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及其教师能力发展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属性论文,特征论文,能力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0)12-0005-05
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为一种专门类型的教育,既有教育普遍的共同属性(如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提高),也有表征其自身特点的特有属性(如人才培养目标和与之相应的教学体系),具有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不可或缺。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往往受到鄙薄,相对于普通教育(这里主要指普通基础教育,下同)的知识传授,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被认为是低层次的,教师的水平似乎与普通教育日益发展的先进理念和课堂教学水平相比,差了一个档次。诸如特级教师、教育家、专家型教师等各种教师称号和荣誉的评选也倾向普通教育,相比之下,职业教育教师似乎天生缺乏这些资质,地位和作用受到轻视,使得教师感受不到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其实,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关联的一类教育,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时刻影响着职业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断运用,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对于普通教育,这种不断变化的要求是极其巨大的,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很高,胜任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其实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真正胜任(当然不是普通教育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那一套)并非易事,成为职业教育专家型教师的含金量很高。
之所以职业教育教师地位和作用受到轻视,教师缺乏自豪感和成就感,与社会和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没有科学认识,教师自身对能力建设和专业发展方向认识模糊不无关系。本文就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教师的主要任务和专业发展方向做一些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职业教育之所以成为一类教育而不可或缺,是因为它在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办学模式等诸多教育要素方面所反映出来的基本属性与其他教育(如普通教育)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属性
职业教育以其明确特定的培养目标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体魄等全面素质提高的同时,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职业教育以其专业和技术教育的特有条件,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目标任务,从而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定位于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于是,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必然确定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二)教育属性(也可称为专业属性)
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就是它的职业性,在职业学校由专业体现,教育以专业为载体,这与基础教育学科性教育属性,即教育以学科为载体是有根本区别的。职业教育的专业是“社会职业的教育化概括”,是职业或职业群典型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规范按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进行职业教育的教育载体,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组织。它表现出明显的就业需求和岗位针对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提升。因此,职业教育专业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即使专业不变,其实质内涵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和产业的发展而变化。于是,职业教育专业要不断改造提升,还要开发新专业。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就对职业教育专业调整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而普通教育的学科是传统经典知识体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不直接反映最新知识和技术的运用。
(三)办学属性(也可称为模式属性)
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就是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目标属性决定了其必须走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开放合作式办学和发展道路。除了外部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以外,内部则必须在校内管理体制上来给予根本保证,比如,在学校领导层面建立有学校领导、行业企业领导和管理骨干、学较专业负责人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建立校企合作管理职能部门(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或校企合作工作处),组建有紧密合作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联盟(集团),使企业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来。职业教育这种开放合作式办学,与普通教育学术化封闭式办学也有着本质区别。
(四)教学属性
职业教育的教学属性就是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模式的本质反映。总体上反映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是工作导向和技术导向的,即注重掌握和运用工作知识和技术,而普通教育的教学是知识导向和学科导向,即注重记忆和储备学科知识和概念。职业教育的教学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定位。胜任职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情感态度,是以就业为目标的,但不排除升学和素质教育,而普通教育的教学则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2.课程模式。实行学科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任务课程(单一任务教学)、项目课程(综合任务教学)、混合课程(学科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混合进行)、实训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课程类型。而普通教育主要是学科型课程。
3.教学内容。主要进行生产经营实际中的工作知识(包括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团队合作模式、企业文化等)和技术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见,教学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而普通教育教学内容则是传统经典、长期不变的。
4.教学模式。突出实践与理论结合,实行学做一体、工学结合、教师指导,即强调学生在工作中学,在实践中学,通过使用专业设备实施工作任务或项目学习。而普通教育主要是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学生活动是以听练为主。
5.教学情境。职业教育在两个场所进行:学校和工作现场,教学情境是模拟或实际的工作(生产)情境,而普通教育主要在学校和课堂。
6.评价模式。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实践项目完成情况、技能鉴定、专业知识考核等多种途径综合评价,而普通教育主要是知识考试。
二、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一)教育教学
毫无疑问,对于职业学校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当然是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德育、教学、实训、实习指导等,其基本内容是与普通教育的教师一致的。例如,教师要履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担任班主任工作,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搞好课堂教学等。但是,教学模式则与普通教育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不同,主要是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即通过实施项目课程、将技能训练与专业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这其中指导学生项目实施、技能操作和使用专业设备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因为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职业教育连接经济及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纽带,所以,专业应对科技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变化,对接职业岗位工作实际要求及其不断变化的趋势,是职业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因此,专业建设工作的前提,是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或了解经济、产业、企业、技术发展实际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这样才有可能使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紧贴实际,它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这与普通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应试性和稳定性完全不同,后者主要研究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素质的学生接受知识传授的有效方法,强调课堂教学结构、应试方向和教学方法等,其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基本稳定不变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几乎没有关系。
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最终必须由教师来实施和完成,没有其他人来代替。
1.专业开发。包括专业设置、专业改造、专业升级、专业拓展等工作。职业学校能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取得自身发展,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关键。产业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也要经历改造、升级和拓展的过程,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专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和专业设置调整的决策,这个过程就是专业开发。
2.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包括研究科技和产业发展对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途径、构建相应的课程结构等。因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表现出很强的地方性和差异性,所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职业学校自主开发的过程,即使上面有现成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使人才培养对接地方产业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学校仍然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二次开发。
3.课程开发。包括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制定工作。专业与产业对接、培养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是通过合适的课程来实现的,而且课程对师资队伍的标准和建设、对实训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提出了特定要求,所以,课程在专业中处于核心位置,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作导向和技术导向的,即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知识和技术知识导出的,而不是从学科知识导出的,课程结构对应的是工作结构。由于产业和技术不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所以,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开发和管理的动态过程。要实现职业学校课程与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就必须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及时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调整。
4.实训场地建设。包括按照教学工厂或工作现场的理念,进行实训基地的系统设计、流程设计、设备布局、设备配置、设备开发、文化建设、情境设计等工作,建设模拟和真实工作场景。实训基地是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既要配备满足需要的专业设备保证学生技能训练需要,还要营造浓厚的企业氛围,如按照工作流程布置专业设备来体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过程、引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工作角色的体验。
(三)教科研和产学研
教科研是职业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产学研则是职业学校进一步应对产业和技术发展,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提高职业学校档次和社会影响力的一项拓展性工作。教师参与产学研,不仅服务社会和企业,赢得学校更大的社会声誉,而且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都极为重要。教师能及时将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和成果反馈运用到专业建设、教学内容调整、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实训设备和项目的开发中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对接。
(四)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尤其要列入职业学校主流教育体系中去,作为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内容,摆在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相提并论的位置,对学生开展创造发明、创新方法教育和创业通识知识教育,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是面向少数学生或仅限于第二课堂活动。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要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
三、职业学校教师的能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有两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这是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与普通教育教师的能力要求是基本一致的,但更加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的设计;二是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它是胜任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专门能力。这就是说,职业学校教师仅具备传统教育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远远不够,还不能胜任“职业教育”工作,不具备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完整能力结构,他们还需具备职业教育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区别于传统普通教育,不仅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还表现在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方面。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和技术发展、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开展工作导向和技术导向的课程改革、建设教学工厂型的实训基地等,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武装头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循职业教育本质规律、充分彰显职业教育鲜明特色,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得更加精彩。
2.专业操作技能。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理论教学,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掌握各种专业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有能力进行技能训练指导。教师纸上谈兵、黑板上开机器、只会说不会做,是不能胜任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职业学校往往苦于缺少“双师型”教师,希望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但是,从企业引进毕竟是少数,而且企业人员其实并不适合教师职业,因此,打造现在这支队伍,使之成为能工巧匠,是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将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提高作为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最好能掌握某项技能绝活,能指导培养出具有绝活的高技能学生,这也应该是职业学校名教师区别于普通学校以课堂教学水平为主要标志的名教师的重要标准,使教师具有作为职业学校教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3.课程开发能力。与普通学校不同的是,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的。尽管相同职业的工作岗位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理论上应该是一致的,国家可以针对各种职业制定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个专业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作为相应专业职业教育指导性教学文件。但是,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即使相同的职业,其工作岗位的业务范围和工作结构是相当复杂的,远没有普通学校标准化课程那么简单,相对应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其实不宜实行一个统一标准。职业学校要时刻适应产业和技术发展,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针对直接服务的企业群的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及时开发和调整课程内容,并尽可能缩短开发周期,保持课程的动态发展,特别是实行定单式培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则需直接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要制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否则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课程生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有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开发。不过,企业人员知晓职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但并不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知识,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必然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而课程开发能力恰恰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一个非常薄弱的能力项目,制约了职业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的开展,所以,提高教师课程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4.产学研能力。职业学校适应产业和技术发展,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进行专业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决定了教师自身技术水平也必须紧跟科技的发展,并有能力开展产学研项目开发。这在职业学校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能力,而是一项很重要很关键的能力,也不是一项高不可攀的能力,只要教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到项目开发活动中去,产学研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这将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准,打造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美誉度和在整个教师职业中的社会地位,改变社会鄙薄职业学校教师水平的观念。职业学校应通过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机构和政策机制,为职业学校教师产学研工作创造机会和平台。
5.继续学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运用到产业发展中去,通过技术创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特征。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就必须主动适应产业调整升级和生产经营过程不断变化的需要,这就使得职业学校教师始终处于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成为职业学校教师适应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传感网、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动漫创意等产业,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等最新技术广泛运用。专业升级、课程改革和专业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在终身学习理念引领下,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包括学习传统技术的新发展,从而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步伐,成为自己专业领域里的专家。另外,职业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也要求教师特别是德育课、文化课教师拓展新的学习和工作领域,向一专多能发展,成为具有某些特长的特色教师。这样,使职业学校教师始终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铸造自身价值。这与普通学校教师经典专业知识几十年不变有根本不同。
6.企业实践经历。职业学校教师基本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毕业生,无企业实践经历是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最大的不足。教师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技术运用情况,脱离企业实际的专业教学实际上是很盲目的,与传统学科教学并无差异,要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际上不大可能。教师自身缺乏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却要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这是无法完成的。[1]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是教师定期到企业去顶岗实践。尽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还有一些障碍,比如,出于市场竞争和商业保密需要,一些企业不太愿意接受教师介入企业的技术和生产业务的实际过程,使得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效果受到影响,但是,总比教师闭门教学要好,况且,更多的企业还是积极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应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天然联系,把企业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第二场所,成为企业的兼职工程师或技师,就像过去企业办技工学校的教师往返于企业车间和学校课堂那样,往返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职业学校教师完全有别于普通学校教师的工作结构和角色身份,确立职业学校教师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
总之,通过教师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建设和提升,使职业学校教师真正明确教师能力特征和发展方向,从而胜任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职责,并真正建立起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标签:教学技能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能力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