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的困境与前景_国外宏观论文

欧元区的困境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元论文,困境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权债务危机让欧元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被称为“欧元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因此受到一些媒体和经济学界人士的质疑。批评者认为欧元的尝试已经失败,欧洲货币联盟解体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希腊会退出,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财政、银行体系脆弱的国家也将适时退出。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向来不是蒙代尔的拥趸,近期他也表示:“令人困惑的是,蒙代尔因他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而被人称为‘欧元之父’,但正是他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证明了,在劳动力流动性不充分的情况下欧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关于财政联盟对于货币联盟重要性的论述同样不支持欧元的诞生。”

79岁高龄的蒙代尔先生现仍以评论家、演讲家和政府顾问的身份活跃于经济学界,对于这一切他早有预见。蒙代尔认为结果恐怕会令那些唱衰欧元的人失望,除非欧洲发生政治变革,否则欧元仍将继续存在。

欧元确实面临挑战,但蒙代尔依然坚信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一场胜利。“自创立以来,欧元表现不俗,其重要性仅次于美元,对美元国际货币的稳定地位形成了挑战,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之一未来前景广阔,可以说,欧元以优异的表现度过了初创期。”

并不能说是欧元的创立导致了欧洲的财政和银行危机,就像不能说是美元的存在导致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财政和银行危机一样。他指出:“‘欧元不成功是因为欧洲没有建立统一的财政联盟’的观点并不正确,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国家之间建立过财政联盟,即使是一个大国也很难建立完全的财政联盟,加拿大和美国都没有。”

蒙代尔承认目前欧元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提供了解决方案,他始终坚信:“迄今为止,再没有哪一个货币联盟能像欧元区一样覆盖如此之多的经济体,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保持如此快速的增长。”

一、欧元区是否已经濒临解体,可采取的拯救措施有哪些?

(一)欧元的尝试值得肯定

目前欧元区所面临的问题并非出自欧元本身,而是源自少数国家特别是一些南欧国家高企的政府赤字和债务。这是财政纪律上的一次失策,给那些因受到欧洲衰退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而早已负债累累的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偿债压力。当欧洲央行不得不通过创造潜在的通货膨胀来解救这些国家时,这些债务将成为欧元区的问题。

一些北美经济学家试图将本次赤字问题简单地归咎为欧元问题,这样的判断有待商榷。如果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加拿大、纽芬兰或是安大略,当其政府公共债务规模显著上升,经常账户赤字高企时,我们是应该认为这是债务赤字问题(Debt-Deficit Problem)还是加元的问题?如果濒临破产的是加州,我们会认为这是加州的债务赤字问题还是美元的问题?

众多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并不看好欧元,他们曾预言即使欧元真的得以推出,最终崩溃在所难免,他们现在似乎都在等着验证过去的预言。但除非欧洲发生政治变革,欧元绝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欧元诞生三年后,总体而言,汇率基本保持在1.18美元/欧元之上。欧元即使真的给欧洲带来困扰,那也是因为欧元太强而非太弱。如果一个财政状况不佳的小国如希腊选择退出欧元,对于希腊民众而言,这将会是一场灾难,而欧元却会更加坚挺。货币联盟类似于一个同盟,它可以通过保护好那些资不抵债的小成员国,使自身变得更为强大。

经济学家们通常会忽略一点,欧元的诞生对欧洲一体化极具政治意义。套用马克斯·韦伯的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可谓世界主人(而美国只能算作“欧洲海外领地”)。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消逝,欧洲经济日渐低迷,盛况难再,甚至难以维持均衡水平。这样的背景下,欧元的诞生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对于欧洲市场和欧盟而言这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喜讯,更是能将核心国家牢牢团结在一起的黏合剂。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货币联盟能像欧元区一样覆盖如此之多的经济体,没有哪一个货币联盟能像欧元区一样在过去数年的时间内发展得如此成功和迅速。

(二)欧元区优化之路任重道远

当然,欧元区优化之路任重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通过实施紧缩性、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投资新策略,财政赤字问题有望得以缓解。应随时准备好扑灭这场吞没了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塞浦路斯和意大利等国的金融危机大火。救援资金可由欧洲央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提供,当然这需要以某些国家的部分财政权力让渡为前提,这些濒临破产的国家应将其部分财政权力转移给欧洲议会保护下的欧盟委员会。

自创立以来,欧元表现不俗,其重要性仅次于美元,美元国际货币的稳定地位已受到了挑战。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之一,欧元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欧元区存在两大缺陷:一是17家银行体系共存的局面,二是统一货币下的不同主权债务问题。

(三)三大解决措施

1.建立欧洲统一银行体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有赖于欧洲领导层的调整,同时公众必须愿意某些国家主权由各自民族国家向欧洲中央集权,必要的调整模式其实众所周知,美国就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早前,欧洲央行总裁马里奥·德拉吉就曾提议:我们所需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欧洲统一银行体系。

2.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

目前的欧元区共有十七种不同的主权国家国库券和国债,对央行及资产管理人而言,这些显然都不是最为理想的储值资产。欧元区共同债券的诞生将使欧洲央行有能力提供国际资本潜在供给,而在此之前央行的美元资产份额显然已经过高。世界上其他作为贷款人的国家也会愿意将部分资产转化为欧元区共同债券。

3.完成政治变革

适当的政治变革不可或缺,欧盟委员会将是最终的执行机构,而欧盟议会则将成为类似于上议院的决策机构,各国代表比例依照人口规模确定。

二、欧元的创立是否有悖于最优货币区域理论

在有关最优货币理论的论述中我未曾提及“财政联盟”的概念。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国家之间建立过财政联盟,即使是一个大国也很难建立完全的财政联盟,加拿大和美国都没有,比如美国中央政府支出约占GDP的22%,而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支出总和约占GDP的37%。不同国家的财政结构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主要取决于支出、税收在联邦、州(省)、市政府间的分配比例。

财政联盟并非货币联盟的前提条件。货币联盟需要以财政联盟为前提,这种新近提出的观点根植于对政府功能的误解,即政府可以对那些遭受非对称冲击的经济体进行援助,而这种援助最好来自联邦政府层面,而非地方政府,就像美国、加拿大。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广义上的财政联盟。

追溯历史,早在古代帝国和民族国家时期就曾出现过货币联盟,而当时并无财政联盟。又如,1792年美国将各州债券整合为国家债务,各州在赤字和债务上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即使19世纪40年代部分州出现了违约状况,人们也没有将问题归咎于美国货币联盟。

当然,如果将国防、社会保障均衡化等政府职能从地方转移至联邦层面,欧洲目前的状况可能会有所好转。但如果职责的转移将伴随着税收权力的让渡,那么各国同意接受这一安排也完全是出于效率和经济福利将因此改善的考虑,而不是因为这是形成货币联盟的前提。

三、“欧元假象”是否助推了本轮危机?

在早年的作品(1961年)中我确实强调过劳动力流动性的重要性,但对于欧洲的劳动力流动性是否足以实现固定汇率或成立货币联盟并没有做出任何判断。相反,在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劳动力流动性与货币联盟之间的关系却屡次被提及,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劳动力流动性状况不足以支撑单一货币联盟,又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蒂博尔·希托夫斯基教授则认为,固定汇率或是共同货币的出现将有助于提升劳动力流动性。

我认为劳动力流动性只是程度上的问题。在地理和文化偏好、法律限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一国范围内难以实现劳动力的完全流动。何谓足够?我的答案是,共同货币在信息和交易成本上产生的收益必须足以克服劳动力流动性不足所引致的成本。我一直强调,对欧洲而言,共同货币所能带来的好处已得以呈现,就目前状况而言,也满足“足够”的条件。将希腊及其他国家的金融问题归咎为欧元区内劳动力流动性不足所产生的后果是极其错误的观点。

共同货币确实给人以“永恒感”,资本流动性也因此有所增加,它甚至在劳动生产率尚未一致的各国之间过快地促成了区域间工资率的统一。货币联盟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遗留下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下一个阶段,欧洲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措施将有助于欧元区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们对于建立欧洲统一银行体系以及发行欧洲统一金融工具(欧元国库券、欧元债券)的呼声日益高涨。一旦这些行动付诸实施,欧元区将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联盟。

四、希腊等国的去留问题如何解决?

希腊由于没有自己的货币,因此不能实施本币低估。但希腊目前最大的困扰不是本币的高估,而是主权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高企。由于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货币发行权归属欧洲央行,身处欧元区的希腊无法发行货币。即使希腊为了贬值而创设新的货币,只要其不退出欧元区,债务仍将以欧元计价,局面难有改观,贬值毫无意义。当然希腊完全可以选择拒绝履行偿还义务,如果它真采取如此极端的行动,新货币存在与否已无关紧要。希腊是否会重蹈阿根廷的覆辙?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希腊如果退出欧元区,其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必将显著下降,即便这些均可忽略不计,政治上的可行性也微乎其微。

五、美欧汇率关系

稳定美元欧元汇率虽只是创立“世界货币”进程中的一项准备工作,但确实对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在现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下,各国货币政策相对独立,但对其自有货币负有管理义务。世界货币的欠缺将导致混乱,实践中,美元实际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角色,履行着其部分职能。

美元曾一度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1971年结束),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无形中为世界设定了全球美元标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却保有了其世界货币的地位。1999年欧元的启动对美元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形成鼎立格局。自此,美元欧元汇率在有着相同通货膨胀率的区域内的大幅波动间接放大了世界各国的金融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频繁出现的汇率波动实际上是多数危机的根源。

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中,美元兑欧元汇率飙升,2008年6月1.64/,同年10月降至1.23/,而黄金价格则暴跌27%(从980下降至720),原油价格重挫70%,美国月度CPI通货膨胀率从2008年6月的5.5%降至2008年年底的0%,进而又于2009年3月降至-2%。以上数据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过紧的有力佐证,这一失策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2008年的经济衰退,金融恐慌迅速蔓延至每一个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国家。

对美国而言,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是美元的强势,欧洲面临同样的困境,财政破产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强势的欧元。美元兑欧元汇率的不稳定性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威胁,稳定汇率的举措(当欧元跌破1.25/时,美联储会向欧元提供援助,而当欧元高于1.35/时,欧洲央行则要向美元提供援助)以及美联储、欧洲央行间开展的货币合作将有助于消除这种不稳定性,由此给世界经济带来好处。美元作为一种全球计价单位和储值资产,其相对于欧元的优势依然明显,但世界经济美元独大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美元区、欧元区的鼎立格局已经形成,谁都不再仅仅满足于只拥有稳定锚或全球计价单位的单一地位。美联储与欧洲央行之间为淡化货币政策冲突而展开的政治合作将对整个OECD区域宏观经济稳定的实现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的实现做出必要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美联储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决策失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兑德国马克汇率曾一度下跌近50%,最后美联储不得不以连续三年两位数以上的通胀率为代价结束了这一局面。80年代早期,美元升值,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本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错误判断加之过紧的货币政策引发了美元飙升的后果。

美联储对其货币政策在欧元创立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力缺乏足够的认识。欧元区如此之大,其地位仅次于美元,这使得美元兑欧元汇率成为世界上除原油价格以外的另一种重要价格。美元的不断升值向那些盯住美元的国家输出了通货紧缩和衰退,当它开始贬值,又会引致通货膨胀和货币投机。

注释:

原文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与“金融邮报”记者柯克兰(Terence·Corcoran)的一次访谈记录,翻译发表原文,以供国内学者参考,作者对译文免责。英文版请参考http://opinion.financialpost.com/2012/06/08/robert-mundell-euro-is-here-to-stay/。

标签:;  ;  ;  ;  ;  ;  ;  ;  ;  ;  ;  ;  ;  

欧元区的困境与前景_国外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