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品德教育论文_肖华

浅谈幼儿园品德教育论文_肖华

肖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中心幼儿园 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030-01

道德对个人来说是灵魂,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而且能长治久安,这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国民品德素养,这不仅要求成年人具有良好品德,更要注重接班人的培养,那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抓起。该怎样做呢?

一、教师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说明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根据幼儿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己,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二、表彰先进,让他们学有目标

我们都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及心理特性,他们有较强的模仿性,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在班上树立模范,找出榜样,让他们知道,谁做得最好,谁做得最棒,他们就会去学着做,照着模仿,作为“榜样”者也会更多注意维持自己的形象,其他幼儿也能随时记得应该怎样做才对,久而久之,榜样者越来越多,好的行为习惯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如小朋友在幼儿园每天都要洗手,而且不止是一次两次,但每次洗手后,撒得水池周围都是水,如果不及时将地拖干,会有让小朋友滑到的危险;而且这水还会被来往的人带进教室,弄得室内室外到处脏兮兮的,我虽然有多次提出要求,但效果不佳。一次,我偶然发现庄如意小朋友洗手就很注意,不让水到处泼撒,使我受到启发。第二天午餐前要洗手了,我对小朋友说,我看见我们班庄如意小朋友把手洗得很干净,而且还没把水泼出来,我们一起来看她怎样洗手吧,于是我把小朋友集中到卫生间里,看着庄如意洗手。只见她先打开水龙头,将手冲湿后关紧龙头,擦上肥皂后认真的搓,再放出水来冲洗小手,直到干净,再关紧水龙头,最后在池内甩甩小手,确认手上没有水会流下,才离开水池。她做得那么认真,洗得那么干净,而且没把水洒出池外,做得相当规范,我当场表扬了她,并希望小朋友今后洗手时要向她学习,后来果然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品德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许多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1、角色游戏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角色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幼儿在游戏中模仿他人并获得愉快感。开展角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道德情感。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游戏让幼儿懂得了尊老爱幼。“医院”游戏中,医生要耐心、细心地为病人看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超市”里的“营业员”要为“顾客”提供方便,开展“送货上门”服务。“顾客”也要尊重“营业员”的劳动,提倡文明购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2、桌面游戏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幼儿玩桌面游戏时,容易因争抢玩具而产生纠纷。这时,教师要教育幼儿团结友爱,知道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在一起友好地玩,不独自占有。需要别人的玩具时,要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拿。培养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利用“移情”来教育幼儿,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力,有助于人格的完善,良好行为品格的形成。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这时对幼儿进行巩固、强化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3、体育游戏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体育活动不仅培养幼儿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培养了他们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仅是顺利进行游戏,提高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在游戏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各类竞赛性体育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在以高跷、抛双球、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合作游戏;在“给解放军叔叔送水”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纪律,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时;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时;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中。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到游戏教学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

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倡导“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在幼儿园对幼儿品德教育一般是在集体生活中进行。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的荣誉、集体的舆论、集体行动规则、集体中的榜样都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一个班集体如果能保持和谐、安定、愉快的气氛,那么幼儿良好品德就会相应提高。良好气氛必须由全体幼儿共同创造维持,首先要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幼儿行动受到集体限制和协助。为达到这一目的,在一系列活动、游戏中有意识贯穿这种思想,比如,游戏中以组为单位,各组派代表比赛,星期五评红花也以集体为单位进行评比。让幼儿评这周哪组是好集体,好在哪儿;哪组差些,差在哪儿,使幼儿行为与他人紧密联系。一组做得好,全组发红花;一组个别做不好,全组不发红发。这样,做得好的孩子会责怪个别做不好的孩子,集体的遣责比什么都难过,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做不好的幼儿,使他懂得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其上进,教育充满怨气的孩子懂得集体荣誉要靠集体来创造,自己做得好还要帮助做不好的小朋友,整个集体才会进步,一个人有时会错事,你要给别人改正机会,改正就是好孩子。这种教育常常会使集体涌现许多高尚的行动。“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使幼儿进步快。

总之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是我上述的几个事例就可以奏效,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去做,只要思想上重视了,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使幼儿更多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幼儿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形成优良品德,从而使他们的人生更完美:既是聪明灵俐,身心健康,还是遵纪守法,德才兼备的人才。

论文作者:肖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园品德教育论文_肖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