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黄华春

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按照自愿原则和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和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生长抑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对比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科危重症,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肝硬化所致,后者是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和十二指肠、胃溃疡出血所致。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上消化道出血,都有着病情危急、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的特点[1],均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症状,这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生长抑素、奥美拉唑、凝血酶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2例,将其分为2个组别。观察组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5.6±5.2)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46.1±4.8)岁。纳入标准:患者年龄超过18岁,且自愿参加本研究,能够做到按时用药;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排除标准:存在呼吸道出血或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者;对凝血酶、生长抑素或奥美拉唑过敏者;精神病者。两组间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先给予其院前急救处理,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气道是否通畅,如果出现气道阻塞,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开放处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窘迫的情况,对于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的患者,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处理。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吸氧并补充血容量,以改善组织缺氧缺血状况,确保呼吸道畅通[2]。在给予患者急救治疗,稳定生命体征后,观察组采用凝血酶、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具体方法:使用生理盐水将3mg生长抑素稀释到600ml,静脉给药,每12h用药1次,持续治疗3—5d;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5mg,每12h用药1次,持续3—5d;首次用药凝血酶剂量为600U,后均为300U,使用30ml生理盐水稀释,口服给药,待出血症状停止后停药。对照组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出血时间和再出血率;统计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

显效:用药48h内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有效:用药72h内呕血、黑便等症状基本消失,血压趋于正常,血红蛋白量明显恢复;无效:用药72h后症状均未改善,血压及血红蛋白量未恢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χ2检验,表示为n(%)。测量数据用t检验,表示为 ±s。当P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分别为(8.0±1.3)h、2.38%(1例);对照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分别为(10.5±1.8)h、17.5%(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恶心2例,呕吐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中恶心1例,呕吐1例,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高于屈曲韧带,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肠等区域,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上述部位严重病变,如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管炎,导致出血时间短,并且总体循环体内出血量约为血液的20%[4]。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为呕血、黑便,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发生贫血、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数量明显减少、红细胞积压改变等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胃酸分泌有着直接的联系,酸性环境下会导致胃黏膜糜烂,致使环境缺血缺氧,导致溃疡持续性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患者危害较大,需要在急诊时给予患者急救处理,并给予患者适当的急诊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

奥美拉唑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是效果较慢,还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凝血酶是丝氨酸蛋白酶,其与血管组织相关的因子相关。生长抑素的作用是抑制胃泌素的释放,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减少血液流向器官,同时降低血管压力,减少胃肠壁血液的渗漏,从而有效控制出血量,缓解出血症状。此外,生长抑素还能促进上皮生长,加速溃疡面和创面的愈合。奥美拉唑、凝血酶和生长抑素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止血效果,在短时间内迅速纠正患者体内环境失衡情况,缓解临床出血症状,同时能够延长药效作用力,起到彻底止血的作用,预防再出血[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总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志刚,陈奕金,汪福群.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9):89-90.

[2]吴彦彦,李丽平.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142-143.

[3]刘卫军.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6):82-83.

[4]史永梅.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97-98.

[5]权日锋.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01):100-102.

[6]薛明,郭喜田,张立军等.经导管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04):445-447.

论文作者:黄华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急诊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黄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