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_邓小平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_邓小平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3)02-0014-04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从理论上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有过两次历史性飞 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同 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当代实际和 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 新的伟大理论成果。

一、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具有中国共产 党人特色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成果和伟大理论结晶,也是实现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毛泽东同志创立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邓小平同志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宝贵经验的基础 上,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 一马克思主义精髓作了重要发展。

首先,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征,创造性地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起来,为党的思想路线赋予了时代内涵和特色。江泽民 同志指出:“面对进入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 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坚定 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1](P633)又说,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 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1](P6 34)在这里,江泽民同志不仅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起来,赋予 了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而且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作了精要而科学的概 括,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重要性,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 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1](P635)党的十 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地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起来,指出:“坚 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 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特别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 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精神实 质的深刻阐述,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深化和发展。它表明,与时俱进不但是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品质。中国共产党只要拥有 与时俱进这种精神状态和品质,就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就能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 展的新境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其次,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作了 具体要求和阐述。江泽民同志指出:“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也要不断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也要不断进步。这是我们贯彻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推进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1 ](P63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还是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与 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 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 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 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为此,需要我们的思想认识实现“三个解放 ”:坚持从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 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这是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这是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的重要条件;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新时期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由之路。实践是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也要一以贯之。在这里,关键是要 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 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勇于开拓进取;二是必须尊重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坚 持用实践来检验、丰富、完善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必须不断认识和统一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既要防止和克服 超越阶段的错误做法,又要防止和反对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四是必须坚 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 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总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 发展,从根本上肯定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 切积极成果,保证了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轨道继续前进。

二、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指明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途径。

首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泽民在“ 七一”讲话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进 一步作了高度概括和科学界定,他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 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经验。”[2](P6)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阐释和准确理 解,而且也指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告 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归根到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 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其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关键,是要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的 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 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本的是要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强调,深刻认识和把 握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学 习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关键是要学习和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 克思主义的精髓。“把握了这个精髓,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把握 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联系和它的统一科学思想体 系。”[1](P17)

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必须对国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的和不利的现 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对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要做到统一认识和 准确把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 不能脱离这个实际。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把握,有了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最终 还要把二者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使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是马 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它要求的并不是一般地、抽象地承认这一原则,而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实现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就当前而言,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代和世界形势的新发展、 新变化紧密结合起来”[1](P21)。要做到相结合,就要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所谓创造性的态度,就是指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 建设的新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在当代,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表现为创造性地对待邓小平理论,即“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 ,“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 责任。”[1](P23)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江泽 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体现 了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创新的本质特征,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进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江泽民一直强调:“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 ,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1](P23) 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不断地产生丰富的新鲜经验。我们 不仅要在实践中善于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善于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 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此,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我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列宁主 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三、以党的建设为切入点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新的理论成果

党的建设问题是时代和实践赋予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思考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经过80 多年的发展,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 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 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同时 ,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这给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 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社会结构多元 化、社会阶层复杂化的局面,党的执政基础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执政党的 性质、宗旨、目标任务以及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以上情况 的变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把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 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力量,作为新时期推进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内涵的 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特别是提 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新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结晶。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以及时代 特征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只 有深深地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上,反映出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才能表现出它 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国内外 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国际上,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在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党的建 设上,尽管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泽民同志为 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 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 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1](P57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相结合”中实现理论创新的结晶。在深入回答我们要“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我们党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基本 原理运用于党的建设,从新的实际出发,深刻阐述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 一关系,对执政党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定位;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具 体规律,确立长期执政的基本原则,回答了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得到了新的升华,丰富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把马 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体现了坚持社会发展规律与人 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党的最低纲领 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 和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和飞 跃的过程,实现了党的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有机统 一。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过程就是我们党坚持以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 眼光和创新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过程。当今世界和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生活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很难预料当今世界 的发展变化,这是符合历史发展和认识规律的。而未来世界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还会 有巨大的发展,我们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还会不断深化。基于此,江泽民同志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 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 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1](P631)正是基 于这种认识,我们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学风、反对“左”的和右的 错误倾向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思 想路线问题。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集中反映。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江泽民指出:“对待马克思 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 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P626)“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这是我们树立和发扬好的学风的最根本的要求”[1](P630)。“左”和右的思想方法 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背道而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左”和右的错误是极为 有害的,特别是“左”的错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 教条主义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内的“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又使 我们的事业经历了曲折。因此,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反“左”防右两 条战线的斗争。“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P583)可见,“三个代表”的提出不仅是以上认识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坚持党的 优良作风,反对“左”和右错误倾向的结果。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 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为此,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 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 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时代必将赋予我们新的任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 导实践,那么我们就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

标签:;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