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法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作品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入的文学作品篇目都占到课文总篇目的75%左右。文学作品篇目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可见其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讲授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呢?笔者在讲授有关课文时,尝试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一、抛出问题,引起注意,教师作适当提示
高中阶段初步接触文学名篇,学生对一些作品尤其是距离现今较久远的作品,理解的难度较大,较难产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他们对作品内容的注意,积极思考问题,并能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遇到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适时地站出来“救助”,给予适当的提示,使问题“迎刃而解”。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有些问题本来就是长期争论不休、争议性很强的。提问题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关注,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完了《氓》这一课时,我补充介绍了《静女》这首诗,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而《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士’所热恋,如何解释两位女性不同的境遇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相互展开热烈讨论。
三分钟后,生甲回答:“这是因为《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恋爱的初期,所以热情高涨,一旦当他得到爱情后,就不会这么有热情了,或许也会和《氓》中那位‘士’一样对‘静女’变心。”
生甲刚回答完,生乙就站起来表示反对:“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我认为出现这种境遇的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氓》中的‘我’所嫁的‘士’是个负心汉,而《静女》中的‘静女’遇到的却是一个对爱情专一的男子,不是每个男子都很容易变心的……”
乙还未讲完,就有一女生丙予以还击:“但你要知道,《氓》中‘士’一开始也是很痴心的呀,其程度绝不亚于《静女》中的‘我’,但最后不还是变心了吗?谁能保证《静女》中的‘我’不会也走这条路呢?其实男子是最容易变心的……”这话遭到了几乎所有男生的一致反对,于是一场讨论快要变成了一次舌战。
火候已经成熟,看来我不得不出来“主持公道”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确实,《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热恋时期,自然热情万分,至于婚后他是否会变心,就很难说了,这要看他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两个男子的身份是有差别的,大家能否看出这种差别?”课堂里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我进一步提示:“从《氓》中的‘士’‘抱布贸丝’,我们可以估计‘士’可能是什么人?(生答:商人)对,可能是商人。而从《静女》中的‘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又可以猜出‘我’可能是什么人?(生答:农民)对,可能是农人。而商人和农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也是有一定差别的。相对来说,农人比较朴素,思想比较纯洁,也许不会像商人那样容易变心,这从后来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能得到一些验证。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亦属一家之言。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课后还可以继续做口头或书面讨论。”我的话刚完,下课铃声响了,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创作年代久远,不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于是有些学生就将学习要求降低了,仅仅满足于弄懂字面意思,对作品内容不求甚解,更不注意作品之间的联系。部分同学甚至因为不懂而厌烦这些看似艰涩的文字,学习古文的兴趣也一落千丈。
上述所提的问题让不少同学眼睛为之“一亮”,因为这个问题和作品联系紧密,同时又让同学们感到有话可说。于是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下子来了劲头。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争议性,思考的角度较多,因此在讨论过程中难免发生争论,而争论愈激烈,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就愈浓。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加大难度,引发辩论,教师作重要补充
在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了初步接触、逐渐产生兴趣时,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让学生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理解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学生对有关历史背景缺少了解,思考问题很难做到全面、深刻,这就需要教者在关键时刻作重要的补充说明,扩大学生视野,使其茅塞顿开。
例如,在教完《离骚(节选)》这一课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战国那样的时代,面对楚国黑暗的政治,屈原是否非得要自杀呢?他可不可以到其他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呢?”
我让大家各抒己见。
生甲首先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屈原根本没有必要自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生笑),战国时期有那么多诸侯国呢,随便去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受到重用。”
生乙立即反对:“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战国时期诸侯国虽多,但自己的祖国只有一个,如果一遇到挫折,就跑到其他国家去,那不成了卖国贼了吗?”
这话又引起了生丙的“不满”:“难道屈原只有待在楚国等死吗?而像乐毅、苏秦那些人都成了卖国贼了?”
眼看下课时间要到,我只好打断他们:“大家讨论得很热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且都有自己的理由,应该说这基本达到了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一个目的。屈原是否应该自杀,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可以讲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从当时时代风尚来看,先秦时代效忠祖国还远没有形成普遍的道德准则,纵横家朝秦暮楚,军事家杀妻求将,人才跨国界自由流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当时均属天经地义。我们知道,孔子也曾周游列国,四处寻求政治地位,以推行其社会主张。不但士大夫这样,普通老百姓更是要选择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乐土’而居。孔子就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屈原的爱国精神在当时犹如石破天惊,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离骚》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楚国并不‘美好’,‘灵修’‘浩荡’,‘众女’‘谣诼’,可谓君王昏聩、朝臣邪佞。但屈原的爱国是无条件的,他屡遭迫害,两度流放,仍忠于祖国、死而后已,确是独步千古:‘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还应该注意的是,屈原的爱国感情有着明确的民本内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使得屈原的爱国思想更具进步性。但是,像屈原这样的先驱者注定只能孤军奋战,因为他们走在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前面,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的价值要后人来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敬仰屈原的原因……”
下课铃声已响,我不得不结束本课:“以上所说供大家参考,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讨论。下课!”
屈原的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离骚》,他们也曾听说过,但由于觉得文字难懂,因而不太感兴趣,更难以理解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上述所提问题,有的同学可能也曾想到过,但由于对有关历史背景缺少了解,很难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只好放弃思考。当我在课堂上提出来之后,他们又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其他同学的意见可能又会给他们以启发,于是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又由于思考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观点可能会截然相反,于是就上演了一场舌战。但最终他们都不能说服对方。这时,我再联系有关背景给他们作一些补充说明,就可能使他们豁然开朗,对《离骚》的内容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联系背景,全盘考虑,教师作最后总结
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到高二时,已经学会了联系社会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较为全面地思考问题。辩论时也不再是简单地责问对方,而能够做到有理有据,联系人物所生存的环境,相对辩证地看待问题。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我再做提示或补充说明,只需在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就行了。
例如,学习完《雷雨(节选)》这一课后,我向同学们提出这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真实的感情?
生甲首先发言:“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讨论。”
全班一愣,我问:“为什么?”
“周朴园对鲁侍萍当然没有真实的感情,如果有,他怎么会在认出鲁侍萍后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呢?”生甲反问一句。
生乙接了过来:“如果没有,他为什么会记得鲁侍萍的生日,保留以前的家具和关窗的习惯?”
“那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生甲不以为然。
这时,生丙又加入进来:“我认为周朴园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他晚年生活不如意,常常感到寂寞孤独,因此难免怀念起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
谁知这被生甲抓住了把柄:“就是呀,他是晚年生活不如意才想起侍萍的,不然他不会想起的,这不正说明他对侍萍没有真正的感情吗?再说,如果有感情,当初为什么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将刚生过孩子的侍萍赶出家门?”
生丙不服输,双方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激起了全班学生的讨论。
我只好紧急叫停:“周朴园是个很复杂的人,他确实爱过侍萍,但他自私的本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他的爱不纯真,不牢固,经受不住考验。他对侍萍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感情,一直是文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正如甲刚才所说,“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讨论’。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也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关注周朴园这个人,这个复杂的人以及当时复杂的社会,从中窥视当时社会对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影响。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个目的。课后,大家继续探讨。下课!”
实践证明,语文课上运用讨论法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其扩散性思维,增强其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有帮助。每次讨论结束后,很多同学都觉得意犹未尽,有的课后找我交流,有的在周记本上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些观点还是颇有一定含金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