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苏南模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95(2007)01-0014-05
从昔日的辉煌到今日的分化和多元化选择,苏南模式经过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之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苏南模式。外向型经济的高歌猛进、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赋予了苏南模式新的内涵。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新苏南模式有其夺目的亮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和苏南模式一样,对于新苏南模式,学术界存在着诸多争议。因此,笔者将从新苏南模式的内涵、新苏南经济的特色、新苏南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试图对苏南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苏南模式的内涵及新苏南经济的亮点
所谓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也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对于新苏南模式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说,苏南经济进入了一个多模式,或者说,无统一模式的时代。因此,新苏南模式的内涵是丰富的,研究的视角不同,对其解释也不同。洪银兴认为,苏南模式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外向型经济、企业改制和城市化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企业联合和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由围城到进城四个方面。[1] 徐元明将新苏南模式的特征概括为“三为主一并举二化两分开”,即以股份经济(或混合型经济)为主、以集团型网络企业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传统加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并举;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政企分开,政经分开。[2] 而夏永祥则认为,新苏南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制度层面上的,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要实现由“强政府,弱市场”的体制格局向“强市场,弱政府”的体制格局转变。[3] 顾松年在三论“苏南模式的创新演进”① 的基础上对新苏南模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新苏南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两个率先”为目标,实行“五个统筹”;以推进城乡一体、区域统筹为重点,顺应国内外大势,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激活多元化市场主体,促进以消除条块分割为标志的大市场的发育完善;以现代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进一步开拓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四化”互动并进之路;把振兴县(市)域经济、破解“三农”难题与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结合起来,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办好园区经济与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以及结构调优升级结合起来,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优化配置科技、教育、文化以及人才资源结合起来;营造以信息化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高地,增强区域整体优势和综合竞争力。[4] 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求先富与共同富裕相衔接,人与自然相和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新苏南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苏南地区所形成的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资与民资并举,富民与强市兼顾的新型多元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新苏南经济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苏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大规模地向这一地区转移,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据最新统计信息,2006年前7个月,苏南地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75.77亿美元,同比增长63.24%。[5] 2006年前9个月,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00家,同比增长47.8%。其中苏州落户的最多,达到54家,增长50.0%,其次是无锡16家,增长45.5%,常州11家,增长175.0%,南京10家,同比持平,镇江9家,增长50.0%。[6] 与此同时,苏南地区出口额也快速增长,2005年苏南地区出口1108亿美元。在苏南5市中,苏州出口额、增长幅度均独占鳌头,出口728亿美元;无锡出口155亿美元。
这种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招商引资的发展模式,也加速了工业向园区和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大大加快了苏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2005年,苏南各市的城市化水平,南京76.3%、无锡67.0%、常州60.4%、苏州65.0%、镇江59.1%,均超过全省平均50.5%的水平。苏南地区已总体形成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2、民营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
经济全球化使外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苏南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明显增强。因此,苏南地区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2005年末,苏州市私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10.27万家,注册资金19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49.7%。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46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4%;完成工业总产值2900亿元,增长23.7%。[7] 常熟市2005年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01.1亿元,净增注册资本75.08亿元,新增超1000万元私营企业166家,均创历史新水平;民营品牌经济亮点纷呈,波司登、隆力奇、梦兰民企品牌入选首届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2005年无锡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15.1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总量的50.4%。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该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江苏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8]
3、富民与强市兼顾,县域经济独具特色
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使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苏南5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两个率先”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苏南的县域经济,独具活力和特色。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南京(23个)、无锡(23个)、常州(21个)、苏州(22个)4市有20个以上指标达到了省定时序进度,镇江有19个指标完成了时序进度。对照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值,苏州、无锡市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市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6个县级市。[8] 2005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730.03亿元、705亿元、678.78亿元、403.20亿元、300.10亿元和78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分别达到78553元、66365元、53595元、45151元、55937元、54896元,分别超过全面小康目标值24000元的2.27倍、1.77倍、1.23倍、0.88倍、1.33倍、1.29倍。根据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划分标准,这6市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苏南各市富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6809元、17078元、17203元、17100元、16670元、1611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519元、8395元、8418元、8328元、8401元、8539元,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全面小康标准。[9]
二、新苏南模式的隐忧
1、开发区的不断建设导致土地供应紧张,商务成本提高,并使失地农民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苏南经济的新亮点主要是外资大规模的涌入带来的,而外资青睐苏南地区主要由其区位优势以及低廉的商务成本决定的。国际产业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它永远在寻求最佳的性价比的地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区如火如荼的建设,苏南地区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都将使苏南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产生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开发区的建设侵占了大片耕地,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侵犯。据统计,新苏南苏、锡、常、镇、宁共有各类大小开发区数千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0多个,省级开发区30多个,其余的就是以各级政府名义创办的。开发区小辄占地十亩二十亩,大辄数千亩。苏州仅2003年上半年,就占用农地8.6万亩,然而与此相配套的就业、保障、赔偿等却迟迟跟不上,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两头在外”的模式使苏南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难以实现
多年实践证明,外资在推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外资企业更多的是起加工车间的作用,其研发基地、核心技术及市场销路都由外资掌握,因此这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使苏南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生产附加值偏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外资企业无法很好地与本地企业配套,也未能孵化出高科技的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在一定意义上并未实现。虽然世界上许多大的跨国公司落户苏南,但由于苏南地区自身产业结构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很难在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中,抢占有利地位。
3、苏南地区外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地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为了吸引外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为15%,而国内企业所得税却按33%的税率计算。外商投资企业还能享受从赢利之年起,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享受到的超国民待遇对本地企业构成了不公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地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4、“强政府”的影子仍然存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苏南各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竞相提出优惠政策,压低底价,不惜损失地方的财政收入,苏锡常三市的机场之争更是地方利益主导下政府间恶性竞争的鲜活例子。在城市定位和产业分工上,苏南5市存在着明显的趋同现象,城市的发展战略雷同(见表2)。长三角一体化虽然多次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新苏南区域协调仍是任重而道远。
三、新苏南模式的创新方向
苏南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坚持改革创新,大胆走出了一条以园区经济为载体,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路子。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并不是模式本身带来的。正如吴敬琏所说,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由改革本身带来的,而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所造成的。关于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孰优孰劣的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而如今,两者彼此汲取营养,相互学习,经过发展和创新,各自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因此,作为一种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在发展中不断创新。针对苏南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未来的时期内,苏南地区应当继续深化改革与创新,以苏南人的勤劳与智慧使苏南的明天更好。
江苏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提升苏南的竞争力,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中心城市竞争力、体制竞争力,率先在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高度市场化四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苏南地区发展的新跨越,当好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苏南地区要实现这些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与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一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封闭起来发展,只有充分利用科技要素全球流动的特点,加强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才能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与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一起来。苏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固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就不排斥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而是应当注重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把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1)充分利用各类开发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载体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更广领域内加速二次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新材料和软件等优势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提升,促使外资“浮萍经济”落地生根,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经济。
(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培养企业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苏南制造”向“苏南创造”的跃升。进一步吸引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向苏南地区集聚,突破一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3)实现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成功的明星企业,明星企业越多,国家竞争能力越强。目前,苏南制造业仅处于“品牌商-主要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分包商”这一垂直一体化供应链条的低端,在生产技术上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这是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弱、名牌产品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江苏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的吸引力,培植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信誉好的中国名牌产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
2、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方式
苏南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苏南不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针对发展过程中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苏南地区必须走集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实行集约化开发,提升开放型经济的集聚度。针对国家对开发区的治理整顿,以及江苏省开发区地域、政策优势逐步弱化和开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及时调整开发区建设发展思路,从外延的拓展向内涵的提高转变,重点以建设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海关监管区域为突破口,提升开发区的功能开发,努力建成一批特色开发园区,打造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开发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2)改变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方式,实行绿色GDP指标考核,即在重视GDP增长水平的同时,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加强对于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苏南各县市之间的合作,努力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激励制度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启动并支配循环经济持续运转不能靠人们一时的激情和美好的愿望,而必须依靠其内在的利益机制推动。在苏南不同市县的行政板块仍在制约城市圈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企业集团的跨区域组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协调行政区经济的现实利益,包括创新现存制度、完善地方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推动地方政府合力培育区域统一市场、实现从非制度性合作逐步转向制度性合作以及探索创新区域内城市合作形式等一系列的问题。各市县、市政府必须协同实施改革与发展的区域统筹,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导向和综合调控,谋求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推进从市县、市相互摩擦走向区域合作,以求在苏南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中实现苏南“两个率先”的目标。
注释:
①顾松年.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J].江南论坛,2000,(12);向区域经济模式拓展延伸——再论苏南模式的创新演进[J].现代经济探讨,2001,(7);从城乡经济协同转型中再创苏南领先优势——探析苏南模式的区域化演进[J].现代经济探讨,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