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一)_环境保护论文

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环境保护论文,社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4)04-0027-19

      

      课题中方组长范必

      

      课题外方组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将经济增长作为战略规划和决策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对居民健康、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出现了资源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而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更加剧了这些压力。

      “生态文明”理念为分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实现这个愿景急需深化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确定重点行动领域。

      国合会“中国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课题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指导短期和长期政策实践的初步框架,并为开展后续研究以及制定相关领域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我们为决策者提出了以下政策行动框架:培养相关价值理念;鼓励和规范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行为;完善立法、社会环境风险管理、公共服务等治理体系。课题组确定了指导决策的五项原则:即多方参与、长期与短期目标结合、环境和社会政策一致、以法制为保障、公平正义。

      我们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四阶段目标框架和相关政策建议,将21世纪中期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与短期需要采取的决策和行动联系起来。

      第一,提出2050年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愿景,并制定实现该愿景(2050年愿景/2020年行动)所需的阶段性政策和行动计划。

      第二,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以及利用多种传播途径,促进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

      第三,鼓励社会主体各司其职。包括提倡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与;推动企业承担环保社会责任;支持环保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

      第四,全面改进整个政府的公共治理,例如,保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一致性;制定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年度报告;将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第五,建立环境保护社会风险评估、沟通和化解机制。

      第六,通过改革财税体制、购买公共服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课题组开展的仅是初期框架性研究,进行全面深入阐述是一项艰巨任务。下一步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促进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如何奠定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法律基础;如何保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资金资源等。

      认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中国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避免各种意想不到的后果。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将吸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

      1 引言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经济、社会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地协调和平衡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然而,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够完全做到这一点。

      改革开放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三维支柱中,经济一直是中国最为关注的中心维度,被置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的优先位置。然而,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环境压力,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部分资源濒临枯竭、环境事故频发等问题不仅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对公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比气候变化①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紧迫。

      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破坏很难直观地感受到,但是无形价值的损失,比如自然景观的消失、标志性物种濒临灭绝(如熊猫和江豚)对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使我们警醒:只有保护环境和生物物种,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带来希望与灵感。

      经济迅速发展在带来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环境健康的严重担忧,还加剧了资源分布不均和贫富差距。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地区大多生态富足但脆弱,依赖环境生存的人们为了获得生产生活资料而不得不破坏环境。贫困人口几乎没有选择在哪生活的权利,且大多面临着空气和水污染。在城市中,较贫穷和新兴中等收入阶层的生活条件尚未达到富裕水平,而那些高学历和富裕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开始对环境状况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以上状况加剧了与环境相关的社会矛盾。土地用途变更、工业项目选址以及突发性环境事件(如化学品污染)或慢性污染问题(如空气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贫困人口造成过多影响,并有可能加剧已经存在的不平等或贫困现象),都有可能引起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往往是公众抵制大型项目的核心原因,尤其是该大型项目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尚未确定之时。通过目前的信息公开制度,人们很难准确、自由地获取环境信息,这为谣言或不准确信息的散播提供了平台,而这会导致矛盾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明确为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发展。1992年,中国政府发布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首次提出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成为国家战略。进入21世纪,中国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200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5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中国充分认识到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通过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相比较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中国对于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仍然较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主要包括环境与人口、贫穷、公平、健康、社会福利、消费、防灾减灾、基本公共服务等的关系。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包括环境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可持续交通,可持续能源生产与消费等。

      ·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关系: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空气、水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荒漠化控制等。

      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以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如图1所示。事实上,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政策行动中,保持彼此的协调和平衡是十分困难的。2012年召开的里约可持续发展会议提出,需要制定一套全球目标来推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②。

      

      图1 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与社会三个维度的关系示意图

      中国于2007年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③。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决议,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④。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摘要报告由中外专家组共同撰写。报告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了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阶段目标、行动框架、重点领域和政策建议。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但相关结论与建议是初步的,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课题组工作重心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专栏1)。摘要报告以课题组的中国成员在总报告⑤中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外团队2012年8月到2013年9月进行的一系列会议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和经验为基础。课题组尤其关注城镇化问题,因为城镇化问题能够说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并且能够强化政策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报告内容如下:一是重点阐述中国环境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识别当前环境与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当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二是梳理发达国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国内外有关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基于环境价值观念、环境行为和环境公共治理的环境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三是提出协调中国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2015、2020、2030、2050年4个阶段的行动目标。四是提出政策建议。本报告中使用的术语见专栏2。

      专栏1:本报告的研究问题

      怎样认识当今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制定兼顾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政策时,要考虑哪些最为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将如何统筹长期愿景、中期目标和短期行动,实现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2 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现状

      2.1 导语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环境保护在国家宏观决策和公共治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在协调环境与社会发展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转向资源密集型经济。然而,面对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和污染问题,中国社会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在农村,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生计的直接影响迅速成为农村人口的主要担忧。经济和工业的大发展,以及铁路、公路和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对环境和社会结构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前,随着城市富有中等收入阶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当中。预计未来十年,将有上亿人涌向城市,这将大大增加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压力和社会服务需求⑥。

      改革开放早期,中国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支出存在不足。“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推出后,情况有所改善。这两个五年规划更清晰地将环境与社会目标结合在一起,同时考虑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均衡发展的贡献。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强化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2.2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启了中国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先声。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家重要的议事日程,标志着中国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随着推行清洁生产、环境标志认证、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等政策,中国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一些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CSR报告),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将环保标准纳入贷款评估体系。

      此外,公众、媒体和社会组织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和影响力也日益提高。媒体近年关于雾霾天气的报道,对于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推动《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⑦。公众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和管理中,参与到环境信息的披露和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直接影响不断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环境议题的认识、关注度和直接参与度也愈来愈高⑧。

      在1998年的一份热点问题调查中,环境议题成为第五大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位于社会安全、教育、人口和就业之后。在2008年的一份民意调查中,环境污染上升为第三大公众关注热点⑨。近期,媒体对空气污染的报道也为提升公众意识和鼓励公众支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1994年3月,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成立。此后,一大批民间环保组织陆续成立。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民政部登记的生态环境类民间组织数量达到7928个⑩(图2)。

      2.2.1 各类社会主体环境行为不断改善

      专栏2:关键术语

      社会发展指实现一个社会期望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指这些目标最终可实现、可衡量的成果。社会发展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一是指社会发展,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二是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社区、家庭、媒体、个人等社会主体;三是指社会行为,即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方式。社会发展由社会制度及其行为主体共同推动。

      环境保护指以保护和谨慎使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的活动、策略和政策工具。生态或环境破坏(如经济活动导致的污染或气候变化)可影响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内人类生活、健康和幸福。法规、个人和集体道德规范以及教育等因素都能影响环保行为。

      公共服务指由政府直接提供,或通过政府融资、社会资本或组织提供的服务,是整个社会不同群体平等获得体面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服务。不同国家的公共服务内容虽不相同,但大多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国防、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社会服务。

      公共产品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后不影响其他人再次使用(非竞争性)、但没有人能够独自占有(非排他性)的产品,它们通常都由公共部门提供和维护,污水处理、公园等是较为典型的公共产品。

      环境公正强调环境权益和责任的公平分配,以及获得决定和认可社区生活方式和当地知识和文化及能力差异的平等权利。因此,环境公正重在平等。一般认为,大范围的政治或经济不平等可能导致环境不公正,权力更大、更富有的人群往往能够通过使环境恶化的经济活动获得利益,而穷人则需为这种经济活动承受过于沉重的代价。

      环境权利指确保人类能够获得生存保障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住所、食物、水和空气等的权利,以及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受破坏的权利。环境权利成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因为人类生活资料、健康甚至存在都依赖于周围环境的质量以及是否有权使用周围环境。环境权利还包括获得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管理,获得环境安全和赔偿的权利。

      当前,中国公众和社会组织以及一些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法规、政策、标准、社会监督管理、环境信息披露以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发展为这些行为主体的参与提供了便利。公众参与力度也不断加大,2013年关于北京雾霾事件以及昆明的PX项目的社会讨论,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国公众对自身环境利益的诉求、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以及对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决策的强烈要求。

      

      图2 2007-2012年在民政部登记的生态环境类民间组织数量

      2.2.2 企业社会责任逐步增强

      随着媒体、公众和政府对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十二五”规划将改善民生和节能减排设为工作重点,在其影响下,一些企业积极制定了环境管理计划,将战略重点转向可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均富国际商业报告》(11),在舆论、税收和监管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大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正在不断增强。对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电话调查显示,84%的企业积极关注职工健康和福利;75%的企业为减少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其产品或服务作了改善;69%和63%的企业分别在节能和减排方面付出了努力;39%的企业开始计算碳足迹。

      本课题组考察了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个知名企业集团,亿利资源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区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综合考虑了社会和环境目标,是沙漠绿化企业的典范。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与当地民生的关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2.2.3 环境保护法规框架初步建立

      长期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环境保护在国家宏观决策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增强。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管理、污染物防控、监察执法体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法律10部、资源保护法律20部。刑法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章,侵权责任法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专章。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了地方性环保法规和规章700余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环保规章数百件,其中环保部的部门规章69件。2006和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相继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近年来,中国还开展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对环境与社会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2012年2月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将环保工作重点转向环境健康危害。

      上述举措为中国公众表达环境诉求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此外,全国许多地区还在其他领域实施了多种新举措,如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脱硫电价、燃煤发电技术改进、流域和矿产开发生态补偿和阶梯电价等,还有一些地区正在试行当中。这些举措可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然而,只有在进行了影响评估,并且有效地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后才能看到这些举措的真正效益。

      2.3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环境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面临诸多重大挑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与稳定(例如,健康、民生和公平等)的重要因素,还可能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3.1 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增多

      自1996年来以来,环境信访和投诉数量保持年均29%的增速(图3),主要反映的是食品与饮用水安全、持续性有机污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问题。1995-2010年间中国共发生突发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及振动危害以及其他类型突发性环境事件(环境事故)21985起,自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环境事件共927起。

      2004年的云南怒江水电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争议案、2007年的厦门PX项目事件(12)和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事件、2009年的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2012年的启东王子造纸大型污水排海工程事件和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13)等因环境问题导致的争议或群体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上述事件发生后,有的建设项目因民众激烈反对而停建或迁址,一些垃圾焚烧厂之类的政府主导项目因为群众对于污染的强烈担忧而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更有一些是由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继而引发群体性抗议,出现了围堵政府、司法机关、相关公司及打砸行为。这些事件可能构成社会动乱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这些事件也说明了加强对环境问题社会影响的关注和监测、针对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项目建设建立良好的群众意见反馈机制的必要性。

      

      图3 1995-2010年中国环境信访人数、环境污染纠纷和突发环境事件(14)

      2.3.2 环境恶化造成公共健康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环境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由于中国的工业多集中人口密集的城市与地区,地表水的污染遍及主要经济发达与人口密集区域,以及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导致的农田污染,导致中国的人群直接暴露于环境污染物,并且这些人群长时间以来对污染物的摄入量和暴露水平要远高于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浓度高、暴露人口众多、暴露时间长、暴露途径复杂多样、历史累积污染问题的健康影响难以短期消除、城乡差异显著等特点,导致了传统型的环境健康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各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和风险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复合性污染重,污染区内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其健康危害很难确定,加大了人群健康损害效应的调查和干预的难度。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数据显示,中国由于

污染导致的中风、心脏病死亡率有所上升,1990-2010年,由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增长了33%,2010年,中国20%的肺癌由

引起(15)。相关研究还显示,

浓度每升高100μg/

,总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死亡率将分别增加4.08%、8.32%、6.18%、8.32%、5.13%、7.25%(16)。此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以及新材料和新化学污染物等新型污染物导致的健康损害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2.3.3 环境破坏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力或收入能力、安全、能量供给及生活条件等方面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而环境退化又使得这种依赖性表现得更加脆弱。在一些地区,环境问题往往与贫困问题并存,环境恶化往往会进一步加剧地区贫困。反之,农村贫困问题可能导致有限资源的过度利用,加速生态恶化,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但中国的发展政策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影响之间的相互联系。

      2.3.4 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社会不公

      中国不同地区、城乡、性别和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平等现象,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不公正问题日益突出。这些不平等体现为收入不平等、获得环境资源和服务的权利不平等、所受环境伤害以及承担的环境压力不平等,以及健康和社会保障不平等。在资源环境领域,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群体间占有和支配环境资源的显著差异,以及不同区域、群体间享有环境公共服务的显著差异等。在已有主要强调教育与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议题中,将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纳入政府的社会目标,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领域。固体废物处理及城乡饮用水安全被纳入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公众能否享有公平的环境公共服务,同样是衡量环境公正的重要指标。

      然而,相关研究显示,中国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图4)。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公共环境服务水平显著高于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公众所享受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不均等。很显然,如果在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些地区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将会进一步导致区域、群体间的环境不公正,以及环境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2.3.5 城镇化快速发展使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从1949年的11%(17)升至2000年的30%,现在已超过50%(18)。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加速,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口涌向城市,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预计,截至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3亿左右人口将从农村移居到城市(图5)。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协调资源密集使用和环境承载能力;将城市中心和周边地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协调城乡发展,保证各地区公平享有公共服务等。

      2007年和2008年,中国国务院分别批准成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这些地区,许多地方政府都在探索新的城镇化模式。

      然而,中国城镇化用地使用效率不高,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2000-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年平均增长6.04%,远高于城镇人口3.8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城镇空间和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65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此外,城市群布局不够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人口压力偏大。特别是城镇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大部分城镇中原生自然生态系统加速萎缩。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成本巨大、环保工作薄弱,导致区域性城市环境问题不断增加(21)。

      目前的城镇化模式面临用水保障、城市建设用地保障、能源保障(图6)、生态环境质量等瓶颈。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与社会问题交织,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相关测算表明,未来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将净增1.89倍,对水的需求将净增加0.88倍,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净增加2.45倍,对生态环境超载的压力将净增加1.42倍(22)(23)。

      

      图4 2003-2009年中国大陆各省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评估(19)

      

      图5 中国城镇化经历的不同阶段(20)

      

      图6 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费(1978-2012年)(24)

      2.4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面临的障碍

      要解决上述环境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关注一系列主要障碍。我们认为,当前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面临三大瓶颈,即:对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认识不足;行动主体的角色不明确,行动责任履行不到位;治理体系不完善。

      2.4.1 环境意识与环境信息缺乏

      当前,中国对环境与社会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尚未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政策重点。各级政府仍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要设计一条能同时满足社会与环境目标的发展之路依然十分困难。

      很多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公众的日常生活,再加上他们掌握的信息或赔偿渠道不足,导致抗议活动增加。如果政府继续忽视这些问题,在组织经济活动和进行城市规划时,就会加剧与公众的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除此之外,公众对政府和厂商的信任缺失也对环境与社会相协调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多发,即反映出社会出现了“共识断裂”,大多数人对重大问题的观点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要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达成一致意见,或让公众接受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将变得愈加困难,尤其是当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妥协或谈判时。

      2.4.2 社会主体的行动责任履行不到位

      可持续发展要求所有行为主体履行其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都还没有充分履行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提高个人和组织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决心,让所有社会主体共同支持可持续发展是一大难题。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要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就要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制定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然而,实际运作机制还很缺乏。目前,对社会与环境相互影响及变化还缺少系统的调查研究,相关民间团体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2.4.3 公共治理体系存在不足

      中国现行的财税体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不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目标。例如,虽然近年来环境保护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一致,一些地方政府的资金依然不足,政府提供的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在各地很不均衡。

      在环境法规领域,环境与社会的相关法治建设仍不完善,实施力度不够,覆盖面不足。群众环境维权意识增强、跨界损害事件增多与环境民事赔偿法律制度不健全、环境民事赔偿和调处能力滞后的矛盾日益凸现。环境违法现象普遍、环境纠纷群体性事件增多与环保法规操作性不强、执法不力的矛盾日益加剧。群众环境信访案件走向复议、复议案件走向诉讼的快速变化趋势与环保部门行政复议工作重视不够、国家环境司法诉讼渠道不畅通的矛盾日益明显。

      在政策领域,当前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行动,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往往是分开制定、独立实施。这种分离弱化了这些政策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建立关系的能力,降低了通过实施这些政策避免社会冲突演变为重大问题,或避免冲突的可能性。在政策设计、制定、实施及评估中,缺乏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最后,中国不同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性别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收入、环境资源和服务分配、环境危害程度、健康威胁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要想消除不平等现象,造福当代和后代人,就要在充分认识环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落实相关政策和行动。

      2.5 国际上对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经合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三个大型国际多边机构对中国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政策协调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专栏3对这些研究报告作了简要介绍。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两个规划周期以前提出的建议在今天依然适用,而且这些建议的实施变得更加紧迫。(未完待续)

      专栏3:国际上关于中国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1.经合组织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研究报告》(2006年)(25)指出,为改善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中国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提升获得良好环境服务的人口比例(包括安全饮用水、基本的卫生和电力设施等);二是加强对环境健康和风险信息的搜集;三是提高环境健康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频率和范围;四是健全公众获取一般环境信息的渠道;五是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六是政府需要加强与公众、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和伙伴关系,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世界银行的《中国2030年发展研究报告》(26)指出,到2030年,中国有潜力成为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实现该目标需要实施新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增强市场经济的基础,加快创新步伐和高效创新型体系建设,通过市场激励、监管、公共投资、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等措施,抓住“绿色”机遇,在就业、融资、高质量社会服务和可转移的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相同的可及性,从而使所有人享有均等机会和社会保障,确保地方政府有充足财力履行责任等。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7)从人类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认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人的发展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加强社会领域的治理将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治理结构和机制,中国将难以面对未来城镇化的巨大挑战。

      ①IPCC工作小组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3:物理科学基础认定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很明显,这在全球大多数地区都很明显。

      ②http://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index.phpmenu=1300

      ③见国合会2008年政策报告,《和谐社会的环境与发展》,第26页。

      ④http://china.org.cn/china/18th_cpc_congress/2012-11/15/content_27118842.htm

      ⑤参见国合会课题组报告,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⑥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⑦国东,康建成等.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0期。

      ⑧参见《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力量》,2011年国际商业报告第24页http://www.internationalbusinessreport.com/files/IBR_2011_CSR_Report_v2.pdf

      ⑨参见《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力量》,2011年国际商业报告第24页http://www.internationalbusinessreport.com/files/IBR_2011_CSR_Report_v2.pdf

      ⑩参见《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力量》,2011年国际商业报告第24页http://wwwinternationalbusinessreport.com/files/IBR_2011_CSR_Report_v2.pdf

      (11)参见《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力量》,2011年国际商业报告第24页http://www.internationalbusinessreport.com/files/IBR_2011_CSR_Report_v2.pdf

      (12)Wanxin Li,Jieyan Liu,Duoduo Li.Getting their voices heard:Three case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98:65-72.

      (13)Glibert,N.Green protests on the rise in China Nature,2012,488(7411):261-262.

      (14)数据来源:1995-2011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15)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

      (16)赵可,曹军骥,文湘闽.西安市大气

污染与城区居民死亡率的关系.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4):257-261。

      (17)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1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19)卢洪友,袁光平,陈思霞等.中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数量测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48-54。

      (20)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14。

      (21)参见国合会课题组报告: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18-243页。

      (22)方创琳,方嘉雯.解析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中国国情国力,2013,4:33-34。

      (23)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地理研究,2011,30(11):1931-1946。

      (2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2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6年,《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

      (26)世界银行,2012年,《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2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一)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