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放射科 430000
[中图分类号] R113.19+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461-01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0%~15%。是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育不良所致。,男女性别比例为1:2。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封堵伞送入心房,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ASD)损处,阻断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的治疗方法。目前封堵先心病效果最好,并发症最少的封堵器是 Amplatzer 封堵器。
1、适应证
年龄通常≥3岁,体重>5kg;直径5-36mm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房间隔缺损,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的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房间隔的直径大于所选用封堵伞左心房侧的直径;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2、手术步骤
在局麻或全麻下,股静脉穿刺及肝素化后,导引钢丝置于左上肺静脉,沿该导丝送测量球囊导管至左房,稀释造影剂充盈球囊,在TEE 监测下经球囊测量ASD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于输送器内芯连接,插入输送长鞘,封堵器经鞘管送入左房,回撤输送器内芯,回撤鞘管使右房盘张开,经 TEE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顺时针旋转输送器旋钮将封堵器释放,分离推送杆,局部压迫止血。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关心鼓励病人,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并结合介入手术健康手册简单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手术步骤。使其对手术过程有所了解,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3.1.2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八项,心脏超声等,同时检查肝肾功能、血生化。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房间隔缺损的基本情况对于直径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必要时行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决定是否适合于封堵治疗。
3.1.3术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降低感染的风险。
3.1.4术前训练病人卧位大小便,防止术后因肢体制动排便不习惯而引起尿潴留。
3.1.5手术当日晨起可正常进食,但不宜过饱、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
3.2术中护理
3.2.1病人进入导管室时,导管室护士应和蔼可亲地迎接,主动介绍导管室的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安慰病人,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分散其注意力。手术进程中和手术完成后,及时将手术情况通报病人家属,以解除家属的紧张与焦虑,取得家属的配合[1]
3.2.2安置患者平卧在DSA诊断床上,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坠床。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并暴露穿刺部位。在等待手术准备的时间里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2.3连接多导生理仪和各管道并妥善固定,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证液体的及时输注,术中遵医嘱准确用药。
3.2.5配合医生供给术中所需物品,确保手术顺畅、安全的进行,测定各部位的压力,留取标本等。
3.2.6术中随时观察病人反应,积极询问其感受,重视病人主诉。经常安抚病人,严禁谈笑,并避免不良语言的刺激。
3.3术后护理
3.3.1连续心电、血压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经常询问病人主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3.3.2严密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淤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和穿刺肢体血运情况。
3.3.3穿刺处沙袋压迫2-4小时,保持术侧肢体伸直位8-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观察术侧肢体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去除压迫后可渐进活动,预防血栓。
3.3.4监测体温,术后遵医嘱正确准时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3.3.5术后有轻微的疼痛,注意听取病人主诉,适当给以解释和安慰,有疼痛不能忍受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3.3.6舒适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腰背部给予适当按摩或者垫软枕可缓解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带来的不适。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4.1术中封堵器脱落 术中封堵器脱落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发生时应给与患者充分肝素化,尝试用圈套器取出,如不能取出应使用外科方法。
4.2心脏压塞: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心悸、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颈静脉怒张,易与患者精神紧张、血容量低、迷走反射相混淆,若经升压、补液或静脉推注阿托品后血压仍不见回升者要考虑是心脏压塞引起。心脏压塞者应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
4.3残余分流:多发生于封堵术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行闭合。在操作中一定要规范,并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4.4血栓栓塞:发生率较低。术中和术后应用抗凝剂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发生的几率。
4.5空气栓塞:通常由于导管及输送鞘管内排气不彻底货推送封堵器时带入气体。在操作过程中要完全排尽空气,如气体量少,可自行缓解。
4.6心律失常:常见于房性心律失常、一过性传导阻滞等。一般认为与导管刺激、封堵器压迫或缺损边缘靠近房室传传导束有关。偶发者可观察,频发者需要药物治疗。
4.7股动静脉瘘:主要与输送鞘管较粗、穿刺点不当货局部血管走形异常有关。一旦发生可采用局部压迫法。
5、小结
尽管ASD的外科治疗病死率和病残率已经很低,但介入治疗对减少或者降低ASD的外科危险和病残率仍有明显的优势[2]。因此,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对于拟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及其家属除交待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及并发症外,还应要求成功地施行了封堵术后患者严格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介入治疗术后所造成的晚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周玉珍.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中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3):242.
[2]候桂华 霍勇主编.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15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病人论文; 导管论文; 房间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