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就诊的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1月~2019年1月急诊就诊的200例发热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急诊科就诊的发热性疾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热病因分布。 结果: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就诊时间多在晚间,以冬、夏季为主,其病情复杂多样,以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居多,小部分为非感染性发热。 结论:发热病例复杂多变,医务人员掌握发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更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充分发挥急诊的早期预警作用。
【关键词】 发热;急诊;流行病学
发热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复杂[1]。为探讨与总结急诊发热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发热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感染指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为急诊发热患者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急诊科的就诊的200例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填急诊发热患者调查表。患者体温37.3℃~40.2 ℃,年龄16~85岁。
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均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检验分析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检验分析采用 t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发热急诊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男性112例,占56%,女性88例,占44%,男女之比为1.27:1。20~30岁患者为主要的就诊年龄组,该年龄组中男性就诊患者多于女性(P<0.05);其次为30~40岁和15~20岁年龄组,其余年龄组就诊的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发热急诊患者月份分布:全年12个月均有发病。就诊高峰时间从11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份,6~8月份为就诊的第二个小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发热患者就诊时间呈“双峰”型分布:12:00~14:00及18:00~22:00出现两个就诊高峰,两峰时间段诊治的发热患者数占全天就诊发热患者的75%。
3.4 发热患者的体温分布:37.3~37.9℃者57例,占28.5%。38~38.9℃者85例,占42.5%;39~39.9℃者42例,占21%。
3.5 发热急诊患者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193例,占96.5%。呼吸系统疾病98例,占49%。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其中,细菌感染38例,病毒感染58例,结核2例。肠道感染36例,占18%,主要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38例,占19%,主要为急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胆系感染15例,占7.5%。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占3%,主要为褥疮感染、丹毒。非感染性疾病7例,占3.5%。结缔组织病5例,占2.5%。血液病2例,占1%。
2.讨论:
发热是急诊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主诉,多数患者通过临床表现、查体和辅助检查可明确病因。但有些患者病史复杂,体查也无明显异常发现,甚至有的患者就诊时以发热为唯一症状。详细的病史采集是寻找发热病因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包括年龄、发病季节、发热规律、流行病学资料等。
本研究中200例发热患者的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人为主,这与中青年人群生活压力大、工作强度大、机体免疫力低有关。他们在外界不良因素中暴露机会多,尤其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传染病易导致暴发流行。
发热在四季均有发病,就诊高峰以冬季为主,可能与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有关。第二个小高峰为夏季,与夏季消化系统感染高发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诊就诊的发热患者就诊时间呈“双峰”型分布,就诊高峰时间在中午及晚上,这与患者群体白天工作,拖延就诊时间有关。掌握这些特点,对急诊患者的分流、消毒隔离有重要意义。
发热的主要病因可分为: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在已经确诊的200例患者中,因感染所致的发热症状占约96.5%,因此,感染为发热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与文献报道一致[2]。非感染性致病患者约占3.5%。在发热患者的疾病谱中,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发热患者主要疾病谱构成中占49%。人群对呼吸道致病菌普遍易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以病毒感染为主,后期可合并细菌性感染。肺部感染多为细菌性肺炎,少数为病毒性肺炎。多数患者的表现为间断或持续性发热,白血细胞升高,肺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常规抗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基础病史。中青年患者以衣原体、支原体肺炎为主。非典型致病菌有超过普通细菌成为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体的趋势。其它引起发热的病因依次为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胆系感染也是较为常见的发热原因,病程大约历时1个月以上,患者可以出现持续发热,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由于缺乏腹痛和黄疸等临床表现,容易出现误诊。感染性发热从症状上难以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Pct水平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具有很高临床价值。
在非感染性发热中,自身的免疫疾病较为常见。免疫病又以Still病多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关节痛、皮疹和外周围血白细胞升高、CRP升高、ESR增快等,可伴随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浆膜腔积液。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糖皮质激素效果好。成人Still病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指标,进行排除性检查必不可少,在治疗中应不断随诊,以避免误诊误治[3] 。肿瘤性疾病,包括实体肿瘤和血液病。因此,在排查实体瘤的同时不应将血液病忽视。诊断依据是手术病理诊断、骨髓穿刺、肿大淋巴结活检。
4 结语
急诊就诊的发热患者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通过对患者既往病史的询问,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但是,发热又是一个涉及多病种的复杂问题,在临床上对发热,尤其是原因不明的发热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当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诊断流程,因此,在患者的实际诊断过程中,还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流行病学史,结合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进行病情的分析。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后少见病;先器质性、后功能性疾病;先感染性疾病,后非感染性疾病。医师在接诊时应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进行正确的分诊,避免交叉感染,保护大多数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4]。
参考文献
[1] 程继海.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222-223.
[2] 明华,陈永平,梁彬,等。老年人发热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1.26(5):356-358
[3] 薛红梅, 秦豫民, 杨旭欣, 等. 103例发热待查患者布鲁杆菌病诊断结果分析[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5):497.
[4] 顾敏菊.浅谈药品的保管[J].医药导报,1999,18(1):61-62.
论文作者:赵淼 张红 李湘,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病因论文; 感染性论文; 性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