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_行为经济学论文

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人论文,基本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5-0012-07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假设一般被称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有两个基本特征:利己与理性。利已是对人性的抽象,即个人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而理性则是人实现最大利益的认知或行为能力。西尼尔曾把“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的人当作政治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命题之一[1]46,而经过进一步抽象或公理化的经济人则成为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支柱,成为不同学者甚至不同学派理论研究的共同出发点[2]。

但是,当前针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却越来越集中在它的经济人假设上,很多人把主流经济学的失败归因于它的经济人假设。费尔等指出,正统理论在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公共物品和社会规范时显得无能为力,如果坚守利己人的假设,经济学在这些领域就不可能取得进步[3]。主流经济学承认经济人假设是一个关于人的局部的、简化的假设[4],但是仍然相信它是一个有用的假设[5],甚至有人指出,即使关于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假设有误,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6]。

但是,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边缘,通过局部改变或放宽经济人假定,一些学派在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无能为力的或视野之外的问题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弱理性”概念建立了一套关于契约和组织的理论,而演化经济学则吸收了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和关于“满意”的学说,用进化论的方法建立起了一套分析组织行为和演变的理论。我们认为,这些学派对经济人假设的改变和放松的方向是“回归真实”的,因此他们的理论也是回归真实的。而行为经济学则试图从更多的方面回归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特征。行为经济学通过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利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发现人的行为与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存在诸多偏差,这些偏差是如此的广泛和必然,足以导致主流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偏离。

Mullainathan和Thaler(2000)把行为经济学揭示的人的行为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有限利己”、“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7]我们把行为人的这些特征概括为“行为经济人”假设,行为经济人的这些特征分别对应于经济人的“完全利己”、“完全理性”、“无限意志力”。本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分析行为经济人这三个特征的具体含义并简单讨论它们的理论意义。

一、有限利己

在现代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意义在于为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目标,如利己人性产生追求自身利益的目标,利他人性产生尊重他人利益的目标,多重人性则产生多重目标。因此我们与其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假设是人性利己,不如说它的根本假设是把追求自身利益看作是人的唯一目标。经济学中的利己人性假设是从古典经济学那里演化而来的,但是利己人性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有极端化的趋势,人逐渐被想像成是无限利己的,利己成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而多重人性一直不能为主流经济学所容忍,因为他们认为这会破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且指出利他主义这些东西应该交给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去研究。对形式的科学和完美的痴迷,使主流经济学从根本上违背了科学的精神,阿马蒂亚·森批评说,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由于忽视了能够影响人类行为的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而出现了严重贫困化现象,经济学研究与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分离使它失去了用武之地[8]。

在人性上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同时也是行为经济人的第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有限利己”。有限利己不否认利己是人性的一种重要方面,但是人性中还有利他主义的成分,即使在经济活动中也是这样①。作为对人的一种局部假设,行为经济人主要对经济活动中多重人性的意义感兴趣。由于不同的人性假设产生不同的行为目标,所以有限利己的人性假定必然产生多重的行为目标②。

那么,经济活动中利他主义存在的证据何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对市场经济的说明就可以回答这一点,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纠正过度自私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道德的重要动机和基础就是利他主义③。利他主义在家庭经济、公共物品等领域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利他主义者会使外部性内在化,有利他主义成员的家庭将会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传统经济学在不能回避利他的讨论时,通常的做法是将利他主义置入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纯粹经济人的狭隘。但是效用概念表达的是个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利他主义体现的是获得效用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效用最大化的解释无法捕捉到利他主义的真正本质[4]。行为经济学认为利他主义是由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造成的,不计较个人效用的计算,排斥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本收益的权衡,因此就不能进入个人效用函数,不能用效用最大化的模型分析。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把他人的效用满足置入个人效用函数的办法代替有限利己产生的多重目标,除了追求自身利益之外,我们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基于利他主义产生的目标是公平。公平、公正作为社会目标并不陌生,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平与公正,即便是在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也会不断地采取措施强调并保持社会的公平。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发现,我们可以把个体行为中的公平目标概述如下:当人们追求的自身利益是以他人利益损失为代价时,虽然在合理合法的限度内,也不会无视他人的感受,因此经济的均衡状态包含了一定的利益让渡。人们不仅愿意公平待人,并希望得到公平对待。

当然,人们追求的公平并不是一个虚幻的目标,而是有具体的含义,人们具有一套评价公平的指标体系。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是根据参考交易来评价公平的[12]。参考交易是过去发生的某次交易,这次交易中的价格、公司利润就分别是参考价格、参考公司利润。调查发现,如果当前交易中的价格高于参考交易价格或公司利润高于参考交易利润,消费者就认为这次交易是不公平的,并会采取措施,如拒绝购买惩罚交易者。行为经济学的说明不仅止于此,它还探讨了人们追求公平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并分析这些规律的经济后果。

人们根据参考交易而不是交易的绝对值把结果解读成收益或损失,科尼曼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们对实际成本比对机会成本更敏感,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所以削减工资被解读为损失而被视为不公平,而不能抵消通货膨胀的名义工资上升则被视作收益,从而被接受。另外,消费者认为厂商因货物供不应求而提高价格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时厂商获得了超过参考利润水平的利润,然而在厂商因为成本提高而利润将跌到参考利润水平之下时提高价格却是可以被接受的。当厂商成本下降时,价格下降的程度即使远小于厂商成本下降的程度,消费者也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因为任何低于参考价格水平的价格下降在消费者那里都被解读为收益。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消费者愿意与厂商共担损失,却不在乎是否与厂商共享收益。那么,在给消费者提供商品的一方,公平是被自觉遵守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传统经济学习惯用强制力量(包括市场与政府)来解释某些公平原则被遵守,而行为经济学表明,即使没有强制力量,公平也会存在。科尼曼等人对小区超市的研究表明,即使消费者为获得其他超市的公平价格需要付出显著的正的成本,小区的超市也不会将价格提高到公平价格之上。

行为经济人的公平目标在产品市场有显著的经济含义。(1)当某产品市场产生超额需求但没有伴随着成本增加时,市场在短期内不会出清;(2)如果一个供应者提供一组商品,这一组商品有不同的需求但并不与相应的成本变化有关,那么价格最高的商品就会发生短缺;(3)相对于需求,价格变化更容易受成本变化的影响,相对于成本下降,价格变化更容易受成本上升的影响;(4)在市场营销中,价格下降更倾向于采取打折的形式。

同样可以把公平的目标引入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如阿克洛夫就将公平引入对雇主与受雇者的行为分析,解释了劳动力市场的非出清现象[13]。

二、有限理性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包括下面三个含义:(1)对认知对象有完全解读的能力;(2)具有稳定一致的偏好;(3)在不确定条件下,根据期望效用评价选择对象。

赫伯特·西蒙第一次对主流经济学理性假设进行系统的评判,他认为在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中,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只有有限的计算和分析能力,无法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来计算并得到最优选择。经济学的重要研究任务就是描述人们的行为模式,刻画他们如何形成决策,从而决定自己行动的过程。行为经济学从研究人的行为出发验证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对应于完全理性,有限理性也包括如下三个含义:(1)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启发式偏差;(2)人们的偏好也并不总是稳定一致的;(3)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用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揭示的过程来评价效用。

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发现,人们在认知对象时往往走思维捷径,而走思维捷径在简化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效率的同时却极易造成认知的偏差,这些偏差并不是偶然的、可以忽略的,而是会导致明显的经济后果。科尼曼等讨论了三种常见的“思维捷径”[14],并分别讨论了它们可能造成的启发式偏差,分别是:(1)代表性,指人们在判断甲、乙两事件的从属(或因果)关系时单纯从两事件的相似程度出发,这会导致人们对先验概率不敏感,对统计样本不敏感,在进行判断时忽略掉不熟悉或看不懂的信息;(2)可得性,指人们往往依靠最容易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这样的话,可追溯性强的、明显的、容易得到反应的信息更容易影响人们对事实的判断,而那些相对隐晦、不熟悉的信息则常常被忽略掉;(3)锚定效应,指人们在调整估值时无法摆脱初始估值的影响,从而造成最终估值不准确,人们倾向于高估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而低估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估值的心理置信区间往往过于狭窄,从而导致在估计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分布时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偏好关系满足完备性和传递性,那么该偏好关系就是理性的。特沃斯基和泰勒认为偏好要满足理性还有一个隐含的假定,就是程序一致性,指人们在评价不同的对象时使用同一标准、同一程序[15]。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偏好关系中存在着经常性的偏好逆转现象[16]。如对两张彩票给予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个人对这两张彩票就可能具有截然相反的偏好关系,这种现象称为偏好逆转。

特沃斯基等认为偏好逆转的关键原因是人们在偏好评价过程中违反了程序一致性这一主流经济学的隐含假定,这表现为人们倾向于给回报率很高但可能性很小因而期望值较低的选择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另外,人们面对的选择对象的集合也会影响人们对两个对象的偏好关系[17]。以若干人为实验对象,用x、y表示两个选项,P(x,y)表示这群人在x、y之间选择x的比例,P(y,x)表示这群人在x、y之间选择y的比例。如果P(x,y)>P(y,x),这说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x优于y。现在引入另一个选项z,并且满足P(z,x)>P(x,z),即对大部分人来说z优于x。现在把这三个选项放在一起,实验发现P(x,y,z)<P(y,x,z),这说明人们在x、y之间的偏好关系变成了y优于x,偏好在x、y之间发生了逆转。

预期理论是行为经济学最为人熟知的理论模型,由科尼曼和特沃斯基最早提出[14]。我们通过与期望效用理论比较来说明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经济学发现,决策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评价有下列特征。第一,决策者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收益的绝对值,而是相对于某一参照水平的相对值。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u(x)=v(x)。第二,人们面对收益和损失时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在面对收益时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却是风险喜好的,于是,预期理论得到了一个S型的效用函数,在参考点之上它是凹函数,在参考点之下它是凸函数。另外,对于效用函数v(x)来说,同等数量的损失和收益,前者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后者带来的满足,即令x>0,有-v(-x)>v(x),这造成的一个后果是参考点之下的效用曲线要比参考点之上效用曲线更陡峭,预期理论的效用函数曲线如右图所示。第三,决策权重函数π(p)是关于p的单调递增函数,在0和1两点不连续。科尼曼和特沃斯基发现,人们倾向于给小概率以相对较大的权重,而给大概率以相对较小的权重,即对于某个小概率,因此决策权重函数表现在坐标轴上是一条由上方穿过45°线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至此,行为经济学证明了人们不具有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理性,人们认知能力、偏好和效用评价都与完全理性模型有偏差,因此人们不存在理性预期。但这并不说明人类的认知活动就无规律可循,如上文所述,行为经济学已经发现了人类认知活动的许多规律,这些规律是行为经济学建立以现实为基础的理论模型的依据。

预期理论的效用函数曲线

三、有限意志力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完全意志力假设是隐含的,在完全理性前提下,人的行为是和最优化条件相一致的,人们具有完全的自我控制能力,以至于能够严格地、无偏地按照最优化的条件行动。

引入意志力问题分析的一个著名例子是“圣诞节储蓄俱乐部”。“圣诞节储蓄俱乐部”的成员为了准备圣诞节的花费,每周在这个俱乐部储蓄一定的金额,然而只有在圣诞节到来前夕他们才能将钱取出,而且俱乐部并不为成员的储蓄付利息,或者只付给很低的利息。据说,“圣诞节俱乐部”在西方相当流行。

传统经济学在分析“圣诞节储蓄俱乐部”时不得不将“意志力”(Willpower)这一他们抽象掉的因素拿出来[18]57,说薄弱的意志力可能造成损失,从而把对这种损失的规避放在成本收益框架之中分析。从根本上说,用一个前提假设是无限意志力的框架来分析意志力薄弱问题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得出两个结论:(1)由于人们并不存在无限意志力,人们会存在自我控制的问题;(2)人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我控制问题的存在,从而会采取一些规则来约束自己。这就是行为经济人的有限意志力特征。

行为经济学为了将意志力问题纳入经济分析框架做了很多努力。泰勒和谢夫林建立了一个两重自我模型[19]。这个模型把人看成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中包含了一个计划者(Planner)和一个执行者(Doer)。计划者关心的是此人一生的效用,而执行者只关心此人的当期效用,因此,若计划者没有措施控制执行者的行为,在“健全”资本市场前提下,执行者将通过举债,从而在第1期就消费掉他一生的收入。因此计划者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如修改执行者的偏好或改变其动机;运用规则改变执行者在进行选择时的行为约束等。但是,计划者这样做是有成本的,计划者对执行者的影响将在某个临界点失效,因此,自我约束问题将一直存在。拉宾等则通过将行为变量引入传统的贴现效用模型来分析自我约束问题[20]。用β表示人们偏好的不稳定性,引入经典的贴现效用模型,从而得到:

其中U[T]表示未来各期效用贴现到第1期(包括第1期)的效用总和,u[,1],u[,2],…,u[,T]分别表示第1,2,…,T期的即期效用,δ仍然是经典贴现效用模型中的贴现率。上式表明人们在第1期对未来各期的效用评价不仅取决于贴现率,还取决于行为变量β,当β<1时,未来效用对现在而言变得更小,这时即使经过贴现调整后,人们对现期的消费偏好也可能大于对将来消费的偏好⑤。

有限意志力的存在将导致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说“生命周期假说”不再成立。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21],人们能够事先估计其一生的收入,然后通过合理安排消费和储蓄来平滑一生的消费,从而达到一生的效用最大化。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假定一个存在两期的人,如果他在第1期收入较低而在第2期收入较高(如律师),那么他将在第1期通过举债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而在第2期还债;如果他在第1期收入较高而在第2期收入较低(如篮球运动员),那么他将在第1期削减消费进行储蓄以维持第2期较高的消费水平。遗憾的是,人们的行为并非如此。数据表明,个人的消费水平和收入呈现很高的相关性,随着退休后收入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会减少,因为退休前的储蓄不足以维持过去相同水平的消费。泰勒和谢夫林引入了自我控制变量修正了“生命周期假说”,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假说”[22],主张通过外部干预来平滑个人一生的消费,养老金等外部干预储蓄计划,对最大化个人一生的效用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行为经济人能否成为经济学的有用工具不仅取决于它是不是更接近于真实世界中的人,还取决于它是否适合于经济理论的求证和推理,后一个条件是纯粹技术性的。经济人首先是由于特别适合于经济理论的求证和推理而被现代经济学家所青睐,所以,行为经济人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注重规范化,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于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这也许应该作为行为经济学在基础理论方面深入研究的重点。

收稿日期:2006-06-14

注释:

①作为减少个体“适应性”的利他主义如何能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存在下来,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但超出了本文要论述的范围。有很多阐述利他主义在演化过程中产生并保留下来的模型[9]。

②贝克尔将利他主义纳入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框架,因为利他可以产生效用满足的结果。因此人类本性还是利己的[10]。贝克尔在分析这些问题时仍然使用了“行为最大化,稳定的偏好,或隐或显的市场均衡的假设”[10]1,因而事实上否定利他主义在传统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含义,行为经济学并不满足于此。

③休谟将道德看成是社会的一种契约,分为两种,一种道德契约是基于自利的打算,一种道德契约则是基于同情心[11]。

④此式是关于意志力问题的较为简单的模型,在较为复杂的模型中贴现率不再被视为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量,意志力问题体现在贴现率的变化规律中。

⑤修正的贴现效用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偏好逆转现象并能预测自我控制问题的发生。假设某人只能就影片1和2选择其中之一观看,影片1对他的效用是4,将在第2期放映,影片2对他的效用是6,将在第3期放映,并假设此人的δ=1,β=0.5,那么在第1期,两部影片对他的效用分别是U[,11]=0.5×4=2,U[,21]=0.5×6=3,所以在第1期,他会决定等到第3期观看影片2,然而到了第2期,两部影片对他的贴现效用分别变为U[,12]=4,U[,22]=3,这时他的决定会是在当期观看影片2。于是,利用修正的贴现效用模型,我们在第1期就能预测到此人将无法控制自己,做出次优的选择。

标签:;  ;  ;  ;  ;  ;  ;  ;  ;  ;  ;  ;  

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_行为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