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系统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2)08-0005-10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国际产业发展模式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是由技术创新主导的,技术进步在产业发展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新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拥有领先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各国为取得更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优势,围绕掌握战略性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展开了新一轮角逐。如果说,过去20年我们可以通过传统工业化模式维持经济增长,那么,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冲击下,21世纪的增长方式、产业形态和国际交换方式将发生根本变化。当发达国家通过技术领先日益控制更多全球资源,控制未来产业制高点时,中国原有的经济技术结构和发展思路,显然是缺乏竞争力的。客观上讲,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应该具有比一般国家更复杂的技术和经济结构,保持生产和技术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是中国必须拥有的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在这些重要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是我们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应对国际经济、技术、政治甚至军事诸方面的威胁,应对日益激烈的各种政治、经济对抗的基础条件。因此,积极参与国际高技术领域的竞争,紧紧盯住国际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发展具有优势的战略技术,力争形成突破,为培育未来中国产业力、支撑经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是我们的惟一选择。
一、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当代国际竞争焦点是战略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已在积极安排未来发展技术战略和重大技术创新活动。如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经互会成员国的“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和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都是着眼于21世纪的战略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出台,带动了各国政府对本国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世界各国战略调整热潮迭起。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自己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力争寻求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各国情况不同,但战略技术选择结果却非常相似,主要集中在电子和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能源、资源环境以及跨学科技术等方面。
2.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关键性战略技术历来受到重视,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五”时期的156 项重大建设项目、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等,都是国家抓战略技术的重大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战略技术的重视,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相继实施的各类科技重大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1987年起国家决定实施高技术计划(即863计划), 以应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积极跟踪、参与国际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863 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希望在20世纪末,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我们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新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比照国际经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发现,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将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1)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创造投资和产业发展机会。 发展战略技术,争夺战略领域的优势地位,重要意图是要力争形成、保持国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通过技术领先可以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创造出新产业,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与自然资源产业是与生俱来的所不同,未来的产业必须创造出来,它们并不是现成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莱斯特·瑟罗教授指出,在未来的时代,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由它的所作所为创造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它做了什么样的投资(莱斯特·瑟罗,1998)。
(2)提升比较优势,进入收益递增经济。近年来比较明显的是, 传统产业的收益迅速下降,而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则具有明显的高收益或边际收益递增特征。后起国家努力发展战略技术及战略产业,正是努力跳出传统的工业经济框架,发展新兴领域,从而进入收益递增经济阶段。高技术产业中的相对优势并不是像资源密集工业那样由继承而来,而靠政府常常是严重和明显的干预创造的。日本之所以集中全部巨大精力要在半导体工业中达到领先地位,主要是想通过在半导体工业中占有优势来夺取世界信息技术工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上的根本优势。
(3)保持技术威慑力与技术安全。 通过掌握战略技术或产业技术制高点,从而提高中国技术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威慑力,改善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地位,往往具有直接作用。这种情况近年来中国在高技术产品进口中极为常见。另外,保证国家安全(主要是由技术安全决定的经济安全和防务安全)的技术支持体系,必须建立在自有技术的基础上。通俗地说,事关国家安全的技术是买不来的。
(4)维护大国利益,强化国家作用。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与小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很不相同。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对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技术及产业,应该作为国家战略目标来安排。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中,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往往是国家作用的着力点。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关键技术方面显然已经变得更加主动。一些学者指出,全球化没有带来“国家的终结”,反而推动了各种调整战略的出现,而且在某些方面推动了更加积极的国家的出现(戴维·赫尔德等,2001)。
二、战略技术选择
1.战略技术的若干特征
简要地说,所谓国家战略技术(或国家关键技术(注:在国家层次上,战略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在本研究中通常不加区别。))及其产业发展,通常是指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技术的产业发展,指的是由战略技术带动的产业发展,或战略技术的产业化。更具体些,我们可以发现一项技术被称为战略技术,总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全部或若干方面:
(1)能够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约束、 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最基本意义上的国家关键性战略技术,应该是能够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能够大体反映未来10年技术进步方向的关键性技术(领域)。
(2)能够满足大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 大国经济必须以国内需要为主,保持国内生产和技术体系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从大国产业的国际地位要求和大国经济结构目标的需要出发,许多重要产业的发展和重大技术开发是大国必须承担的。在一些重要的竞争性领域保持产业技术的领先地位,是大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基础条件。
(3)能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技术。 如能够打破产业升级的技术障碍,代表产业发展方向、蕴藏巨大产业机会的技术,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中起重大作用、并在未来产业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重大技术。
(4)购买成本特别高(或买不到)必须自主开发的技术。 战略技术通常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是市场上买不来的。而中国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更容易受到某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因此必须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战略产业和战略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保持相对独立的技术创新体系。
(5)需要政府进行长期持续支持。 战略技术往往是需要进行持续投入,需要数年、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见效。政府的持续支持是确保关键技术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技术投入能力相对不足的发展国家,更需要在相对集中的领域进行持续的支持。中国要想在目前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技术跨越,政府的持续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
(6)满足维护国家安全及其国家利益需要的技术。 当代产业的全球竞争并不是弱化了国家因素,相反无论国际竞争以什么方式进行,国家因素总是发挥作用,并从根本上体现为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仍是技术发展的最基本战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技术的选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决策。
2.中国战略技术选择的政策考虑
当代国际上对战略技术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同一性,中国的战略技术选择本身存在着与各国在同类战略技术上进行竞争的现实。中国进行战略技术选择也不可能跳出世界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另行选择,而只能在大背景下进行具体技术方向定位和项目选择。
作为一种政策和策略,我们应该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社会需求、科学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来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要将战略技术的选择与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化方式结合起来,把发展目标和现实能力结合起来,从而确定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路线和产业发展路线,决定在一个技术序列中可能取得突破的技术层次或环节。由于当代新技术通常是以技术群的形式出现或存在,战略技术一般也是以技术群(组)方式表现的,而不是单一技术。选择一项战略技术通常意味着选择一个技术群,应该对相关技术及产业进行综合考虑。
应该把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分开进行思考。目前,在人们争论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实际往往把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混为一谈。事实上,产业发展政策和技术进步政策往往并不等同。如果以短期内产业增长为目标,就可以采用购买、合作等外部引进方式获得技术,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以满足短期需求,并保持对国际产业的跟踪;如果考虑产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解决技术创新体系问题,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技术,因为战略技术通常是无法从外部获得的,必须内生形成。在大型飞机、集成电路的技术路线争论中,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3.“十五”期间的战略技术
根据“十五”计划,国家已经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一些领域的战略性技术作为重点攻克对象。863计划则着眼于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 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重点在信息、生物与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能源以及资源环境等六个领域19个主题组织实施,确定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10项作为首批启动的重大项目。2002年科技部确定启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等12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科技专项。各类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事实上都在进行战略技术的选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战略高技术群。
这里要特别指出,这些战略高技术是对中国未来高技术产业的较系统地安排,如果从真正国家重大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十五”战略技术突破领域应该在各项科技计划的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形成,比现有重点更集中,力争在少数领域取得突破。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策略上讲,主张积极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并不是要在技术、企业规模、资金密集度等方面发起新一轮的赶超,也不是要在所有高端技术和资本密集部门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而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抓住少数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寻求突破。建议将以下专项作为国家重大项目来抓,以实现对其他方面的带动。①信息技术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软件。②生物技术中的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③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数控机床设计制造技术(重点是数控系统设计技术)、大型飞机制造技术。一些专家建议,应该把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落实在大飞机制造上,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三、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从产业基础看,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工艺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集成电路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4代,后封装企业的生产规模仍是20世纪70年代水平, 集成电路设计更差;大型飞机近20年来基本停滞。二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发展对国际技术的严重依赖。一方面,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较低,工艺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弱,不能完成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过程。特别是集成电路、数控系统的设计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较大,基本上拿不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产品。三是配套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产业体系,集成电路较为突出。由于多年来走的是引进设备的路子,对半导体专用设备、材料等投入较少,国产设备、材料发展缓慢,集成电路生产的关键设备、材料基本是靠外国提供的。设计、关键设备、主要材料都依赖进口。
从产业发展方式看,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一是投资方式发生变化。在高度市场化的领域,国内各类社会投资及国际资本已大规模进入,但在低度市场化领域,国家对战略技术的投资强度明显不足。据统计,国家历年来在集成电路上技术创新投资不超过10亿元;“九五”用于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投资只有2亿元。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重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但12大科技专项也只有50亿元,而其中的集中电路只有11亿元,分在设计、工艺、设备、材料等领域,投资量均显不足。二是产业技术进步路线发生重大变化。在高度市场化领域,国际技术成为影响中国战略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力量。三是产业技术进步的体制环境发生变化。承担国家战略技术研究与开发任务的科技研究机构正在深化改革,走向市场,未来如何建立战略技术及产业的新型技术支持体系仍在探索之中。四是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在高度市场化的领域,外国企业可能成为产业的重要力量,并可能在短期内较大地改变战略产业的能力、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从市场看,市场供求基础发生变化。一是多数战略技术及产业化需求直接依赖市场,政府需求的比重明显下降。二是战略技术及产业供给和需求都成为国际性的,中国战略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将非常强烈。三是从总体上,战略产业领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供给过剩,特别是当纳入全球系统时,这种情况几乎覆盖了各种战略产业。
2.着重处理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几大关系
(1)技术的战略性与技术研发的市场化。 具有高度战略性的技术在市场化程度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别。一类战略技术具有极低的市场化程度。这类战略技术本身立基市场很小,进入门槛很高,但外部溢出却很大。由于立基市场狭窄,投资风险过高,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对其进行投资。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联合行业内企业,共同构筑外部性平台,使这种政府推进型的研发过程缩短具体厂商市场化的时间。比较典型的产业如数控机床、大型飞机。另一类战略技术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这类战略技术不仅具有巨大的外部溢出效应,而且本身还具有直接的巨大经济效应,如集成电路。从发展环境看,经济发展导致的产业投资能力的大幅度增加、信息化提供的巨大市场需求、全社会对集成电路投资热情的持续增长、海归派与本土派结合形成的快速成长的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国际投资和资本市场成长等,这些市场因素对中国发展自己集成电路产业,极为有利。
(2)低端技术市场化与高端技术政治化。 在构成一个产业的技术链条中,真正具备战略产业特质的通常是指该产业的高端技术部分。由于高端技术的巨大风险,更多时候是低端技术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从国家或政府目标来说,战略产业必须维持在高端技术层面,而从企业目标出发,更倾向于低端技术层面——即低端技术市场化和高端技术政治化,常常在发展战略产业上出现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冲突。
(3)巨量资金需求与筹资渠道狭窄。战略产业通常需要可靠的、 巨额资金及其来源作为坚强后盾,才能保证该战略产业的顺利发展。但中国战略产业的资金供给问题非常突出:从融资看,一是中国风险投资规模小,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退出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人才缺乏;二是缺乏吸引民间投资的机制。从投资看,一是对战略产业的投入不足;二是投资效益不高。因此,建立多种通道的有效投融资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类型的资金投入到国家战略产业领域,形成国家战略产业投资的良性循环,是中国实现国家战略产业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4)绝对比较劣势与相对比较优势。现阶段,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主要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上,而在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产业(如集成电路、航空航天产业、数控机床产业),仍处于绝对劣势。但这些产业正是作为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应该重点考虑的领域。
(5)跟踪战略与超越战略。 发展战略技术是采取技术跟踪还是立足创新、实现超越,应该结合不同领域的情况,要充分考量技术、市场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分别确定引进、跟踪、跨越等多种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式。如对大型飞机、通用CPU等技术壁垒、 市场壁垒严重,资金门槛非常高的产业,可以实行技术跟踪战略;对精密机床、嵌入式CPU这些有能力突破的领域,不仅要加大研发力度, 而且要直接和产业化、商业化一并考虑,实行跟踪下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对中医药等有中国独特优势的技术,可以集中力量直接实行领先式发展战略,直接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业化、商业化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6)国家意志与民营载体。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意志必须与民营力量相结合。在战略技术及产业化中引入民营经济的因素,而不是消极地局限在纯国有经济的范围内,应该成为发展战略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式,特别是在竞争性战略技术及产业,民营因素必须成为主要力量。
3.影响发展的深层原因是缺乏协调有效的国家战略
(1)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存在着国家意志弱化的倾向。 根据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各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战略产业也遵循了这种思路。在这种思路下,一些市场需要拉动力度比较大的产业,如消费类电子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而一些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领域没有形成国家意志,没有从根本上将战略技术放在国家战略层次考虑,缺乏积极的战略安排。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上,也缺乏明确的国家战略。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已经在集成电路上进行探索,近10年来,国家也搞了几大重点工程,中央也出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并未确立集成电路的战略产业地位,并没有将集成电路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作为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产业来对待。在总体上,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国家意志,国家缺乏对发展集成电路的清晰、积极战略和持续的支持,甚至发展的思路和策略多有摇摆。类似的,在航空制造业,自1980年第一架大型飞机(Y10)诞生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一些专家指出,在中国的各主要产业中,飞机制造业历来被作为战略产业(在国家管理上长期属于军工系统),但恰恰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展最小的产业。这应该引起深思。
(2)没有把战略产业发展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多年来中国集成电路采用了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发展道路,希望通过引进建立重点工程,能够跟上国际集成电路发展的步伐。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集成电路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问题是:多年来缺乏明确的或真正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包括以消化吸收为主再创新战略),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形成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整体上提高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作用并不大。
(3)缺乏国家的持续支持和有效投资。 集成电路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和投资巨大的产业,尤其发展深亚微米技术的集成电路,需要更高技术、更高精密度的先进加工设备,投资量愈来愈大。据统计,从1980—1999年,中国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入不过257 亿元(其中包括外资投入126亿元)。(注:进入“十五”情况大有改观。仅上海的中芯国际、 宏力两家公司就决定未来几年内投资100亿美元。 这种情况更进一步反映了集成电路投资门槛的提升,以及过去中国集成电路投资规模偏小。)国家历年来在集成电路上技术创新投资不超过10亿元。其中,“九五”用于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投资只有2亿元。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重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但12大科技专项也只有50亿元,而其中的集中电路只有11亿元,分在设计、工艺、设备、材料等领域,相对投资量都显得不足。
(4)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缺乏一致性、 协调的战略安排和运作框架。如在涉及战略技术的基础研究、战略技术产业布局、配套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等,没有能够系统地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大型飞机、数控机床均有这方面的问题。另外,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也未能有效利用政府需求(如国防建设和政务现代化等需求)给战略技术及产业化提供基础性支持,而这正是各国的主要经验。
(5)认识偏颇对决策影响很深。如认为中国水平太低, 自主创新基本不可能,只能靠引进生产线才能发展的思想,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界影响很广,甚至成为一种流行的声音,而且在相当高的决策层次中颇有影响。类似的问题在许多战略产业都存在。问题是:按照这种思路,中国各主要产业在技术水平上都与国际水平具有较大差距,是否都应该放弃努力?如果一般竞争性领域可以这样做,战略性领域可以吗?当各国竞争日益集中在战略技术领域时,我们还能如此简单地把希望放在引进技术上吗?引进策略无疑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情况下,必须认真考虑它的合理边界。
四、有关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若干认识
1.从新的理论视角思考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对当代经济学和政府政策影响颇深,但对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却缺乏解释力。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眼里,有关贸易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是没有意义的,一切应该由市场来完成。特别是新古典理论假定技术是中性的,所有技术都是匀质的,因而不存在战略技术或非战略技术。但这与我们观察到发展过程很不相同。如果换一个新视角,就可以发现:在现代经济中,要素结构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因而比较优势结构是不固定的。这为后起国家改变要素结构留下空间。另外,当代后起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已不再是简单的工业化赶超,而是构造新的经济体系;即使实施赶超战略,也应该有新赶超模式,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工业化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曾经有过的做法,而是要寻求建立技术创新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些坚持新古典传统的比较优势论者未曾重视的。
2.重视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意志和国家作用
市场经济绝对意味着不要国家意志。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必须强调国家利益、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美国学者罗拉·D ·安生·迪森指出,国家高技术生产基地的命运取决于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与开发政策以及在把今天的资源用于明天经济发展的使命所作的种种决策。我们需要一种引导投资的宏观经济战略和目光远大的技术和工业政策(罗拉·D·安生·迪森,1996)。从理论上说, 一国参与国际竞争(或形成比较优势)的初始条件可以创造,事实上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是后天形成的。因此,产业的形成不再是偶然的,而完全可能成为一种战略性选择——人们的主动选择,即必然性的结果,国家的产业可能按公司战略的方式进行谋划。这将是国家意志在产业发展上的体现。
3.政府应该对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给予持续一贯的支持
因为战略技术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对战略技术的投资本身就需要战略眼光,一旦确定战略技术目标,就应该有一贯性支持。中国在这方面教训很多,如数控机床、轿车等起步都早,但政策总在摇摆。应该充分注意到,战略技术研发的成本与收益往往是不对等的,战略技术具有高风险性,其成本和风险必须由国家来承担。这就决定了国家在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进行投资的必要性。另外,战略技术的高风险性也意味着国家从事战略技术选择和投资应该允许探索,允许调整。既要考虑产业发展阶段,也应该考虑国家和企业可能的投资强度,以及战略目标与实际能力(可能性、能力)的协调。
4.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
在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趋势下,我们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是:如何协调外来技术与本国技术、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客观上要求从全球背景下来考虑战略技术及产业。如国际集成电路生产是典型的全球制造系统,中国的集成电路发展也必须重视集成电路这种全球生产系统的特点,从全球化意义上安排中国集成电路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中国加入WTO 后,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将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特别是竞争性的战略领域),国际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这也为我们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技术)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从策略上讲,利用国际企业间的竞争,往往可以避开某些国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或者可以提高国际投资的技术要求。对竞争性战略产业尤其如此。
5.真正解放思想,敢于走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虽然中国的科技水平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多年的发展已使中国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有很大不同,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财政实力都大大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具有选择重点、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由于产业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后起国家在产业技术的选择上,完全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创造点,实现跨越发展。一些学者指出,在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许多人存在着对国际分工和技术差距的固化认识甚至迷信,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对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估计不足。在这种思路影响下,许多重要领域是把技术发展寄托在引进上,几十年立足于买,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没有成长起来。因此,一些学者强调,科学界、学术界、政府部门也要解放思想,要敢于创新,敢于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6.实施积极而审慎的选择性干预政策
为了促进战略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政策概念:实施积极而又审慎的选择性干预政策。所谓积极,是指政府在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必须有所作为,不采取自由放任。在安排战略性技术的发展,协调市场力量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发挥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应有作用等方面,政府仍必须承担更多责任。所谓审慎,是由于技术复杂性及政府的选择能力非常有限,政府干预必须非常谨慎。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支持战略技术应该目标明确,力量集中;必须谨慎地选择有效的有活力的支持对象(企业或研究者);政府干预要增进市场的运转,而不能为市场制造障碍。所谓选择性,主要指:发展中国家可以在选择自己的技术创新路线和产业道路上,在选择自己的比较优势上有所作为;战略技术的选择应该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相联系;要制定积极应对全球化政策和策略,建立与WTO 兼容的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政府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必须有积极的战略安排,不能等待被动地接受。
7.必须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对战略技术及产业,重回计划经济的思路或坚持简单的自由主义市场思想都是陈旧的。真正有意义的是:通过市场,实现国家意志。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战略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国家对战略技术及产业的意图。既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完全由国家或少数战略行为者来安排;也不同一般竞争性产业,完全由市场来进行调节。而是要从市场的角度,借助市场的手段,来设计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路径。特别是应在体制上根本改变传统的政府出资、科研机构组织研发、国有企业使用的技术创新方式,建立起促使技术进步各受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体制,使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投入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8.对选择战略技术的难度要有足够估计
国际经验表明,由政府选择战略技术可能存在巨大的决策风险。由于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非常强,政府的选择通常容易出错,政府资助通常也是无效的。尽管大多数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承认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是他们也都非常怀疑它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保罗·克鲁格曼,2000),关键是选择技术和制定干预政策非常困难。(注:克鲁格曼认为,关键在于,对不同的行业你不可能提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干预的提议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于公司会怎样随着假想的政策变化而改变它们的策略,这些策略性行动怎样影响收益、工资等等,对于这一切变化怎样在整个经济中扩散开来,你都必须进行详细的预测。如果想要做到这一切,你必须需求一个行业的技术、历史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许多详细资料。而且,即使能做到这一点,你也不得不承认,你可能在需要做出定量判断时完全不知所措。)在研究战略贸易理论著名的美国学者克鲁格曼认为,很难断定哪些行业应该得到战略性扶持,以及适当的扶持形式和扶持程度(保罗·克鲁格曼,2000)。
我们调查中发现,因为现代复杂技术系统的评价本身就非常困难,现代技术是技术系统或技术群的形式出现,技术的多样性及相互融合性质非常突出,而且技术变化异常迅速,技术发展趋势及相互间的作用和影响很难估计等。因此,当要试图从众多技术中选择出少数关键技术时,往往力所不及。我们调查中许多科技人员、管理者,都表达出类似的想法。由于对一项技术的先进性、未来发展趋势、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市场及投资需求,实际中存在很不相同的评价,当涉及具体技术选择时,如CPU、光刻机、大型飞机的技术路线时,分歧非常大, 而且也确实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理由。对战略技术的选择,应该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现代技术以技术群形式出现,要考虑多种技术的投入组合,不能偏废。由于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战略技术的方案可能是折衷的,但应该有一个侧重。考虑到技术路线的多样性,而且人们的决策可能存在的错误,应当在多种技术中选择一项战略技术后,其他技术也必须兼顾。
9.关键是如何组织实施战略技术
中国战略技术传统组织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重大战略技术通常是直接由政府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并用计划的方式安排产业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方式显然不能简单套用。一方面,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国家战略技术创新的基本力量也应该在企业;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科研机构直接面向市场,原来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科研单位(或科技企业)也把重点放在适应市场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找到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新途径,诸如国家计划和政策如何发挥作用,如何配置政府和市场资源,如何安排国家重点项目,如何培育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市场需求,如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战略技术及产业化过程,都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出现一种难堪的局面:确定了战略技术,却不能有效推进技术创新,不能成功实现产业化。
五、促进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建议
1.制定战略技术及产业的专项发展规划
政府有关部门、产业部门应该共同制定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处理好新时期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长期与短期目标的平衡,以及实现路径;战略性产业及其技术政策,政策目标与国家能力(财力)的平衡;战略技术及产业化的组织实施等问题。重点关注以下10个方面:技术及产业的战略地位;关键技术选择;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战略;技术创新体系;投资与融资;产业微观基础(企业状况);市场需求;人力资源;产业保护;政府扶持政策。建议实施促进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家专项计划。“十五”期间可首先实施集成电路、软件、大型飞机、数控机床设立国家专项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计划。与各专项计划配套的,设立重点设备(材料)专项计划、重点工程专项计划、政府采购计划、军民结合技术创新计划等。
2.建立战略技术的综合评价选择系统
由于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横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不同方面,对一项技术的战略性评价和选择,就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某个领域,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战略技术评价。由于战略技术选择存在相当高的决策难度和风险,应该加强选择和决策的规范性,建立由各类人士参与的技术评价与选择机制,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参与国家战略技术选择和决策的人士,应该包括技术及相关领域、国家综合部门、投资与融资、政治与国家安全事务、国际投资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骨干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切忌仅仅依靠纯技术评价来进行战略技术的选择和决策。
3.建立以创新联盟为主的新型战略技术创新体系
要协调企业、科研单位、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重点解决好战略技术选择、确立技术创新目标、组织科研力量(如建立以政府主导、企业为基础的战略技术创新联盟)、协调国家和社会投资、使用国际技术,以及促进技术产业化等问题。尤其是在高度战略化与高度市场化领域的高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使各创新主体围绕同一个技术主题,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环节为战略技术及产业化做出贡献。
4.建立国家战略技术的新型管理体制
战略技术及产业化过程是典型的复杂系统,这就要求建立起适应复杂系统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如战略技术的评价、选择制度;建立重大战略技术运行的跟踪、评价、报告制度;动态战略管理体制;各种重大计划,如863、973、科技攻关等的协调制度。其中,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战略技术决策是一个动态决策过程,战略技术的发展战略也应该是一种动态战略,随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5.制定国家层次的战略技术人才战略和规划
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直接瞄准的是国际技术及产业竞争,因此与一般技术和产业不同,战略技术专门人才应该是国际化人才。拥有一批了解国际产业技术前沿,熟悉国际产业规范和产业发展规律,与国际市场保持密切联系的研究开发或管理人才,是能够在国际竞争领域中保持优势地位的根本。因此,国家应该制定战略技术人才计划,培养产业领军人物,从根本上改善中国战略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建议有关部门会同产业界,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层次的产业人才采购行动,物色和吸引一批有跨国公司技术开发和经营经验的高级人才投身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领域,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自主培养一批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方面的高级人才。
6.为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多种金融支持
建议设立国家战略技术投资基金,发行战略技术及产业债券,拓宽融资渠道,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工具创新。
7.制定对应WTO的中国战略技术政策和发展策略
在WTO框架下,非市场化政府补贴技术创新的措施将受到限制, 但涉及国家安全(如军事)等应该有例外。因此,应该积极研究在战略领域如何军民结合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体系,促进军事技术向社会转移。另外,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积极作用,在一些事关国家战略的领域,瞄准战略技术及产业化,通过政府需求提供基础性市场需求。
标签:集成电路论文;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论文;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