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中国“心”——10家跨国公司2004年在华战略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在华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国公司中国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国外跨国公司逐鹿天下的新舞台。有数据为证:
———截至2003年7月底,在北京、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国外跨国公司分别为24家、41家;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具有跨国公司部分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有220多家,其中120家位居世界500强行列。
———2002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超过500亿美元,成为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这是两组最新的关于国外跨国公司的数据。无论是从这些数据,还是在各种国际性的高层论坛等公开场合里,国内外专家对中国市场的科学调查和评价,都告诉我们,中国已经是全球市场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国外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兴奋点已在中国生成,国外跨国公司的“心”已经投向中国!倾“心”期待:“翻两番”目标的吸引力
尽管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均超过预期,而且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保持温和增长的态势,但是中国仍然是给予世界经济最大希望的所在。
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9%。IMF预测今年全球增长4.1%,其中美国为3.9%,日本为1.4%。而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是,2004年GDP增长率可望达到8.5%。而且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受产业升级的推动,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将稳定在上年的增长水平,即30%左右。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依旧是国外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最强大的基础。WTO总干事素帕猜最近在一个国际高层论坛上分析并肯定了中国经济贸易状况的发展,他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之后,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贸易国。在2002年,中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30亿美元,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也达到4500亿美元。”这也说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流越来越多,国外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越来越接近。
由于非典等因素的影响,虽然一些数字与2000年时相比降低了不少。但是在近两年不景气的世界经济环境里,中国的表现还是给了国外跨国公司最多的机遇,国外跨国公司看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在中国获得了较其他市场更令人满意的收益,并且更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比两年前做得更好了。一项专业的调查资料显示了2002年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收益情况,10%的企业利润率是高于整个世界市场;28%的企业是高出一点点;29%的企业和世界水平持平;33%的企业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十六大的召开,中国已经定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总需求将翻两番,因此,中国将成为全世界跨国投资的最主要区域之一。
同时,中国在不失时机地利用目前的发展机会,拓展外商投资的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投资方式。而经济学专家分析,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会有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也必将成为各国跨国公司进入的最好时机。
“心”向往之:行业和区域的新机遇
在过去的20年里,国外跨国公司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投资、并购、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代理等等都成为进入中国、投资中国的方式。中国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研发、资本、营销、管理,甚至咨询和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国际合作,尤其是技术研发和资本。
尽管跨国公司的研发力量很少放在分支机构,美国87%的研发都是在本土进行,但是,自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设立第一家研究中心起,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研发基地已达到400多家,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约30亿美元。这在技术人员培养、研发经验等方面直接有益,而且对中国产业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科技部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对北京22家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的调查显示,这些研发中心所申请的专利集中在通信、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且均为发明专利。
此外,资本的直接介入是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重要选择。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最近透露,虽然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很多,但并购始终是其重要的投资方式。随着并购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今后必会成为吸收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方式。他分析道,以往在中国,由于受到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改革程度、整个市场条件的限制,大家通过并购这种方式进入市场有一定的难度,像人员安置的问题、资产评估的问题、法规不健全的问题等,这些都对并购形成一定的障碍。但是发展到今天,这些障碍已逐步在取消。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些,并购在各行业内都有实施,零售、饮料、家电、IT、电信
服务、咨询,甚至包括金融业。
无论是并购还是直接进入,就投资行业领域而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已涉及到了各个行业。除了之前比较活跃的高新技术以及制造业之外,跨国公司在中国可以寻求的热门商机还有更多。在日前举行的“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和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讨论中,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向跨国公司透露了北京投资的两个热门领域:高科技农业和北京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型高层次的服务业。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分析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变化时分析道,跨国公司在做好原有在华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体构建。这一方面实现了纵向的一体化,也就是向制造业的上游和下游延伸,另外一方面是横向一体化,就是拓展到和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领域,金融业、流通业、电信服务业、专业咨询业成为跨国公司进入的热点。
就投资区域而言,北京、上海、广东一直是吸引跨国公司的主要地区。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将为跨国公司提供新一轮的投资机会。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战略性投资机遇也会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西部地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产品加工等科技项目。最近,中央又提出了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目标,这也给跨国公司和中国老工业基地进行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我“心”依旧:关键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在追求自身利润增长的同时如何满足本土经济发展的要求,始终是跨国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使两者的利益相结合同时实现利益交叉重叠的最大化,其中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就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
任林毅夫曾表示,中国的确有很多机会,但作为一个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国并不容易解读。中国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因素有二,一是中国高速而且容量巨大的市场,二是中国低廉的制造成本。显而易见,只有准确而且正确解读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才会真正利用好这两个因素。
WTO贸易与财政司司长理查德·艾林认为,减少风险的政策非常有助于吸收外资,促进贸易。如果你的外资政策是透明的,是可预见性的,并且可以保护外国投资者免受歧视,同时为他们提供开放的竞争性环境,外国竞争投资者又怎会不愿意到这个国家来呢?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改善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政策和法律的改革步骤在快速而稳定地进行,外商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越来越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前段时间举行的“2003年北京国际论坛”上说:“中国政府已经修订了《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规定》,为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再投资创造条件。”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也表示,北京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制定并实施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北京行动计划,修订和废止了3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审批事项。
其次,跨国公司本土化是其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跨国公司在为中国带来管理经验、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益处之外,也必须能够与本土的各种现实特点相结合。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是面临全世界市场的,而世界各地情景的复杂性就要求跨国公司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要有相应强的本土适应性。这其中包括政策本土化、人才本土化、产品本土化、销售模式本土化等。其中人才的本土化最为关键。
本土化和全球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在接受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接受本土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程度,深刻地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在新一轮的投资中,跨国公司保持持续发展的保障在于其所用的大批本土人才。
等待中国3G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谈2004年在华战略
2003年11月27日来华访问的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凯文谈到在华战略时,强调:“2003年的前9个月爱立信在亚太地区的净销售额达189亿元人民币,占爱立信全球营业额的24%。其中,中国占其全球净销售额的8%。爱立信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供应商,中国已成为爱立信的全球三大供应中枢之一。”
思凯文在2003年四次来华并会晤中国政府高层,足见爱立信将中国的市场拓展和经营已作为其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之一。面对即将来临的中国3G时代,现任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先生(JanMalm)满怀信心,他认为:“中国电信市场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健康的监管,健康的运营和稳定的发展,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导致未来对基础语音和数据会产生巨大需求,及巨大的移动多媒体高端市场,爱立信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继续实施“五年计划”
杨迈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2004年爱立信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仍旧按照其2000年制订的5年计划开展。早在2000年,爱立信高层就向中国国家领导人递交了爱立信2001年至2005年在中国的发展计划。
高科技投资———“爱立信计划在未
来五年内将在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投入的高科技投资从截止到2000年10月的24亿美元提升到51亿美元。”
创造就业机会———“爱立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从现有的29000人增加到58,000人。”
增加出口———“爱立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爱立信中国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中国供应中枢出口到爱立信其他市场的年度出口额增加3倍,即从2000年的14.9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
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爱立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把在中国的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额从目前的2.9亿美元增加到5.72亿美元以上。”
2002年五月,爱立信在北京成立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进一步加快了对中国研发的投入。爱立信新任总裁思文凯2003年6月访华时宣布:自2000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以每年25%的高速度增长。到2005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将会新增5亿美元。以此推算,爱立信在中国本地的研发投资和进程将大大超越了其制定的五年计划。2003年9月,爱立信发布了第一款由中国本地研发并生产的3G/WCDMA基站产品。
2004年重在研发
在阐述爱立信在2004年中国的本地化战略保持不变时,杨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爱立信的本地化战略。
第一方面是爱立信要继续加强中国的爱立信全球供应中枢地位。这个供应中枢的中心设在南京,是与熊猫电子合作的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ENC),目前该公司运行和业绩良好,爱立信打算将其扩大运营。
第二方面是在移动电话产品方面加强和索尼爱立信的合作,爱立信在北京的合作厂,即北京爱立信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BMC),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全球生产中心,也是手机研发中心。
第三方面也是爱立信在中国发展的基石,即在中国的本地研发部署。爱立信的本地化研发战略主要体现在尽量利用本地的人才优势进行研发工作,15%的爱立信中国员工从事产品的开发工作。爱立信目前在中国有3600名员工,其中97%是中国本地员工,3%是外籍员工,在研发领域,外籍员工的比例要稍高一些,约为8%-9%,因为研发方面需要爱立信总部的支持以及有一个技术和知识的转让过程。此外,爱立信在中国还设有爱立信中国学院,成立于1997年,六年来,通过高级管理MBA培训课程向中国信息产业界的管理人士提供持续学习的平台。学院目前已有六百多名注册在院的管理硕士生。
杨迈透露在2004年爱立信的中国战略中,调整最大的是在研发方面将加大投资力度。爱立信在上海的软件研发中心和在北京的硬件研发中心服务于爱立信全球市场。爱立信在中国的合资厂也设有研发中心。杨迈表示在2004年爱立信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研发中心的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就是持续加大生产和供应方面的投资,爱立信带入的国际供应商在华的总投资在2002年已经超过150亿元人民币(18亿美元),从而使中国成为爱立信全球供应链中的三大供应中枢之一。杨迈说:“中国是爱立信惟一的全球CDMA产品的供应中心。”
期待3G牌照颁发
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般占爱立信全球销售额的10%。爱立信表示,对没到来的市场不做明确的预测,但杨迈向记者透露:“爱立信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发展和竞争。2004年引起中国通信市场高度关注的是,中国是否在2004年颁发3G牌照?对爱立信来说,在3G时代,能否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是一大挑战。虽然从国际3G市场上来看,爱立信已拥有40%的份额,这比爱立信在2G市场上的份额还要高。在中国市场,我们可以预料3G市场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
记者提出疑问:如果中国的3G牌照在2004年仍未顺利发出,爱立信是否做了充分准备?杨迈认为:“什么时候发牌照对于爱立信来说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2G仍然是一个发展的市场,而且爱立信在这个市场已经领先。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无从获知一个清晰的3G时间
表。因为3G涉及到产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研发、技术转让、产品生产等都需要时间去做事先的准备。没有一个清楚的时间表,我们就无法做我们的计划,很好地安排我们的资源和工作。”
他认为,3G牌照发放的时间意味着,一是消费者无法及时在中国市场使用上高级、多样的通信服务;二是中国会在3G时代失去2G时代的全球通信行业供应中枢的地位。
如果3G来临,在中国市场爱立信将推出什么制式的通信产品呢?目前国际3G市场主要有两大阵营即欧洲阵营的WCDMA和美国阵营的CDMA2000。日韩追随的是欧洲的阵营。在全球市场来看,WCDMA是最大的阵营,爱立信预测此技术占全球3G市场的80%。杨迈认为:“爱立信的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提供所有主要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产品。日本在二代时用过PDC技术,爱立信也是日本此项标准产品的提供者。中国提出的3G标准TD-SCDMA技术与WCDMA技术是互补的,二者共享一个核心网络。爱立信认为TD-SCDMA在某些应用方面非常有用,如热点地区和室内覆盖。但爱立信认为这种技术在网络的部署过程中,会在后期进入。爱立信紧密关注此项技术的发展和市场,会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适时考虑和调整自己在TD-SCDMA方面的战略。目前还没有动作。”
公司介绍
爱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L.M.Ericsson)1876年创建于北欧的瑞典,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从早期生产电话机、电话交换机发展至今,爱立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为运营商提供端到端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爱立信的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供应商,全球40%的移动呼叫通过爱立信的系统进行。2002年,爱立信的核心业务经历了逐步调整,发展成为四大支柱业务:网络系统设备、全球专业服务、技术平台授权以及移动终端业务(拥有索尼爱立信50%的股份)。
3G是我们的中国未来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汪静谈2004年在华战略
从2003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一段时间里,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汪静频频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特别是在“3G在中国”高峰论坛的高调亮相,使越来越多的业界同行以及媒体聚焦在他身上。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汪静早年留学美国,取得美国律师资格后便留在华盛顿做律师。多年来一直作为美国高通公司的法律顾问,汪静参与高通的许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亚太地区乃至中国市场的开拓工作,2001年2月汪静正式加盟高通并出任高级副总裁,2003年初起兼任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
记者就此顺着汪静发展的轨迹来探寻高通的中国策略。
缘系中国
2003年9月17日下午,美国高通CEO、著名的“CDMA之父”艾伦·雅各布神秘飞抵苏州这样一个不大的中国城市,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美国高通与中国联通在苏州的GSMlX试验大获成功。
GSMlX,一个专业的词语,但对于眼镜后面透着犀利的商业眼光的雅各布来说,这是一次战略性的胜利:只要在中国联通的GSM手机网和CDMA手机网间搭“一座桥”,不用换号,联通的7000万GSM手机用户就能上CDMA网发多媒体短信或者无线上网。这样,高通的阵地将大面积扩张。
从成立以来,高通与中国的关系就一直渊源流长。1999年中国联通宣布有可能采用高通的CDMA,巨大市场的诱惑犹如在华尔街投下一个巨型炸弹。高通的股价从此就与联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随着CDMA网络的建设情况几起几落。
高通股票在通信股最热的1999年下半年、2000年上半年开始大幅下滑。随着中国联通于2002年正式上马CDMA,高通股票在30美元左右止跌回稳。2002年下半年,联通的CDMA用户每月以百万计的速度增长,高通芯片的出货量是上年同期的两倍,股价比2002年7月时上涨了46%。国外媒体甚至把中国称为高通胜利的新篇章。
高通高层充分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战略都开始浮出水面。1999年下半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委托中国联通开始同高通进行CDMA最后的谈判,曾经走走停停的CDMA能否最终落户中国也到了决策的最紧要关头。2000年联通同高通签订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了推动CDMA在中国的正式启动,高通中国区的架构于2000年初逐渐搭建起来。
2003年6月4日高通宣布准备向一些从事开发基于CDMA技术的产品,应用和服务的,正处于发展早期或中期的中国公司投资一亿美元,以推动其发展和商业化。“在未来几年中,公司的资金将投向那些年轻、有发展前途而且具备创业精神的中国公司,从而在中国CDMA行业的关键扩张时期推动全球CDMA的迅猛发展。”
同样,高通派汪静主持中国区大局别有深意:除了汪静在大陆土生土长,并且自身具有亲和力更有助于中国CDMA生态圈的运转和扩大外,汪静多年的国际管理经验和作为亚太区战略主席的身份可以更方便也更容易把亚太区其他市场的经验用到中国来。因为高通的CDMA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亚洲地区的成功。聚焦CDMA
对于和大唐的TD-SCDMA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纠葛,汪静对解决的前景很乐观,“如果TD-SCDMA商用的话,知识产权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和大唐会有很好的沟通。但这不是我现在最担心的,我担心的是TD-SCDMA什么时候能够投入商用。”
实际上更多的人关心的是高通就CDMA和中国政府的专利谈判进展如何。汪静对记者表示,现在CDMA2000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已经解决了,但WCDMA和TD-SCDMA的知识产权还没有解决,而且谈判还没有正式开始。
从10年前高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起,汪静就参与了整个发展策略的制定。高通公司进入中国最初的想法是帮助中国建立第二代CDMA商用移动通信系统。后来随着商业模式和经营目标的改变,高通先后将系统设备部门出让给爱立信,手机生产部门出让给京瓷,高通在中国的发展目标也作了战略性调整。
汪静认为,高通的经营模式很独特,它主要不是卖产品,而是卖技术,通俗一些讲是卖思想。高通在中国的3G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现在是,将来也是技术源动力(Technologyenabler)。由高通提供技术,让其他的系统和终端、设备商、开发和制造出商用的系统和终端设备。
汪静认为把商业价值和资产转换市场价值,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法律知识和法律行为是至关重要的两方面。把CDMA技术以法律行为方式通过谈判,签订合同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又以技术授权方式给制造商,生产CDMA产品,出售给运营商。运营商通过这些设备提供网络给用户服务,应用开发商应用相近CDMA技术提供服务平台,形成产业链。这里面最重要而又看不到的就是高通的知识产权。
汪静做律师出身,在谈到高通与中国成功签署的CDMA知识产权授权协议时,他表示成功签署这个协议,使中国通信行业立即在短短几年里形成以CDMA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这个产业在中国IT及通信行业是生机勃勃的新兴力量,在中国IT市场起到领军的作用,中兴和华为也走向国际市场。围绕3G的目标2003年当3月6日高通宣布中国区高层任命时,其对中国区的重视程度还是让人感到些许意外:高通高级副总裁汪静被任命为中国区董事长。他是高通公司中职位最高的华人,也是高通全球地区市场的高层中惟一兼任高级副总裁的。业内人士用“前所未有”来形容高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而这次中国区高层任命被业内人士看作是高通对中国策略进行转型的信号。
谈到高通中国区的任务,汪静认为主要有几大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进一步支持中国联通,让CDMA业务健康发展,据了解联通CDMA业务目前做得非常好,已经超出1600万用户,其中CDMAlX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400万,2003年年底能达到2000万CDMA用户,高通对联通的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第二,密切参与中国3G业务的推广,中国运营商无论选择CDMA2000或者选择其他的3G标准,高通都会支持,特别是在WCDMA标准方面。最新的资料显示,高通已经生产了超过10亿个手机和基站芯片。据介绍,全球真正商用的WCDMA网络里面,目前超出一半的芯片是高通公司做的。比如日本J-phone的WCDMA网里,有很多手机芯片和软件是高通的。汪静表示,在中国市场也一样,无论中国运营商上哪一个3G标准,高通都会支持。
高通在中国另外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进一步促进和协助中国自己的3G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国内的CDMA2000产业中,无论系统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都明显壮大,产品也跨出了国门。早前高通曾经宣布拿出多达1亿美金的基金,选择投资一些比较有希望的应用开发商,进一步发展中国3G应用。
公司介绍
高通公司(QUALCOMM)创立于1985年,总部设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圣迭戈市,以CDMA数字技术为基础,开发并提供数字无线通信产品和服务,现已经拥有超过2800项已经注册以及正在申请的专利,NASDAQ代码QCOM。2001年被评为《财富》百强公司,全球《财富》500强公司,同时蝉联标准普尔债信评级500强和美国管理最佳公司之一。1999年,国
际电信同盟(ITU)采纳CDMA作为第三代(3G)标准之一。
高通非常重视中国市场。1999年中国联通宣布有可能采用高通的CDMA,2000年联通同高通签订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同期高通中国区的架构逐渐搭建起来。2003年高通最高领袖人物雅各布父子联袂拜访中国,宣布投资中国CDMA市场1亿美元。
将自己视为中国企业
柯达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安凯彬谈2004年在华战略
柯达12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这一行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名声显赫者。就柯达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记者专访了伊士曼柯达(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安凯彬先生(Mr.ChristopherAdams)。这位地道的美国人,以流利的汉语介绍了柯达中国的未来战略,解释了刚刚发生的淡出传统胶片业务在中国的实施,以及与乐凯合作的种种情况。
做到两个E和两个T
安凯彬对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概括得非常简练,而且同他的美国出身相对应,他用了四个英文词汇来表达,并简略为两个E和两个T。
两个E是Extension(延伸)和Expansion(拓展):“延伸”指的是柯达已将其在传统卤化银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延伸到数码影像技术领域;“拓展”指的是柯达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成功发展的基础上向潜力巨大的中西部地区积极进行市场拓展。两个T是TotalSolutions(全面解决方案)和TotalSatisfaction(全面满意):“全面解决方案”意味着从捕捉影像、分享、贮存到各种形式的输出,柯达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影像的每一种需求,可以提供一个协调、完整、系统化的影像服务体系,而不光是单独的产品;“全面满意”意味着柯达致力于令每一位用户在接触任何一种柯达产品时都感觉良好,在获得相关柯达服务时都心情愉悦,对使用柯达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有品质保障,因柯达承诺丰富他们和他们所关爱的人的生活而感到满意。
柯达淡出已坚持了122年的传统胶片业务引起诸多争议,在中国市场将如何实施这一全球性的决策,与国际市场会有怎样的不同处理方式呢?这应该是中国市场最为关心的柯达战略。就此问题,安凯彬强调说:“这并不是说柯达要放弃传统影像转向数码科技。”
2000年,中国市场已经从柯达全球第17大胶卷市场快速成长为全球第2大市场,几年后,中国将成为柯达全球第1大市场。在民用和专业产品领域,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市场已经开始萎缩,中国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中国的内地和西部地区,很多人一辈子没有拍过照,他们今后拥有的第一台相机还会是传统相机。因为传统相机不需要配备家用电脑、喷墨打印机等技术设备,是一种经济又方便的选择。未来柯达在这个市场会继续投入,也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但是,柯达对胶片业务的投入力度不会像以前那么大了,更多的会偏重于数码技术这一领域。安凯彬先生用地道的中文解释说:“现在,柯达的数码产品不是刚开始做,然后就突然宣布要迎头赶上,要做这个行业的急先锋。”
的确如此。翻阅柯达的历史资料不难看出:1976年,柯达在全球率先推出数码相机;1987年,柯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00万像素的商用数码相机;1994年,柯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00万像素的民用数码相机,柯达公司数码技术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从影像到感光芯片到打印出的照片,这些传统领域的优势也将在柯达的数码产品技术中发挥不可比拟的作用。所以,把传统领域的领导地位延伸到数码领域,成为柯达今后的战略定位之一。
“信息影像”是未来趋势
面对未来影像行业的发展趋势,柯达提出了把影像科学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信息影像”(Infoimaging)的战略目标,它的核心在于影像通过技术的支持促进信息传播和商务活动。
“信息影像”是柯达首创的新名词和新理念,如今已被业界广泛接受和使用。安凯彬先生介绍说,传统的感光行业市场规模只有800亿美元,而“信息影像”行业融合了影像科学和信息技术,是一个价值225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而且仍然在不断增长,柯达是跨越这个2250亿美元市场所有领域的中心参与者。“这是我们对所参与的行业的一个认识,它是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柯达公司的商业战略之一。”
当被问及“信息影像”的具体应用时,安凯彬先生说,信息影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照片,还有很多的信息包含在里面。我们常用的数码相机就是一种,此外还有石油勘探、电影娱乐和医疗方面等。对于医生来说,除了可以看到光片,还可以同时得到患者的各种资料。
手机拍照也是“信息影像”的一个应用内容。柯达最近成立了一个新部门———移动影像部,与手机厂商、电信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手机影像领域。比如手机拍照的上载、网上储存、网上打印等。“让消费者更方便”,安凯彬微微一笑,说道。
从把溶液涂到玻璃板上到玻璃干板,从玻璃干板到胶卷,从胶卷到数码,再到代表未来影像业的发展方向的“信息影像”,柯达始终走在了前面。
合作中国的最强者
2003年10月29日,中国乐凯与美国伊士曼柯达确立了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此,安凯彬认为,如果想把市场做大,就要使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影像产品时就留下好印象,这样他才能够不断地参与这个市场,这也是帮助乐凯提高行业水平的一个初衷,也是柯达公司完成的对“提升中国行业水平”的一个承诺。
1998年,柯达开始投入巨资12亿美元与中国主要的感光企业合资合作,提升中国感光行业的整体水平,参与行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这次投资是柯达近30年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投资,被誉为“柯达模式”。安凯彬说:“我们愿意把最新的而不是过去十年的技术带到中国市场,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来提高中国行业的水平。”并且很认真地补充道:“只有考虑别人的利益,才能保证自己长期的利益。”
推进全球化产品研发
柯达在过去几年中每年投入近8亿美元用于产品研发。除了在传统影像技术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外,柯达在数码领域的技术研发也一直处于行业最前沿。世界上25%的高端数码相机的CCD芯片是柯达提供的。
在中国,柯达不仅将其在国外最新研发的产品不断地引进中国进行生产制造,而且在上海建立了一个产品开发中心,每年投入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主要开发各种影像软件产品,推动新兴市场国家数码影像行业的发展。
正是基于对中国研发力量的肯定,2004年2月,柯达公司将在上海浦东设立一个医疗影像研发中心。
安凯彬还告诉记者,中国的团队非常优秀,不仅在拓展本地市场方面作出了贡献,对柯达公司全球的发展也很有意义。现在美国总部就有许多华裔员工贡献着他们的智慧,柯达在科技上的重大突破都有华裔的参与,
著名的OLED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柯达的easyshare相机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OLED技术的数码相机,它的显示屏幕只有1.5毫米厚———厚度相当于液晶显示屏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安凯彬预言,OLED技术将来的应用范围可能超出影像行业,取代手机、电脑等液晶屏幕,成为IT产品的一部分。最后,对于中国市场安凯彬说:“柯达其实是把自己视为一个中国的企业,不想在短期内抢市场的好处,是想长期培育这个市场,长期发展这个行业。”
公司介绍
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柯达全球员工总数约为七万人,其中三万九千人在美国。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销售种类众多的影像产品。
早在1927年,柯达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1981年,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目前,柯达在中国已经设立了28家办事处并在上海、厦门、汕头、无锡和台湾建立了生产厂。
以开放的战略和技术适应中国
Sun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薛耀琨谈2004年在华战略
Sun在中国的电信领域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国移动的IP主干网中,全球最大的UNIX服务器提供商Sun公司的UNIX设备已超过75%。
作为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三大领先优势于一身的IT巨头,从先进的硬件设备(UNIX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软件开发架构(SunONE及Java)到综合服务策略,Sun拥有为电信业提供强有力支持所必需的全部技术基础。
2003年10月,“中国联通推广Java业务技术联盟”成立,推动业界采用Java技术作为核心数据平台,提供丰富的数据增值服务。
至此,“Sun赖以成名的Java经过卓绝努力,其无线Java(J2ME)已同时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认可的未来无线通信标准,得到大力发展。”
2003年11月初,Sun中国工程研究院宣布斥资1.5亿元快速研发基于J2ME
和3G等的应用。
2003年中国市场成绩非凡,跨国公司Sun如何展望中国市场机遇?如何继续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的行业信息化?为此,记者专访了Sun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薛耀琨先生。
软硬兼施的收获
“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IT采购下降,但是在过去一年中我们仍取得有史以来最高的收入,在产品销售和行业合作方面获得了双丰收。”薛耀琨介绍说。
据薛耀琨向记者介绍,在产品销售方面,Sun的UNIX产品以及SunFire、V880系列服务器,在行业市场和企业客户市场取得了优秀的销售业绩。在行业
合作方面,除了成就斐然的电信和教育领域,Sun在保险、银行、证券、铁路运输等行业,以及海关、地税、公安等政府应用方面,也都做出很大成绩。项目主要有人保、铁道部数据中心、山西移动、银行数据大集中等。尤其是铁道部数据中心,十几年来都使用原康柏服务器,现也成为Sun的客户。
2003年,Sun以SunJavaSystem统一了整个软件产品线。整合后,软件和系统布局更为全面,统一平台SunONE已完全融入Sun企业文化,在其沃土上成长出众多成功应用。移动通信运营商对Java(J2ME)的认可促进了与华为、TCL等无线设备提供商的实质性合作。
此外,Sun还进一步完善遍布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Sun为国内大学提供了Java及Solaris课程的免费授权,并在国内成立了全球第二个无线技术研究中心。
砥砺8年的技术创新
IT产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揭示其内在规律的预言。推崇“网络就是计算机”,Sun公司正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1995年,Sun公司又在“互联网爆炸性增长”、“宽带可用性提高”以及“Java技术”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大“押宝”。迄今,联通CDMA1X移动通信网络已具有153.6K带宽能力,中国的宽带用户超过900万,无线Java技术深入中国电信业……三大“押宝”在中国机遇无限。Sun如何看待目前日益增长的企业级计算机市场以及宽带爆炸性增长带来的产业机遇?
薛耀琨充满自信:“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用户都是Sun公司的重要市场,Sun在其中非常成功。宽带爆炸性增长为产业带来空前的机遇,这将使企业有可能借助网络提高运营效率,快速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抓住更多市场机遇。Sun公司与网络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宽带呈现爆炸性增长,使Sun公司自然站在得天独厚的地位上!基于标准的开放技术与积极支持合作伙伴共谋发展的策略,更成为Sun巩固和加强产业地位的两大法宝。”
为此,Sun还必须继续在解决方案和行业应用上做出努力。
“我们还将直接面向企业的根本需求,从数据管理、数据中心、JavaWeb服务和网络边缘计算/无线服务等四大类解决方案入手,以最新的技术和人性化资源组合,提高客户的IT投资价值和资产回报率。同时,在政府、教育、金融、电
信、制造业等行业,我们将发展和支持数千家合作伙伴,共同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薛耀琨表示。
对于Sun的企业特征,记者以“创新”一言以蔽之。对此,薛总深为赞同,他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上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例如,Sun公司拥有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和Java等领先技术,就是Sun公司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他说,“当然,企业还要具有推广创新成果的能力。在开放性方面,Sun所作的努力和业绩有目共睹。”
满足大且强的中国市场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剧烈。与此相反,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和稳健的发展,“在走出全球经济低迷中一枝独秀”。
尽管也有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采取收缩策略,以Sun公司等为代表的国际著名企业,却坚定了在中国市场投资和发展的信心,积极扩大业务规模,并连年取得良好的营业增长。“用‘一枝独秀’来形容中国的经济形势真的是最恰当不过了。经济快速发展,更多中国企业需要以低成本获取高竞争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人们对市场预期看好,增加投入的决心就比较大。”薛总经理评价说。
“但是,企业只有拥有科学的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才能对资源投入做到心中有数。换言之,在企业用户采购和部署IT产品时,成本和复杂性随之而来。企业更需要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双管齐下。为此,Sun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召回成本与复杂性’的理念,并推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努力承担起这个‘成本和复杂性’,把IT投资的回报送还给客户。Sun公司所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按照这一原则设计。”
“Sun公司对中国市场一直充满信心,”薛耀琨总经理用“大”和“强”两个字来概括总结中国市场的特点:“首先,中国市场容量之大、潜力之大是不争的事实。其次,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本地化特征十分明显。中国当地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很强,应用需求也有很多与别的国家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在吸收新技术基础上对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只有采用开放的策略和技术,才能适应中国市场的这种需求。
Sun公司推崇开放与合作,恰好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作为这个难得历史机遇见证者,薛耀琨总经理坚信:“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改革开放政策,将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经济始终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包括Sun在内的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投资、在中国发展业务最根本的信心源泉。”
公司介绍
Sun公司成立于1982年,在硬件、软件与服务方面是具有技术实力的领先供应商,目前拥有专利数超过3500项。
“Sun“一词来源于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斯坦福大学网)的首字母。
NASDAQ上市公司Sun至2003年11月26日市值为139.7亿美元。Sun公司在2001财年营收额高达183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中最新座次为第153位。
Sun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2003财年在大中国区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
在中国信息化产业中,选择勇于创新的Sun公司作为跨国公司代表,我们的论据充分而有力。
做中国最好的国际传媒
维亚康母中国区总裁李亦非谈2004年在华战略
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维亚康母(Viacom)在中国的发展思路十分清晰:一方面与央视及各地方台进行节目合作、节目买卖,另一方面力图在广东省乃至全中国获得落地权。2003年初,维亚康母旗下的MT全球音乐电视台获准在广东省落地,另一知名品牌尼克国际儿童频道(Nickelodeon)在中国落地也只是时间问题,其中国战略已进入收获阶段。
维亚康母董事长雷石东在2002年访问中国时曾说:大家要只记住维亚康母,把其他公司都忘掉,忘掉时代华纳、忘掉新闻集团、忘掉迪斯尼。雷石东认为,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在中国市场做事情最多的公司身上。
一年后,这样的战略在中国究竟有怎样的成果?之后维亚康母将如何规划
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维亚康母中国区总裁李亦非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MTV落地广东,全线挺进
2003年初,维亚康母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频道获准在广东省全面落地,由此,广东省内有100万户家庭可以收看到全天候的MTV中文音乐节目。
维亚康母的中国区总裁李亦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4小时播出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频道在广东省落地的情况良好。“我们在广东有线网的增补39频道,……原来我们在香港的MTV频道播的是台湾的节目,现在也改播大陆的节目了,这样整个珠三角市场和香港市场就连接起来了。”
维亚康母非常看重MTV在广东省的收入,李亦非说:“2003年MTV在广东省的收入已经占到集团在中国市场总收入的15%,预计到2004年这一比例可以达到15%-20%。”
MTV在广东省的收入主要来自节目的广告,按照惯例,维亚康母要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就这笔广告收入进行分账。
这是维亚康母历经近8年耐心等待的结果。早在1995年,维亚康母就已进人中国,并先后在京沪两地设立了办事处。此后,维亚康母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与各地的有线电视台合作制作了《MTV天籁村》、《MTV学英语》、《MTV光荣榜》和《MTV明星档案》四档节目。
MTV音乐频道1981年创建于纽约,最初只是一个24小时以播放流行音乐为主的电视频道。随着其首创的音乐电视形式在受众中影响越来越广泛,其发展速度迅猛。1986年,维亚康母公司收购了MTV全球电视网。
借助在美国本土的成功经营,MTV开始向海外发展,在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共建立了25个MTV音乐电视频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电视网络,覆盖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
与央视合作,静候时机
2003年3月,MTV全球音乐电视网国际部总裁毕龙毅(WilliamH.Roedy)来华时曾表示:MTV下一步是要争取让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在中国获得全国有限制落地权,此事尚在与中国政府沟通之中。MTV的目标是在中国做一个24小时的本土化的音乐电视频道,令MTV成为中国市场上广告商最爱的品牌。同时,毕龙毅指出,也希望与中国本土人员合作制作节目,将之出口到国外。
尼克国际儿童频道是维亚康母旗下的又一王牌,是全美所有电视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儿童频道。该节目占据了儿童节目市场的50%以上,维亚康姆已经进入其5年,并为其独创节目投资5亿美元。这一节目,以真人和卡通人物结合,为儿童讲述有趣、富于知识含量的科学故事,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用李亦非的话说:“我们在美国和迪斯尼一样家喻户晓。”
事实上,早在2001年,维亚康母的合作方唐龙国际传媒就已将尼克国际儿童频道中的《尼可知识乐园》引入中国,到2001年底已到达200多家地方电视台,有大约8000万个家庭可以收看到这些节目,在全国的总覆盖人口已经达到3—5亿。唐龙国际方面表示,最早播出的102家电视台的收视调查表明,该栏目的收视率高达5%~8%,而节目的播出时间在2002年也由原来的每天30分钟逐步增加到每天3小时。
在2001年进入中国时,MTV曾试图就儿童节目与央视合作,但未能如愿,而自2003年始,尼克国际儿童频道中的《挑战小勇士》栏目开始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目前收视率高居央视各档节目三甲,上述成功对MTV的意义不言自明。此外,自1999年始,MTV就在与央视合作举办每年一度的“CCTV—MTV音乐盛典”,如今已成为每年一度的传统。
李亦非表示:“我们还打算与央视合作制作一些儿童节目或者策划一些大型活动,因为央视的儿童频道目前还没有正式开播,所以一切还在筹划中。”
关于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在中国有限制落地一事,李亦非认为获得落地权的可能性很大,“但广电总局没公布前还不好说,申请的公司都认为自己有把握。”李亦非谨慎地说。
目前,中国大陆共有30个境外电视频道获准在全国有限制地区落地,即可在“三星级以上涉外宾馆饭店,专供境外人士办公居住的涉外公寓等规定的范围及其他特定的范围”播放。
按照中国国家广电总局规定,所有境外电视频道的节目都要通过鑫诺卫星来发送,可到达全国各省市的40多个地区。据了解,鑫诺卫星共有30个频道,目前已无剩余空间,若要申请落地,首先要待中国国家广电总局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相关专家指出,负责管理鑫诺卫星的中国广播电视总公司极有可能再租用一个卫星转发器,原则上来讲,每个转发器可以容纳10多个电视频道。
内业人士指出,如果排除技术因素,维亚康母旗下的尼克国际儿童频道获得全国有限制落地权也只是时间问题。
以内容取胜,互利中国
当海外传媒在遭遇政策壁垒时,维亚康母的“内容”优势显现出来。李亦非认为,维亚康母不需要在中国创立新的品牌,“我们在全球推广我们的频道,只做音乐、儿童、时尚这些我们原有的节目,不会走综艺路线。”
中国对广电政策的一些调整对维亚康母来说也是好消息。2003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曾发表年度政策演讲,同意中国的广播公司推出新的付费电视频道,藉此作为它们增加收入的手段,应对广告增长放缓的局面。
“内容为王”的维亚康母当然鼓掌欢迎。李亦非表示:“我们当然希望广电总局能在政策上给我们更多的支持。”但她同时指出,收费频道的建立还需要3到5年,“我想,广电总局在两三年内会对政策做出更多的调整。”李亦非乐观地预测。
2002年2月,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申请在内地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必须具有在“本国(地区)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及收视率排名前三名的实力;具有与我进行‘互惠互利’合作的实力,承诺并积极协助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在境外落地,对我友好。”维亚康母在中国多年的行动皆符合上述原则。自1999年始,MTV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每年一度的“CCTV—MTV音乐盛典”,并将此节目通过MTV的全球音乐电视台向全球观众播出;此外,MTV与国务院新闻办合作,将中央电视台与上海东方电视台主办的“为中国喝彩”大型音乐会推向世界,此合作已延续了4年;MTV还曾赞助并邀请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下属的中国民族广播乐团访美演出;另外,MTV还运用自己覆盖全球的电视网将朱哲琴等中国歌手的音乐录影带作品推向世界。
最为重要的是,MTV一直在积极地帮助中央电视台的九套节目在美国各大高档酒店落地,维亚康母专门建立了一个团队来运作此事。到目前为止,CCTV-9的节目已经通过维亚康母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拉斯维加斯、费城等地的星级酒店中播出。
公司介绍
维亚康母传媒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也是全球传媒业中唯一增长达到20%的公司。2001年度维亚康母名列《财富》500强第85位,是年公司年收入达230亿美元,市值800亿美元,《财富》杂志将其股票列入21世纪前10年中最值得购买的十大股票之一。维亚康母在广播、影视、户外广告和在线等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除1994年即已进入中国的MTV外,其旗下还拥有CBS、尼克(Nickelodeon)、VHI、BET、派拉蒙(Paramount)、无限广播(lnfinity)UPN、国家广播公司(TNN)、乡村音乐电视(CMT)、娱乐时间(Showtime)、布洛克巴斯特(Blockbuster)和西蒙&切斯特(Simon&Schuster)等多家知名传媒公司。
合作中粮扩张中国
英杰华保险集团总裁理查德·哈维谈2004年在华战略
2003年11月14日,已是跨国公司CEO云集的北京迎来另一位忙碌的身影:英国头号保险商———英杰华(下称AVIVA)保险集团的总裁理查德·哈维。
理查德·哈维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英杰华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鼓和呼。2003年11月14日以来,他先后拜会了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北京市副市长翟洪祥、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副主席李克穆等政府高官与金融政要,并向中国保监会正式递交了“中英人寿”在北京和成都设立分公司的申请。
中英人寿是中粮与英国英杰华的合资成立的人寿险公司,2002年1月在广州开业,被称为“英杰华保险公司进军中国的一个里程碑”。2003年11月17日,北京中粮广场8层,哈维在翻译的陪同下,就AVIVA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与未来战略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AVIVA中国情缘
AVIVA保险集团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863年,当时公司把亚洲总部设在上海。现在,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各地的保险市场,AVIVA保险集团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设立了四个代表处。其中,成立于1994年的北京代表处是最早的一家。
“AVIVA保险集团对中国的早期承诺和投资体现在AVIVA赞助的各种活动中”,哈维说。在教育方面,AVIVA保险集团出资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设立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从1995年起,该中心招收攻读保险财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该中心已为中国的保险业输送了100多位熟悉保险和财会知识的高级专业人员。AVIVA保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金融院校赞助组织了多次讲座和研讨会,并赞助设立了学习中心和图书室等。另外,AVIVA还为中国保险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海外培训机会。
在投资方面,AVIVA保险集团在中国的主要投资包括中国指数基金,这是追踪所有中国B股的第一家上市基金。AVIVA保险集团在中国的另一个重要的投资活动是与英国联邦投资公司共同出资一亿美元于2000年6月成立英联投资公司。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具有很强的增长和投资潜力的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这个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中国民营股权投资领域的机会;在文化方面,AVIVA保险集团为增进中英两国间的文化联系曾赞助英国皇家来华演出,并赞助北京舞剧院赴伦敦演出。
除此之外,AVIVA还在中国设立了中国指数基金和英联投资公司,这一切为进军中国保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做了进入中国市场长期准备之后,AVIVA开始在中国寻觅合资伙伴。虽然与中资寿险公司有过接触,但最后AVIVA还是选择了中粮集团。这是因为一方面AVIVA和中资寿险公司都有各自的行业经营理念,理念不同,容易产生摩擦和碰撞;另一方面,中
粮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其国际背景及与国际大公司合作的经验更为AVIVA所注重。有关合作的谈判前后进行了将近两年,共同的理想和合作的诚意使两个世界500强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选择第一家合资公司开业地点时,AVIVA也颇费了一番功夫。在中国入世承诺中第一批对外资保险开放的五个城市中,上海和广州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谋求稳步而健康发展的中英人寿,最终选择广州作为第一个开业城市。事实上,AVIVA在做出决定以前,作了大量细致的市场调查,将广州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居民收入、保险需求和发展趋势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在经过8个月的筹备工作以后,中英人寿终于在2002年12月从保监会拿到了经营寿险的许可证,并于2003年1月正式开业。
加快中国市场扩张
在我国保险市场开放以后,各大外资寿险公司纷纷在上海、广州等地组建中外合资寿险公司,抢占寿险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哈维希望英杰华力争让中英人寿保费收入在中国的重要市场上均进入前五名,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扩张已成为势在必行的战略。
采访中,哈维也并不掩饰其扩张的野心,“今后我们将会加快中国保险市场的扩张速度”。正如其所言,英杰华已将扩张的大旗指向了北京与成都。2003年11月17日下午,在中粮集团董事长周明臣的陪同下,哈维代表中英人寿保险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正式递交了在北京和成都设立分公司的申请。
此次中英人寿选择了北京和成都作为在中国市场扩张的起点,可谓煞费苦心。北京人口多,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较高,人文素养、受教育程度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是一个非常有利于人寿保险事业发展的城市。据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数字,2002年北京市场保费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67%,成为全国保费增长最快的城市。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8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6%。
另外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金融决策中心,而且中英人寿另一大股东———中粮集团总部在北京。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和实力雄厚的食品加工企业,从1994年开始便连续9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开放的承诺,上海、广州等五城市先期对外资开放,在2003年底之前再开放北京、天津等10个城市,2004年底前取消外资保险在中国的地域限制,因此各大保险公司都希望能捷足先登。
选择成都,哈维称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目前还没有外资寿险公司进驻,市场潜力巨大。英杰华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就通过在西南财经大学里赞助组织讲座和研讨会,为中国的保险从业人员提供海外培训等方式,在成都聚集了大量人气。
除了保险之外,英杰华在中国的其他的投资也将加快步伐。哈维指出,将借助英杰华的子公司英联投资公司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如有可能我们还希望在中国合资组建基金管理公司,目前这一工作我们也正在紧张的谈判中。
总之,哈维表示,英杰华今后将会扩大对中国的投资和发展。
公司介绍
英国AVIVA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于2000年由英国的两家大型保险公司AVIVA保险集团(CGUplc)、诺威奇联合保险(NorwichUnion)合并后成立。其经营业务范围包括寿险,长期储蓄业务,资金管理及各种类的普通险。AVIVA还对证券、财产、抵押、贷款及财产贸易进行投资。AVIVA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其子公司、附属机构遍及英国、欧洲大陆、北美洲、亚洲、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在全球拥有员工64000人。
AVIVA保险集团在世界保险公司中排名第7,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第48,是欧洲五大保险公司之一,英国最大的保险集团。
AVIVA在21个国家经营寿险和储蓄性保险业务是世界上最具国际性的公司之一。
AVIVA在世界各地开办成功的合资企业经营寿险和普通险方面有广泛的经验,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泰国、越南、波兰、意大利和法国都设有合资公司。AVIVA也于最近在印度与当地合资伙伴共同开办寿险业务。
AVIVA是一家领先的国际性机构投资者,也是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者之一,管理的资产超过3000亿美金。AVIVA的目标是在投资的各个阶段使客户的投资升值,并且为客户提供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
最终成为中国BEA
BEA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熊光木梁谈2004年在华战略
目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加大了研发的力度,以技术换市场成为一种潮流,主要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NEC、HP、罗克韦尔、松下、SUN、微软、BEA等知名国际企业。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技术换市场的背景下,下一步,跨国公司在中国准备怎么走?记者带着问题在北京采访了BEA系统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兼BEA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熊光木梁。把知识产权带到中国
2003年9月著名的美国华人企业BEA软件公司在中国成立了研发中心。BEA全球副总裁熊光木梁成为BEA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在BEA中国研发中心成立时,其创始人兼CEO庄思浩宣布,今后BEA在中国的主要目标就是把BEA中国公司转变为中国BEA公司。
那么如何做到这样与中国本土市场的完全融合呢?在庄思浩看来,首先就是技术的跟进。据记者了解,庄思浩一直希望把BEA知识产权带到中国。他认为,中国已经证明自己在劳动力价格上具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但是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收益正日益萎缩。要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经济,一定要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知识产权是一个回报不断增大的市场。
作为BEA全球副总裁,熊光木梁同时主管BEA中国研发中心,从中可以看出BEA总部对中国的重视。谈到BEA知识产权战略转移,熊光木梁从公司、产业两个层面对记者讲解了BEA中国研发中心的宗旨。
从公司的层面来说,BEA的目标是要全力支持BEA中国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面向全球销售的世界级软件公司,让BEA中国公司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培养世界级的软件研发团队。借助BEA中国研发中心,可以集合中国、美国以及BEA设有办事处的其他35个国家的精英们携手同心,共同将BEA中国公司打造成为领先的中国软件公司。
一方面,把一些BEA的现有产品如
Tuxedo的研发工作拿过来,这样BEA中国研发中心很快就能开始完整周期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面向全球市场,从事新一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尤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研发,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新一代企业级软件产品的全球研发中心。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完成“BEA中国”向“中国BEA”的转变,使中国BEA完全成为一家本土化的世界级软件公司。
从产业的层面来讲,BEA中国研发中心希望与国内的合作伙伴、政府一起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发展道路,进而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
看好中国软件产业
熊光木梁是一位华人,作为一名高级研发管理人员,曾在IBM工作12年,从程序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一直做到资深开发经理,而后加入过两家初创业的公司。2003年初,BEA成立中国研发中心,邀请熊光木梁加入。他分析认为,三类企业将为中国软件市场提供机会。
首先,中小企业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中小企业将会认识到只有采用更多科技,他们才能够发展和赢得竞争优势。因此,那些能够生产出符合本地业务需求、价格合理、有助于中小企业管理的软件产品的软件企业将会实现快速的发展。毕竟,国外软件公司的产品并非专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做,而且价格也相对昂贵。
其次,随着中国个人电脑总量的急剧增长,那些为个人用户制作具有独特性能软件的公司将在中国市场大有用武之地,如:个人理财、教育和娱乐休闲等领域。
此外,对于那些已经在一些企业软件领域做过多个项目的公司来说,现在是把技术做成产品、获取更大利润的大好时机。
那么,哪些软件公司将获取这样的机会呢?熊光木梁认为,具有以下三种特质的软件企业将会获得成功———熟谙本地市场;拥有一定的原始资金,这样企业就有能力承担产品的研发费用,而不必为了维持必要的现金流而被迫去做项目;其产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不急于同时涉足多个市场。
中国的软件企业虽然多,但其规模都不大。接下来的5到10年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从作坊式的开发模式,转变为低成本、高效率的软件工厂模式,这是中国软件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把公司做大做强,熊光木梁认为中国企业要向跨国公司学习运营经验和运营模式,特别是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软件产业是一个中长线的行业,它的特点是我们要能看到12到18个月之后的市场需求,这样当你完成了产品的研发周期,真正成为可用的产品后,正好可以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当软件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后,你可能还要能看到5年乃至10年后的市场需求。这样,你才有可能一直保持领先;其次是产品研发。看到市场需求后,你还要具有能把它产品化的能力,包括规范化的开发流程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从事大规模研发工作时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等等。国内很多应用软件做得不错,但是很少有平台级软件,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成千上万个开发人员怎么一起去协同工作,缺乏这样的经验;第三是营销。营销是技术商品化的最重要环节,一项技术能否被市场接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营销,尤其对于一些标准技术生产的产品而言,营销更为重要。以BEA为例,公司在营销上的投入比在技术上的投入还要大,每年公司拿出17%的收入投入到研发,而在营销上的投入是研发投入的两倍。目前BEA有近2/3的人从事营销活动。
打造世界级中国研发中心
熊光木梁向记者强调,与其他一些软件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相比,BEA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首先,很多跨国公司的在华研究机构的工作重点是本地化和销售后支持,而BEA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则涵盖了软件产品开发的整个周期,其中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质保、维护、文档开发;其次,BEA中国研发中心将开发出具有最先进技术和最优质量的“中国本地开发”软件,面向中国本土市场,更要满足亚太、乃至全球市场的需求。
据介绍,实际上BEA中国研发中心作为BEA的全球研发中心,并不是只为了做一些产品的本地化或测试工作,而是一个真正的研发中心,它有自己的研发方向和规划,它研发的产品不仅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还将是一些世界性的产品。而它的运作模式,也不是简单地把美国研发中心的模式复制过来。熊光木梁认为BEA中国研发中心要探索出很好的模式,能以很快的速度研发出高质量的产品,同时培养一批中国本土的软件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规划,公司也派作为全球副总裁的熊光木梁过来进行全面管理。
谈到BEA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熊光木梁体会颇深。他个人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中的亮点,在软件领域,尤为突出。中国将在10年之内成长为世界软件产业巨人,就如中国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发展迅速的中国软件产业,在同样发展迅速的BEA的战略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
熊光木梁认为,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软件人才优势,只要给予正确的管理与发展方法和流程,他们就能够成为软件业最棒的工程师和管理者。BEA把研发中心放到中国,就是希望借助中国的软件人才,面向中国市场、亚太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开发先进技术。至于为什么要把知识产权拿到中国来,一方面是要把中国BEA做成世界级的软件企业,另一方面是希望帮助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
公司介绍
BEA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圣何塞市,在全球31个国家设有77个分支机构。NASDAQ上市代码BEAS。公司创始人兼CEO庄思浩是一位华人,BEA成立数年业绩显著,成为美国软件市扬市场比肩CA的知名华人软件企业。1997年公司宣布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建立办事处,不久成立BEA中国公司,2003年庄思浩在北京宣布成立BEA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BEA公司主要开发基础件(ApplicationInfrastructure)服务与产品,客户包括《财富》全球500强大部分公司在内的15000余家企业。2002年7月公司获得2001年InfoWorld年度最佳技术奖。十字形标志的承诺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滨谈2004年在华战略
今天,拜耳在上海大厦顶部树立起一个直径11米的十字体标志,面向外滩、东临浦东,代表了公司对中国的长期承诺。自其染料及医药产品进入中国后,它的各类产品稳居中国市场118年之久。
拜耳公司最新统计表明:全球销售额达到296.24亿欧元,其中研究经费25.77亿欧元;中国已经跃升为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
为了更多地了解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计划,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滨博士在一整天的会议中,抽出中午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战略重组
2003年11月,拜耳集团成功重组。拜耳化学和聚合物的某些部分将被合并为一家新公司。集团总裁沃纳·温宁解释说:“分离后,拥有220亿欧元年销售额的拜耳将有可能投入更多,并且更加关注那些我们已经拥有了顶尖技术、坚强市场地位的核心业务,尤其是那些我们打算投入更多财力来增强其实力的领域。”
将来拜耳集团计划集中其所有的财力和管理资源,用来开发和扩展医药保健、营养品和创新材料业务。所以重组后,拜耳将有三个运营子集团:拜耳医药保健、拜耳作物科学和拜耳材料科学。
拜耳的重组还包括对医药业务的重新配置。沃纳·温宁说:“我们决定依靠自身的力量对拜耳的医药业务作出结构性的重大调整,使之迈向成功。”拜耳集团将其研究工作的重心放在治疗领域上,因为它在这个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成功开发了诸如抗感染药、心血管、糖尿病和泌尿学方面的产品。
尽管2003年初非典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中国,拜耳医药前九个月仍然实现了40%的增长率。“这说明两个问题,”吴博士说:“一方面是近年来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多,需要大家注意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说明拜耳药品的疗效在市场上认可率比较高。”
据MS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拜耳医药在中国排名第九位。
研究之重
对于拜耳这样一家创新的化工和医药集团来讲,研究与开发是其成功的基础。加强研发的效率,是重组后拜耳集团提出的又一个全球战略。在今后的五年里,将投资50亿美元用于药物研制和开发。
另外,拜耳正在全球范围寻找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新药品。在中国,拜耳出资赞助大学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机构保持在重要项目上的合作,并在上海创建了拜耳上海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它的几乎40%的销售额来自于上市还不到10年的产品。
拜耳医药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设有研发中心;在中国的研发主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一些新药的临床。“过去都是在国外做完了,为了注册在国内重做一遍,现在就不同,已经有三种药品按照国际标准完成了从一期到三期全过程的临床试验。”谈到临床试验,吴晓滨解释说,很多国家都希望把临床试验放到自己国家来做,因为它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让该国最早接触到新药;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整个国家的临床医学水平。吴博士还告诉记者,2003年总部批了一个新药的临床项目,该项目使中国和全世界同步进行临床试验。“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折,这是总部对中国分公司医学部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医学临床研究的认可。”
人才本土化
吴晓滨说:“人才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本土化是这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拜耳医药在中国公司有13个外籍管理者,现在只有3个了。从中不难看出,拜耳集团对中国本土化发展策略的重视。但吴先生认为,中国的拜耳医药还不应该只满足于本土化,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走向人才国际化。中国的经济已经极大程度上国际化了,中国的人才发展却远没有国际化。在人才国际化上,拜耳医药在中国也迈出了第一步。2003年7月份,拜耳亚太区医学部需要一个经理,经过拜耳中国公司的大力推荐,总部从三个中国本土候选人中找到了一个很满意的人选,现在这个人已经去新加坡就职了,并且做得很好。吴晓滨说,“我们过去也有一些人去国外,但都是去培训或学习,不是去做管理者。之所以这样,说明我们还是有差距的。”他认为,我国员工的业务能力并不差,差距在软性的东西,比如说全球化的经验、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在公司的管理与发展中,除了业务能力外,拜耳公司还十分看中培养员工的软性能力,强调团队的凝聚力。
谈到2004年的计划,吴晓滨说,在硬性指标方面计划超出市场的平均水平。因为拜耳的业务是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因此它的市场和营销部门在公司运作体系中占很重要的位置。2004年的“软性工作计划”是就客户沟通能力的提高方面计划进行一系列训练,帮助员工找到沟通的方法。“这是2004年工作的重点”,他认为,把这件事做好了,公司的业绩会更好。
吴晓滨毕业于德国Konstanz大学,获得了生化药理学博士学位,在采访中却调侃自己在科学领域是“一个没有天分的人”,如果毕业后在科学领域做研究,“最多只是一个科学工作者,而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在德国读完博士之后,拒绝了美国一所大学做博士后的邀请,毅然选择了从头做起———去拜耳公司做一个普通的业务员。至今他仍然不敢说自己有经商的天份,只是愉快地说“一直做得很有激情。”
公司介绍
德国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国际性化工及医药集团之一。拜耳早在1882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1958年,拜耳在香港成立了其独立的贸易实体,即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从而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业务。当前,它已有4家联络处,负责管理拜耳在中国包括销售在内的整体业务活动,是拜耳4大核心业务,即医药保健、聚合物、农业和化学品的发展动力。
1993年与化工部签订的全面合作协议带动了拜耳在华合资企业的创建。如今,拜耳在中国已经创建了11家生产性企业,业务涉及生命科学、聚合物和化学品。
拜耳当前在中国的投资战略重点是在漕泾上海化学工业区建大规模的一体化化工基地。该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其中包括一家世界规模的聚碳酸酯生产厂,计划于2003年开始运营。1994年拜耳在北京成立了控股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从而完善了拜耳集团在中国的组织结构。
一百多年前,“世纪之药”———阿司匹灵问世,从此医药保健成为拜耳的强势领域。拜耳公司最早创建于1863年,是全球最大的多元化国际性化工及医药集团之一。在全世界设有350个公司,1998年以来,中国已经跃升为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
借3G之力攻中国市场
NEC中国区总经理渡边修谈2004年在华战略
随着3G的逼近,各跨国公司为抢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移动通信市场,纷
纷派出高层来华造访、争相游说。而在这支游说大军中,要数日本NEC的力度最大。
先是2003年9月28日,新任全球CEO金衫明信首次来华造访,在三天之内,先后拜会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高层领导,从而正式拉开了NEC欲借3G之力强攻中国市场的序幕。
紧接着,2003年10月28-30日,在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3G在中国2003全球峰会”上,NEC又再次隆重亮相,与高通公司一道拿到钻石赞助。
2003年11月12日到16日举办的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展览会上,NEC又大出风头,布置出超大立体展台,台上美女火爆劲舞,台下则闪光灯频频,NEC推出最新款手机(2.5G和3G)。
而通信展之后,NEC董事长又悄然来华巡视……
很显然,NEC欲借3G之力强攻中国市场。那么,NEC将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计划呢?NEC中国区总经理渡边修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抢占3G核心
截止目前,正式提出“3G,以中国为核心”的跨国公司,NEC是第一个。但是相关人士认为,中国连发放3G牌照的精确时间表都还没有确定,怎么可能会以中国为核心呢?充其量,这只是NEC向中国高层表达的一种态度、一种承诺而已。
对此,渡边修说:“我们提出3G以中国为核心,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事实判断,并非空穴来风。首先,中国是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今后也将继续是。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接近2.5亿,到2005年这个数字可望达到4亿。相应地,也必将对技术及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相比来说,日本本土的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70%,市场接近饱和,未来发展的空间很有限。”
“同时,随着3G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研发、制造还是销售,都需要给予快速反应,而将包括研发中心在内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放在中国,就是为了能在中国市场快速作出反应。
“我们发现,中国到了2.5G时代,随着各种新的移动业务的应用发展,为NEC提供了新的进入机会,于是,我们迅速切入。比如当彩信业务推出时,当时能够支持彩信服务的手机只有几款,NEC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到了3G时代,NEC的机会就更大。”
NEC在3G方面,特别是在WCDMA方面有突出表现。NEC作为WCDMA基础网和手机的主流厂商,已经在全世界部署了数以万计的基站;WCDMA手
机则在日本、欧洲销量第一。除此之外,还为新兴的3G运营商和记黄埔等提供最新款的3G手机。同时,与西门子合作,为全世界仅有的7家WCDMA商用网中的6家,提供了相关设备和手机终端。
更为关键的是,早在2001年10月,NEC就曾帮助日本第一大电信运营商NTTDoCoMo建成了世界第一个,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WCDMA商用网,相比而言,有着足够的建网经验。
NEC与其他众多跨国公司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并不是单一的设备提供商,而是提供端到端的全面解决方案,不仅有基础网、基站,还有手机,以及移动增值业务平台。特别是后面两项,一般厂商均无法望其项背。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过往业绩作为强力支撑,我们才敢放言‘3G,以中国为核心’。”渡边修说。
以技术突破
为确立NEC在中国市场的应有地位,NEC已经做出了相关承诺,包括加强与国内厂商的合作,降低相关的知识产权比重,加大具体项目的投资力度,以及增强研发力度等等。
NEC特别承诺,要加大在研发上的投资力度。“NEC不仅把中国看作是重要的市场和生产基地,还将把中国作为研究开发的中心”。
2003年9月8日成立的NEC中国研究院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尽管此前,NEC在中国已经建立网络软件开发中心、移动终端开发中心、上海开放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但与这些研发中心不同的是,NEC中国研究院着眼于超前性的基础研究,定位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未来的核心技术,根本目标就是,为未来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提供前瞻性研究。目前,NEC在全球共有四个研究院,总院在日本,其他两个分别在美国和欧洲。
NEC在2002年4月,联合PANASONIC、华为三家公司,共同出资800万美元,组建了上海宇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研究3G的核心技术。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其他企业共享关键技术。
除此之外,还将加大与国内企业在手机终端方面的合作。渡边透露,在2003年底,NEC将与中国著名的手机设计公司TECHFAITH合作,成立3G设计公司。目标主要面向中国市场,缩短开发周期,开发个性化的先进手机,最大限度地发挥NEC在手机终端方面的独有优势。
因为,随着3G设备的不断成熟,人们越来越发现,手机终端最终可能成为制约3G进程的瓶颈。渡边认为,目前中国的手机,包括2G和2.5G,可能相对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到了3G,中国厂商应该增加更多的投入,开发出具有自己核心技术的产品,“在终端方面,NEC将立足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中国未来的3G做贡献。我们有一个面向中国市场的3G手机开发计划,我们会配合中国3G牌照的颁发时间及时提供产品”。
整体进入
以前,很多人,特别是一般的消费者并不知道NEC,所以这次以3G为突破口,迅速建立起NEC的品牌形象。但这样也产生了一个误区,似乎大家觉得NEC就是做终端手机的,就是做移动通信的。其实,NEC是一家综合公司,还有很多其他的业务。即使在终端方面,除了手
机,NEC笔记本也是比较知名的。另外还有投影机、显示器等。
渡边透露,从2003年12月份开始,NEC将通过媒体广告,全面展示NEC的整体形象。
“NEC不仅仅是移动通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更是移动通信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是NEC,最早提出了“C&C”的理念(COMPUTER&COMMUNICATION),即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渡边先生解释道。
除了移动通信,NEC还有面向行业的宽带商用解决方案,比较突出的是NEC的酒店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日本能占到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亚洲其他地区则在20%以上,而美国拉斯维加斯50%以上的酒店,均使用NEC的解决方案。目前,NEC正在大刀阔斧地拓展中国业务,与北京一些高端酒店的洽谈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未来,NEC有几大技术将应用于中国,比如具备先进技术的大型计算机,已经开始用于汽车碰撞模拟器;而数字信号传输,也将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一展风采。
“
NEC是全球移动通信、互联网、宽
带和企业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融合了通
信、计算机和半导体三方面的优势。是一
个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只是关注
3G。我们希望外界对NEC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渡边先生说。
公司介绍
NEC公司成立于1899年,距今已有104年历史。NEC中国是NEC在中国立的投资性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总部设在北京。
为了适应中国通信市场的飞速发展,在NEC中国先后设立了网络软件开发中心、移动终端开发中心、NEC中国研究院等研究开发机构。先后建立了首钢日电电子、武汉NEC移动通信、武汉NEC光通信、NEC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上海宇梦等十几家合资独资公司。产品涉及半导体、移动电话、交换机、光通信产品、计算机软件等领域。
助跑中国高科技
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谈2004年在华战略
创业投资对中国近几年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民营的投资公司毕竟在资金实力上还是不能和跨国的投资集团相比。在中国最近发展起来的IT、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内,我们可以看到跨国公司频繁出现的身影。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和投资战略,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从创业投资的整体环境来看,2003年以来士气较低,虽然年底略有回升的迹象,但创投公司大多还是在谨慎观望中。就中国市场而言,这些国际创投公司将在2004年会有什么样的战略安排呢?
近日,记者通过手机,与大洋彼岸的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越洋通话40分钟,全面了解到中经合作为一家国际
知名创投在中国的最新战略部署。
做积极的技术推进者
“我坚信,这是中国产生世界级电信企业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更是中国诞生自己的诺基亚或摩托罗拉的摇篮。”刘宇环这样说,“对于TD-SCDMA,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推动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创建属于中国的3G标准,让中国成为一个电信科技强国,而不只是一个电信市场大国。中国的3G建成之日,就是我退休之时。”
与一般国际VC不同,中经合最大的特点,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企业生长所需资源,包括技术、制造与市场等。其投资的重点则是以美国硅谷技术为核心,在美国设立公司总部,最直接、快速地贴近先进技术、人才及市场。相应地在国内建立分公司,目前,这样的分公司在国内已有20多家。
“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来,协助国内的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从而最终带动整个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是中经合最大的战略。
“中经合的目的在于,摆脱单纯投资者的角色,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技术推进者。因为VC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追逐新的投资个案,而是要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引进新的投资机会,让本地化的工业升级,并茁壮成长。”刘宇环在电话里这样说。
突入生物技术领域
2003年5月,经过SRI(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评估,中经合被选为其进入大中华经济圈的合作伙伴。SRI,一直有硅谷智囊之美称,其拥有的技术几乎都影响着未来资讯产业的发展。比如,美国未来全面使用的高品质数码电视(HDTV)的规格便是由SRI制定的。
目前双方已经签定合作协议,预计未来5年内,中经合将利用SRI的电信、信息电子与生物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大陆的生产、市场及研发优势,把美国最先进的技术尽快带到中国来。
具体的操作事宜也已经开始。2003年8月份,由中经合牵线,SRI生物制药副总裁格兰·瑞斯到达上海,对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NDSER)进行了访问,探讨未来双方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合作事宜。瑞斯表示,双方合作进行新药研发,一方面,可以充分降低成本,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从此架起了一座中美生命科技之桥。
对此,刘宇环表示,此番中经合与SRI和NDSER三方合作,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但这只是合作的第一步,接下来,中经合将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努力扩展这座合作桥梁。
重视北京奥运商机
当时之所以取名为“中经合”,就是“中国人经济合作”之意。
1989年,刘宇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经合公司。主要从事创投咨询、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等业务。1996年,经合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中经合集团。
中经合成立以来,先后募集管理过五支基金。其中,第一支基金是1996年4月由中经合创办的INC(INTERNATIONALNETWORKCORPORATION)基金,规模为3500万美金,主要投资人为ACER、D-LINK等企业。上面提到的希威尔,就是这支基金投下的一个项目。
第二支基金则主要以中国为投资目标。1998年,中经合与北京市政府支持的北京控股联合发起设立“北京高科技发展基金”,募集资金7000万美金。主要股东除了北京控股,还有新鸿基地产、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等。
经刘宇环之手投资的项目有200多个。即使从1996年中经合算起,投资的项目也超过100个。投资的领域,则涵盖从个人计算机、网络公司、电子商务到软件、媒体、通信等,几乎囊括了IT所有领域。除此之外,还有生物科技等。
在其投资的众多案例中,有几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1997年投资的COMMERCEONE(第一商务公司),是一家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三轮投资总共不到1000万美金。而后,该公司于1999年7月在NASDAQ上市,最高市值曾达到200亿美金。中经合也在高位获利退出,获得收益100倍。其他几家公司,比如FANTASTIC、INTRAWARE,也分别有46倍和26倍的获利回报。
不过,那些都是以往的辉煌了。互联网之后,又将会有什么机会呢?
刘坦言,未来他特别看好四大领域,即半导体、电信、数字媒体和生物制药。
“移动商务是我押的宝,而亚洲则是最有潜力的市场”刘对记者说。
“随着宽频、无线领域的基础架构已经成熟,未来通讯产品最大的市场将是中国大陆;同时,中国的消费类电子市场也有能力发展出自己的产业标准,就像TD-SCDMA数字电视,影像数字传输等也都有机会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并影响世界。”
他特别珍视2008年的奥运商机。并表示未来5年,数字媒体内容、影像显示器、区域网络无线通讯、3G应用等,都有很大的商机。
他认为中经合目前在国内比较成功并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有:做生物芯片的腾龙公司,以及上面提到的北京信威通信技术公司,主导世界压缩技术的DivX公司,以及位于上海张江的从事芯片设计服务的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
中经合集团
1993年创立,主要从事跨太平洋地
区的高科技风险投资业务。刘宇环先生是华登国际创投的创始人之一,是亚洲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的先驱。
已投资90多家高科技公司,投资地区遍布美国、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
目前管理五个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美金二亿二千五百万元。
拥有21位在创投、金融、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等领域具有多元化国际背景的创投专家。
在全球分布有四个办公室:旧金山、北京、台北和新加坡。
主要投资商:IBM,Sybase,SiliconValleyBank,Prudential,ING,Lite-On,Sunplus,D-Link,CMC,Acer,SunHungKai,WharfHoldings,BeijingEnterprise,ShunTakGroup,NSTB,etc.
资料来源:
《新经济导刊》2003.23/朱秀亮/李导龄/姜红德/姚伟/赵乐/戈晶晶/李继培/孙瑞华
标签:汪静论文; 爱立信论文; 爱立信股票论文; 高通论文; 高通股价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产品研发论文; 国外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