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重论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艺术作品述评(一)_油画论文

凝重色调——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回顾(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术作品论文,凝重论文,色调论文,抗战胜利论文,六十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救亡图存,艺术社会学的审美转换

抗日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而且改变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就中国传统绘画而言,以笔墨语系为价值判断中心的中国画,是追求艺术本体而呈现人文主义倾向的绘画,不论人物还是山水、花鸟,都不直接与社会现实发生关系,都很少正面地反映生活、揭示现实,而是崇尚超脱现实的萧散简远的审美趣味。就从西方舶来未久的油画而言,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艺术已从表现现实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走向了凸现主体精神的艺术本体,中国人学习油画,不是只面对着已失去辉煌的写实学院派,更面对着新兴的已开始进入艺术史的现代主义。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艺术格局是多样混杂的,总的趋势是在延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启蒙中,实现人性的觉醒和解放。但芦沟桥事件的爆发,一下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摆在了第一位,文化启蒙、人性解放、社会转型都在顷刻之间转换为救亡图存的主题。

直面战争,用绘画直接呈现战争,这不仅表明画家社会意识的改变或觉醒,而且暗示了中国美术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审美理想和价值体系的转换。如果说从1917年康有为发出“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的呐喊到陈独秀“革王画的命”,“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的呼号,一直欲加强中国绘画的社会性、提高艺术反映现实的能力而变革稍缓的话,那么,抗日战争所改变的中国历史命运,才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方向,从而形成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的主潮,影响20世纪中国美术40余年的发展道路。

在抗战期间,由于战争造成的绘画材料的匮乏短缺和画家生活的居无定所、创作条件的艰苦,影响了直接以抗日战争为表现主题的中国画、油画作品的问世。相对于抗战时期版画,同期的中国画、油画不仅创作数量较少,而且受到传播途径的限制,社会影响也远不如版画广泛。不过,这些作品却在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唐一禾是表现抗战主题最为饱满的一位油画家。他的《七七号角》用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一群奔赴抗战前线的青年学生。画面没有实景的环境描绘,而着眼于抛弃学业、告别家乡父老的青年学子的形象塑造,青年们迈着大步行进的姿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而且点出了“七七号角”的象征意义。抗战时期另一件表现现实的重要作品,是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1940年中国著名演员金山和王莹在马来西亚为侨胞演出,筹集抗日经费,正在马来西亚养病的司徒乔,抱病创作了这幅画。画家选取了充分表现人物内心痛苦与矛盾焦点的场景,舍去了繁杂热闹的演出场面,着力刻画了父女二人的面部表情,并用深沉的色调和坚实的造型语言,撷取了令人激动的那一瞬间。《放下你的鞭子》在情节截取、形象塑造和细节描写等方面,都完整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附图

七七号角 唐一禾

附图

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在中国画方面,倡导写实绘画的徐悲鸿,更多的是通过中国画实现他的“改良主义”主张。他藉“哀鸣思战斗”的战马寄寓忧国忧民之情;他的《愚公移山》借用古代寓言故事,寄寓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国人。作为抗战时期屈指可数的几幅中国人物画作品之一,《愚公移山》虽没有直接表现现实中的人物,但以理想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创作主体的爱国热忱,特别是那些垦壤凿石者的裸体形象的刻画,被作者认为“因为靠着那几根骨头和肌肉的活动,方有饭可吃,有酒可饮,有生可用,有国可立”。

附图

愚公移山 徐悲鸿

在抗战时期最能体现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中国人物画,是蒋兆和创作的《流民图》长卷和《卖小吃的老人》、《朱门酒肉臭》、《盲人》、《街头叫苦》、《与阿Q像》、《卖子图》、《劫后余生》等作品。早年曾自学油画和雕塑的蒋兆和,在他的中国人物画中大胆吸收了西画素描技巧,人物形象的塑造结实而深入,从而为他描绘现实人物形象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加之他的贫民生活经历和民主主义思想,使他关注底层人们苦难生活的作品具有了现实主义的深度。他自称“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唯我所用情者乃道旁之饿殍”。他的《流民图》,高2米,长26米。初构思于1941年,从1942年起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画成,共画了等身高的群像人物百余个。长卷中表现了当时倍遭战争荼毒的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有的被炸死炸伤,有的倒卧街头,有的被无奈的生活逼疯,有的求生不得正准备引颈投环……这是在中国画史上出现的第一幅表现悲壮惨烈情感的巨作。画家用写实主义的造型语言和人物的心理刻画,描绘了这个民族的受难。悲惨、悲恸、悲壮,已不是艺术家个人的感受,而是通过作品,升华到一个民族一段难以忘却的惨痛历史。这是作品从审美角度,给历史留下的民族屈辱与抗争的记忆。而且,它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国人物画现代造型观念和重大历史主题创作等方面,都给20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美术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附图

流民图(局部)蒋兆和

现实主义,英雄与理想的颂歌

当抗日战争进入历史以后,有关抗战历史主题的艺术创作,也便进入艺术的记忆和艺术史的记忆。毫无疑问,有关抗战的历史碎片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才能被激活、重组与复现;而那些表现抗日战争的优秀作品,自然也就写进了中国现代美术史,成为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一大热点,而且随着当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以及各地专题性博物馆的筹建与落成,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主题性美术创作也成为一种社会的要求。特别是1957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学员毕业创作和习作展览会”以及8月“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的举办,从而形成了抗战美术创作的高潮,一些经典性的历史名作都产生于1957年前后。

最早产生社会影响的抗战主题性油画作品,是罗工柳于1951年创作的《地道战》。

附图

地道战 罗工柳

这是1951年应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组稿而在半个月内完成的作品。作为描绘地道战这个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战术的作品,画面无疑比较注重整体情节的表达。该作品有两个焦点,一个是画面中心的女民兵,一个是瞭望口。作为整个事件的焦点,握着枪通过瞭望口向外注视的民兵起到了动一发而涉全局的作用——通过他的眼睛,一方面把观众的视线和联想引向户外,另一方面则调度了画中所有人物的临战状态。画面中的女民兵则是画面的焦点,画面中虽没有一个人看着她,但作品以暗托明、以屋顶和地面透视线的指向、金字塔构图的顶端、环状构图的中心位置等构图处理,形成了女民兵的视觉中心,从而稳定了画面,增添了叙事情节的丰富性。这幅作品虽在半个月内完成,但构思勾稿的酝酿时间较长,并在接受了百姓意见之后,数易其稿才得以有现在的构图。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处理,都是艺术家长期生活与艺术积累所致。

如果说《地道战》显示的是人民抗战的智慧,那么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则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不屈和悲壮惨烈。作品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战士为日军包围,激战至弹尽粮绝后,一起投入牡丹江而集体殉国的英雄事迹。关于叙述性作品的情节选择,往往体现了作者艺术创造的能动性,作者花在创作《八女投江》上的许多心血无不体现在这种情节瞬间的选择中。作者认为:“独幅绘画不能具体地同时表现事物的过去或将来,只能是通过瞬间的形象集中概括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事物的本质,它的过去或将来只能是在形象的塑造中预示出可能的联想。英雄的沉痛遭遇是一个悲剧,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哀悼和追念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但把它作为一幅独立的绘画进行描写时,仅仅突出这一点是很不够的。”所以,作品没有直接描写敌人,也没有直接描写八名女战士毁枪投江的场面,而是把情节处理在暴风雨来临的瞬间,经心营造阴云弥漫、浊浪滔滔和险崖绝壁,以此渲染气氛、增加悲壮的历史感,并以冷云为中心人物构成画面金字塔构图的塔尘,画面形成的三组人物是:一组抱枪投水,一组抬着受重任的战友,一组一面苦战一面前行。这幅作品以纪念碑式的人物塑造、自然环境的烘托和写实人物的中国画笔墨语言处理而代表了五六十年代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的最高水平。

附图

八女投江 王盛烈

同样表现抗日将士悲壮的事迹,和王盛烈《八女投江》的叙事性不同,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更具有象征性。该作并没有把着眼点放在五壮士摔枪跳崖等一般性的行为描绘上,而是选择跳崖前的一瞬,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场景,并摒弃具体细节,注重体现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整体表现的大效果,以群雕形象作纪念碑式的构图,用山岩和人物浑为一体的象征手法,表现出悲壮而浑厚的英雄主义精神。该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大胆地摒弃了叙事性场景的描绘,而追求“把英雄形象同狼牙山熔铸在一起、巍然屹立的意象”,从而使作品更具有造型艺术的形象感染力。

附图

狼牙五壮士 詹建俊

1957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结业,在这个班学员毕业创作和习作展览会上,出现了秦征的《家》、王流秋的《转移》和王德威的《英雄小姐妹》三幅有关抗战的优秀主题性作品。作为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员,他们不仅在油画造型技艺上学得了苏派油画的真传,而且在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上获益匪浅,《家》、《转移》和《英雄小姐妹》都完整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这几件作品,都是画家根据自己在战争年代的生活经历创作完成,画面主题都不像《八女投江》和《狼牙山五壮士》那样具有特定的人物和情节,甚至这些作品都没有正面表现战士的形象,而描绘的是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转移》复现的是日寇扫荡太行山,村民在民兵组织下主动撤离的场景,宏阔的画面,像一只历史镜头,浓缩了当年整个中国乡村经常发生的男女老少背井离乡的场面。作品着力刻画了扶老挈幼的男女老少、背扛手拎全部家当细软的形象。《家》则表现了日寇扫荡之后,年轻的母亲带领孩子寻家而只能在“家”的残垣断壁前哭泣的场景,画家倾力描绘了母亲的面部和手势表情,发掘了在贤淑、忠贞、温婉、善良的中国伟大女性的心灵中蕴藏着的一种刚毅、坚韧的力量,特别是那母亲手势动作的刻画,加强了人物性格和悲剧气氛,从那撑扶着弹痕斑斑的断墙的手指,流露出她对这个“家”的无限深情。

附图

转移 王流秋

附图

家 秦征

以《地道战》、《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转移》、《家》为代表的作品,基本体现了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他们注重对于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的形象塑造与刻画,注重视觉艺术中对于文学叙述性瞬间的选择与描绘,注重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的表达与发掘。即使像《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那些题材,也是“雄壮华彩”的气概大于“悲惨哀伤”的成分,是豪迈激昂、雄浑壮丽,而不是悲戚哀恸、惨烈忧伤。因此,“崇高”是五、六十年代抗战历史主题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主调。由于这些作者大都经过战争的洗礼、硝烟战火的亲身经历,以及艺术素养和造型技艺的积淀升华,都为这些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他们的创作风格鲜明地区别于此前的战争年代和此后的新时期。真诚的现实主义和质朴的英雄主义,是他们艺术创造无法被后人超越的精神气质。

标签:;  ;  ;  ;  ;  ;  ;  ;  ;  ;  ;  

庄重论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艺术作品述评(一)_油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