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树立与形成策略的几点思考论文_朱丽

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树立与形成策略的几点思考论文_朱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爱建学校 150016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实现知识内容的有效掌握,而且还要让学生树立和形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逻辑性较强,对学生在学习和题目解答中思维的敏捷程度、方法的科学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缜密、全面地进行问题的考虑。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帮助和引导小学生在审题上、合作探究上、自我检验上、总结分析上都形成良好的习惯,为数学的学习以及自身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树立与形成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 良好习惯 树立与形成 策略

一、强化教学情景创设,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自身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主观意志和自我控制意识相对较弱,在课堂中有时“人云亦云”,自身并未经过充分的思考。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思考情景的创设,一方面向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思考材料,另一方面赋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注重强化对学生的鼓励与引导,特别是要照顾到不同学习基础、思维能力、认知层次的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图形的运动一章节相对较难,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展示出经过平移或旋转之后的图形,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运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空间想象力,尽可能地一步一步地让图形在思维空间中进行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够实现独立的思考。在多边形的面积求解一章节的教学中,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十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思考,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白板等进行图形的分割与组合,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逐渐形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小组合作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

当前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和带动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彼此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来强化学生团队意识、交流能力、协助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在进行《统计》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个路口一段时间的视频,让学生认真统计在这段时间之内经过的车辆有多少,公共汽车有多少、小汽车有多少、面包车有多少、火车有多少等,在播放完之后学生都感觉播放的太快了,根本数不清,要求教师再次播放,按照他们的要求再一次播放视频后,学生们仍然难以精确统计和记录。此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看看能够准确统计下来,并提示学生们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分工,这样在一个小组内有的专门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卡车,这样就能够全面、准确地记录下来,这样的方法运用下,学生们不仅有效解决了问题,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思维和习惯,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能够实现科学分工、相互合作。

三、强化教学指导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检验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中经常面临“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主要是粗心、大意所导致的,基于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检验习惯的培养,力求提升学生在习题练习和解答过程中的准确度,并且从日常教学中就注重对学生检验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每一道题目之后都进行一定的自我检验。在检验习惯培养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比如,在进行脱式运算、解方程过程中,要强化对步骤和运算的检验,在进行选择和填空题目的求解中要重点对标点符号进行检验,在进行应用题的解答中要重点检查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运用与求解是否正确。教师还应当教授学生一些基于不同题型进行检验手段的选择方法,结合学生在习题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阐释,要让学生充分认知检验是一道题目计算的必要步骤和环节,并引导学生对这一习惯进行长期坚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形成细致、全面、缜密、严谨的习惯,而且对于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培养与提升、带动学生自我纠错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发展极为有益。

四、强化数学日记有效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总结分析习惯

数学日记重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范例应用记录下来。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就注重引入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新知识内容的导入以及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阐释,让学生们结合自身较为熟悉的生活事件来认知和感悟数学原理,这样就为学生数学日记的写作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和指引。数学日记的撰写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够实现学生条理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在日记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将自身所观察、所思考、所感悟的事情和问题充分地描述出来,在数学日记的写作中,也需要学生们掌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场景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要求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关键环节是什么等,这就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锻炼和发展。教师应当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勤写数学日记、多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并且及时传授学生一些数学日记的撰写方法等,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这个过程总也需要学生通过条理性、逻辑性的思维,一层一层的剖析问题,一步一步地寻求问题解决,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更有条理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立足于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教师应当强化教学情景创设,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强化小组合作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强化教学指导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检验习惯;强化数学日记有效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总结分析习惯。

参考文献:

[1]党兴波.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17(3).

[2]罗兰芹.浅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学习数学习惯的几点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7).

[3]李振忠.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2017(7).

[4]庄志文.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1).

[5]阙俊.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8).

论文作者:朱丽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树立与形成策略的几点思考论文_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