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其中,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且有效的系统化管控工作,全面落实施工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分析,并着重阐释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一、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项目开展进程中,要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予以判定,从根本上建构有效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文章中主要针对植物造景方面施工工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土壤环境、定点放线以及风景园林内基础性苗木质量等多个层面对其展开讨论。
(一)土壤预处理问题
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项目,其运行质量和基本管理水平是管理体系中重要的工序和基础性环节,因此,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部门要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序维持其工作情况,避免土壤预处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其主要产生的问题中,施工前没有进行土壤属性认定、孔隙度测量以及酸碱度分析,导致相关指标和重要参数不能得到全面落实,理化性质试验的操作也没有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就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不能完全贴合实际需求。另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部门若是没有按照土壤基本属性进行苗木培育,就会出现项目管理和设计要求严重不符合的问题。加之缺乏对土壤以及地形平整度的研究,预处理管理工作失去了实际价值,就会导致质量问题层出[1]。
(二)苗木质量问题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苗木质量问题是影响后续苗木种植水平、成活率以及管理养护难度的重要基础,要想保证苗木质量符合基本要求,就要对苗木质量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管理。但是,在实际管控体系中,苗木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较为常见,由于不符合基本质量标准,就使得其苗木成活率受到限制,后期管理和维护水平也会被制约。需要注意的是,苗木质量问题会增加风景园林管理施工项目的经济成本,对景观效益造成影响。另外,施工项目运行过程中,管理机制不当、苗木根系有损伤、株型不符合当地实际种植情况等细节问题都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就会对整体园林工程施工项目造成影响和制约。
(三)定点放线问题
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项目而言,苗木的栽植位置十分关键,只有建立精确测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定点放线工作的处理效果。若是初始定点放线出现差异化问题,就会对苗木的常规化生长造成影响。尤其是在人行道栽植树苗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若是忽略定点放线,亦或是没有对树苗的坑点以及地线管线结构的整体水平,就会导致苗木长大后出现质量问题。也就是说,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忽略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定点放线,就会忽略植物种植的细节处理,造成精细化管理效果受损[2]。
(四)苗木栽植问题
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项目中,除了要从源头进行种苗和土壤管理外,也要对栽植流程和基本情况进行统筹分析,苗木的成活率以及景观效果对苗木的栽植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中,管理不当的问题屡见不鲜。需要注意的是,在苗木栽植项目中,观赏面的朝向若是不能有效调整,就会导致整体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受到制约,且整体运行结构也会受限。另外,部分苗木栽植区域内,在栽植苗工作开始之前,存在根系处理以及树冠处理不当的问题,都会导致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加之软化处理的缺失,也是影响苗木成活率重要因素。
(五)其他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管理质量,就要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性考量,若是不能有效分析施工管理框架,在遭遇相关问题后没有建立有效的处理框架结构,也会对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严重的制约。一方面,主要是风景园林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好,没有对质量安全和操作技术结构有清晰的认知,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手段较为滞后,由于施工总体效率的下降,就会导致后期养护以及管理工作受到限制。并且,后期管理工作中,病虫害处理工作、浇水施肥工作等项目的缺失都会对风景园林整体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不能维护管理水平,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度也会受到制约[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优化对策
在认识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管控机制,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具体分析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施工项目中,要对工程的施工原理有明确的认知,且能及时完成现场工程施工指导的相关要求,践行标准化施工操作流程,维护施工效率,也能从根本上保证风景园林工程质量,确保风景园林施工艺术特征能得以保存,融合技术要求、景观要求以及科学性特征,营造更加美观且经济合理的风景园林工程项目[4]。
(一)优化土壤和苗木管理
在土壤管理和苗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践行系统化的监理机制,维护景观园林施工项目的整体水平,建构科学化的保护措施,从根本上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架构。并且,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要整合监理机制,确保公正公开的管理准则,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技术手段能贴合项目实际需求,为后续工程质量优化提供保障。
(二)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践行完善的园林景观施工监督机制,就要从施工人员基本素质出发,提升建设水平和管理力度,确保风景园林施工项目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由于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中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整体技术专业性较强,这就需要施工部门在人员选拔和录用时,建构完整且有效的筛选机制,结合项目管理职能部门的需求,完善质量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在施工人员能力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整合科学化以及合理性的岗位控制机制[5]。只有选取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开展相应工作,才能为园林景观施工体系的升级提供保障。
另外,技术人员要着重掌握土壤的预处理机制,能在改良的同时,维护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相关单位要对技术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促进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规范性得以有效落实,能结合植物
实际生长规律强化设计和监理效果,就能从根本上落实植物生长的控制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成活率[6]。
(三)完善养护管理
为了全面优化景观园林的管控水平,对养护工作的重视度也要加强,其中,杂草的清除、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浇水追肥等工作都是重点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景观园林管理体系和实际需求,整合质量验收机制,为后续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在工程验收前质量进行复检,有效避免大型主体项目竣工后,出现大面积的荒废的园林施工区。也就是说,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情况和运行效果,就要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予以监督和管理,促进养护控制工作的完整性升级。
(四)落实科学化发展计划
风景园林施工企业要强化施工管理水平,就要践行科学化发展规划,确保施工管理项目的统一性和管理规模的一致性,从而一定程度上完善园林工程的整体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风景园林施工项目本身就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程项目,因此,施工部门要建立统筹性管理机制,维护核心管理结构,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完整性,也要对管理模式予以关注。小型施工项目会采取“直线型”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项目经理要对整个工程体系负责,并且集中监督具体的工序和流程。而对于大型综合风景园林施工项目,则要利用矩阵式管理机制,各个职能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维护发展计划的整合效果[7]。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施工项目中,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机制,维护工程实效性,落实施工技能管控机制,践行更加经济有效的园林管理机制,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美观度,实现施工现场和施工计划之间的协调性,促进地区风景园林施工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陈连芳.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中华民居,2013,11(30):192-193.
[2]陈招群.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京农业,2014(03):73-73.
[3]刘朋辉,秦文娟.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5(15):206-206,213.
[4]刘永涛,王庆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5):77-78.
[5]罗安.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相关思考[J].四川水泥,2015(05):161-161.
[6]倪志刚.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现代园艺,2017(04):192.
[7]吴青青.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5485-5485.
论文作者:卜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风景园林论文; 苗木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土壤论文; 要对论文; 工作论文; 从根本上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