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现代产业发展理论,判断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主要是从三次产业的分布去考察,即视全部经济活动中,第一、二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本地(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中的比重及相互关系的状态。根据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的理论,经济学家们建立了诸如二元结构模式、配第——克拉克定理、出口导向、进口替代等发展战略模式,并以此来检验某一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其基本特征。战后以来,香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即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取得了为世界所瞩目的经济业绩。其间,有增长也有衰退,有繁荣也有萧条,产业结构也在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下由以转口贸易为主到以制造业为重心进而到多元化,表现出演变的自身特点:
1.自由港式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基础。
现代香港经济,是建立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自由港式城市经济基础之上的。 由于地域狭小、 资源贫乏, 土地面积1070平方公里,宜耕地仅占9%,且大部分为山区, 因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在产业结构中一直处于低微的比重,没有一个时期占据重要地位并呈不断下降趋势,也没有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其他作用,不存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所以,香港从开埠以来,就是按照城市经济的产业演进规律发展变化的。
优越的地于位置与自由港政策,使香港在1841到1950年间持续发展了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城市经济。这是一个以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重心结构,随着五十年代末香港经济走上工业化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农业比重更是趋于缩小(在1%以下)。因而,现代香港经济, 从一开始就绕过了“二元结构”转换中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摩擦,是以五十年代初期贸易为主的城市经济型的产业结构为基础转化发展而来的。这一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与香港的母体中国也不同。
2.比较迅速地趋向后工业社会型产业结构。
按照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如果把一国或一地区作为经济单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工业社会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并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后工业社会则以服务业为基础,把商品的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有人称之为“空心化”经济,它的第一个主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是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管理、教育等。
根据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中的分布状况,香港产业结构从八十年代便开始了向服务型产业结构的转变,九十年代即呈现服务型产业结构状态。据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香港仅在金融保险地产商业服务业、运输仓储通讯业、批发零售出入口酒楼酒店业、社区社会个人服务业就业的人口,就占总就业人口的47.1%到1990年已达61.7%,这一结构与美、英、法八十年代初的结构相似,而高于日本、德、意等国。就此也可以说,香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迅速地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另外,后工业社会理论中的服务型产业结构理论,其服务业相对于农、矿业和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只指服务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而其它产业不过是它的辅助和为它服务,这种结构才是真正的“服务型”产业结构。据统计,批零、运输通讯、金融地产等第三产业主导产业群的生产总值,在1980、1990年两个时点上已分别达到72.8%和80.8%,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和根本,这一状况表明,香港的产业结构已改变了一定时期内二、三产来并重的局面,并已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服务业主导产业群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支柱,产业结构比较迅速地趋向后工业社会型结构状态。
3.随机性的产业结构演进道路。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转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干预式的产业政策规划形式,表现出产业发展的计划性和倾斜性;二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机制引导形式,表现出随机性和市场导向性。三十年代的大危机特别是二战以来,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被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所替代,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向,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以加强对产业成长或转化的干预,如日本著名的“经济振兴大纲”,新加坡的“产业发展指导”等。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比较明确的产业政策,所以其产业的转化顺序比较清楚,演进的目标也比较具体。
相比之下,香港产业结构的演进,几乎完全是借助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引导形式,带有明显的随机性。从根本上讲,这种随机性表现为产业发展对市场变化的被动适应,五十年代初期“禁运”引起的由转口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重心结构向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重心结构转化,七、八十年代大陆的开放、世界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及东南亚国家的同业竞争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均是对市场导向作用的适应结果。这种适应与转化,显示了香港产业结构的演进,完全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带有极大的随机性。这种演进,一方面迫使各产业及时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调整自身状态,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使各产业在世界市场高动变率的环境下,长期以来形成了高适应性的应变能力,使香港经济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中,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这种随机性的演进,使产业发展缺乏战略性的规划和指导,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主导产业、发展产业、成熟产业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很清楚,且每次结构的变化又都引起了经济的衰退、失业增加等等。更重要的是这种演进容易造成一些高投资、高风险、高产出的高科技产业的空缺或不足,影响未来结构的高级化,如八十年代世界掀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浪潮,而香港则反应迟钝。
造成这种随机性演进的原因,显然是港府长期以来,对整个经济运行实施的不干预政策,不干预已成为香港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4.世界市场导向性的产业结构演进模式
产业结构的演进成长,一般表现为产业同外部环境不断的能量交换过程。香港由于自身面积和资源的限制,耕地和矿藏既不能满足区内几百万人口的生活所需,也支持不了任何制造业的发展;内部市场狭小,限制了走依靠内需发展经济的道路。这种状况表明,香港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发展对外贸易。战后以来,香港以转口贸易为主导的产业形成和调整的过程。一直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通过国际比较利益的不断变化,驱动主导产业的更迭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形成了世界市场导向性的产业结构演进模式。具体地说,西方发达国家、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等市场的变化,牵动着香港主导产业的不断更迭和结构的演进。
香港从开埠到五十年代以前,中国国素是主要动力。五十年代初,联合国对中国的“禁运”导致香港转口贸易急剧下跌,迫使香港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开始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日、英等国家为主要目标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五十年代中后期,欧、美等发达国家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香港轻型化的制造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不但使香港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而且成为世界纺织品、钟表、成衣等的重要出口区,产业结构从第三产业重心结构转向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重心结构。八十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膨胀,中国的开放,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经济的发展,又一次推动了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制度条件,使香港的转口贸易重新崛起,在八十年代末期超过战后以来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港产品出口,使其迅速成长为世界性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大陆贸易、金融、制造业的基地,从而使其金融、航运、旅游、房地产、酒楼酒店等第三产业急剧膨胀,在产业结构中取代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重心结构的地位,促进香港产业结构实现了向多元化的转变。
香港产业结构的演进,总体上是适应世界市场导向的结果,但其中的中国因素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①转口贸易的两次巨大发展(战后到1954年的经济恢复,八十年代中国开放带来的转口贸易超过港产品出口),都是以中国的变化为契机的。②八十年代大陆的改革开放,为产业多元化创造了进一步的条件,首先是电子、玩具、成衣、钟表等制造业大举北移。据广东统计,仅珠江三角洲地带就有2.5 万家港商工厂或替港商加工的工厂,从业300万人,比香港制造业高峰时100万的从业人员高出3倍,而且这些产品的80%是由香港转口海外市场的, 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港、粤制造业“前店后厂”的跨地区一体化分工已经形成。其次,贸易、金融、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逐渐向内地和以中港交易为主,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内贸、地产、金融市场逐渐放开,将为香港多元化产业提供更广阔前景,以促进其向高级化方向进一步演进。
5.开放式的产业组织体系。
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如果不与外部发生联系,其结构的变动与维系便是封闭的:如果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与外部发生联系,其结构的变动与维系便受国外因素,如国际需求、国际资源、国际技术的影响,从而其结构便是开放的。事实上,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进程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本质上都是开放结构,但开放的程度有所差异。一般说来,开放度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产业的互依性。其基本标志是贸易体系和相关产业的结构状态。毫无疑问,香港的产业结构是开放性的。其产业组织体系也是高度开放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现代香港经济以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发展为契机,促进了外贸、带动了航运、金融、通讯、旅游等产业的跟进发展。而无论其外贸、航运、通讯、旅游还是金融,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面向世界市场,这是香港自身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因而是开放的;第二, 香港是个自由港, 特别是1981年以后,采取完全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外国投资不受行业、国别等的限制,可随意投资并享受与本港企业同等待遇,因而,所有的产业行业,都是开放的和可投资的,没有幼稚产业等等的保护政策。八十年代以来,外资在港投资活跃,以制造业为例,1955年,外国资本在港开办的工厂只有7家,到1987年达546家,32年增长了78倍,1986、1987两年,外国资本在港新增投资200亿港元。外资在港投资除增幅巨大外, 就投资而言,几乎涉及各个行业,较为集中的有金融、贸易、地产和制造业。各行业大量的巨额外资投入,必将引起其产业组织结构的国际化。高度开放的产业组织体系、国际化的产业组织结构,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合作与联系,利用世界经济资源,促进自身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组织的高级化。
6.轻型化的制造业结构。
制造业结构从部门关系上说,大致可分为轻型化、重型化和高加工度化三种结构状态。从要素投入方面看,则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大类,且大致对应着轻型化、重型化和高加工度化三种制造业结构状态。制造业的发展,一般都是从轻型化向重型化发展,再向高加工度化过渡。
按照工业部门分类标准,香港的食品、纺织、成衣、皮革及印刷为轻工业部门,化学、橡胶、金属装备、电机电子、运输设备为重工业部门。据对1947年至1989年制造业各行业工人就业分布状况统计资料的分析:①自1950年以后,香港制造业的工人就业集中在轻工部门,轻工部门就业占制造业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高于重工业13—32个百分点,且呈上升趋势,而重工业则呈下降趋势。五十年代以后的香港工业化,是以轻工业的发展为起点的。②六十年代以后,香港的轻工业人数一直占全部制造业总数的53%以上,而重工业工人数一直处于40%以下;而七、八十年代正是其它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重工业化时期,唯有香港一直热衷于轻工业,香港的制造业,走了一条持续发展轻工业的路子,没有及时实现向重型化和高加工化的发展和过渡。③从趋势上分析,香港制造业的工人数从1980年开始减少,人数由1980年的904763人减少到1989年的829723人,减少8.6%,其中,重工业就业人数由1980年的392802 人减少到331156人,减少15.7%,下降速度高出制造业总体水平的一倍。八十年代以来制造业的萎缩与重工业生产的下降有密切关系,重工的下降进一步促进了香港制造业结构的轻型化。
香港产业结构的上述特点,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开放式的产业组织体系,随机性的产业演变道路,引导各产业随着世界市场导向的变化,在世界经济的动荡中调整与发展。经过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的不同转化,迅速地趋向“后工业社会型”产业结构,由新兴工业经济开始迈向发达经济。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香港即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充分显示了自由港式城市经济对世界经济资源的高吸收能力和世界市场高变动的快速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将有力地促进香港迅速地迈向发达经济。□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转口贸易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世界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