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研究论文_李志晗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研究论文_李志晗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需求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主义设计思路,势必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具体设计需求。不仅如此,当今的建筑学教育起源于二战后的现代主义思潮,偏重于传统的审美和方法论的教学思路很难将功能性与生态性有效结合。当代建筑从业者需要加快设计方法创新,以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研究

引言:

建筑师作为项目领头人需要在设计阶段统筹各方面资源。越是大型建筑工程,前期统筹规划设计越是重要。成熟的主持建筑师需要与相关专业深入配合,对于后续的施工流程、施工效率以及施工成本进行考虑,并将其反应在深化的施工图上。一定要重视建筑设计工作,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实现美观度和实用度有效结合的目标。

1、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具备以下的特点。

1,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现代建筑需要承载的功能更加细化。科学管理的研究使得专家可以对建筑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BIM软件的普及更是将整个施工过程数字化,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模拟,专业设计团队甚至能够预测八个月之后可能出现的流程冲突并提前予以解决。

2,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小团队也可以承揽大型设计任务。传统的设计大量依靠设计师的重复劳动,操作繁琐并且费时费力。

3,技术的进步孕育了全新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智能硬件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计算机性能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数据的可能。大数据科学的蓬勃发展在冲击着各行各业。有别于传统的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完全或部分由数据推动的参数化设计成为崭新的设计流派。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例如人流量,光照或者建筑密度),建筑师借助计算机分析数据,以期更加深刻的理解场地和业主的需求。更有甚者,有些设计项目中建筑师仅仅设计算法并输入数据,最终的设计成果完全来自于电脑自动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主观感情被完全剥离了,计算机的绝对理性主导了设计。

4,最后一点同时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着当今中国经济升级转型,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已经不再可取。建筑设计亦因此受到影响。社会越来越重视质量和设计,国产品牌手机的崛起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各大品牌开始拜托对于西方品牌的盲目模仿,开始推出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全面屏,折叠屏幕以及屏下指纹识别,国产手机品牌在利用设计和创新冲击国内外市场。在建筑领域,民众亦希望见到精美的设计,尤其是在住宅设计中。这对于建筑师的设计能力提出的严峻的考验。当未来建筑市场放缓之后,相当一部分粗放式设计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涌现出一批经历考验的优秀国产建筑师。

2、现代建筑设计特性

2.1一致性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优先定义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方案,再依据整体的思路框架进行方案深化和细节处理。只有先进行整体研究,设计师才可以进行全面研究,对建筑功能、造型和经济性综合考虑。在设计时,我们应当努力避免整体与局部的设计脱节,造成内部的不和谐甚至冲突。在设计过程中,某些建筑师会过分拘泥于某些细节,因此拖延了整体项目的进程,这也是由对设计一致性和“整体-局部”设计思路的忽视而造成的。越是复杂和紧迫的项目,设计师越是要重视工作的一致性。

2.2团队管理科学性

当今建筑学是一门典型的艺术与工科的交叉学科。然而我们在讨论现代建筑学发展时,往往忽略了对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载体-设计院或事务所的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我们如何强调美学于设计中的重要性,建筑师都无法脱离设计院来施展自身的才华。这里我们将着重谈论现代设计院的基本社会属性:企业。作为企业,设计院同样需要遵循商业规律,而建筑师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忽视是普遍的。BIG作为近年新兴的设计公司,在主持建筑师Bjarke Ingels的带领下借助其对于城市发展深刻的理解和强悍的形体刻画能力在国际设计市场接连斩获重大设计竞标的胜利。然而带领BIG迅速崛起的不仅是天才的主持建筑师Bjarke Ingels和优秀的设计团队,CEO Sheela Maini S?gaard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Sheela 2008年加入陷入经济危机的公司,她定下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先收取订金再开展设计。Sheela利用自己专业的管理知识一举扭转了事务所的颓势,Ingels也可以专注于建筑设计。BIG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从45人的小事务所快速成长为500人的跨国公司。作为建筑师我们不需要深入理解企业管理流程和财务准则,但是基于企业的团队合作是不可忽视的内容。现代建筑设计内容复杂,时间紧迫,需要多团队协作。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每一位成员的优点与缺点,设定合理的流程节点以及规范制度。每一位成员应当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任务以及工作必须达到的标准。在中国,建筑师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仅仅依靠对于专业的热爱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工作的。因此,奖惩制度必须明确并切实执行。

现代经济学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既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在建筑设计团队分工是这一思路也是成立的。我们应当放弃传统的“让最有能力的人做最多的事情”思路,而是让“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3.1设计观念更新

“自我认知”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我们首先应当对于自身优缺点和社会发展有清醒的认知,然后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创新。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客观审视自己,其次应当积极跳出日常环境并于外界交流以提高眼界。在明确定位和方向之前空谈创新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3.2 智能设计

当前建筑设计要更好的将智能设计体现出来。特别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也有效的促进了建筑设计智能化的进程。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多媒体通信、环境监测和智能安保等都深入的渗透,全面的提升了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水平。而且在具体现代建筑智能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还要与建筑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针对于城市的具体情况及建筑企业的实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智能设计,在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建筑整体功能的进一步丰富。

3.3 环保节能

节能减排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建筑业在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据相当比重。美国作为人均能耗大国,推出了LEED体系来评估建筑能耗等级。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合理节约资源,避免由设计造成的不合理的能源浪费,例如缺少遮阳设计并且面向西向的大面积玻璃幕墙会极大的增加室内制冷系统的工作负担。

其次建筑师应当重视合理选择材料。使用环保再生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自然资源消耗,既可以降低建筑废弃材料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4、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的中国。建筑行业亦应当紧跟社会潮流并纠正过往的问题,比如对于海外建筑师和设计思潮的盲目崇拜、浮躁的设计心态以及粗糙的忽视细节的设计态度。设计师需要用创新的视野和思路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抓住中国社会产业升级的机遇,向社会回馈优秀的设计,并且在世界设计界发出中国建筑师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牛佩,郭晶晶.浅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江西建材,2015(01),02:50.

[2]蒂姆?布朗.设计改变一切[J].2016,32(15):31.

[3]朱卫兵.基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36(12):54.

作者简介:姓名:李志晗,出生:1989,07,21,民族:汉,性别:男,籍贯:安徽,学历:建筑学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主要从事:建筑设计

论文作者:李志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研究论文_李志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