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与65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焦虑占50%,有肯定的抑郁占47.48%,心理干预后量表评分较前明显降低。结论:部分脑梗死患者存在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临床上医生在治疗脑梗死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关键词】 脑梗死;焦虑;抑郁;SAS;SDS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47-02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各型脑卒中的2/3,其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1]。脑梗死后随之出现的躯体及各种心理功能的障碍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脑梗死后各种功能损伤带来的负性情绪反应已被证实[2]。近年来临床上对脑梗死后这种负性情绪可能潜在影响病人的恢复过程有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与正常健康自愿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脑梗死组: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入组标准:(1)有突出的脑局灶症状和体征;(2)经头CT或MRI证实;(3)除外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患者;(4)意识清楚,能够正常交流并检查配合,无明显智能障碍;(5)无阳性精神病家族史和个人史。共66例,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40~76岁,平均56.12±11.28岁。文化程度:文盲17例,小学20例,初中10例,高中9例,中专以上10例。CT或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者27例,多发性脑梗死者21例,小脑梗死者18例。
正常对照组:选择患者家属中的健康者,其中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45±11.02岁。两组年龄、性别上无差异。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两种精神科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病人心态调查表。两种量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
自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对脑梗死的了解程度、对疾病的态度、目前所担心的问题、对将来的打算、对周围人关心的满意程度等。患者入院后当天用两种量表测查一次,4周后再复测一次。
1.2.2心理干预方法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病情轻重和心理状态,主管医师和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认识问题,分析和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因素,将心理学贯穿于患者的心理卫生宣教中,指导患者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并鼓励患者表达其自己的感受,保持乐观的情绪,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以乐观的情绪同疾病作斗争。将患者的治疗情况、用药时间、肢体康复功能锻炼、饮食及休息情况向患者及家人交待清楚,并告知如有不适随时联系医生,向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说明,血压的波动与患病及情绪改变有关,应保持情绪稳定,定时监测血压变化。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早期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力所能及的生活护理,使其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四种量表的总分变化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 患者心态调查结果
患者对脑梗死这一疾病有所了解者45例,对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不了解者54例,担心治不好者56例,担心丧失生活能力者45例,担心给家庭造成较重经济负担者48例,对家属及单位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满意者43例。
2.2 脑梗死组干预前和对照组两种自评量表检测的总分比较 见表1。
心理干预后患者SAS及SDS总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说明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而脑梗死对精神活动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脑卒中后伴抑郁症发病率的报导为20%~50%[2,4],本文资料显示脑梗死患者的情绪障碍既有焦虑又有抑郁,有肯定的抑郁占48.71%,与国内外报道相近。患者的情绪障碍多为轻度,随着病情的好转,情绪大多转归,少部分为重症抑郁,有的甚至悲观绝望出现自杀念头。
脑梗死患者多因病程长,恢复速度慢,对自身疾病没有清楚的认识,且日常生活需依赖他人照顾,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令患者痛苦不堪。部分患者可缺少亲情,而严重抑郁、自卑心理可造成自伤自杀的发生。故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要加强与其接触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解除其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并告知时刻陪伴,给予关心;注意观察患者言语、表情,行为,从中发现自杀先兆,重点监护,做好安全检查,严防危险物品进人患者手中,特别夜间要加强巡视,观察睡眠情况,防止伺机自杀。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常规,及时识别情感障碍与躯体疾病不适的主诉,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身体不适,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等,熟悉每位患者平时的行为表现,观察其饮食、睡眠、精神状况等,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参考文献】
[1]闫婧,王献伟,周娟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围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9):884-886.
[2]魏秀梅.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新疆医学,2011,41:93-94.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二版,35-191.
[4] Kronenberg G,Katehanov J,Endres M.Post—stroke depression:Climeal aspects,epidemiologY,and pathophysiology.Nervcnarzt,2006;22(5):455-468.
论文作者:沈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抑郁论文; 情绪论文; 焦虑论文; 量表论文; 心理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