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金亚玲,朱海骄

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 江苏南通 226005

摘要:目的:观察褪黑素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褪黑素1-3mg/d和度洛西汀60-90mg/d)及对照组(n=39,度洛西汀60-90mg/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评定其临床疗效,并在治疗6 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8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1、2周末,观察组 HAMD-17总评分及睡眠障碍因子、焦虑、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后,两组 TESS 评估分别为(2.91±2.21)分和(3.33±2.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褪黑素联合度洛西汀对伴有明显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褪黑素;度洛西汀;老年抑郁症

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特别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易出现压抑和孤独等负性情绪。老年抑郁症患者除了有典型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愉快感丧失等表现外,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顽固的失眠、多梦以及躯体的不适,比如心慌、胸闷等,这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而在以往的SSRI、SNRI类抗抑郁中,尽管也有部分抗焦虑、改善躯体不适的效果,但同时存有体重增加、头晕、乏力、便秘、尿频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你观察褪黑素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方案在老年抑郁患者中临床应用,从而优化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05月-2017年05 月收治的7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 - 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②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项版(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 item,HAMD -17)评分≥17分。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精神障碍者;②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者;③严重躯体疾病者;④既往有过敏史者;⑤有自杀倾向者。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共7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年龄6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褪黑素+度洛西汀)及对照组(n=39),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60-75岁,平均(54.8±11.5)岁;平均病程(2.8±2.3)月;HAMD -17评分(23. 9±2. 3)分;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60-75岁,平均(51.3±10.1)岁;平均病程(2.6±2.5)月;HAMD-17评分(24. 2±2.1)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度洛西汀联合褪黑素治疗,度洛西汀起始剂量20mg/d,每天早晨顿服,根据病情在2周内可加至60-90m/d,褪黑素起始剂量1mg/晚,根据病情在2周内可加至3mg/晚;对照组单以度洛西汀组治疗,方法同前;治程6周。

1.2.2 疗效及副作用评估

采用HAMD - 17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该量表包括7类因子: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根据 HAMD -17总评分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 %为痊愈,50%≤减分率< 75 % 为显著好转,25 %≤减分率<50%为好转,减分率< 25%为无效。有效率 =(痊愈患者数+显著好转患者数+好转患者数)/该组患者总数 x 100%。减分率=(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 x 100%。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 末 进 行HAMD - 17评定,治疗第6周末进行TESS评定。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 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8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HAMD -17 评分比较

治疗第1、2周末,观察组 HAMD -17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两组 HAMD-17总將在治疗第1周末均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阻滞、体重、日夜变化、认知障碍及绝望感方面,治疗后两组差异均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副作用的比较

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口干、嗜睡、失眠、便秘、头痛、恶心、脉率异常等,经卡方检验两组不良反应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观察组观察组出现焦虑不安3 例、失眠4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和1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治疗6周后,两组 TESS 评估分别为(2.91±2.21)分和(3.33±2.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讨论

褪黑素是一种由哺乳动物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有研究表明[1]它可随着昼夜节律的改变而改变其分泌量,在夜间其分泌量会逐渐增多,于凌晨2-4点间达分泌高峰,清晨急剧下降至低限,故此可推断褪黑素在睡眠节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此外,亦有研究表明[2-3]:褪黑素的分泌与年龄有关,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褪黑素下降最为明显,分泌量仅为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因此导致睡眠节律和多个系统功能紊乱。

对于老年抑郁患者,其睡眠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很多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睡眠障碍得到改善后其焦虑情绪、躯体化不适以及对治疗的信心都相应的得到改善。陈志鹏[4]、Lemoine[5]及Rondanelli[6]等人均曾有研究报道褪黑素能有效改善睡眠,且无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亦提示对伴有睡眠障碍虑、躯体化、焦虑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的同时联用小剂量褪黑素疗效更佳,安全性亦高。该研究中褪黑素的临床疗效可能与药物对失眠的改善作用以及能使患者快速恢复其较好的日间功能有关。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药物观察时间,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MARIA NGELAR,ANNALISA O,FRANCESCA M,et al. The effect of melatonin,Magnesium,andzinconprimary in somnia in long- term care facilityresidents initaly: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 l [J].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 11,59(1):82-90.

[2]代娟,李恒芬,曹素霞,等.老年抑郁症患者失眠与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285- 1287.

[3]刘扬华,刘诗翔.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概述 [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 12,7(2):143-146.

[4]阮志鹏,周金东.褪黑素治疗老年性睡眠障碍30例 [J].医药导报,2002,21(3):165.

[5]LEMOINEP. NIR T,LAUD0N M,et a1.Prolonge,d- releasemelatonin improves sleep quality and morningalertness in insomnia patients aged 55 years and olderand has no withdrawal effects[J].J Sleep Res,2007,16(4):372 —380.

[6]R0NDANELLI M,0PIZZI A,MONTEFERRARI0 E,et al. The effect of melatonin,magnesium,and zinc onprimary insomnia in long - term care facility residents in italy: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trial [J].J Am Geriatr Soc,20 11,59(1):82-90.

论文作者:金亚玲,朱海骄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褪黑素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金亚玲,朱海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