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古城垣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发展至近代,却被严重破坏。在对古城垣的研究中发现,其演变过程中体现着两种趋势:“蓝图秩序”与“有机演变”。文章首先列出中国古城垣建设的两种思路,然后从形成动因、承载功能、引导形态、与环境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比较法分析古城垣的两种建设模式的不同,最后得出结论:沿着有机演变模式的发展能够引领古城垣与城市的未来共生共存。
关键词:古城垣;秩序蓝图;有机演变
城垣,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和重要特征。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城垣被严重破坏。20世纪中期,梁思成先生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垣奔走呼号。从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似乎城垣这种物质实体已不能和城市的未来共存。
笔者走访了中国多座古城,并通过文献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垣发展史,认为:中国古城垣的演变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趋势,第一种在蓝图秩序下前行,第二种则沿着有机演变的趋势发展。后者所表现出的有机特质既说明了城垣能够与城市未来共存共生,同时也印证了保护古城垣的意义。
1中国古城垣建设的两种思路比较
春秋战国之时,各诸侯国分别建造都城,形成一股建城浪潮。先人总结过去的经验,写成《考工记》一书,其中的王城图,对王城形制、规模、基本规划结构等都作了规定[1]。这种蓝图秩序被认为是中国后世建设城池的蓝本和原则[2]。《考工记》在被收入《周礼》之后,后人按礼遵守。这种先秦思想最终形成了指导后世营城的礼制思想。遵从礼制而营造出的古代城市带有极强的秩序感,中国历代都城的布局、形制、规划结构都清晰地体现出这种秩序。
与此相对,另外一些典籍,如《管子?度地篇》则奉行自然至上的原则。《管子?度地篇》通过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表达古人在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思想。这种指导思想和礼制所表达出的秩序性完全不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古城垣在发展中出现了脱离秩序的趋势,开始展现出有机的一面。中国的古城垣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有机性和自由感。因此,有机演变模式也是指导中国城垣建设的一条思路。中国古城垣的建设原则一般都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那么在这两种思想指导下营建的中国古城垣到底有何区别?这是文章重点论述的问题。
2中国古城垣建设的两种模式比较
在上述两种思路的指导下,中国古城垣的建设存在两种模式:“秩序蓝图”和“有机演变”。文章将从古城垣的形成动因、承载功能、引导形态、与环境的关系这四个方面,通过比较法分析古城垣的这两种建设模式。
2.1形成动因的比较
古城垣的建设倾向于哪种模式,与权力的控制强度密切相关。越远离权力中心,古城垣就越倾向于沿着有机的模式发展。从表象上来看,遵循秩序营建的古城垣一般存在于古都、古代边防要塞中。而在有机演变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古城垣则更多地存在于古代经济中心城市、远离政治控制中心的小城市。值得说明的是古都并非全部遵循蓝图秩序,如伍子胥“相土尝水”规划营建吴国都城姑苏城。
都城的最明显表现之一是权力的集中。芒福德对都城有过描述:“权力的集中使有必要建立一个首都城市[3]”。只有在集权背景下,秩序才能占据主导地位。都城所推行的秩序能够确定城垣的规格、形制,其实质目的却是加强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稳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古城垣倾向于遵循蓝图秩序营建。同样道理,古代边防要塞为维护统治者的权力,也需要秩序来维持城垣在防守上的稳固。
以隋唐长安城为例。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隋唐长安城严格遵照诸多形制、秩序营建,如城墙方向、城门数量、城垣长宽、内城和外城的分布等等。种种秩序对长安城进行限定,最终营造出一座蓝图式城垣。这样的城垣有利于长安城内统治者的权力集中。
与都城、防御要塞相反,古代的经济中心城市却不会强调秩序。经济的繁荣本身需要更自由的交往与空间,不能要求过多的权力控制。古城垣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在初建时或后世发展中就需要为经济、市民生活交往等留出足够、有效的空间。故而,这些城市的古城垣就显得自由、有机。而偏远城市则由于远离王权控制,其城市营建更易摆脱秩序束缚,沿着有机模式发展。如江苏丹徒县城,它既处于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又远离王权控制。这样的城市古城垣更容易形成有机、自由的形态。
图1:里坊制典例——唐长安城 图2:丹徒县城古城垣
图片来源:《中国城池史》 图片来源:《中国城池史》
2.2与环境的关系比较
在秩序的指导下,古城垣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周边的地理环境,因为某些地理环境的限制会使一些秩序无法施行。《周礼?考工记?匠人》中仅对王城形制进行了说明,却根本未表达对地理环境的态度。
但是中国古人进行城市选址时对自然的考量极其讲究。城垣必然与地理环境能够产生紧密的联系。从今日关于城垣的研究来看,城垣的形态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相互包容的关系。明南京城、苏州城的营建就是这一方面的最好例证。
南京素来被称为“虎踞龙盘”之地,明南京城垣是在南唐都城的基础上利用它的南面和西面城垣加以拓宽、加高进而扩大建成明都城城垣[4]。而南唐城垣又可上溯至东吴建业。据文献记载,东吴建业都城北依覆舟山和玄武湖,南近秦淮,东凭钟山西麓。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南京古城垣实体和周围的山体、水体都产生了联系。南京城自营城之始就不排斥自然环境,而是选择与自然环境包容共生。
图3:《周礼》王城图 图4:南京明城墙皇城及外部图
图片来源:夏崇义《三礼图集注》 图片来源:《南京城墙史》
2.3承载功能的比较
模式的不同,会导致古城垣的承载功能存在较大差异:秩序化的古城垣所承载的功能是单一的;与此相反,沿着有机模式演变的古城垣能承载多样的功能。
古城垣自身的功能有哪些,古城垣缘何而建?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已有了结论,总结下来有以下三点:服务于军事防御目的;军事防御与防洪工程的统一体;区分城乡[5]。
首先,城市为了能够掌控自己的安全,营建城垣抵御任何外来攻击(如图5所示的甘肃嘉峪关城墙);其次,城市为了躲避经常性的洪灾,营建城垣来控制洪水,如赣州古城的福寿沟,充分利用城垣与城内沟道,形成稳固的排水系统;第三,城市为了能够加强王权和政府的控制,将人口集中在城垣内,区分出城市和乡村两种制度,区分的媒介正是城垣。
古城垣这三种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秩序做保障。而为了强调这三种功能,古城垣就很难再与其他空间产生联系,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单一性。
但在多数城市中,城垣空间能够与其他功能的空间做到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有机体。这种有机演变的方式让城垣有了更多样的空间景观。中国历史古城汀州就是这种方式的最好例证。
汀州城垣与卧龙山体紧密结合,在卧龙山山顶,有自宋代始建的金沙寺。金沙寺既要占据山体的制高点,又因地理条件的限制,最终形成城墙与寺庙相组合的形式。这种组合方式在汀州古城垣上比比皆是。这样的组合使城垣开放起来,以包容性来接纳建筑、居住等物质实体。此外,汀州城垣所形成的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性文化内涵,这也是城垣开放性的意义所在。
图5:甘肃嘉峪关西门及瓮城 图6:汀州城垣上的寺庙
来源:《中国城墙》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2.4引导形态的比较
在古城垣的形态方面,以蓝图秩序为原则建造的古城垣呈现出明显的封闭性,而以有机演变为模式发展的古城垣却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开放性。
导致封闭性的秩序主要指先秦至唐末的城市形成的里坊制度。里坊制度下,城市中的“市”都是集中在几个固定的里坊里,“市”的空间形态也是方正规整的内向封闭型[6]。这种制度有利于古代城市的管理,有利于居民安全、城市发展。但同时,里坊制度下,城垣周边几乎没有居住场所存在;军事防御的功能导致城垣周边集聚了过多的士兵、军营(如图9南京城东水关及藏兵洞)。这样的城垣必然会表现出封闭的特征。
唐末及宋代以后,里坊制逐渐解体,中国城市内开始形成街巷制。街巷制制度下,城市的“市”不再受到控制,居住空间同样也开始自由起来。
城垣中的城门作为对外贸易往来首先要经过的空间,开始与贸易、居住等生活空间发生联系。其结果是宋代以后大量的街市或漫出城垣以外、或直接依附于城门。这种趋势甚至在唐长安城中也有所表现的。长安城在外郭城垣外商业点的分布主要以东郭春明、通化、延兴三门为主,商业点数量有限。而宋东京的商业空间形态开始向城垣外衍生,并沿交通轴线生长[7]。城垣不再是封围城市的物质实体,而成为贸易空间的载体。街巷制影响下,城垣形态的开放性开始体现出来。
图7:曹魏邺城总平面 图8:宋代汀州古城街市与开放性的城垣形态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中国古城垣在当代的两种保护路径
在当代,古城开始不断地修复古城垣。修复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蓝图式修复计划,这种修复路径是当代古城垣的流行方式,但其结果则多导致古城垣与城市现代建设格格不入;另一种路径则是遵循有机演变的原则使古城垣不断生长、发展。在有机演变的原则下,城垣不会被看作改造的对象,而是城市发展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城垣周边空间的发展需要与城垣产生互动、联系,最好能够相互融合。这种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事实上,第二种修复路径已经在古城垣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来。换言之,古城垣的发展本身就有这种有机演变的先例。并且,以有机演变为模式发展的古城垣更具有发展活力,这种活力表现在其功能的多样性和形态的开放性等方面。因此,我们在保护中国古城垣的前提下,应该更多地思考其在当代和未来的发展,应该保持其有机发展的路径。
4.结语
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城垣的发展遇到了毁灭性打击,保护古城垣变得刻不容缓。但简单的保护并非良策,在变化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城市中,如何更好地将古城垣的有机性显现出来,如何能够让古城垣在当代展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张驭寰.中国城池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李立.南京明城墙保护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5]郭婷.城墙的命运——20世纪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转型[D].上海师范大学.2012
[6]刘继,周波,陈岚.里坊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解析——以唐长安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
[7]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
[8]田银生.北宋东京街市的组构方式[J].建筑史论文集.2001
[9]罗哲文,赵所生,顾研耕.中国城墙[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0](宋)夏崇义.三礼图集
论文作者:刘广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城垣论文; 秩序论文; 城市论文; 都城论文; 两种论文; 中国论文; 形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