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绥阳县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399)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并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应针对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健康。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214-02
异位妊娠是常见妇科急腹症。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在临床上有了广泛运用,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本文主要探讨了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做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9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影像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2)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肺等器质性病变等。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进行手术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将2016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进行相同手术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5.1±3.2)岁,孕8+3~13+2周,壶腹部妊娠18例,其中未破裂者15例,破裂者3例,输卵管狭部妊娠未破裂者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4.5±3.4)岁,孕9+1~13+5周,壶腹部妊娠19例,其中未破裂者15例,破裂者4例,输卵管狭部妊娠未破裂者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腹,在腹腔镜下进行开窗取胚,无生育要求者可切除患侧输卵管。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包括:(1)术前准备:完成相关检查,常规禁食禁饮、备血、皮肤准备、皮试、留置导尿管等;(2)术后护理:协助患者去枕平卧,给予心电监护,指导饮食摄入,遵医嘱进行引流管护理和药物应用等。
1.3.2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之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干预:采取一对一方式在术前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获悉作者的顾虑与担心,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为其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强调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避免增加腹压。嘱患者术前1d进流食,手术当日早上禁食水,避免因术前灌肠导致潜在腹腔大出血。(2)术后干预:患者手术完毕麻醉清醒返回病房后,每1h记录一次患者生命体征,6h后每2h记录一次直至24h后。3h内禁止睡觉,6h内保持去枕平卧位,对患者腰部及下肢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受压,6h后若生命体征平稳可帮助患者翻身或活动下肢,床头抬高30cm,12h后可取半卧位,24h即可下床活动。患者术后6h摄入流食,排气后短期内避免摄入豆制品、牛奶等产气食物防止腹胀,72h后可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普食,避免便秘。在术后48h可根据患者手术切口情况进行红外线照射,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严密观察导尿及引流情况,每2h挤压一次尿管和引流管,监督患者防止其使引流管折叠或受压、堵塞,及时更换尿袋或引流袋,24h后即可拔除尿管,48h后拔除引流管。(3)强化并发症护理干预:术后6h指导患者饮水,必要时予以氨溴索雾化吸入,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根据患者需要可持续以2~3L/min吸氧,减少CO2气腹引起高碳酸血症,同时减少CO2刺激膈肌神经,从而减少腰背放射性疼痛[2]。
1.4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显著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显著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结果
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与观察组相比,P<0.05。
3.讨论
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输卵管炎症,导致受精卵着床于在子宫体腔外,发病率达2%,发病急、病情重,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3]。腹腔镜手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不足以及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特点等,易导致患者配合治疗和术后恢复不够理想。本研究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了个体化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表明护理干预对患者有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健康有积极作用,是临床护理中应当全面实现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文丽.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87-88.
[2]赵新华,吴晓梅.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常规并发症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340-341.
[3]陈静,邱骏,滕银成,等.异位妊娠与避孕方法使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5):45-47.
论文作者:周修会,周贤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腹腔镜论文; 异位论文; 个体化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