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学 厉敏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些教师盲目地随波逐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彻底决裂,有些老教师生怕别人说他跟不上形式,干脆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原来的“一言堂”为现在的“先让学生看书称自学,再让学生讨论称合作探究,最后出示一些检测题称反馈,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报幕员’。”结果,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什么知识也没学到,时间一长,家长找上门来,质问老师,为什么不给学生讲课?老师解释说:“现在课程改革了,不让老师讲了,有什么问题学生可以问老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老师对“课改”的片面理解,使得这些家长对现在的“课改”深恶痛决,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究竟如何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呢?
一、教师要正确理解课改理念,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
新的课改理念集中体现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非“解题者”,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仿者”。在数学课堂中,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二、提高课堂的教学艺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积极探索的源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当提高课堂艺术,研究学生兴趣,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1、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生活,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何能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这一节时,我就从学生们熟知的温度计上的温度入手引入,温度计上的温度有零上的温度也有零下的温度,在0℃以上4个刻度表示零上4℃,在0℃以下4个刻度表示零下4℃,如果都用4℃表示就分不清哪是零上哪是零下了。为了区分这种相反意义的量,把其中零上4℃记作4℃,那么零下4℃就记作—4℃,这里的“—”表示零下,于是就产生了负数与正数,再让学生举些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该怎样表示呢?同学们都纷纷举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所熟知的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积极展开数学思维活动,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3、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在讲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让学生们准备了三组小棒:①10cm,8cm,18cm②5cm,6cm,14cm,③6cm,14cm,22cm。让学生拼三角形。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发现前面两组拼不出三角形,于是理解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
三、紧紧围绕“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中,“知识目标”居于首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一切“过程与方法”都存在于知识的学习和增长中,一切能力都产生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之中;一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形成于对知识的体验与感悟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要切实加强知识的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二要处理好知识与方法的关系,也就是“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没有“学会”就不可能有“会学”,而没有“会学”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学会”;三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教育”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属于“间接性”的目标,要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切不可刻意追求。
在实施“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合理地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思维训练为主体,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学习活动,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学中,教师要相机引导,适时点拨,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使“三维目标”有机的得以体现。为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经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及时提醒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不要放任自流,流于形式,当合作受阻时,要因势利导,把握要点,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进行调控,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注意选择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去积极地探索和研究。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论文作者:厉敏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关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