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我科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1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1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1]。现抽选我科收治的4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2~64岁,平均年龄(57.5±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0~62岁,平均年龄(55.8±2.1)岁。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或不适,逐渐出现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加重。查体发现肢体及躯干感觉障碍,深反射亢进。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术前检查
椎管CT扫描;如果行脊髓造影CT(CTM)扫描,造影前行常规碘过敏试验。造影后回病房给予半卧位或头高位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肌内注射安定5~10mg,以免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不适等[2]。常见患者造影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与体位不当有关,经头高位卧床休息后好转。行MRI检查是理想的方法,无创伤,无并发症。
(2)心理护理
患者因病情较重,病程长,年龄较大,易出现焦虑、悲观情绪,对手术持怀疑态度,担心术后肢体康复程度,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患者以关心、理解和安慰,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向患者介绍同病区相同疾病好转的例子,告诉患者术后可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后不影响以后的日常生活、工作等,使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一般卧床3~4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3~5小时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他受压部位皮肤,防止压疮。视患者体质1~2小时按摩1次,每次5~10分钟。翻身时由护士协助患者,一手置患者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一般平卧2~3小时,侧卧15~30分钟[3]。
(2)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功能
麻醉消失后以钝形针尖如回形针尖轻触病人四肢或指、趾尖皮肤,观察有否知觉或痛觉。术中因神经牵拉,可致术后神经根水肿,出现肢体酸胀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10~2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以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症状。同时,协助患者主动或被动训练四肢,3次/天,每次3~5分钟。
(3)床上活动
术后第2天练习直腿抬高和手臂伸展活动。患者平卧位,上肢主动屈伸肩、肘、腕各关节。下肢活动,膝关节伸直,脚上举,幅度适当,逐渐增加直腿抬高度数,先单腿,后双腿。3次/天,每次3~5拍(每抬起1次为1拍),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拍,其目的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及双腿肌肉萎缩。手术后l周进行腰背肌锻炼,方法为俯卧位抬头,动作不宜过度,1次/天,每次3拍。手术3周时在床上坐起,适当活动,如扩胸运动等;也可俯卧位,头及双下肢同时离床上抬数次,各项活动交替,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同时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不可疲劳过度。
(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潴留,为病人不习惯床上小便而致。因此,术前2天指导病人练习用便盆卧床小便。经按摩和热敷下腹部及做解释工作后小便能自解。
2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
2.2护理满意度
以问卷调查形式,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定,60~80分视为满意,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3结果
3.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与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因此患者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当骨化块增厚增宽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椎管狭窄时,或是病变进程较快以及遇到外伤时,或后纵韧带骨化虽不严重,但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时,则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因而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4]。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治疗显效率为60%,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1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治疗显效率为40%,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1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李曦辰.ARCH钢板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3).
[2]刘俊英,张一,赵金彩,安永慧,缪洁.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4):610-611.
[3]周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前健康干预及术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87-1688.
[4]刘俊英,张一,王大随,马清华,安永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8(11):81-82.
论文作者:董欣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患者论文; 韧带论文; 颈椎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