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融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激发潜能;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97-01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同时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把握教学重点,将教学活动与生活情境进行有机融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这些能力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组织上台,表演“卖水果和买水果”,一个买一个卖,让学生在买卖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学生也非常感兴趣。这时,这是教师恰当抛出问题:同学们,在买卖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什么。接着,学生们积极讨论,注意“斤数”、“价格”、“找钱多少”等,学生们回答结果均在意料中。接着,将课本问题转入到生活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对比,了解生活情境法应用原理,由深奥转化为浅显,在生活情境法运用中,使学生多方面理解。同时,教师适时将生活情境法、小数点运算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们积极参与,共同解答典型问题。这样抓住了问题特性、知识特点,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学习欲望,深入开展教学活动。
二、生活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都采用“填鸭式”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会被忽略,对于知识也是被动接受,这对于学主动参与学习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积极的计算,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在现代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泛性、新奇性较为显著,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新鲜生物,使学生逐渐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新鲜性,进而提升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此外,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平时不懂的生活现象,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应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生活情境的融入发挥其实际效用,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设置,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其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当前的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教师应在教学当中不再沿用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部分数学基础知识,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这样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定,让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当中,尤其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是应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应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考虑数学问题,并合理应用数学技能,这将教学生活化真正体现在小学数学当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灵活应用生活化理念,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知识置换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并指导学生立足于现实生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知识点时,为使学生深入体会什么是三角形,教师可安排各个学习小组来制成三角形的纸质包装盒。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来开展合作来制作包装盒。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可充分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在开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既可有效的提升了学习小组所有成员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升了小组协作能力,还可使学生较好的认知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体验生活,并从生活当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四、合理应用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终极目标,即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较好的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当中来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利息”的知识之后,就安排了一次生活化的充满趣味性的课外作业“学做一次小储户”,首先安排学生查阅当前让银行所执行现在的存款利率数,并让学生计算自己零用钱,再比较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计算出应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研究、相互比较的学习过程,能够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利率、利息的相关知识点,这些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理性的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让教师能够达成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在教学当中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从现实生活来有效的拓展知识面,并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在现实生活当中懂得了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就应该科学的选择生活情境,让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义,同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姚秋月,杨爽.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6,07:143.
[2]祝春香.刍议生活化特色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C].2015:1.
论文作者:程颖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