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质勘察工作在保证我国经济建设持久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是资源研究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保证勘察结果准确性是行业发展中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也得以逐渐实现,但是受到其起步较晚,很多操作技术和工作经验都相对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将其进行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现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地质勘察施工质量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研究;解决策略
1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分析
第一,工程地质勘察即对相应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评判,所涉及的专业性知识较广,整个勘察内容包含了地质测绘、勘探、实验、测试等环节。一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指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在明确其上述各项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信息对相应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做全方位的优化设计。在此期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提条件,必须对其报告编制内容的完善性及合理性做好全面检测,这是保障工程质量,提高相应施工企业投资效益的关键。第二,注重工程地质勘察内容、方法、工作量,对相应区域内场地地质信息进行大致梳理,明确地质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勘察时按照复杂程度做好分类,比如将场地按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做简单、中等、复杂场地分类,分类期间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种类、结构、岩石等做好实时划分,明确相应基岩分布及起伏程度,针对不良地质现象及水文地质条件做好全面跟踪记录,做好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侧重点划分,以此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能够完全达到预期要求。
2工程地质勘察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地勘报告质量不高。在工程地质勘察当中,地质勘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成果,其质量对工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没有重视地质部门的勘探报告质量,即使是一些小问题,也会对工程的地质评估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地质改造建议方面,如果产生一些偏差,省略了一些本该有的表格、文字或者图片比例不合适,都有可能导致专业人员无法从中获取应有的信息,缺乏参考价值。第二,勘探方法有误。合理的选择地质勘探的方法,对地质勘探的精确性有着决定性作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地质勘察结果的研究为基础,依照工程的具体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较好的地质成果,合理地选用一些先进的地质技术、勘探技术和手段,我国在实际地质工作过程中将地质勘探分为五个过程,也就是区域的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以及开发勘探。第三,工程地质勘察缺乏有效的监管。在前期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监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工程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勘探知识不足,会导致在勘探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监察单位避重就轻,没有重视勘探的过程和结果,只是有成果就可以,也会造成很大的问题。第四,缺乏专业的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工程地质勘察企业要加强对地质勘察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才能使得地质勘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素质高的勘察人才,而导致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解决地质勘察相关问题,降低了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进而给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带来隐患。
3加强地质勘察施工质量的解决策略
3.1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企业建设过程有效推进的主要保障,也是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的重要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文件,并建立一定的审查制度,对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并派遣人员进行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针对行业发展现状中准备工作不足和设计文本单一化等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审查制度,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研究分析,保证在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保证各项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在实际的施工开展过程中,也要保证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交流,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解决,要促进审查工作的具体落实,并要在保证实际施工无误后,对勘察报告进行撰写,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2选用正确的勘察方法
第一,磁法。自然磁场法主要是基于对地下自然存在的天然电场资源,通过测量地面上地电场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地下水及矿物的分布、储藏量等情况,在一定场合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目前只在水力坡度较明显、且埋藏不深的目标地物中发挥出了较好的作用。第二,瞬变电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不同时间里电磁波的变化情况来对目标地物进行检测勘察,主要是通过不同矿物的导电性能不同,从而感应出的信号不同,分析电磁场与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来对矿物的存储位置、深浅等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第三,地震勘探法。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析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不同地壳中的传播规律从而对地壳的岩石结构和构造等进行分析,这种弹性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震波。在这个过程中,把炸药作为地震源,在地表接收来自在各个地层界面上的反射地震波,从而分析地下地形的变化和地层分布的情况。
3.3加强地质勘察过程的管理监督
近些年来,地质勘察工作由原来的整体作业转变为分标段勘察作业。由于各个标段地质勘察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勘察工作的结果不统一,出现较大的误差,进而对工程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工程的有序开展,勘察管理人员要依据工程项目的勘察合同进行地质勘察,避免出现随意开展勘察工作的地质现象,要做好对地质勘察工作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实际工作中,要对施工选址中的所有地质勘察工作进行监督备案,由专门的监理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审查工作,避免出现虚假记录,违规操作等问题。另外,还要严格审查提交的地质勘察报告,对于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然后对勘察内容进行审核、论证、评价,必要时可以进行技术论证,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真实性、专业性。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监督管理不仅需要勘察单位自身的管理,还需要政府及相关监督部门的管理,从而有效促进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做好勘察队伍的建设工作
有效地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首先任务是加强勘察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需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招聘质量,提升录用人员专业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一线勘察队伍专业水平。(2)加强人员专业培训。为了更好地保证勘察人员综合素质,需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及时更新与完善人员知识结构,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保证勘察队伍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工艺,提高勘察质量。(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组建2支及以上勘察队伍,通过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对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勘察队伍工作热情,从而鼓舞所有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勘察工作当中,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4结束语
促进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高质量快速发展,首先需要相关人员明确行业现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增强人员素质等途径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增强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性,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地基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同时还要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媞.浅谈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21.
[2]张旭.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危害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26:86-87.
[3]刘承宏.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要点研讨[J].科技资讯,2014,1229:119+130.
论文作者:刘滋,张晨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地质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地质勘探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