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治疗与护理体会论文_朱霞,孙德喜

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治疗与护理体会论文_朱霞,孙德喜

(山东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 山东 淄博 255067)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在癌痛治疗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378例癌痛病人资料,通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评价疼痛的控制效果。结果:通过综合治疗及系统化护理,疼痛控制率[(78+275)/378]93.4%,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系统化护理在恶性肿瘤病人疼痛控制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恶性肿瘤;疼痛;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66-02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和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无论早期还是晚期患者,都有可能发生疼痛,在新发的癌症患者中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患者中更是达到70%~90%,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度至重度疼痛,目前疼痛已被正式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因此正确的疼痛治疗与护理尤其重要,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恶性肿瘤病人762例,其中合并疼痛病人406例,根据病人病情及家属意愿,有378例病人接受了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78例,其中男235例,女143例,年龄28岁~81岁,平均年龄57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小细胞肺癌35例,非小细胞肺癌96例,胃癌43例,乳腺癌41例,食管癌37例,胃癌33例,结直肠癌30例,肝癌18例,宫颈癌15例,胰腺癌11例,甲状腺癌7例,前列腺癌7例,脂肪肉瘤3例,滑膜肉瘤2例。病人一般状况kps评分,70分以下195例,70分以上183例。治疗及护理时间2月~10月不等,平均5.5月。

1.2 疼痛分级

对疼痛程度的正确评估及诊断,是系统治疗及护理的关键。目前临床疼痛分级有三种,即根据疼痛主诉分级(VRS),数字分级(NRS)和划线法(VAS)。常用NRS法及VRS法,NRS法即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分,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让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选择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VRS法为主诉疼痛分级,与NRS法联合可将疼痛分为4级:无痛: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1]。疼痛分级不仅在治疗前进行,同时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都要评估。其中治疗前轻度27例,中度236例,重度115例。

2.治疗方法

根据病人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采取综合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止痛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其中病因治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化疗、局部手术治疗、抗炎治疗及双磷酸盐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疏导、物理疗法等。本组病人均采用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病人均采取了药物镇痛治疗,其中有183例病人合并行化疗,336例病人合并了放疗,378例病人均进行了心理指导。止痛药物治疗按以下原则用药:1.尽量口服给药;2.定时给药;3.按癌痛三阶梯止痛方案用药;4.注意用药个体化;5.注意治疗细节及实际情况。

3.护理工作

3.1 护理流程

1.协助医生做好疼痛的评估,认真听取并相信病人的主诉,明确疼痛部位、持续时间及强度和既往治疗情况;2.病情告知,对病人家属详细告知病情,据情况适当告知病人,需要保密的病人与病人家属配合进行保密;3.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全面掌握相关止痛药物的基本知识,遵照医嘱及时合理的应用药物,对病人要尊重,怀有同情心,及时对伴有焦虑、烦躁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改善病人的情绪,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并保持治疗环境安静安全等[2];4.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做好病人疼痛评分及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与医生沟通;5.做好病人的治疗后随访,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为进一步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3.2 护理重点

1.经常及时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心理护理;2.积极按医嘱用药,及时掌握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效果,并反馈给医生;3.与病人家属及配餐师协作,合理调理病人的饮食及营养;4.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告知医生,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及治疗相关副反应;5.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长期性,治疗结束后的家庭护理指导十分重要。

4.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

4.1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CR)为治疗后完全无痛;部分缓解(PR)为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为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干扰;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减轻[3]。

4.2 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8周,按上述评定标准评定,其中CR78例,PR275例,MR17例,NR8例,有效率约[(78+275)/378]93.4%,绝大多数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治疗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如便秘、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皮肤反应等,由于采用了预防与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措施,患者大多数能耐受,并完成了整个治疗护理过程。

5.讨论

恶性肿瘤导致的疼痛(简称癌痛),主要的治疗目的是充分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对于癌痛的处理如同对癌症的处理一样,一般均需综合治疗。但是,许多国内外的临床经验表明,药物治疗是癌痛控制的主要手段,如果使用正确,则绝大部分患者的疼痛能够控制。有研究表明,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是部分癌痛患者止痛治疗后仍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原因之一[4]。因此应严密观察用药后变化及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近年来,欧美国家的疼痛研究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的关键作用日益表现出来。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的有效缓解有积极作用[5]。

护士是癌痛患者的评估者及治疗措施的落实者,整个治疗过程需要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满足病人家庭和社会的需要。做好病人护理工作,不但可以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困扰和痛苦,从而提高生存质量。而做为癌痛病人的护理人员,除具备医学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基本知识,并在癌痛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注意加强舒适的护理技术的运用,积极指导病人预防或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6]。

我们这组资料,在以药物为主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综合治疗,并且配合系统化全面护理的工作,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同服程度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基本满足了癌症病人的身心和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孙燕,石元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第五版,258-259.

[2]任红艳,王瑞静,刘晓莉.晚期恶性肿瘤患138例姑息护理 [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0):116-117.

[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三版,653.

[4]乔洁,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J] 上海护理,2007,7(3): 57-62.

[5]林静,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4):616-617.

[6]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论文作者:朱霞,孙德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治疗与护理体会论文_朱霞,孙德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