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分析论文_岳培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行认知护理对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观察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认知护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并评估两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②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量表各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③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认知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认知水平,纠正其不健康行为,增强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认知护理;知识掌握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nursing on improving knowledge of bronchial asthma is analyzed

YuePe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Chengdu Tianfu New Area People's Hospital ,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2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health knowledge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82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andom control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41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cognition, interven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s the situa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knowledge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behavior scale and the total score of each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xperiment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can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level, correct their unhealthy behavior, and enhance the clinical efficacy,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Keywords: bronchial asthma; cognitive nursing; knowledge mastery

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2]。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近年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发生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较多,且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大部分患者健康知识认知不足,难以坚持长期用药,整体疗效欠佳[3]。因此,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强化其健康行为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基于此,我院对此类患者行认知护理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对其进行分组:试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21-68岁,平均(46.2±19.4±11.6)岁,病程1-8年,平均(4.6±2.3)年;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0-70岁,平均(46.7±19.1)岁,病程2-8年,平均(5.1±2.2)年。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具备基本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③临床资料齐全;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未成年;②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③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疾病;④存在精神病史;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试验组: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患者认知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疾病宣教:向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发病特征、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等,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并对其错误认知进行纠正。②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消极的情绪对病情的危害,认真倾听患者主诉,掌握其心理变化,并根据患者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等,给予个体化疏导方案,帮助其消除心理负担。③疾病预防宣教:密闭门窗、地毯、呢绒等均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提醒患者不接触这些物品,并尽量不使用空调,促进空气流通;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提醒患者忌食致敏食物如鱼、虾、蟹、牛奶等,多饮水,促进痰液排出;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行剧烈运动;戒烟,出门时戴口罩,以免吸入油漆、臭氧、工业废气等;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激动;禁止服用阿司匹林、心得安等药物。④治疗宣教:告知患者定量雾化吸入器(MDI)使用方法,并让患者反复练习,纠正患者的不足,直至其完全掌握。⑤出院指导:强调长期防治哮喘的必要性,叮嘱患者尽可能避免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多参加散步、慢跑等体育活动,以免出现复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价内容包括:发病原因、预防对策、先兆症状、发病特点、常用治疗措施、常用药物、急性发作应急处理、MDI使用方法、峰速仪使用方法、长期激素吸入治疗的重要性。各项评分0-10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越高。

②采用Pender制定的健康行为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HPL)对两组健康行为进行评估,评价指标包括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补充、健康责任感、压力调节、人际关系,共52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满分208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行为水平越高。

③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临床控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检查显示啰音消失;基本控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部检查显示啰音减轻;未控制:临床症状及肺部啰音无明显变化。基本控制、临床控制占比表示干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认识情况观察

试验组健康知识各项目评分、总评分均比观察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健康行为调查情况观察

试验组健康行为指标评分及总分明显比观察组低,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容易反复发作,严重损害了患者身心健康。药物疗法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患者临床依从性差,难以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且部分患者对哮喘疾病存在错误认知,使用治疗工具不当,故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约有75.2%未能坚持治疗;其认为,这与患者疾病认知不足、自我保健意识薄弱有着密切的关系[4,5]。

王玉花等[6]指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期间,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可大幅度提高临床依从性,这对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哮喘发作具有重要作用。我院结合实际情况,从疾病知识、心理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出院知识等方面着手对患者行认知护理,实践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及健康行为评分均优于试验组,这主要是因为[7,8]:①认知护理可让患者掌握治疗的目的,进而主动配合临床操作;②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可正确使用MDI、峰速仪等设备,确保吸入药物能发挥最大的效果;③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掌握如何避免过敏原,降低复发风险。且两组干预总有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充分证实了认知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的显著优势。

综上,认知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及治疗效果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飞, 雷后兴. 白细胞介素-33及其介导的哮喘发病机制新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99-102.

[2] 李玉竹, 朱黎明, 戴爱国. 哮喘相关炎症细胞及其老龄化改变[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3):331-336.

[3]黄金玲.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认知与控制情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07-108.

[4] 苏楠, 杨萌, 徐静,等. 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7, 6(2):97-100.

[5] 宋成义. 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疾病控制的关系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33):104-105.

[6]王玉花,陈洁.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3):307-309.

[7] 方友华.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概述[J]. 重庆医学, 2011, 40(24):2489-2490.

[8] 黄金玲.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认知与控制情况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5):107-108.

论文作者:岳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认知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分析论文_岳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