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业绩辉煌--“八五”乡镇企业报告_农民论文

精益求精,业绩辉煌--“八五”乡镇企业报告_农民论文

生机勃勃 业绩辉煌——乡镇企业来自“八五”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机勃勃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八五论文,业绩论文,辉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迎来了加快改革、发展和提高的又一个春天。

——1991年,经过三年治理整顿之后,乡镇企业开始转入“快车道”。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把乡镇企业称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优势之一。1月,国务院以国发(1992)19号文件,批转了农业部关于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报告。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11月,国务院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把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一个战略重点。

——1993年,国务院以国发(1993)10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9月,国务院第一次召开了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总体布置。

——1994年,李鹏总理在给全国乡镇企业表彰会议的贺信中强调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奔小康、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方案》,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乡镇企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开拓进取,全国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成就与贡献:引起举世瞩目

“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1990年——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从9581亿元增加到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57%增加到75%。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从2857亿元增加到8600亿元,净增5743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新增部分的90%,巩固壮大了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促使农村经济走向全面繁荣。

——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1994年,乡镇企业从业职工从9264万人增加到1.2亿人,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736万人,年均净增547万人。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90年的22%提高到1994年的26.6%。5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60%来自乡镇企业。1994年平均每个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为3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元的27%。乡镇企业越来越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收入来源。正如李鹏总理指出的,“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性,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吃饭要靠农业生产,致富要靠乡镇企业。”

——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一是乡镇企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运输、供销等服务,直接支援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二是为农业注入了大量资金,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1990年—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其中1994年为165亿元。三是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为农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如天津的大邱庄、北京的顺义等一些乡镇、县(市)已经靠乡镇企业的扶持和带动,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农民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过程。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一方面,推进了国家工业化进程,到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另一方面,推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一大批新型农村小城镇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迅速崛起。目前全国已有小城镇5万多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小城镇达5467个,江苏的盛泽镇、天津的大邱庄镇、浙江的龙港镇、广东的容奇镇等小城镇建设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些小城镇不仅成为当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而且有些小城镇农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和生活环境优于城市,展示了农村城市化的美好前景。

——成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农民整体素质的物质保证。1990年至1995年乡镇企业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资金达715亿元,其中1994年为135亿元,发展了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交通运输、民政优抚、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等各项事业,解决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乡镇企业把现代工业文明注入广大农村,促进了农民的知识化、专业化,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二、三产业大军,正在完成由传统农民向现代产业工人的伟大历史性转变,这是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

——成为增加各级财政收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乡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一个新的迅速扩大的增长点,它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2586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1500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4.6%上升到30%(按可比价格算)。5年来共上缴国家税金4133亿元,其中1994年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5181亿元)的31%。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县(市)、乡(镇)财政收入的70%-80%左右来自乡镇企业。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399.7亿美元,出口商品交货值为3398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成为稳定农村、稳定社会、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重要因素。农村要想稳定,必须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就业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避免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给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乡镇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壮大了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稳定农村、稳定社会、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坚实经济基础。事实证明,哪里乡镇企业发展得好,哪里的社会治安状况、农民精神面貌就好。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于保持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成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发展和繁荣城乡市场的有生力量。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日用消费品生产到工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及各类服务性行业,无所不包。一方面,为城乡市场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有效供给,起到了平抑物价、遏制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目前乡镇企业的许多产品已占相当比重,如原煤占45%,水泥占40%,服装占80%,中小农具占90%,砖瓦占95%;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创造和发展了一大批各类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商品市场。如浙江绍兴柯桥的轻纺市场、辽宁海城西柳的服装市场、江苏盛泽的丝绸批发市场、河北辛集的皮毛市场、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等等,都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涌现和扩大,使生产和流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队伍。乡镇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去,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的灵活机制,如自主经营的决策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机制,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自负盈亏的约束机制,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等等。总之,乡镇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生产要素配置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它的发展是广大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是符合国情、顺乎民意、符合规律的历史必然和战略选择。

特点与趋势:预示美好明天

“八五”期间,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和提高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以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单纯以乡村集体所有制形式发展乡镇企业的格局被打破,广大农民从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展新的公有制经济,在继续巩固发展乡村集体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联户办、户办、股份合作办、合资合作办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创造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大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形成了以集体企业为主导,其他经济成份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的所有制结构。199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构成中,乡村集体企业占67%,其他经济成份占33%。从发展趋势看,其他经济成份发展较快,各种经济成份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也较为明显。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或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滚动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或通过联合、兼并,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聚合,扩大企业规模,形成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的企业。1994年统计,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000多家,创造的产值、利税,均占全国乡镇企业总量的10%以上。江苏省符合国家大中型企业标准的乡镇企业就达502家。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不仅是规模大,而且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骨干带头作用。

——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开发新产品。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60%左右的专利技术被乡镇企业购买使用。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产值贡献率达45%,比1990年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在注重积累、总结自身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国70%以上的乡村集体企业完成了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提高了企业素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1995年二季度有关部门抽查表明,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达到75%,优质产品稳定率保持在95%以上,涌现出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1995个一季度农业部首次推出100个中国乡镇企业名牌产品。1994年乡镇企业产销率为92.6%,实现利润总额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乡镇企业资产利税率为20%。

——企业改革由内部制度改革向产权制度改革等深层次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乡镇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一是进行股份合作制试点,全国已有20多万家乡村集体企业通过试点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有效地明晰了产权,迅速聚集和优化配置了生产要素,理顺了政企关系,完善了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二是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越来越普遍,并以资产为纽带向集团化发展,1994年全国性的企业集团已达200多家,省、地级企业集团大批涌现,较好地发挥了龙头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的优势,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三是企业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等项改革措施配套进行,盘活了存量资产,使现有生产能力得以充分释放,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外向型经济成为发展的强大牵动力量,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时开拓。目前全国乡镇企业出现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全方位开放,外资、外经、外贸一齐上的新格局。不仅表现在外向度迅速提高,而且相当一批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素质。1994年全国乡镇出口企业达13万家,已有320多家乡镇企业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乡镇三资企业达2.94万家,利用外资156.85亿美元;到境外办企业886家,投资总额25.64亿美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引进了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带动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农业的支持从单纯的资金补农建农向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转变,逐步与农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过去乡镇企业对农业的反哺主要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形式,在资金上支援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目前,除了继续加大对农业资金投入外,其支持方式正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带来的效应越来越显著。以农产品加工、运销、储藏等乡镇企业为龙头,组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集团和“公司+农户”型贸工农综合体,使农民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种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使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有利于农业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好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使乡镇企业与农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互为依托、互为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一方面国有企业生产的设备等工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相当份额销售给乡镇企业和职工,这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乡镇企业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场地、廉价劳动力、原材料、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目前乡镇工业为国有工业的配套率在4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各自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各种经济联合越来越普遍,使国有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优势与乡镇企业的机制、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中型乡镇企业与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型乡镇企业与中小型城市企业一起,构成了我国大中小相结合的、较为合理的企业结构。总之,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依托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的格局开始形成。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已逐步形成共识。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规划,制定政策,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在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发展,基本上扭转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的局面。目前全国已建或在建各类乡镇工业小区4万多个,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减少了公共设施投入,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聚集效应,尤其是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1994年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达13%,第三产业从业职工所占比重达19.5%。同时也避免或缓解了农村工业化过程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东西合作普遍得到重视,从上到下正在努力推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国务院1992年底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加强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1993年专门作出决定扶持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农业部批准已经建立了12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小区”,向农业银行推荐了100个示范项目,东西合作项目储备、干部交流、人才培训等工作正在积极进行。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制定了“西进计划”。河南、内蒙古、陕西、黑龙江等中西部省区积极选择项目和工业小区,主动与东部地区结对子、搞联合。不同地区间乡镇企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不仅推动了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提高。1994年乡镇企业产值增长速度比东部地区高出20多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正在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展的要求,涌现出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乡镇企业家和专业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利用各种形式招聘人才的同时,逐步把人才开发的重点转到培养、造就自己的人才队伍上来。1994年已评选出1000名全国乡镇企业家。各省、地、县也命名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家。在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一支宏大的管理、财务、技术、供销等人才队伍,其中乡镇企业财务人员40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260万人,中级职称以上的60万人,供销人员800万人。

困难与问题:逼出发展新路

“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在改革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资金严重紧缺。乡镇企业贷款在全国贷款总额中所占比重太小。1994年农业银行总行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仅为158亿元,仅占国家全部信贷规模的2.2%。1995年为160亿元,即使加上信用社和其他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每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社会贷款余额的比重只能占到8%左右。这与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要求也不相符。

——企业税负加重。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上交国家的税金陡增,1994年为1592亿元,增长50.33%,占乡镇企业利税总额的41%。从1994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发票作为抵扣增值税的凭证,但不允许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下乡镇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其产品销售因不能使用含税发票而需要由买方单位抵补增值税,严重影响了产品销售和经济效益。大量乡镇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失去生存和发展条件。

——社会负担沉重。乡镇企业除了交纳国税、地税和承担以工补农建农、农村各项社会性支出等费用外,更有一些不合理负担。据我部乡镇企业负担调查初步汇总结果看,目前乡镇企业的各种规费项目达50多种。其中企业能够承受的合理负担占44.6%,企业难以承受的合理负担占5.4%,不合理负担占50%。

——机制亟待完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更强,机制优势相对弱化,尤其是原有乡村集体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明晰产权,实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目前还正处在探索之中,有许多难题和关键环节没有突破。

——管理亟待加强。一些乡镇企业存在财务混乱、产品质量差、安全措施不到位、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亏损不容忽视。1994年乡镇企业亏损面为11.38%,比上年增长1.65%;亏损额为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6%。

为了克服乡镇企业面临的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要寻求新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之路,这就是:注重质量效益,坚持发展提高。也就是要继续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政策,把乡镇企业的发展转到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整体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乡镇企业高效、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精益求精,业绩辉煌--“八五”乡镇企业报告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