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科技强国的他们都有一个“闪亮的名字” 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抢占先机、迎难而上,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殚精竭虑、勇攀高峰,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为祖国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的身影。从“两弹一星”到“北斗”“蛟龙”,从量子信息到清洁能源,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创造着我们的未来。从互联网、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紧密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今天,“科技工作者”这个名词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胸怀祖国,他们不畏艰难,敢为人先,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他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他们无私奉献,他们正在我们想象不到的领域开疆拓土。他们都有一个“闪亮的名字”——“最美科技工作者”!
10位“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都是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他们中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扎根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有的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杨海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绽放铿锵之美
爱国敬业,做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自主创新,做重大技术成果的创造者;开拓创业,做“一带一路”合作的先行者。杨海燕这朵“水电玫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中绽放着铿锵之美!
现任水利部直属科技型企业,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杨海燕爱国敬业,做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自2003年以来,杨海燕每年在国际水电工程一线的时间都在200天左右,最长的时候甚至超过300天。
5.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审计数据安全性与保密性问题突出。大数据技术能够把不同来源的、单一价值低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对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提出较高要求。与此同时,政府审计过程中会接触和利用各种涉密资料和数据,无论是单位层面的财务和内部管理资料,还是国家层面密级较高的信息和数据,其泄露都可能给国家和被审计单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大数据时代快速的数据处理、传播速度,要求每一个审计人员都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时刻将信息安全控制作为审计项目控制的重要环节来抓;审计机关需要不断加强授权和保密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尤其是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的安全性。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团队与北京华晟经世集团派驻的企业高级工程师讲师团队一起与共同开展了“一课双师”嵌入式融合创新实践,在资源建设及学生培养中全面采用大学讲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发挥各自所长,在工作协同中开展嵌入式融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育并轨实际工作场景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工程师自主教学、MIMPS教学法的校企联合特色教学思想,将实际工程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的聚集了校企优势资源,加速了通信专业群的发展;校企双方于2018年期间联合开发了《单片机应用技术》、《通信原理》等两门精品课课程资源。
杨海燕的工程项目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中东、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还有疾病、自然灾害的困扰,工作生活十分艰苦。在去工地的路上,杨海燕经常遭遇道路塌方和滚石危险,她曾亲眼看见洪水将身边人冲走,还曾多次穿越非洲原始森林,面临野兽、毒蛇等危险。在国外工作的一半时间,杨海燕都是在安全形势严峻的巴基斯坦度过,尽管有军队警察荷枪实弹的保护,还是会经受恐怖袭击的威胁;在尼泊尔考察期间,她和同事所住的地区没水、没厕所,只能将就着不洗脸,和衣而睡;在高摩赞和杜伯华水电站施工期间,她经历了2004年人质绑架事件、2005年南亚大地震和2010年特大洪水。她曾带领设计人员经乌鲁木齐、伊斯兰堡,花了近15小时跨越270公里的崎岖山路,使设计文件按期获得业主工程师批复,彰显了中国工程师风采和水电科技强国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泛赞誉。
爬桥塔、下基坑,徐恭义健步如飞。他是工地的常客,相熟的工友都叫他“徐大师”。他负责设计的西陵长江大桥在国内首次实现一跨过长江,为三峡大坝按期截流提供了保障。澳门西湾大桥是全球竞标,徐恭义提出的设计方案,在23个国际方案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方案实施中,两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建造东莞东江大桥时,因莞深高速公路和东莞市快速环线需并线跨江,桥位空间资源十分受限,他提出的方案,成功解决了系列难题。他创新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板式加劲梁悬索桥新结构被贵州5座山区桥梁采用,为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桥梁树立了典范……
杨海燕矢志不移地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动者,以水电工程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结构工程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为突破口,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作为技术引领者,她扎根海外工程一线16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先进设计理念,解决了困扰海外工程的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她主持、负责设计的多项水电工程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推动了国际大坝和水工建筑物的技术进步。除此之外,杨海燕还开展中国和欧美标准对标、中国标准英文版翻译及宣贯,助推中国标准走出去。作为负责人、主要翻译者,目前她已完成20余项标准编译研究。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杨海燕在推动中国设计走出去的同时,还顶着西方国家对关键核心技术标准封锁的压力,在“一带一路”重大水电工程中推广使用中国标准,扩大了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她是国家“一带一路”水电工程建设与技术进步推动的先行者,为跟踪项目落地呕心沥血。她同时跟踪参与全球多项项目的技术投标、商务谈判和技术研究,每年至少飞行十几万公里。水电工程从前期策划、跟踪到项目落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这期间杨海燕要与政府机构、利益相关方沟通协调。在谈判、交流、审查过程中,她以自己过硬的技术能力、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认真准确把握重点,得到各方高度认可,为中国赢得了声誉。
经年累月地奔赴在国际工程现场,无论异域风景如何变幻,她都心怀对祖国的热爱,对企业的责任,对自我的超越,杨海燕这朵“水电玫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中,绽放着铿锵的美。
杨海燕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陈孝平:将研究成果融入人民健康事业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陈孝平全心专注于医学科学事业,孜孜追求,忘我工作,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爱国奋斗中书写了精彩人生。
陈孝平院士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已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含肝癌手术近万例,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在几代外科前辈工作基础上,陈孝平在肝胆胰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建立了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创立了3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1项肝移植术;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建立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胆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创建陈氏胰肠缝合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普及应用,效果显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发展。
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并获得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在此成果基础上,他主持制定我国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和肝血流阻断方法与选择原则等诊疗规范;主持制定中国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他代表中国医生先后参加制定或修订国际肝胆疾病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6项,如亚太肝癌治疗专家共识和国际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提高了中国医生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
2018年,他倡导的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在武汉成立,旨在通过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以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为基础,陈孝平团队先后在武穴、阜阳、贵阳、利川、甘肃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开展了30多次义诊。截至目前,他们共为逾3000位居民进行免费诊治,为近百名贫困病人开展手术。同时,他还前往各地省市级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为当地医院提供强大的医疗技术支持,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基层医院青年医师举办培训班,进行规范性外科技术培训及疑难外科手术技术的交流探讨。
近年来,陈孝平一直致力于推动陈孝平志愿者团队及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促进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的医学科技发展,提升当地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他多次带领志愿者团队前往贵州、甘肃、大别山区、恩施等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开展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免费诊治,为危重病人带去了“院士级”的医疗服务。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为救助各地贫困病人共计支出120万元人民币。
当谈及获奖感受时陈孝平院士感慨:“这对我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巨大的鼓舞!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才能让知识发挥更大作用,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呼吁中国医学家都要做中国人的临床研究大数据,注重创新,更注重将研究成果融入呵护人民健康的事业中。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云霁:智能爆发时代为AI装上中国芯
苦心耕读十余年,陈云霁是少年班走出来的研究员,勇于挑战创新,他想让计算机更聪明。带领团队研制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被《Science》杂志评价为“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先驱和领导者”。
2016年,陈云霁以及其所在团队为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了一套名为Cambricon的指令集,在2016年的ISCA会议中获得了同行评议的最高分。同年3月,经过正式注册登记,其所在团队孵化出了中国的AI独角兽——芯片方案供应商寒武纪。该公司聚焦于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硬件支持,以及设计能耗表现优异的专用硬件加速器,是全球第一个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2016年,全球首款可商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问世,它模拟了人脑的运算方式,使其可以更迅速、更精准地进行分析。陈云霁曾公开展示了在嵌入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寒武纪”后计算机进行图片识别的速度——没有嵌入“寒武纪”的计算机,每秒只能识别一两张图片;嵌入“寒武纪”后,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对图片、音频等的理解速度能提升近百倍。
毕业后,陈云霁如愿加入中科院计算所,跟随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硕博连读,成为“龙芯1号”设计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这一干就是12年。“没有‘龙芯’,就没有今天的陈云霁,是胡老师的言传身教,带我走上芯片行业。”在计算所,陈云霁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龙芯1号”后成为8核处理器“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
行走于科研之路,多数时候是寂寥的。可陈云霁并不孤独,因为有弟弟一路相伴。在陈云霁25岁这年,他与主攻算法的弟弟陈天石开始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他们给这款处理器取了个很有深意的名字——“寒武纪”,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寓意人工智能的未来。
2008年,人工智能仍处于低谷时期,大家都觉得人工智能芯片是一件离自身很遥远的事情,但在陈云霁看来,它却是计算机领域里最具有吸引力的课题之一。招不来学生、申请不到项目是摆在兄弟俩面前的难题,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熬,一张折叠床成了他的“标配”,陈云霁只身一人完成了第一个处理器架构原型的逻辑设计。时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单位放假,陈云霁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宿舍里写论文。虽挥汗如雨,但心情愉悦。论文最终被体系结构领域三大旗舰会议国际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会议(HPCA)录用,这也是HPCA历史上第一篇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
共收集到头颈部肿瘤患者100例,其中男77例、女23例,21~74岁、平均(47.78±10.69)岁,30岁以下患者7名、仅2名患者超过70岁,农村患者76名、城市患者24名。
陈云霁的付出终究获得了回报。从2013年至2015年,陈云霁与合作者的数篇学术成果相继在国际顶级会议中发布,在业内初露锋芒。2014年,陈云霁团队获得ASPLOS的最佳论文奖,这是亚洲地区第一次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顶级会议上获奖。“跟现在的热闹相比,当时更多的是一种孤独的感觉。”陈云霁坦言。
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芯片研发者之一的陈云霁,无论是在学习和工作道路上,一直是“脚踩油门”: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24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主架构师,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在陈云霁看来,寒武纪的长期奋斗目标是,让人工智能芯片计算效率提高1万倍,功耗降低1万倍。寒武纪就是想设计出一款人工智能的专用芯片。它可以在计算机中模拟神经元和突触的计算,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还通过设计专门存储结构和指令集,每秒可以处理160亿个神经元和超过2万亿个突触,功耗却只有原来的1/10,这样未来就有希望把整个“阿尔法狗”的系统都装进手机。
正如工业时代的蒸汽机、信息时代的通用CPU,智能时代也将会出现智能芯片这一核心物质载体。芯片研究的使命将从信息时代的计算转变为支撑机器智能。面向未来,正如地质年代寒武纪产生了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寒武纪”系列智能芯片也将伴随人类智能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陈云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梁建英:中国高速列车享誉世界的巾帼女杰
梁建英是中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是让中国高速列车享誉世界的巾帼女杰。由她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智”造的力量。
她担当技术领军人,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如今,梁建英又带领研发团队,投入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的攻关。
1995年,从上海铁道大学毕业后,梁建英加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2004年,国家开始加快高速铁路发展,中车四方随后开始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第一次亲手设计高速列车。高速动车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列动车组光零部件就有数10万个。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2007年12月,梁建英团队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国内首列时速300至350公里动车组成功问世。
2008年,梁建英再挑大梁,担任CRH380A主任设计师,设计时速达380公里,这是当时世界设计运行时速最高的动车组。为摸透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行为、性能和规律,梁建英带领团队开展海量的科学研究试验。梁建英团队奔赴全国各地试验,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完成了累计长达两年的线路试验,历经450多项仿真计算,1050多项地面试验,2800多项线路试验,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于2010年成功研制出CRH380,随即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出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13年,“复兴号”动车组研发项目启动,中国高铁又开启了新的征程。梁建英瞄准了高速列车技术的新高峰。为了实现“复兴号”的技术升级,梁建英带领团队殚精竭虑、精益求精。为拿出性能最佳的车头,她们设计了46个概念头型,从中反复比选,实施了23个工业设计方案,再遴选出7个头型,进行海量的仿真计算和试验,当最终方案出炉时,车头数据打印用的A4纸足足堆了1米多高。当时CRH380A动车组车厢内的噪音指标已经非常优异,比国外动车组都要低。梁建英团队定下目标,要在“和谐号”的基础上再降低3分贝以上。别看小小的3分贝,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的约束下,哪怕降低1分贝,也是极大的技术难题。她和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试验,光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3000多次……当“复兴号”震撼问世时,整车阻力降低了12%,噪音降低了4至6分贝,平稳性指标达到优级……一项项先进的指标,标注了中国高速列车的新高度。2017年,“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并于同年9月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如今,由梁建英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智”造的力量。梁建英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梁建英在2012年担任了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在研发之外,梁建英还要带领团队与国际接轨。2014年,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开始筹建。梁建英多次带队出国访问意向团队,在国内,视频、电话会议不断,两国有时差,有时会议结束已是凌晨。在梁建英的努力下,两年多的时间,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最终成立。也是源于这份拼搏,梁建英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中泰、中德、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搭建起全球框架下的创新体系。
梁建英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姬秋梅:一生所得回馈生我养我的土地
有人说牦牛是“刀尖”上的科研,30多年来,她在牦牛生产系统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西藏的“三农”发展献计献策,为西藏牦牛研究走向全国和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她就是姬秋梅,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有关牦牛的科学研究,不知不觉间已走过了31个春秋。如今,她已经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西藏牦牛产业技术首席专家。那个曾经风华正茂的小姑娘眼角爬上了皱纹,皮肤因长期野外的科研工作而被染上了麦色。采集数据期间,她被牦牛顶伤过很多次,但她却一笑而过,并不在意。
1988年,姬秋梅从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牧医系毕业,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从事牦牛相关研究工作。“当时也有更好的选择,但在我们那个时代,首先想到的是努力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变成喜欢的事。”
“逼迫”自己喜欢牦牛的姬秋梅刚参加工作时,面临着“一穷二白”的窘境。“那时单位里没有团队研究牦牛,资金和相关科研设备也很短缺。”姬秋梅回忆,每逢野外采集数据时,她不仅要背着仪器,还要背着被子、餐具,白天跟着当地牧工寻找牦牛的踪迹,晚上就找落脚点,吃些干粮席地而睡。其实,这些在姬秋梅的眼里都不算什么。“清风微拂,月光流金,夜里的草原很美。”最让她苦恼的是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4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在这里做实验,温度条件都无法达到;地域偏远,有时候急需某种酶,但因冷链构建远不如内地完善,很多时候厂家都拒绝运送。穷则变,变则通。实验温度达不到,姬秋梅就苦思冥想优化实验方案;实验材料运送不及时,她就提前规划科研计划。渐渐地,她的身边凝聚起了一支骨干队伍。他们几乎所有人都被牦牛顶撞过,有的同事脚指甲都被踩掉了,四肢扭伤、身体撞伤也是常有的事。
在姬秋梅的带领下,团队对牦牛遗传资源和多样性做了普查,研制了牦牛繁殖营养调控技术,使母牦牛繁殖率提高10%以上;参与建设了西藏首个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建立了牦牛选育基地5个,规模约达2万头,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牦牛生产的良种基地。
2002年,姬秋梅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一些单位向这位藏族女博士递来了橄榄枝。姬秋梅不为所动。“你也许不知道,牦牛对于牧民意味着什么。”牧民的衣食住行、甚至烧耕都离不开牦牛,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毛又可以用来做帐篷,在野外又是最实用的交通工具。西藏地区近60%的肉是靠牦牛提供,这里人们常用的酥油也有近40%产自牦牛。姬秋梅总说:“我是牧民的孩子,我的一生所学也要回馈给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在选育了品种优良的牦牛之后,她又开始创建适合西藏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牦牛育肥模式和技术,并手把手地教牧民怎么养。
2015年,她担任西藏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带领学会成员,以“科技走村入户”“科普入社区”等形式,连续多年在高海拔区域、科技示范基地、牧民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累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5万余人次,科技咨询服务100余场。仅牦牛育肥一项就使得示范区农牧民每年实现增收1000多万元。每当她去牧民家里了解情况时,牧民总是拿出最好的牦牛肉“款待”,走时也常拉着她的手,殷切地问何时再来。
赵五娘的第一个愿望受到多方的阻挠,在陈留蔡家这条线,其阻碍者包括蔡父、张太公、蔡伯喈,在京师这条线,其阻碍者主要是朝廷,包括牛丞相、皇帝等。朝廷辟召是蔡伯喈离家赴选的起因,蔡父追求金章紫绶,强逼蔡伯喈上京取应,是其离家的主要原因。张太公主动提出帮衬蔡家,则为蔡伯喈离家免除后顾之忧。牛丞相通过请求皇命,将蔡伯喈强行招赘,难以返乡与赵五娘团聚。皇帝则以圣谕将蔡伯喈束缚在京中。蔡伯喈虽然心理上不愿夫妻分离,但是他难违父命、皇命,其行为背离了心理的愿望,客观上成为了赵五娘愿望的阻碍者。如下图所示:
时至今日,在全国多地仍有佩戴香囊的习俗。人们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干花或香料,以求驱虫、避邪、安眠、保平安、传达思念等。
多年的坚守让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带领团队明确了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选育牦牛良种4000余头;突破多项牦牛生产关键技术,让当地农牧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研发了牦牛胚胎移植技术,建立了一整套牦牛胚胎生产技术。她的家里,摆放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章”等众多成果的见证。
“我们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研发实实在在能够让农牧民增收的技术。他们不仅是我们服务对象,更是我们的亲人。”用心,更用情,姬秋梅一直走在农牧科研的路上,不忘初心。
姬秋梅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书记、副所长
祁兴磊:让中国人吃上健康安全的夏南牛肉
有人说,英雄就是对事业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这句话对于人称“夏南牛之父”的祁兴磊来说,恰如其分。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祁兴磊一直在基层致力于肉牛科研和技术推广,为打破国外肉牛品种一统天下的局面不断努力。他开创了中国肉牛育种先河,填补中国肉牛品种空白,成为中国肉牛产业发展里程碑。
属相是牛,小时候放过牛,身上还有一股“牛脾气”……这辈子,祁兴磊的“牛”故事数不清。从肉牛良种推广到肉牛新品种培育,到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牌的诞生,再到产值突破150亿元的泌阳县夏南牛产业链,祁兴磊在牛产业界可谓“牛气冲天”。
祁兴磊从信阳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谢绝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回到泌阳县老家,在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当上了一名专业技术干部。凭着满腔热情,白天,祁兴磊和同事深入乡村了解畜牧业生产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现场指导,传授肉牛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晚上,他俯身灯下,潜心钻研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全身心投入工作后,从来没有觉得苦和累,反而找到了快乐的源泉。”这是他的由衷感悟。
1986年,祁兴磊科研团队承担了省畜牧局下达的“南阳牛导入夏洛来牛培育肉用新品种”科研项目,开始了夏南牛的培育。1988年,省畜牧局正式提出夏南牛新品种培育初期战略设想,泌阳县被确定为项目实施县,祁兴磊为项目主持人。崇高不远,就在坚守者身上;成功不难,难在是否孜孜以求。为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在夏南牛育种过程中,祁兴磊和他的团队跑遍了全县2000多个村庄,行程10万公里,骑坏13辆自行车,测量黄牛时多次遭受牛踢,身上留下了一条条伤痕。
1994年秋,是夏南牛新品种培育项目攻关最艰难的阶段。当时牛价上扬,群众把费心培育出来的一、二代犊牛外卖他乡或宰杀食用。这期间,技术攻关团队因缺乏资金,人员极不稳定。但祁兴磊没有选择放弃,他默默坚守在夏南牛的育种岗位上。有一次,为了一头5个月龄公牛不流失,他和同事骑自行车找了两天,跑了两县四乡才找到。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他悉心请教中国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为完成生物统计工作,他和项目组的人用3个月时间自学了生物统计学的全部课程。他参加了3期计算机培训班,为顺利完成各项分析统计任务、制订夏南牛各阶段育种方案打下了基础。大路小路,坚守才有出路。项目立项21年后,由祁兴磊团队培育出来的肉牛品种夏南牛通过“国审”。至此,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牌在泌阳县诞生。夏南牛胸部深宽、背腰宽广,后躯发达,生长发育速度快,肉用性能好且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
2008年,原农业部确定夏南牛为唯一在全国推广的肉牛品种。2009年,河南省政府要求大力推广夏南牛。祁兴磊先后主持实施夏南牛选育提高、新品系培育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荣誉面前,祁兴磊没有止步。为推动夏南牛从“全国第一品种”向“全国第一品牌”迈进,祁兴磊在夏南牛育成后继续坚守、创新,带领技术团队在做好夏南牛扩群繁育的同时,开展了夏南牛选育提高、夏南牛生产管理技术集成和无角新品系培育3项研究,并取得积极进展。“我这一生注定与牛为伴。前半生育成了夏南牛,后半生全力推广夏南牛。”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着祁兴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要建造留存永世的桥梁。”这句话是他从业30余年的动力。初心不改,带着这一理想,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桥梁设计师徐恭义已主持设计了50余座特大型桥梁,刷新了多项桥梁建设的世界纪录。
祁兴磊
河南省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研究员
邢继:领跑中国核电事业
核电被称为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它主要采用核裂变的方式释放巨大的能量发电。邢继正长期从事核电工程设计研究及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岭澳二期工程设计、CP1000和“华龙一号”先进核电型号研发,为我国压水堆核电技术创建自主品牌、实现系列化和跨越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成功研发中国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标志我国压水堆核电技术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需求情况:国内方面,西北地区冬储市场已经启动,价格基本明朗;东北市场多以不定价收款为主。出口方面,长江和云南企业当前仍以出口为主,受人民币汇率影响,企业出口商谈价FOB低端410美元/吨,价格整体高于国内水平,贸易商询单积极性较高。
邢继任总设计师,主持我国首座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岭澳二期的设计工作,解决“翻版加改进”中的技术难题,结合国内外核电运行经验反馈和自主建造与设备国产化需要,开展了500余项技术改进,使电站安全水平提高并且达到国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主持制定形成改进型百万千瓦核电标准设计,为我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设计技术作出突出贡献,为核电批量化自主建设奠定基础。“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设计与技术创新”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核能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核工业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建国后,在中央戏曲改革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山东针对吕剧进行了整合、改革,成立了专业剧团,革新了《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传统经典剧目,编创了《李二嫂改嫁》等现代气息浓厚的吕剧新作,掀起了吕剧文化热潮。1957年,《李二嫂改嫁》被长春电影厂拍摄成戏曲片搬上荧幕,该影片被评为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吕剧与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等剧种一起被称为全国八大地方剧种,达到吕剧发展首次鼎盛时期。
面对国际市场核电发展机遇和我国核电“无船出海”的局面,中核集团启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型号CP1000研发。邢继任总设计师,主持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研发,创建自主核电品牌。他主持确定以177堆芯、单堆布置和双层安全壳为代表的22项重大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完成我国首个具有三代特征的压水堆核电型号的研发,获得了核能行业专家评审认可,为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出口,开拓国际核电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在福岛事故后自主开发的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邢继作为总设计师,主持型号研发和示范工程设计。邢继提出“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为核心的一整套先进核安全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该安全设计理念,具有完善的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可有效应对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安全设计达国际一流水平。邢继主持的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能源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能动和非能动安全系统配置优化和非能动系统瞬态特性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技术可行性验证。
吴站长走上前去,喊了声:“爷爷!”把老人扶到沙发上坐下。何书记刚要变脸,想斥责老人两句,见状,把嘴张了张,话又咽了回去。老人家疼爱地拍了拍吴站长的肩头,冲马县长说:“哪位是县长?我老头子问他一件事。”
邢继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为人才发展提供科研创新平台。他主持开发的“互联网三维协同”设计一体化平台,使1600多人的设计团队能够多专业、多系统、异地协同作业,得到李克强总理的赞许。邢继推动并参与制定“数字核电”发展规划,依托“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发的首个“数字核电站”已具雏形。他带领的华龙研发团队荣获2014年度国防科技十大创新团队和2016年共青团中央“五四青年奖章”等奖项。邢继本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CCTV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首届央企楷模”“中核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邢继积极推进国家重大工程研发与设计管理体系的改革创新,为践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从事核安全与核电技术发展研究,在核电自主技术发展路线、核心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建设、福岛后核安全策略等方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技术与政策建议并被采纳。他主持的我国首座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为我国核电批量化自主建设奠定了基础。“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目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落地福清核电5号机组,并已成为“国家名片”落地巴基斯坦,另有多国有意愿开展合作。“华龙一号”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所有里程碑节点均按计划实现,有望于2020年并网发电,有力助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为“一带一路”和核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80岁的陶文铨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浙江绍兴。1956年,正在读高中的陶文铨被交通大学毕业的钱学森的报国故事深深打动,即使知道交大西迁,依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交大迁到哪里,我就考到哪里。”就这样,他成为了交通大学西迁后首批到西安报到的学生。本科毕业后考上研究生,师从西迁老教授杨世铭攻读传热学。
美国的Ingo Bayer,Richards Bay通过在电解槽的侧部碳化硅板和槽壳之间安装热管,在管内通入空气或液态介质来强制冷却电解槽,利用热管带出的热量来加热氧化铝[5]。其电解槽热管安装结构示意图见图5。
邢继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核集团首席专家
徐恭义:矢志不渝 让桥梁“留存永世”
由以上Ⅰ~Ⅳ,我们可以通过“n边形→n-2个三角形→n-2个矩形→n-2个正方形→一个大正方形”这一过程,实现了将任一多边形Ω剪拼成一个等面积正方形Ω″.
“如今世界前十特大跨度桥梁,半数以上都建在中国。”从无到有、从跟随借鉴到自主创新,经过30多年的成长积累,我国桥梁技术在科研设计、施工制造、装备材料等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调研设计与实施 为了做好新一轮的国培工作,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深入全区参加国培项目的县区,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访谈、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本研究主要是从教师层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远程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真实需求以及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情况等。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江苏五峰山长江大桥和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正处在紧张的施工阶段。这3个项目的总设计师都是徐恭义。2019年9月,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将建成通车。大桥主跨达1700米,创造了双层悬索桥跨度新纪录。每完成一个工程,徐恭义总要思考:如果多付出一点、再认真一点,会不会造出更好的桥?徐恭义表示,设计师要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因地制宜设计出正确方案最为关键。
青山长江大桥是武汉四环线东段的过江通道,南岸是武钢,北岸是阳逻港,桥梁要有疏解货物的功能。于是,他设计青山长江大桥时,大跨、重载、超宽等成为其首要考虑因素。青山长江大桥建成后会是长江上最宽的桥梁,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悬索桥跨度大,意味着其柔性也要相对增强,这对大桥的抗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徐恭义带领团队配合有关科研单位对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做了4个循环的全桥模型抗风测试,详细检验该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断修改气动形状并调整设计方案。经过反复测试、修改,设计团队最终获得满意的设计数据,确保大桥具有足够的抗风能力。
每次杨海燕从国外出差回来,女儿都对她感到很陌生。她感觉自己像是“局外人”,刚刚融入家庭生活,却又要启航远行。但为了心爱的事业,她只能将遗憾和愧疚默默放心底,无怨无悔地继续前行。
“把桥修好”是徐恭义最大的心愿,他不在乎奖项或排名,设计、修建一座好桥是让他最开心的事。2018年,徐恭义获得国际桥梁工程界大奖——约翰·罗布林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殊荣。对此,徐恭义表示“我正赶上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及经济起飞。作为中国桥梁工程师中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许多大跨度公路、铁路桥梁的设计和修建。”
现今,56岁的徐恭义把目光放在了桥梁耐久性课题上。“大量工程经验表明,不重视桥梁的腐蚀问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垮桥事故。”徐恭义说,“只有注重耐久性,才能实现桥梁寿命的安全运营,才能建造出‘留存永世’的桥梁。”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现代悬索桥技术;砥砺前行,开启我国双层公路桥技术大门;矢志不渝,助推中国桥梁设计走向新高度。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诗篇激励下,徐恭义潜心钻研、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国桥梁强国做出突出贡献。
(3)pH条件优化。进行不同pH值条件下(pH值分别为2、3、4、5、6)的小试实验,控制双氧水加药量均为1.5%,反应时间均为1.5 h进行实验,反应完全后调节pH至8~9静置沉淀30 min后取上清液测COD。
徐恭义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陶文铨:希望再为祖国建设工作20年
陶文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际数值传热学专家,也是我国计算传热学学科分支的奠基人之一。拥有近30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级荣誉;34项国家发明专利;3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一组组数字、一项项荣誉,是陶文铨一辈子奉献报国的最有力见证。
“中国核电发展了几十年,一直在‘跟跑’,‘华龙’实现了‘并跑’,这是中国核工业在世界核能发展中的历史性转变。”邢继说,“我很庆幸自己能经历这段过程,我们未来一定能实现‘领跑’,我坚信。”
1979年8月的一个午后,陶文铨在学校图书馆翻到了一本英文版的《计算方法》,两个星期的时间,陶文铨写下了两本自学笔记,正是这本书,开启了他研究数值计算的大门,让他踏上了计算传热学的求索之路。1980年,陶文铨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传热实验室进修。他分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抓住每分每秒,凡是有关数值计算的课程,都去听、都去学。“当时我就像一块干海绵被放进了海洋里,拼命地汲取知识的水分。”回国时他没想着给自己买点什么,而是用大部分积蓄买了书籍资料和磁盘,并将这些无私地与国内同行分享。
回国后的陶文铨一直潜心从事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两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并开创了国内这一领域的多个“第一”:1986年,在西安交大主办了我国第一个计算传热学讲习班,首次将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等领域研究引入国内;1996年,牵头组建热质传递数值预测科技创新团队,随后创建热流中心,开展复杂热质传递问题数值预测基础研究及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宏观—介观—微观多尺度计算框架体系,发展了界面耦合的重构算子和耦合理论;发明了高效低阻的强化传热技术,突破了国际上“气体阻力增加必大于传热强化”的传统理念,使我国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研究处于国际前沿。
陶文铨的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所开发的强化传热技术已用于工业实际,对我国气体换热器产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陶文铨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换热器为企业新增产值20多个亿。
“不能耽误学生一堂课”,这是陶文铨的工作宗旨。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开始,陶文铨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用53载岁月的精勤付出,书写了一个大写的“师”字。每次上大课,陶文铨都会提前到授课的阶梯大教室。该阶梯教室是一个能容纳367人的大教室,但来听陶文铨讲课的学生经常超过此数。于是,他就自己买了20个小马扎,每次上课前让学生摆好。坐着小马扎认真听讲的学生,成为陶文铨课堂上独有的风景。从教53载,陶文铨桃李满天下,听过他课程的学生约有12000多人,培养的研究生有140余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国内相关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许多已经成为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团队自1997年组建以来,先后获批科技部创新团队及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形成了梯队和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
如今的陶文铨依然发挥着余热,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项目和氢燃料电池项目在陕西落地的相关工作上,希望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只想通过从事的专业,使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有话语权,处于领先地位。”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陶文铨做到了。在陶老看来,做基础研究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希望年轻人能够坐得住“冷板凳”。虽然已是80岁高龄,但陶文铨笑言自己心态堪比18岁,“我希望能为国家再健康工作20年。”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才发:山里孩子的知识桥梁
黄才发长年扎根教育和农村科普工作一线,多年如一日开展科普工作,身体力行,兢兢业业,大力培养“兴趣+能力”的特长型学生,充分发挥科技助学的作用,让科技成就梦想。在他的努力下,科普之花在寻乌县绽放,全县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黄才发是寻乌中学的物理教师,近5年,一直在山高水远的地区给孩子做科普。在江西赣州寻乌县,孩子们喜欢黄才发,称他为“发哥”“发爸”或直呼其名。
“我是孩子进入科学殿堂的桥梁”。2015年初,寻乌有了第一座农村中学科技馆,拥有了“磁悬浮灯泡”“会飞的小球”等20余件科技展品。黄才发喜欢物理,又长期担任寻乌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于是成为了科技馆的负责人。这份工作没有报酬还要花大量时间,刚开始黄才发有些犯愁:教学任务重,哪有精力干科普呢?科普不像分数那样可量化,这项工作的价值何在?黄才发“硬着头皮上”,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慢慢地,他被科普迷住了。在他的努力下,寻乌中学科技馆活动室和寻乌中学科技小组先后建成。他还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讲解活动等并带领学生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在他们幼小贫乏的心灵中播下了科学的火种。
2018年9月,中国流动科技馆寻乌县巡展活动拉开帷幕,黄才发连续4天分批次有秩序送32个班级总计1652名学生去东江源参加巡展,体验科学魅力。此外,科普手抄黑板报评比、机器人组装比赛、无人机试飞体验等活动也相继开展。2015年以来,一大批学生从科技馆获益。“2016-2018年县里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科技馆的受益者。”黄才发介绍。
学生温新泉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高一时温新泉去了趟科技馆,激发了对物理的极大兴趣,经常和黄才发一起探讨最速降线、“穿墙”而过等展品背后的原理。这激发了他渴望知识、探索未知的欲望。后来,温新泉参加了班级科技兴趣小组并任组长。2017年,他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
黄才发经常和其他科技馆的老师交流,他们一起加入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前往更偏远的乡镇开展科普展品体验活动。“农村孩子接触科技的机会很少,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也少,不像大城市儿童去科技馆就像逛街一样方便。”从最远的村庄去县农村中学科技馆看展品至少需要2小时,去市里看展品则要5至6个小时。有时候,黄才发会骑上摩托车,背着展品,在山路来回颠簸几个小时,只为把一个机器人送到孩子手中。“给山里孩子做科普,累并快乐着。”黄才发由衷感叹。心思都在搞教学、做科普上,黄才发对儿子抱有歉意。
以科技馆和学校为基地,黄才发跟县摄影协会合作,开展了以“保护东江源,创绿色寻乌”为主题的摄影展品展览活动,传播环保理念;与县交警大队合作,在县城北广场和寻乌中学开展了交通安全出行知识讲座及宣传活动;节假日,他还前往其他农村中学科技馆,指导开展各项活动。
上海开始垃圾分类后,黄才发借机开办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讲座。为了这场讲座,他白天在寻乌县拍照片,晚上做幻灯片,试图唤醒山区孩子的环保意识。在讲座进行中,他设置了个有奖问答环节,答错了发一瓶矿泉水,答对了奖励他从杭州带回的特产。
未来,黄才发希望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作科普展品。“我同时希望科普资源继续向农村倾斜,为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青少年科学素质发挥更实在的作用。”黄才发说。
黄才发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寻乌中学物理教师
标签:科技工作者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自主创新论文; 中国科协论文; 先进事迹论文; 科学事业论文; 两弹一星论文; 清洁能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