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农村当中,但是,一旦发生一些打雷闪电的现象,这种线路就会受到损坏,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使用。所以,为了给更多的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电力部门对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应当严加维护。本文对10KV以下配电线路中出现的主要故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强对改线路的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检修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电力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
1 10KV以下配电线路在运行维护中常见的故障分析
1.1天气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故障
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不太稳定,而且这种线路大都建设在外部环境中,一般情况下,当自然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非常容易受到雨雪以及打雷闪电的影响,从而加大这种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频率。很多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在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加强更多的防护措施,使其经受风吹雨打,而与周围的物品发生摩擦,逐渐就会给加大对线路的损耗,使一些保险丝发生断裂,出现漏电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使用,还会给有些不小心碰到的人带来生命安全威胁。
1.2人为因素等引起配电线路出现的故障
在具体的安装线路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并不具备足够专业的技能,因而对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安装的不够规范。还有可能是一些在路上开车行驶的驾驶员,他们由于视线受阻,不小心而伤害到配电线路,对其造成损坏。对于10KV以下配电线路在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因为管理不善,而造成线路受损,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使用。
1.3运维不到位引起的故障
由于日常管理不当、运行维护不到位等情况,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极易发生线路故障,也很难得到及时维修。此外,电力设备的老化等均会对配电线路的有效运行造成影响。加上个别检修人员工作经验不足、职业道德欠缺,一旦线路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都会导致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故障频繁发生。
2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探讨
2.1加大日常修剪或清除力度
现阶段,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很多枝干已经触及到了配电线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定时定期的做好巡视工作,一旦发现存在着树木枝干和配电线路存在摩擦的现象,就要及时的进行修剪,避免由于摩擦所导致的短路。与此同时,要定时定期的清理绝缘子上的污染物,及时的更换绝缘子,并拆除电线杆顶端的鸟巢,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2做好线路立杆的维护工作
定时定期的做好对配电线路杆塔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存在立杆不牢固的现象,就要及时的进行加固,如果需要重新立杆的话,更要做好施工控制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严格的控制好埋设深度,最大限度的确保立杆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倒杆的现象。如果发现土质较软的话,就要做好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其牢固性。与此同时,如果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发现部分线路设备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的话,或者设备质量不达标的话,就要重新安装、重新更换,以此来避免出现设备故障。除此之外,针对超负荷运行的设备以及绝缘子和导线两者分离的现象,我们就要及时的进行整改,确保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2.3做好防雷保护
夏季是多雷电的季节,极易导致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积极的做好防雷保护工作。要想有效提升抗雷性能,我们可以选择瓷横担,充分的结合不同区域雷电活动状况来合理的调整瓷横担额定电压值,例如:雷电较为频繁的区域,可以增加瓷横担额定电压值,形成接地作用,避免遭受到雷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避雷装置,并做好接地处理,确保雷雨天气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强化危险点的预判和检修
积极的做好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危险点的预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充分的确保预判的准确性,相关技术人员应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明确检修对象以及检修内容,并制定一套完善的检修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同时要做好文案较低工作,使得检修人员能够明确检修工作重点、以及危险点所在,以此来有效提升检修工作的针对性。除此之外,要积极的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确保检修人员检修手段、检修方法的合理性,一旦发现存在危险点,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消除,最大限度的确保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最后,在检修的时候,如果发现存在故障现象,要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排除故障,避免发生更大的安全隐患,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
3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相关检修技术分析
3.1做好故障排查工作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有显性接地与隐形接地两种情况,相对来说,隐形接地装置较为复杂,采用蹬杆检查不但会浪费一定的人力与时间,而且还伴随着很大的危险性,因而,采用分段排除法更加能够找到线路运行出现故障位置,增加线路排查的效率。
3.2加强对危险点的检修
第一,落实每一项检验措施,从实际情况出发,强化配电线路现场检修工作;第二,确保配电线路设计方案的严谨性与可行性,严格线路的技术改造及维修要求,并注重人员操作的参与度与严谨度,明确规范与要求,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第三,注重线路维护与检修环节的交底工作,制定可行性的线路检修方案,并强调重点及危险点,确保线路检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3完善线路自动监测系统
运用线路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主要可做到以下:第一,运用线路故障实时定位系统,快速、准确地定位线路故障点,并将信号传输至检修人员,检修人员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以提升检修效率。第二,结合状态分类原则,在线监测瓷绝缘子的泄漏电流,以提升区域线路故障检修的速度与精确度。第三,重视带电作业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以更好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地运行。
3.4引进与创新检修技术
传统周期检修与缺陷检修方法有一定滞后性及僵化性,基于目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多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全新的维护与检修技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比如可以采用在线监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等。红外测温技术,这主要是配电线路由于受电流、电压效应的影响会产生发热情况,如果电力设备发生线路故障,则故障位置的温度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因导线、接头或线夹等出现的设备异常发热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防止运行故障的发生,更好地对线路检修提供支持,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分量比较重,覆盖的范围也很广泛,一旦该线路发生故障,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电力部门应当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线路进行技术检修,及时发现线路中的隐患及时解决,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永成.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6(24):230-231.
[2]任桂斌.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经验的探讨[J].商,2015(39):292.
[3]邓雁.基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18):131-132.
[4]宫兆峰.浅析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科技风,2014(01):14.
[5]胡敏.浅谈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广东科技,2012,21(23):59-60.
论文作者:郑建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技术论文; 现象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