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效果研究论文_曾智慧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采取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明确诊断,回顾性分析她们的资料,将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超声诊断符合63例、误诊7例,符合率为90.00%,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流信号表现来看,25例为Ⅰ级、29例为Ⅱ级、16例为Ⅲ级。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利用乳腺超声诊断可取得不错的诊断效果,检查速度快,创伤小,可重复检查,加上有不错的影像学与血流信号资料,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超声;诊断;血流信号

乳腺炎属于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尽管我国近几年孕期与产褥期女性健康教育得到普及,哺乳期的乳腺炎发生率有所降低,但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率却有升高趋势[1],需加强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指的是非哺乳时期,细菌侵袭乳腺组织诱发的乳腺疾病,涉及婴儿期、青春期,以及绝经期、老年期[2]。女性在不同生理期均可发生乳腺炎,其中婴儿期与青春期可能在于体内激素失衡所致,多为非细菌性,有自限性与自愈性[3]。非哺乳期乳腺炎多为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因非哺乳期无明显特征,导致其容易误诊为其他乳腺疾病。超声技术是乳腺疾病比较常用的诊断技术,为了探讨乳腺超声应用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诊断效果,本文就我院收治的7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了如下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70例,全部是我院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纳入时间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有对象有完整的资料,接受乳腺超声诊断,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同时排除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7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均值38.8±2.2岁;其中妊娠史52例;均有不同程度乳房隐痛、肿胀、乳头溢液等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飞利浦EPIQ5,GEVIVID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0MHz。检查时指导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将超声探头直接放于乳房实施检查,先从乳房上方对乳腺腺体层厚度进行检查,然后扫查乳房,同时从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实施纵切面、横切面、斜切面扫查,对乳房所有部位进行全面扫描,扫描期间密切观察病灶大小与形态及位置,并对病灶边界与周围组织信号及其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此外记录病灶的血流信号特点。

1.3 观察指标

记录乳腺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疾病类型情况,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乳腺超声诊断乳腺炎病灶血流信号分级判断标准参考Adler法:①0级:病灶肿块无血流信号;②Ⅰ级:少许血流信号,有1-2个细棒状或点状肿瘤血管;③Ⅱ级:中量血流信号,有3-4个点状或较大的血管一条进入病灶;④Ⅲ级:血流信号较多,有2条较长或≥5个点状血管信号[4]。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处理本数据,将诊断结果用百分比%、卡方(χ2)检验处理,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

乳腺超声诊断符合63例、误诊7例,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

2.2 乳腺超声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特征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经乳腺超声诊断可见乳腺组织不规则形态实性回声团,无包膜,边界清晰,内部为不均匀回声,且多数为偏低回声。具体情况如下:6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态病灶,8例为规则椭圆形或圆形病灶;65例病灶有清晰边界,5例病灶模糊;62例内部回声为不均匀低回声,8例为内部低回声。此外,从血流信号表现来看,25例为Ⅰ级、29例为Ⅱ级、16例为Ⅲ级。

3 讨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女性乳腺疾病,从过去临床报道来看,病理学诊断属于比较有效的一种诊断措施,可明确其具体的乳腺疾病类型,有着准确与可靠等优势,一般作为乳腺疾病诊断金标准方案。穿刺活检、乳腺区段切除术等实施病理诊断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有一定的应用历史,但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损伤,难以长久应用,为此需寻求一种安全、无创及有效的诊断技术。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比较常用,有着操作简单方便,无创及准确可靠等优势,为了探讨乳腺超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我院有了相关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70例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乳腺超声诊断符合63例、误诊7例,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其超声影像特征分析可以看出,非哺乳期乳腺炎以不规则实性回声为主,病灶边界比较清晰,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且病灶象限多为乳腺外上象限,少数图像为不规则图像,病灶边界模糊。出现7例误诊,误诊原因可能在于诊断期间影像资料有光点与强光斑,和钙化影像资料极为相似,极易误诊成乳腺癌[5-7]。

综上所述,非哺乳期乳腺炎利用乳腺超声诊断可取得不错的诊断效果,检查速度快,创伤小,可重复检查,加上有不错的影像学与血流信号资料,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廖春雁,陈圆圆,曾健等.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16-18.

[2]王翠霞,王海涛,王方等.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32):49-51.

[3]陈海清,曹强仙,江凤莹等.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58-59.

[4]盘丽娟,汪玉琴,肖萤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8):32-34.

[5]陈欣,肖晓云,吴欢等.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价值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2):118-120.

[6]汤建英.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3).

[7]李晓琴,徐敏,顾成章. 不同病理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8):565-566.

论文作者:曾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效果研究论文_曾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