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届埔里新闻奖述略_华盛顿邮报论文

第86届普利新闻奖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利论文,新闻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美国东部时间2002年4月8日,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第86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在地处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纽约时报》获得了14项新闻奖中的7项,创下了一次性获奖和全部获奖的最高纪录,并以总计88个奖项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其后依次是近年来屡夺普利策摄影奖而在本届评奖中一无所获的美联社(46个)、本届获得2项奖的《华盛顿邮报》(33个)和获得1项奖的《华尔街日报》(24个)。具体体裁、题材、奖项分配等情形如下:

1.为公众利益服务奖(Public Service):

《纽约时报》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以“国家受到挑战”为总标题,以一个特别的定期组(section,即若干版面)的篇幅,从纽约当地和全球各地连贯而完整地报道了种种悲剧事件,追踪了受害者的情况和事态的发展,并交代了9·11恐怖袭击对全球安全的影响。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华盛顿邮报》记者萨里·霍威茨(Sari Horwitz)、斯科特·海厄姆(Scott Higham)和萨拉·科恩(Sarab Cohen),他们报道了华盛顿特区多年来忽视儿童保健造成200多名儿童死亡。(2)《华盛顿邮报》,该报报道关于9·11之后美国面临的复杂而多变的问题。

2.突发性新闻报道奖(Breaking News Reporung):

《华尔街日报》因其在9·11事件发生后的最困难的情况下,第二天以全面而具有洞察力的10篇报道再现了当天的种种事件、阐述了它们对未来的意义而获奖。10篇文章的标题是:(1)“举国震惊不能置信”;(2)“死亡人数、破坏性袭击的来源仍然不明”(3)“惊骇的一小时永远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4)“美国机场安检被认为长期松懈”(4)“暴风之眼:一人穿过绝望和混乱之旅”;(5)“在人来人往的纽约郊区,这是焦虑和等待的一天”;(6)“袭击增加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7)“我什么都看见了,然后什么都看不见了”;(8)“袭击关闭美国股市,造成全球性下跌”;(9)“贸易中心里的公司惦念友人和同事”。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纽约每日新闻》,该报对9·11事件发生后的生动而详尽的现场报道。(2)《纽约时报》,该报进行了抓住9·11事件的重心、戏剧性和历史维度的意味深长而精确的报道。

3.调查性报道奖(Investigative Reporting):

《华盛顿邮报》专职调查性报道记者萨里·霍威茨(女)、斯科特·海厄姆和数据库主编萨拉·科恩(女)因其对华盛顿特区在1993到2000年间忽视儿童保健、造成229名儿童死亡的系列报道而获奖。报道促成了对该市儿童福利系统的检查。霍威茨在牛津大学获得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硕士学位,曾在1999年与同仁杰夫·利恩(Jeff Leen)、戴维·杰克逊(David Jackson)和乔·克雷文(Jo Craven)为《华盛顿邮报》获得普利策为公众利益服务奖。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曾两度成为普利策奖最终入闱者。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戴顿每日新闻》(Dayton Daily News),该报对美国学校招收外国竞技运动员问题进行的雄心勃勃的全球性审视。(2)《西雅图时报》(The Seattle Times)记者达夫·威尔逊(Duff Wilson)和戴维·希思(David Heath),他们对一所地方癌症研究中心进行了具有穿透力的调查。(3)《华盛顿邮报》记者克雷格·惠特洛克(Craig Whitlock)、戴维·S·福利斯(David S.Fallis)和阿普里尔·威特(April Witt),他们的两个系列报道揭露了乔治王子县警方系统的滥用权力。

4.解释性报道奖(Explanatory Reporting):

《纽约时报》因其在9·11前后见闻广博的和详尽的报道而获奖,这些报道揭示了全球性的恐怖网络及其构成的威胁。这些发表于2001年1月14日到12月30日的10篇报道的标题是:(1)“一个人和全球性暴力网络”(1月14日);(2)“解剖一个从波士顿到安曼的恐怖阴谋”(1月15日);(3)“为了神的荣誉在远离家乡的异国杀戮”(1月16日);(4)“美国秘密行事旨在抓获或杀死本·拉登”(9月30日);(5)“未能留意恐怖目标改变的迹象”(10月14日);(6)“美国官员说;巴勒斯坦情报部门与‘基地’有涉”(10月29日);(7)“劫机者智慧、膂力和小心翼翼的行为方略”(11月4日);(8)“当统治者转移视线时圣战引诱沙特”(12月27日);(9)“恐怖巢穴逃过欧洲抓捕”(12月28日);(10)“许多人说美国曾计划防恐怖,但没有付诸行动”(12月30日)。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华盛顿邮报》记者戴维·芬克尔(David Finkel)就国际移民生活和旅程撰写的具有启发性的系列文章。(2)《纽约时报》就世界贸易中心倒塌之后曼哈顿地区所受到的结构性损害所作的持续的解释性报道。

5.专题报道奖(Beat Reporting):

《纽约时报》工商和金融助理主编兼“市场观察”(Market Watch)专栏作家格雷琴·摩根森(Gretchen Morgenson)因对华尔街的尖锐而深刻的报道而获奖。此前普利策奖很少授予经济报道作者。52岁的摩根森是著名女财经记者,曾供职于《金钱》和《福布斯》等杂志并担任过老板福布斯的总统竞选新闻秘书,著有《福布斯的伟大精神》和《女性股市入门指南》等书。获奖作品包括7篇报道和3篇专栏文章。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记者帕特里克·希利(Patrick Healy)对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学生自杀、哈佛大学分数贬值(滥评高分)在内的教育问题的揭露。(2)《今日美国报》(USA Today)记者杰克·凯利(Jack Kelley)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对外国恐怖中心的广泛而有预见性的报道。

6.全国报道奖(National Reporting):

《华盛顿邮报》因其对美国反恐怖战争的全面报道而获奖,这些报道经常伴随着新信息和对后续发展的熟练分析。11篇获奖报道的标题是:(1)“劫机者袋中有策划、祈祷和死亡命令”;(2)“美国揭露海外阴谋”;(3)“劫机者领导核心组织”;(4)“美国抓获或杀死本·拉登的努力多次受挫”;(5)“中情局训练巴基斯坦人抓恐怖分子,但是军事政变终结了1999年的密谋”;(6)“当布莱尔详述反本·拉登行动时,联调局、中情局警告国会有更多的袭击;如果美国打击阿富汗,有人担心遭报复”;(7)“中情局被告之‘不惜一切’杀死本·拉登;(8)“有准备的破坏战略”;(9)“中情局秘密单位扮演中心作战角色”;(10)“50国应中情局要求拘留360名嫌疑犯”;(11)“美国说,新录像带指证本·拉登”。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记者道格拉斯·M·伯奇(Douelas M.Birch)和加里·科恩(Gary Cohn),他们的系列报道揭示大学新药研究受到了大公司的影响。(2)《纽约时报》记者格雷戈里·L·维斯蒂卡(Gregory L.Vistica),他以其具有进取心的和精细的报道揭露了参议员鲍伯·克里(Bob Kerrey)在越南战争期间一场屠杀中所扮演的角色。

 7.国际报道奖(International Reporting):

《纽约时报》印度新德里分社社长记者巴里·贝拉克(Barry Bearak)因对遭到战争蹂躏的阿富汗人民的日常生活作了非常感人和透彻的报道而获奖。在2001年3月2日到12月9日发表的10篇获奖报道的标题是:(1)“在饥寒和战争交迫中阿富汗人只能找到死亡”;(2)“亵渎者该死:伊斯兰教对巴基斯坦的控制”;(3)“宗教逮捕阻止了援助阿富汗人的努力”;(4)“塔利班为怜悯一个一无所有的国度的可怜人辩护”;(5)“巴基斯坦,不可靠的盟国”;(6)“难民们踏上去巴基斯坦荒无人烟的避难所的悲惨之旅”;(7)“逃亡的阿富汗,由儿童付代价”;(8)“在交火中大胆的反叛者以进攻掩护撤退”;(9)“喀布尔恢复塔利班以前的生活节奏”;(10)“大佛倒塌处,生灵也涂炭”。52岁的贝拉克于1974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纽约时报》记者德克斯特·菲尔金斯(Dexter Filkins),他从阿富汗发回了温文尔雅而具有启发性的战地报道。(2)《华盛顿邮报》,它全面而具有洞察力地报道了在阿富汗的战争和“基地”的国际性恐怖网络。

8.特稿写作奖(Feature Writing):

《洛杉矶时报》记者巴里·西格尔(Barry Siegel)因2001年12月30日发表的关于一名漠视亲生儿子死亡的父亲和一位审理此案的法官的报道而获奖。评委们认为,这篇题为“一个父亲的痛苦、一位法官的职责和一种他们无法达致的正义”的特稿对上述两人的描写是“悲悯的和令人难以忘怀的”。52岁的西格尔197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曾获得十多项新闻奖,著有《完美的目击者》等书。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埃伦·巴里(Ellen Ba-rry),她透彻而令人动情地描写了来自苏丹的十多岁男移民儿童适应美国文化的过程;(2)《华盛顿邮报》的戴维·马拉尼斯(David Maraniss》,他通过描写若干关键性的参与者,动人而有条理地重构了9·11事件。

9.评论奖(Commentary):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L·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他视野清晰,以广泛报道为基础,评论了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这是48岁的弗里德曼第三次获奖(1983、1988年分别因中东报道获得国际报道奖)。他的10篇获奖作品是:(1)“第三次世界大战”;(2)“恐怖主义搏弈理论”;(3)“中东东部”;(4)“我们都孤独”;(5)“在巴基斯坦,这是圣战101”;(6)“真正的战争”;(7)“现实世界的公正”;(8)“不问什么……”;(9)“亲爱的沙特阿拉伯”;(10)“赤裸的天空”。弗里德曼1978年在牛津大学获得现代中东研究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起为《纽约时报》撰写“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专栏。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专栏作家迈克尔·戴利(Michael Daly),他在纽约遭到恐怖袭击之后写的专栏富于同情心和悲悯;(2)纽约市的一家周报《村声》(The Village Voice)专栏作家纳特·亨托夫(Nat Hentoff),他的专栏论述了9·11事件之后民权受到的威胁。

10.文艺批评奖(Criticism):

纽约州长岛《新闻日报》(Newsday)古典音乐批评家贾斯廷·戴维森(Justin Davidson),他对古典音乐的评论被评委们认为“抓住了本质”。戴维森生于罗马,早年边为美联社工作,边学作曲,曾在巴黎和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作曲博士学位,并兼任音乐讲师和副教授。他的作品在美国、意大利、中国和东欧上演,多次获得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约翰·金(John King),他的随笔透彻而强有力地表达了建筑和城市设计对旧金山的作用;(2)《华尔街日报》的约瑟夫·摩根斯特恩(Joseph Morgenstern),他诙谐而有力地批评了当代电影。

11.社论写作奖(Editorial Writing):

《洛杉矶时报》的亚历克斯·拉克辛(Alex Raksin)和鲍勃·赛普琴(Bob Sipchen),他们撰写的社论全面而有力地探讨了露宿街头的精神病患者所引起的问题和困境。41岁的拉克辛1984年获得南加州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1996年成为《洛杉矶时报》社论撰稿人。48岁的赛普琴现为《洛杉矶时报》社论版副主编。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圣路易斯邮讯报》(St.Louis Post-Dispatch)的威廉·H·弗莱沃格尔(William H.Freivogel),他撰写的社论强烈而充满激情地反对任命约翰·阿什克罗夫特为美国司法部长;(2)《费城每日新闻》(Philadelphia Daily News)社论委员会,它呼吁重视该市被忽略的公园建设。

12.社论性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克莱·贝内特(Clay Bennett),他的20幅获奖作品包括国家导弹防御计划、9·11事件等多种题材。42岁的克莱从大学时代起就为校报画漫画,后来学过网业设计和计算机动画创作。他在1998年加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后三度成为普利策奖最终入闱者(1999、2000和2001年)。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号角纪事报》(Jackson Clarion-Ledger)的马歇尔·拉姆齐(Marshall Ramsey)和《奥斯汀美国人政治家报》(Austin American-Statesman)的本·萨金特(Ben Sargent)。

漫画说明:“(美国人)自从2001年9月11日起,笑容消失了”。

13.突发性新闻摄影奖(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纽约时报》因连贯而杰出地摄录了对纽约的恐怖袭击及其后续事件而获奖。这是该报1997年改版、在新闻版使用彩色照片以来首次获得普利策摄影奖,并打破了美联社近年来对普利策摄影奖的垄断。这组图片总题为“美国受到袭击”,一共20幅。

图片说明:2001年9月15日,即9·11袭击发生4天以后,世界贸易中心仍在冒烟。

基思·迈耶斯(Keith Meyers)摄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新泽西州哈肯萨克《记录报》(The Record)的托马斯·E·富兰克林(Thomas E.Franklin),他令人难忘地记录了三名消防队员在世界贸易大楼废墟上升起美国国旗。(2)《纽约时报》的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和詹姆斯·希尔(James Hill),他们全面拍摄了阿富汗战争中的生动而充满人性的形象。

14.特写摄影奖(Feature Photography):

《纽约时报》因记录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人民在旷日持久的冲突中的痛苦和坚毅而获奖。21幅获奖图片总题为“坚韧”。

图片说明:光线射入关有155名塔利班战士的阿富汗南格哈尔省Khawai镇一所仓库。左侧站立者在诵读《古兰经》。

斯蒂芬·克劳利(Stephen Crowley)摄

其他最终入闱者是:(1)《迈阿密先驱报》(The Miami Herald)的J·艾伯特·迪亚兹(J.Albert Diaz),他的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扩展中的佛罗里达州南部布劳沃德县的生活。(2)《太阳哨兵报》(Sun-Sentinel)的迈克·斯托克、A·恩里克·瓦伦丁(A.Enrique Valentin)和希尔达·M·佩雷兹(Hilda M.Perez),所拍摄图片说明了艾滋病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破坏性影响。

今年获奖作品既体现了普利策奖的一贯宗旨,又有若干特点。它们集中表现在:

1.价值取向:国难当头,“全是坏消息”本性不改

本届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反映了美国"9·11"事件与反恐战争这个高度集中的特大主题。普利策奖委员会管理人西摩·托平(Seymour Topping)总结说,过去人们从来没有如此关注过一个单一的新闻事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有一半的奖项授给了报社,这是因为关于"9·11"恐怖袭击和阿富汗战争的获奖作品通常是团队的成果。

尽管美国遭受了国难,但是美国报界的“乌鸦嘴”依然大张。美国新闻界自诩为环境的“瞭望者”和“监测者”、公众的“看门狗”和强权的制衡者,它们瞭望和监测的是急流险滩,而不是一马平川,试图通过消灭一个个罪恶和问题以及抑制社会权势集团来改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也不例外。在14组获奖作品中,负面题材的有13组("9·11"恐怖袭击和阿富汗战争占8组),占总数的90%以上;中性题材1组;正面题材则一组没有。看来它们宁愿鸣响丧钟、而不愿“口吐莲花”是本性难改了。

2.主流报刊:追求深度,继续引领公众舆论

在美国新闻界,从1930年代起,以透视新闻事件和社会潮流的来龙去脉、化繁复为简明的解释性报道开始在报纸和新兴的新闻性周刊上兴起。这种深度报道注意事物的总体关联,将重大新闻事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各种事物的互动中加以报道,探究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背后原因及潜在的问题。

今天,电视夺走了日报的时效优势。面对电子传媒高速传播的挑战,报纸的新闻报道已从时效竞争转向了深度报道,从而在公众中形成了“在电视上得消息,在报纸上得解释”的视听习惯。从抢第一落点转向打第二落点,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从事件性报道转向非事件性报道,注重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James Reston)所谓的“思想新闻”,报纸新闻报道的这种战略转移在普利策新闻奖评选中充分体现出来。普利策新闻奖从1985年开始设立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两个专项奖,但实际上对深度报道的重视在其他奖项中也体现出来,获奖作品必须是“连贯而完整的”、“深入的”、“全面的”、“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等等。而这正是今天高质量报纸新闻版的生命力所在。

[收稿日期]2002-04-22

标签:;  ;  ;  ;  

第86届埔里新闻奖述略_华盛顿邮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