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土建施工分公司 210028
摘要:高效的防护和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仍是未来的关键任务。这些年来,相关人士从来没有停止对裂缝产生原因的探究,并制定过很多在实施混凝土配合比规划时应遵循的准则。但是,通常由于缺乏普遍的认识程度,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以及施工时养护不严密,导致了防护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效果不大。对于合格的工程,设计是先决条件,具体合理施工方法则是成功的保证,若将他们进行有效的协调,裂缝问题自然高效解决。本文探讨了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和施工策略。
关键词: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施工策略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具有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更加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指导,而且对施工人员本身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把关。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预防措施的创新研究,是提高我国建筑水平的项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使建筑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1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
1.1设计不合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往往和设计环节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存在不平衡问题,如此也就必然会形成裂缝干扰。比如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材料的应用,其应用数量不合理,钢筋材料的布置也存在明显问题,如此必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应用出现受力不均匀现象,在整体施工操作中也就容易表现出裂缝隐患。
1.2混凝土材料存在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必然还和具体混凝土材料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是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型号不匹配,必然也就很可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明显裂缝威胁。这种混凝土材料方面带来的影响同样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各类原材料的选择不合理,其质量得不到较好保障,进而也就很可能会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最终应用质量效果;此外,因为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不合理,各类原材料的添加比例不当,也容易带来裂缝威胁,水泥材料的添加不当形成的干扰是最为明显的,需要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1.3现场浇筑不规范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形成中,现场浇筑不规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尤其是随着结构规模的增大,这种现场浇筑的难度也正在不断提升,由此形成的威胁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搅拌处理,如果存在搅拌不充分,或者是搅拌幅度不合理现象,不仅仅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中存在明显的缺漏现象,还容易导致其均匀性不足,内部浇筑出现的热量也无法散出,进而形成明显的温度应力,最终形成较为明显的裂缝威胁。
1.4养护处理不当
钢筋混凝土施工处理中的养护操作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其需要围绕着基本要求进行落实,而养护的不充分,或者是养护操作不合理,都很可能会导致裂缝威胁的形成。比如对于养护过程中的洒水处理,因为混凝土结构在凝结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失水现象,而失水就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收缩变化趋势,如果无法进行及时洒水处理,就容易形成收缩裂缝。
2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施工策略
2.1审查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的审核优化需要在施工前有效落实,促使其相应设计方案能够具备理想的合理性效果,能够在力学方面具备平衡性,避免出现受力不均匀问题,为后续施工操作形成理想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审查中,需要重点围绕着钢筋材料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匹配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对于钢筋材料的应用类型以及应用数量进行把关,了解其整体力学稳定性,逐步提升其整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材料控制力度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基本材料的运用,同样也需要重点加强详细审查监管,促使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可用价值,避免因为混凝土材料自身质量问题形成较大干扰。结合这种混凝土材料方面的监管控制,需要围绕着各类原材料的采购以及配置环节进行详细优化,保障各类原材料较为合理匹配,并且能够控制其添加量,提升相互配比的准确性,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后续实际应用价值。
2.3在施工方面上有效的防控措施
(1)一定要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施工方案是进行施工首要解决的问题,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紧密相关,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的质量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主要就是体现为,是否明确的进行规定一次浇筑量、施工缝的间距以及具体的位置、还有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建筑当中的温度等等问题。
(2)一定要加强施工的管理,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现在大部分的钢筋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的疏忽或者是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操作从而导致的。因此,一定要不断的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在这一环节当中能够比较有效的杜绝发生裂缝的问题,所以一定要重点关注下列方面的问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材料之间的配备比例,在达到设计的实际标准之后,一定要尽可能的降低对于水的使用;一定要确保钢筋的实际位置,特别是对进行踩踏之后的钢筋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杜绝钢筋发生错位的问题,与此同时,一定要对钢筋上的铁锈及时的进行处理,杜绝发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
2.4 重点加强钢筋网的设计
实际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以及模板的依托下,相关的保护层就比较容易进行精准的控制。但是,如果垫块之间的距离放大1.5 米的时候,那么就无法有效的确保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因此,纵横向的垫块之间的距离一定要限制在1m2 当中安置2 块。反之,楼面上层的钢筋网进行相应的保护,这就是现阶段施工过程当中非常大的一个难题。主要的原因就是:板的上层钢筋通常情况下都比较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受到人员踩踏之后就非常容易发生变形或者是弯曲。
2.5规范现场浇筑操作
为了较好降低裂缝问题的出现几率,还需要围绕着施工现场的浇筑操作进行严格把关,提升其规范性,避免因为浇筑的不连贯,或者是搅拌处理的不标准,形成较大的质量缺陷。结合这种现场浇筑操作的规范把关,需要围绕着施工人员进行重点管控,提升各个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促使其具备较强的任务落实技能,并且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能够尽职尽责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此外,还需要提升各个施工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促使其能够根据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在任何区域形成浇筑失误,避免裂缝问题出现。
2.6强化后期保养等管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的后期保养十分重要,在混凝土初凝期(约一周时间)主要是内部的水化反映,这也是一种热反应,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应力,如果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则极易由于自身的塑性收缩产生大量不规则的裂纹;当混凝土进入终凝期后,主要会发生由于干收缩形成的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大多是由于天气干燥炎热、阳光暴晒、刮大风等,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气温悬殊太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产生了急剧的外表体积收缩。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具有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更加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指导,而且对施工人员本身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 徐雪霞.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 低碳世界. 2017(02)
[2] 苏伟健. 建筑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09)
[3] 方军. 浅议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J]. 甘肃科技. 2017(11)
[4] 窦成兵.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10)
论文作者:马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或者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