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行业持续进步与发展,建筑架构的具体形式也产生了很多的改变,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之下,装配式建筑这一全新的建筑技术应运而生,相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应用的传统建筑架构形式而言,这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并且可操作性相对更高,具有节约能源以及性能和质量较高等等优点。依靠上述的优点,当下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渐渐变为目前建筑行业施工的重要路线之一以及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从根本上来讲这也是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一次全新的改革以及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并且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具体优点,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优势
一、引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应用的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其施工形式都是现场施工,通过工作人员、硬件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等很多个方面之间进行配合,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在这种现场施工的形式之下,需要用到的人力、硬件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等等十分繁杂,并且进行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时也有着较大的难度,从根本上来讲其属于相对来说较为粗放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而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技术被人们研发出来,这种全新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可以说对与全世界的建筑行业而言都是一次相当重要的变化,这种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建筑技术不单单能够十分有效地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而且还能够使得建筑工程在保证其最终质量的同时加强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装配式建筑技术从根本上来讲是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影响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全新建筑架构,其应用过程中主要就是在建筑施工前进行预制构件的制作工作,在实际进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将其运输到建筑施工的现场,并对其进行安装操作,最终达到建筑工程安装完毕的效果。通过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成型速度相当快,并且经济效果也能够达到人们满意的效果,在当下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受到了十分广泛的重视。
二、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状况
(一)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初由欧洲一些国家探索而出
装配式建筑这一技术最开始起源在欧洲,因为在那一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很深,使得劳动力资源十分的匮乏,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普遍重视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有效改善住房紧张以及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通过建筑行业研究人员的持续研究与探索,装配式建筑技术就此产生,在产生后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不断被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欧洲很多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进步与发展,在法国以及瑞典等国得实践都相当成功。在这之中,法国所应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通常情况下运用混凝土作为建筑主材料,与此同时与钢结构以及木结构之间进行配合展开建筑施工,巧妙的利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征制作出装配式建筑特点的框架架构。德国方面的装配式建筑考虑了使用的年限问题,耐久程度十分令人满意,并且还起到了明显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优秀效果。
(二)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美国内部的发展状况
在美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是将木结构与轻钢结构之间进行合理配合,在非抗震设防的相关地区被十分普遍的运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美国应用时,相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建筑物架构来讲,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构建有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这就使得其渐渐变为建筑市场之中的主导。与此同时,政府方面也为其出台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这也使得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十分迅猛的进步。
(三)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日本内部的发展状况
装配式建筑这一源自于欧洲的技术在日本应用的过程中受到了国家一级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级认可,国家方面也在不断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持续的将装配式建筑技术运用在建筑施工中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相对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以及行业规范,政府给予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经济投入处于世界上各个国家之中较为领先的程度。日本国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时与自身的国情以及地质特点进行了合理的有机结合,对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能力有了十分有效的创新,尤其是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之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四)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我们国家内部的发展状况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曾经有过两次建筑工业化的热潮,其驱动因素都是出于大规模建设与技术进步的需求,分别由于多重历史原因以及缺乏个性化、 质量性能等原因停滞。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初在在我国的应用是1950年前后,因为当时我们国家整体环境、经济状况以及科学技术等等方面的实力都相对较弱,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正因如此没有被普遍的运用。一直到1980年前后,我们国家由于社会经济的将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行业方面出现了一次高潮,有很多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到了装配式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这一时间段内得到了迅猛的进步。在此十年后,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生活空间品质方面的实际需要被商品住宅所满足,也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无法全方位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的需要,应用的范围不再普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之后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人们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装配式建筑技术再一次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当前,从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很多地区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到健康环保的装配式建,再次掀起了装配式建筑热潮。
自20 16年以来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开创了新局面。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政府连续发文,强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装配式建筑“用10年时间实现占新建建筑30%”的发展目标;2016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顶层设计;2017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了管理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要求,2017年1至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续出台了《十三五装配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组织技术专家编制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具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的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规范,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层面作出要求,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 。
三、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具体优势分析
(一)能够更高的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装配式建筑需要的大批量构件主要是通过工厂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来完成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环境对工人的干扰问题,保障了工人生产劳动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可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稳定的生产环境也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保证构件的高品质,更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综合性能。
(二)降低安全隐患
装配式建筑是将预制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后,由专业安装队伍通过吊装机械进行安装,只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构件装配原则,就可以完成建筑物的施工工作,大大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三)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工期。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无论是任何构件,只需要提供模具就可以依靠工业技术,在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提升了生产效率,将一些传统建筑中不必要的流程省略,有效缩短工期。
(四)节能环保,减少污染
装配式建筑所选用的材料为可循环建设材料,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环保和节能效果,混凝土构件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使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对四周环境影响小,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降低了建筑辅材的损耗,并减少了垃圾、污水、噪音、有害气体和粉尘量。
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来说,更具有生态效应。
四、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一体化项目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是时代需要的必然趋势,在建筑施工中,对企业、人员、材料资源等进行全面的整合,有效利用所有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因素,充分做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全方面控制,降低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和能源消耗。
(二)建立统一标准规范
装配式建筑的规范化标准还存在一定缺陷,必须建立足够有效的规范标准,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结构,这样才能实现装配式建筑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应该综合考虑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符合市场环境下统一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施工技术、装配构件生产等等。
(三)抗震性能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性能要求更高,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发和解决,比如,在装配式安装中,各节点之间与现浇节点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实现传统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装配式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还需要增加抗震性能方面的设计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梁桂保,张友志.浅谈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进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6,20(9):50-52.
[2]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6-159.
[3]丁勇.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6(3):103-105.
论文作者:黄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构件论文; 国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欧洲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