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肢体功能
缺血性脑卒是以老年人为好发群体中,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等特点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降低了病人生活质量[1]。超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病人病情稳定的24-48h内,采取康复手段对病人肢体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病人病情改善。本次研究对88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分组,对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病人资料
抽取病例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病例纳入:88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范围:64-79岁,年龄均值:(72.1±2.3)岁;研究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范围:62-81岁,年龄均值:(72.5±2.1)岁,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3)首次发病,病情稳定;(4)存在肢体障碍,程度不一[2]。
排除标准:(1)严重听觉、视觉障碍病人;(2)全身状况差,或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病人;(3)恶性肿瘤病人[3]。
1.3干预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病人入院后3-5d,病情稳定,对肢体功能评估,结合评估结果采取基础的被动康复锻炼,例如按摩、伸展等,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予以主动康复锻炼,即指导患者自主开展肢体运动,例如扶着床边站立,在他人搀扶下行走等。
研究组: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病人入院后24-48h内,评估病人病情,并采取良肢体摆放、训练指导、心理干预等,良肢体摆放主要指导病人取健侧卧位、仰卧位,以防止对患侧肢体造成压迫,并在病人受压面积大的下方置入软垫,使病人保持舒适感;训练指导包括床上的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病人入院超过24h后,护理人员会协助病人翻身、对病人肢体按摩等,以预防压疮、肌肉萎缩等事件发生,随着病情改善,评估病人肌力,对于改善显著病人,则予以站立、行走等训练,控制次数、强度等,在病人耐受范围;心理干预也是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病人的情绪对病情改善具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列举成功案例,提高病人信心。
1.4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用FAM量表(总称为Fugl-Meyer评分量表)对病人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共50个项目,总分100分,评分高,说明病人运动能力好[4]。
1.5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对观察指标数据分析,用(±s)对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0.05为分界值,P为双侧检验,若P<0.05说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
2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FA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见下表。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且老年病人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机体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直线升高,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对老年病人开展有效的临床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价值。
苏园园[6]研究中指出,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中应用,其肢体康复率高达93.4%,满意度高达96.1%,该护理模式备受病人的青睐。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病人FAM干预后的评分(88.7±7.4)分高于对照组(81.2±6.6),再次说明了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郑晓丽, 姚梅琪.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12):2148-2151.
[2]孙素娟, 赵景茹, 赵秀娟, 等.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 2016, 31(4):294-295.
[3]车振兰.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A02):335-336.
[4]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3):275-282.
[5]陈广敏, 徐红艳.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5):252-253.
[6]苏园园.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医学信息, 2016, 29(33):173-173.
论文作者:徐小鹤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病人论文; 缺血性论文; 肢体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论文; 病情论文; 老年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