[2018-01-12].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14-05/26/c_126548753.htm.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9)01-0131-05
[收稿日期] 2018-05-02;
[修回日期] 2019-01-08
[基金项目]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广西高校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创新初探”(2017XJGQ02);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慕课建设模式和应用研究”(2017XJGZ01);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广西语言资源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探索”(WJG0014)
[作者简介] 赵媛(1986—),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与音韵,联系邮箱:zhaoyuan20208@163.com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